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我是谁吗,用粤语怎么说

你知道我是谁吗,用粤语怎么说,第1张

你(nei5)知(zi3)唔(ng4)知(zi3)我(ngo5)系(hai6)边(bin6)个(go3)呀(aa1)。

粤语书面语法与现代中文通用书面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词句顺序、虚词、副词、部分形容词、助词及其放置方式上,复杂而不可或缺的语气助词也是粤语的一个特色。

在标准粤语/粤语广州话中保留有许多古老发音,粤语保留有较多古词、古义,措辞古雅,且粤语的许多词语,包括语气助词,都可以直接在古汉语典籍中找到来源。

扩展资料:

粤语发声为九声六调:阴平、阴上、阴去、阳平、阳上、阳去、阴入、中入、阳入。

九声六调即九种发声,六种声调。简单理解:首先一种声调对应一种发声,六种声调对应六种发声,剩下三种发声就是入声。

实际上阴入、中入、阳入声调的音高,与阴平、阴去、阳去是一样的,不过是用-p、-t、-k韵尾的入声字用以区分。由于声调的定义,是包括抑扬性(即实际音高)和顿挫性。而入声韵尾-p、-t、-k正是影响了其顿挫性。

因此,即使只以1至6的六个数字标示六个声调,也有人认为不能简单称作只有六个声调,或说是九个声调,或者更进一步说是“九声六调”。

六个声调调值的代表字为:周(zau1);口(hau2);店(dim3);河(ho4);姆(mou5);渡(dou6)。

发音系统:粤语发音系统较复杂,有19个声母,56个韵母跟九声六调。

九声六调:阴平、阴上、阴去、阳平、阳上、阳去、阴入、中入、阳入。

九声六调即九种发声,六种声调。简单理解:首先一种声调对应一种发声,六种声调对应六种发声,剩下三种发声就是入声。

实际上阴入、中入、阳入声调的音高,与阴平、阴去、阳去是一样的,不过是用-p、-t、-k韵尾的入声字用以区分。由于声调的定义,是包括抑扬性(即实际音高)和顿挫性。

扩展资料:

“粤语”之名,来源于中国古代岭南地区的“南越”(《汉书》作“南粤”)。“越”是一个泛称,古代“越”和“粤”是通假字,在先秦古籍中,对于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的部族,常统称为“越”。

粤语也称粤海片粤语