薛居正原文_翻译及赏析

薛居正原文_翻译及赏析,第1张

薛居正(912年—981年7月12日),字子平。开封浚仪(今河南开封)人[1] 。北宋大臣、史学家。后唐清泰二年(935年)进士。历官后周谏议大夫、刑部郎中、宋初户部侍郎、兵部侍郎、参知政事、门下侍郎、平章事、左仆射、昭文馆大学士、司空。太平兴国六年(981年)因服丹砂而中毒死,享年七十岁。赠太尉、中书令,諡号文惠。咸平二年(999年),配飨太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其代表作是《旧五代史》。 薛居正 生平

薛居正的父亲薛仁谦任后周太子宾客。居正年轻时好学,有远大志向。

934年(清泰元年),参加进士考试未被录取,写了一篇《遣愁文》来自我解嘲,他的文章寓意卓越豪迈,观者认为有公辅大臣的器量。935年(清泰二年),登进士第。

后晋天福年间,华帅刘遂凝召他为从事。刘遂凝之兄刘遂清管理国家财经大事,上奏任命他为盐铁巡官。

944年(开运初年),改任度支推官。宰相李崧领管盐铁,又上奏任他为推官,加任大理司直,升为右拾遗。桑维翰任开封府尹时,又上奏任他为判官。

后汉乾祐初年,史弘肇统率侍卫亲军,威权震动皇上,为人残忍自傲,没有人敢忤逆他的命令。他的部下官吏控告百姓违犯盐禁,论法当死。讼狱将要决断,薛居正怀疑其罪不实,召来这个百姓讯问,原来这个官吏与他有私怨,因此诬告他。逮捕这个官吏来讯问,他供认不讳,被处罚。史弘肇虽然很恼怒,但也不能使他屈服。

951年(广顺初年),迁升为比部员外郎,统领三司推官,不久任知制诰。周太祖征伐兖州,诏令薛居正跟从前往,因为功劳加任都官郎中。

956年(显德三年),迁左谏议大夫,擢弘文馆学士,判馆事。

959年(显德六年),使沧州定民租。不久,因为他的才干扬名朝廷,擢刑部侍郎,判吏部铨。

北宋初,调任户部侍郎。太祖亲自征讨李筠及李重进,管理留司三司,不久出任许州知州。

962年(建隆三年),为枢密直学士,权知贡举。湖湘刚平定,朝廷任命居正知朗州。正遇逃兵数千人聚结山泽为盗,监军使怀疑城中僧侣一千多人都是同伙,准备全部捕杀。居正用计迟缓捕杀,于是率领军队消灭群寇,擒俘盗贼主帅汪端,讯问他,得知僧侣们并未参预其事,僧侣们得以存活下来。

963年(乾德元年),加兵部侍郎。太祖将要亲自征伐太原,大量发动百姓运送粮草。当时河南府闹饥荒,逃亡者四万家,太祖为此感到忧虑,命居正乘驿马招集百姓,十天后百姓都恢复生业。朝廷命居正以本官参知政事。

967年(乾德五年),加吏部侍郎。

972年(开宝五年),兼淮南、湖南、岭南等道提举三司水陆发运使事,兼判门下侍郎事,监修国史及五代史。

973年(开宝六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同年,薛居正等修《五代史》(《旧五代史》)成。一年后,太祖赐给他器币。

975年(开宝八年),二月,太祖鉴于天下已定,对居正等人说:“年岁丰登,万物丰盛,如果不是上天保佑,哪里能这样。应当共思济物,如果政事有失,应当予以拯救,来实现我的志向。”居正等愈发勤修政事,来符合太祖的意愿。

976年(开宝九年),晋王赵光义即位,薛居正加左仆射、昭文馆大学士。

981年(太平兴国六年)六月,随从太宗平定晋阳回来后,进官位为司空。由于服丹砂中毒,正在上奏政事时,发觉毒发,于是出了殿堂。到殿门外,喝了一升多水,堂吏把他扶到中书省,已经不能说话,只是指著廊庑间的储水器。身边的人把水取来,不能喝,吐气像烟雾,用车载回家里,随即便去世,享年七十。追赠太尉、中书令,諡号文惠。

薛居正气质容貌伟岸,喝酒喝到几斗还能不醉。秉性孝顺行为善良,居家生活节俭。任宰相时处事宽厚,不喜欢苛察,士大夫对此很为赞许。从参政到任宰相,共十八年,太祖对他的恩宠始终不减。

先前,太祖曾经对居正说:“自古帝王很少能够正己,臣子大多没有远略,虽然身居显位,不能垂名后世,而身陷不义之名,子孙遭殃,因为君臣没能尽行其道啊。我看唐太宗接受大臣谏议,直接指出他的过错而不以为耻。在我看来,不如自己不做错事,使别人没有指责。又观古代的大臣很多不能慎终如始,能够得以保全而且享受厚福的人,是由于忠正啊。”开宝年间,薛居正与沈伦一起任宰相,卢多逊任参知政事。开宝九年(976年)冬天,卢多逊也任平章事。到居正死后,沈伦被贬官,卢多逊流放南方,议论的人说薛居正坚守臣道受福,果然符合太祖之言。

999年(咸平二年),薛居正得以配飨太宗庙庭。

家庭成员

薛惟吉,字世康,薛居正养子,官至左领军卫大将军,知延州。

翻译:

宋朝人曹玮(字宝臣)在关中已经很久,屡次上表章请求朝廷派人来接替他的职位。真宗问王旦,有谁可以代替曹玮的。王旦推荐李及(字幼几),获得批准。众臣中有人认为李及谨慎忠厚,行为正直,不是防守边塞的人才。韩亿(雍丘人,字宗魏)将这些疑虑告诉王旦,王旦也不说话。李及到秦州后,边将、官吏都轻视他。正好有士兵于白昼在市场抢夺妇人的银钗,有关官吏将他捉捕,押来报告李及,李及正坐着看书,命人将士兵带上前来审问,士卒服罪,李及不再将他交给官吏,立即下令处死,然后继续看书。从此之后,边将,官吏都对李及非常畏服。不久,这件事传到京师,韩亿听到了,又来见王旦,详细地说明这件事,并称赞王旦有知人之明。王旦笑着说:“士卒做强盗,主将予以处死,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哪里值得赞扬?我用李及,不是基于这个考虑。曹玮治理秦州已经七年,连羌人都畏惧心服,他治理边塞的措施非常合宜。如果派别人去接替,一定会自恃聪明,改变作风,败坏曹玮已经取得的政绩;任用李及的原因,只是因为他为人敦厚,必能谨守曹玮的规模而已。”韩亿听了,更加叹服王旦的见识。

原文:

曹玮久在秦中,累章求代。真宗问王旦:“谁可代玮者”旦荐李及,上从之。众疑及虽谨厚有行检,非守边才。韩亿以告旦,旦不答。及至秦州 ,将吏亦心轻之。会有屯戍禁军白昼掣妇人银钗于市,吏执以闻。及方坐观书,召之使前,略加诘问,其人服罪。及不复下吏,亟命斩之,复观书如故,将吏皆惊服。不日声誉达于京师。亿闻之,复见旦,具道其事,且称旦知人之明,旦笑曰:“戍卒为盗,主将斩之,此常事,何足为异!旦之用及,非为此也。夫以曹玮知秦州七年,羌人慑服。玮处边事已尽宜矣。使他人往,必矜其聪明,多所变置,败玮之成绩。所以用及者,但以及重厚,必能谨守玮之规模而已。”亿益叹服公之识度。

作者:

王旦(957年-1017年10月2日),字子明。大名莘县(今属山东)人。 北宋名相,兵部侍郎王祜之子。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王旦登进士第,以著作郎预编《文苑英华》。累官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景德元年(1003年),澶渊之战时,从真宗至澶州,因东京留守、雍王赵元份暴疾,驰还权留守事。景德三年(1006年)拜相,监修《两朝国史》。他善知人,多荐用厚重之士,劝真宗行祖宗之法,慎所改变。掌权十八载,为相十二年,颇受真宗信赖。但受王钦若说服,未能阻止真宗的天书封禅之事。王旦晚年屡请逊位,天禧元年(1017年),因病罢相,以太尉掌领玉清昭应宫使。同年九月卒,赠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魏国公,谥号文正,故后世称其为"王文正"。乾兴元年(1022年),配享真宗庙庭。至和二年(1055年),宋仁宗题其碑首为"全德元老" 。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有文集二十卷,已佚。《全宋诗》录其诗3首,《全宋文》收录有其文。

张俊、韩世忠、刘光世、岳飞

1、张俊

张俊(1086年-1154年),字伯英,凤翔府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人。南宋初年名将,与岳飞、韩世忠、刘光世并称南宋“中兴四将”。

张俊十六岁时为弓箭手,于宋徽宗时期参与对西夏作战及镇压山东、河北农民起义。曾随种师中救援太原。康王赵构(宋高宗)任兵马大元帅,他即率部往从。

高宗赵构即位后,任张俊为御营司前军统制。苗刘之乱时,他和韩世忠等受张浚节制,平定事变。绍兴年间,镇压农民起义和叛将李成等部,并阻击伪齐刘豫及金军南侵。

与岳飞、韩世忠合称三大将,所部称张家军。后首请纳兵权,被罢枢密使,进封清河郡王。又参与促成岳飞冤狱。

张俊贪婪好财,大肆兼并土地,年收租米达六十万斛。高宗曾亲临其家,礼遇优厚。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张俊去世,年六十九。追封循王,谥号“忠烈”,位列七王之一。

2、韩世忠

韩世忠(1090年1月26日-1151年9月15日),字良臣,自号清凉居士。延安(今陕西省绥德县)人,南宋名将、词人,与岳飞、张俊、刘光世合称“中兴四将”。

韩世忠身材魁伟,勇猛过人。出身贫寒,十八岁时应募从军。他英勇善战,胸怀韬略,在抗击西夏、金国的战争中为宋朝立下汗马功劳,又在平定各地叛乱中作出重大贡献。

韩世忠为人耿直,不肯依附权臣秦桧,曾为岳飞遭陷害而鸣不平,史称其“固将帅中社稷臣也”。

累迁至镇南、武安、宁国三镇节度使,封爵咸安郡王。晚年杜门谢客,口不谈兵,悠游西湖以自乐。

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韩世忠逝世,年六十三。追赠太师、通义郡王。宋孝宗时追封蕲王,位列七王之一。淳熙三年(1176年),谥号“忠武”。后配飨宋高宗庙廷。

宋理宗时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明清时期更配享历代帝王庙。今有词作《临江仙》、《南乡子》等传世。

3、刘光世

刘光世(1089年—1142年),字平叔。保安军(今陕西延安志丹县)人。南宋抗金名将,“中兴四将”之一,镇海节度使刘延庆次子。

宋徽宗时,刘光世奉命镇压河南叛军张迪,因功授承宣使,充任鄜延路马步军副总管。靖康初率部戍边,败夏兵于杏子堡。金兵大举南侵,与韩世忠等共守江南,屡立战功,升司检校太保、殿前都指挥使,封荣国公。

后率部抗金,但其“御军姑息,无克复志”,饱受诟病。绍兴七年(1137年),引疾罢去兵权。绍兴十年(1140年),再为三京招抚处置使。次年,罢为太保、万寿观使,累封杨国公。

绍兴十二年(1142年),刘光世去世,年五十四。追赠太师,谥号“武僖”。乾道八年(1172年),追封安城郡王。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追封鄜王,列七王之首。

4、岳飞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岳飞从二十岁起,曾先后四次从军。自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泽至绍兴十一年(1141年)止,先后参与、指挥大小战斗数百次。

金军攻打江南时,独树一帜,力主抗金,收复建康。绍兴四年(1134年),收复襄阳六郡。绍兴六年(1136年),率师北伐,顺利攻取商州、虢州等地。

绍兴十年(1140年),完颜宗弼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两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义军纷纷响应,夹击金军。岳家军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在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

宋高宗赵构和宰相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班师。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诬陷入狱。

1142年1月,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部将张宪一同遇害。宋孝宗时,平反昭雪,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

扩展资料:

人物事迹:

1、张俊

绍兴六年(1136年)十月,伪齐发兵三十万大举侵宋,受张俊节制的杨沂中军与伪齐主力刘猊军激战于藕塘(今安徽定远东南),伪齐军战败。

张俊所部张宗颜等生力军赶至,两军遂共奋击,伪齐军大败,张俊又率主力到达,追击伪齐军,与杨沂中军一直追击至寿春(今安徽寿县),这就是列入“中兴十三处战功”的“藕塘之战”。

此役后,张俊以功进领镇洮、崇信、奉宁军三镇节度使。此后数年,张俊与韩世忠分守江防,使金人不敢窥江而渡,为南宋争得了休养生息的宝贵时间。

2、刘光世

靖康元年(1126年),西夏应金朝之约攻宋以牵制宋朝,刘光世在杏子堡(当在今陕西志丹东杏子河畔)战斗中击败西夏军,以功升领侍卫马军都虞候衔,成为侍卫马军司次长官。

同年十一月,金军第二次进攻宋首都开封,刘光世率步骑3000勤王,在行军途中得知北宋已被金灭亡。

次年四月下旬,刘光世率部到达尉氏,得到兵马大元帅府今,率部前往济州,于济州南新兴镇遇到正前往南京应天府的康王赵构,当即被任为元帅府五军都提举。

宋高宗即位后。刘光世任提举御营使司一行事务、行在都巡检使,陕西将官王德(王夜义)开始隶属刘光世部。八月,刘光世以讨平山东李昱之功,升领奉国军节度使,是南宋建立后第一个建节的将领。

3、韩世忠

建炎三年(1129年)三月,将官苗傅、刘正彦对朝廷不满发动兵变,杀死了王渊和宦官康履,逼赵构让位给三岁的儿子。吕颐浩约韩世忠、张浚等大将平息叛乱,解救赵构。

韩世忠身边兵不多,就在盐城一带收集散卒,组织起几十人的部队,从海上来到常熟。约见张浚等人进兵到秀州,然后诈称休兵,不再前进。实际暗中作攻城的准备。

苗傅、刘正彦知韩世忠来攻,就俘虏韩世忠的妻子梁红玉作为人质。宰相朱胜非已假意屈从苗、刘,对他们说,与其逼韩世忠战,不若遣梁红玉去劝降韩世忠。

苗、刘果然让使者跟随梁红玉去见韩世忠。梁氏回到丈夫身边,使者到来后,韩世忠烧了诏书,砍了使者,下令进攻杭州。韩世忠在杭州北关击败叛军防守部队,苗、刘惊惧,率二千主力逃跑。

韩世忠救出赵构,赵构告诉他,宫中的中军统制吴湛和苗、刘是一伙的,此贼不除,宫中不安。恰在此时,吴湛率兵前往迎接韩世忠,伸手与韩世忠相握,韩世忠力大,顺势捏断了吴湛的手指,喝令拿下,与其他叛将一并斩于市曹,苗、刘之乱遂平。

韩世忠因功劳最大,从此成了赵构的亲信,被任命为武胜军节度使、御营左军都统制。此次平乱,确立了韩世忠在南宋将领中的名声和地位。

4、岳飞

1134年(绍兴四年)春,岳飞卜书宋廷请求北伐,收复失地。五月,岳家军从鄂州(今湖北武汉)渡江开始北伐。

首战攻克郢州(今湖北钟祥),接着兵分两路,岳飞命部将张宪攻打随州,自己则率主力逼向襄阳府(今湖北襄阳)。

七月,金朝为阻拦岳家军继续北上,派援军与败将李成合兵数万,于邓州西北方向排列三十余营寨,企图阻挡宋军北进之路。岳家军奋勇冲杀,一举击败金与伪齐联军,并乘胜攻占邓州。岳飞即又分兵相继收复唐州(今河南唐河)及信阳。八月,岳飞被宋高宗晋升为靖远军节度使。

1136年(绍兴六年)再次北伐,占伊阳、洛阳,后因孤军作战而被迫撤回鄂州。岳飞在这次北伐中壮志未酬,写下《满江红》。

1140年(绍兴十年),金兀术南侵,岳飞出兵大破金兵,收复郑州、洛阳,进至朱仙镇,离开封只有四十五里。岳家军士气高昂,高喊“直捣黄龙”。

在以后的抗金战争中,岳飞取得了更大的胜利,但宋高宗赵构和宰相秦桧为了彻底实现控制军队和压制主战派的目的,开始陷害岳飞。无奈宋高宗一心求和,以十二度金牌召岳飞回京。

1141年(绍兴十一年),结果岳飞的北伐因为政治原因而失败,岳飞亦被杀害。高宗和秦桧竟以“临军征讨稽期”和“指斥乘舆”等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毒死于风波亭。岳飞死时,年仅39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岳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光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韩世忠

翻译:

王旦字子明,大名府莘县人.王旦事奉寡嫂有礼节,与弟弟王旭友爱甚笃.家人从没有见他生气,饮食不干净,只是不吃而已.曾试着以少许埃墨投放肉汤中,王旦只吃饭,问他为什么不吃肉汤,就说“:我偶尔不喜欢吃肉.”后来又把墨放到饭中,就说:“我今天不想吃饭,可以另外备办稀饭.”

王旦不购置田产住宅,说“:子孙应各念自立,何况田地第宅,仅仅是让他们争夺财产为不义而已.”王旦病重,又告诫子弟:“我家盛名清德,应致力于俭朴,保守门风,不得太奢侈,不要搞厚葬把黄金财宝放入棺柩中.”

原文:

王氏门风

王中书子明,大名莘人。事寡嫂有礼,与弟友爱甚笃。家人未尝见其怒,饮食不精洁,但不食而已。尝试以少埃墨投羹中,子明惟啖饭。问何不啜羹,则曰:“我偶不喜肉。”后又墨其饭,则曰:“吾今日不喜饭,可别具粥。”

子明不置田宅,曰:“子孙当各念自立,何必置田宅,徒使争财为不义尔。”子明疾甚,戒子弟曰:“我家盛名清德,当务俭素,保守门风,不得事于泰侈,勿为厚葬以金宝置柩中。”

(选自元朝脱脱,阿鲁图等《宋史》有删节)

作品中的主角介绍:

王旦:

王旦(957年-1017年10月2日),字子明。大名府莘县(今属山东省聊城市莘县)人。北宋初年名臣,兵部侍郎王祜之子。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王旦登进士第,以著作郎预编《文苑英华》,累官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澶渊之战时,权任东京留守事。景德三年(1006年)拜相,并监修《两朝国史》。

他善于知人,多荐用厚重之士,力劝真宗行祖宗之法,慎作改变。掌权十八载,为相十二年,深为真宗信赖。但受王钦若说服,未能阻止真宗的天书封禅之事,颇受后世诟病。晚年屡请逊位,最终因病罢相,以太尉掌领玉清昭应宫使。

天禧元年(1017年),去世,享年六十一岁。获赠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魏国公,谥号“文正”。乾兴元年(1022年),配享真宗庙庭,宋仁宗题其碑首为“全德元老” 。宋理宗时位列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有文集二十卷,今已佚。《全宋诗》及《全宋文》录有其作品。

爱日轻融,阴云初敛,一番雪意阑珊。柳摇金缕,梅绽五腮寒。知是东皇翠葆,飞星汉、来止人间。开新宴,笙歌逗晓,和气满尘寰。风光,偏舜水,贤侯政美,棠荫多欢。更圜扉草鞠,木索长闲。休向今朝惜醉,红妆映、群玉颓山。相将见,宜春帖子,清夜写金銮。——宋代·史浩《满庭芳(立春词,时方狱空)》 满庭芳(立春词,时方狱空) 爱日轻融,阴云初敛,一番雪意阑珊。柳摇金缕,梅绽五腮寒。知是东皇翠葆,飞星汉、来止人间。开新宴,笙歌逗晓,和气满尘寰。

风光,偏舜水,贤侯政美,棠荫多欢。更圜扉草鞠,木索长闲。休向今朝惜醉,红妆映、群玉颓山。相将见,宜春帖子,清夜写金銮。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人,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諡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史浩

七月到盘洲,枕簟新凉早。岸曲侧黄葵,沙际排红蓼。团团歌扇疏,整整炉烟袅。环坐待横参,要乞蛛丝巧。——宋代·洪适《生查子》

生查子

七月到盘洲,枕簟新凉早。岸曲侧黄葵,沙际排红蓼。

团团歌扇疏,整整炉烟袅。环坐待横参,要乞蛛丝巧。其一曰,清樾才十亩,炎陬别一天。华堂依怪石,老木插飞烟。长夏绝无暑,乘风几欲仙。心闲境自胜,底处觅林泉。其二曰,意得壶觞外,心清杖屦间。簿书休吏早,花鸟向人闲。旧隐在何许,倦游殊未还。天涯赖有此,退食一开颜。和者甚多一径叉分,三亭鼎峙,小园别是清幽。曲阑低槛,春色四时留。怪石参差卧虎,长松偃蹇BB48虬。携筇晚,风来万里,冷撼一天秋。优游。销永昼,琴尊左右,宾主风流。且偷闲,不妨身在南州。故国归帆隐隐,西昆往事悠悠。都休问,金钗十二,满酌听轻讴。——宋代·黄公度《满庭芳》

满庭芳

宋代黄公度

展开阅读全文∨ 其一曰,清樾才十亩,炎陬别一天。华堂依怪石,老木插飞烟。长夏绝无暑,乘风几欲仙。心闲境自胜,底处觅林泉。其二曰,意得壶觞外,心清杖屦间。簿书休吏早,花鸟向人闲。旧隐在何许,倦游殊未还。天涯赖有此,退食一开颜。和者甚多

一径叉分,三亭鼎峙,小园别是清幽。曲阑低槛,春色四时留。怪石参差卧虎,长松偃蹇BB48虬。携筇晚,风来万里,冷撼一天秋。

优游。销永昼,琴尊左右,宾主风流。且偷闲,不妨身在南州。故国归帆隐隐,西昆往事悠悠。都休问,金钗十二,满酌听轻讴。 ▲ 静练平千顷,华栋俯中流。凌晨画戟,来看宿雨断虹收。八九胸中云梦,三千笔端风月,无处快凝眸。笑咏一堂上,挥尘气横秋。俯危阑,红日下,暮云稠。无穷伟观,只应天意为君谋。容我时醒时醉,独泛微烟微雨,浩荡逐轻鸥。不羡岳阳胜,丹碧耸层楼。——宋代·仲并《水调歌头(浮远堂)》

水调歌头(浮远堂)

静练平千顷,华栋俯中流。凌晨画戟,来看宿雨断虹收。八九胸中云梦,三千笔端风月,无处快凝眸。笑咏一堂上,挥尘气横秋。

俯危阑,红日下,暮云稠。无穷伟观,只应天意为君谋。容我时醒时醉,独泛微烟微雨,浩荡逐轻鸥。不羡岳阳胜,丹碧耸层楼。

赵普,北宋开国功臣,北宋的宰相。半部论语治天下说的就是他,是历史上有名的丞相。

包拯,北宋名臣。关于包拯的故事影视非常多,因为包拯廉洁公正、铁面无私,在民间有包青天的名号。

寇准,北宋名臣。寇准在《杨家将》等演义小说中都有出现,有双天官寇准夜审潘仁美的故事。

范仲淹,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王安石在宋神宗时期曾担任丞相。

小时候砸缸的司马光。

南宋第一相李纲。

周敦颐、程颐、程颢、朱熹是著名的理学家,南宋提刑官宋慈是世界法医学鼻祖。

宋末三杰张世杰、陆秀夫、文天祥与南宋共存亡,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陆秀夫背负幼帝壮烈投海。

北宋开国名将有高怀德、石守信、曹彬、王审琦等,这些人用刀枪打下了宋氏江山。

演义小说中的呼延赞、杨业、杨延昭、种世衡、种谔、种师道都是北宋名将。

在演义中被黑的潘美也是北宋开国名将,生前职位很高,死后也是极享哀荣,位列昭勋阁二十四功臣。

北宋名将李继隆多次大败辽军;狄青多次大破西夏;曹玮大破吐蕃;王韶为北宋王朝开疆拓土多达两千余里。

北宋、南宋之交的抗金名将宗泽。

南宋中兴四将岳飞、韩世忠、刘光世、张俊,最出名的就是岳飞了。

《说岳》中的杨再兴、牛皋、岳云、张宪都是真实存在的抗金名将。

唐宋八大家中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六位都是宋朝的。

宋词的婉约派词人有柳永、晏殊、晏几道、周邦彦、李清照、秦观、欧阳修等人,豪放派词人有苏轼、辛弃疾、陆游等人,还有范仲淹、文天祥、王安石、杨万里、范成大也都是我们比较熟悉的文学名人。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博取功名、封侯拜将对古人来说或许是其一生的追求,唐太宗李世民为纪念大唐开国功臣绘画像立于凌烟阁之上,包括长孙无忌、李靖、李勣在内一共有二十四位功臣位列其中。

不过历史上的功臣阁却不是只有凌烟阁一个,在此之前有汉宣帝时期的麒麟阁、汉明帝时期的云台阁、在此之后有宋理宗时期的昭勋阁、清朝乾隆时期的紫光阁,它们在历史上的评价和地位也各不相同,今天就来说一说历史上五大功臣阁:两个实至名归,一个有争议,还有两个水分很大。

第一个:麒麟阁十一功臣

《资治通鉴》记载:上以戎狄宾服,思股肱之美,乃图画其人于麒麟阁,法其容貌,署其官爵、姓名。唯霍光不名,曰“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姓霍氏”。其次张安世、韩增、赵充国、魏相、丙吉、杜延年、刘德、梁丘贺、萧望之、苏武 ,凡十一人,皆有功德,知名当世,是以表而扬之,明著中兴辅佐,列于方叔、召虎、仲山甫焉。

虽说麒麟阁十一功臣和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云台二十八将齐名,但是其含金量却不能和两者相提并论,原因就在于其中掺杂了一些汉宣帝的个人意志在里面,十一人之中霍光、张安世、韩增、丙吉,赵充国和苏武六人都有拥立汉宣帝登基之功,此外麒麟阁十一功臣缺乏****和在后世享有赫赫声名之人,比如只有赵充国一人进入武庙也是其有争议的另外一个原因。

第二个:云台二十八将

东汉永平年间,汉明帝刘庄(光武帝刘秀之子)画开国诸勋画像于南宫云台,计二十八人,史称云台二十八将。

云台二十八将无一不是东汉初年跟随刘秀征战天下的战功赫赫之名将,堪称实至名归,含金量比麒麟阁十一功臣大多了,有两个最明显的例子可以说明:一是二十八名将有邓禹、贾复、寇恂、吴汉、冯异、耿弇六人入选武庙;二是原本战功同样显赫的伏波将军马援落选,其原因就在于马援的女儿是汉明帝的皇后,为了避嫌汉明帝特意未将马援列入其中。

第三个: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李世民追忆往昔,遥想昔日的金戈铁马,为表彰大唐开国功臣于是特意修建凌烟阁来陈列由阎立本所画的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这就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来由。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有文有武,武将占了大部分,包括李孝恭、尉迟敬德、李靖、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殷开山、柴绍、长孙顺德、张亮、侯君集、张公瑾、程咬金、李勣、秦叔宝等15人位列其中,他们无一不是战功赫赫的名将。

这是一份实至名归的功臣榜,十五位名将中李靖和李勣两人是武庙十哲之一,尉迟敬德和李孝恭则是入选武庙古今六十四名将,比起麒麟阁十一功臣含金量要大得多。

第四个:昭勋阁二十四功臣

南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年)宋理宗令画师画二十四名功臣画像于昭勋阁里,史称昭勋阁二十四功臣,这二十四人分别是赵普、曹彬、薛居正、石熙载、潘美、李沆、王旦、李继隆、王曾、吕夷简、曹玮、韩琦、曾公亮、富弼、司马光、韩忠彦、吕颐浩、赵鼎、韩世忠、张浚、陈康伯、史浩、葛邲、赵汝愚。

这份功臣榜水分不小,因为宋朝推行重文轻武的国策,所以武将在两宋的地位远不能和文臣相比,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中绝大部分都是文臣,武将只有曹彬、潘美、曹玮、李继隆及韩世忠区区五人。

除此之外,本该有资格入选的几人比如范仲淹、狄青、王安石、岳飞等人却无一入选,这也是让后人质疑这份榜单的原因之一。

第五个:紫光阁二百八十功臣

这是水分最大的一个功臣榜,乾隆自诩有十全武功,所以仿效前朝惯例也同样绘制功臣画像悬挂于紫光阁内,以表彰他们在平定西域、大小金川、台湾和廓尔喀等叛乱中立下的战功。

原本乾隆这样做也并无不妥,但是这份功臣榜人数实在太多了,居然多达280人,除了阿桂、傅恒、兆惠、福康安等人之外,乾隆一朝哪来的那么多功臣和名将,和前面四大功臣阁相比,紫光阁二百八十功臣水分实在太大。

以上就是关于薛居正原文_翻译及赏析全部的内容,包括:薛居正原文_翻译及赏析、文言文《王旦存李及》的翻译全文是什么、一个战乱的朝代,南宋四大名将是哪些人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66755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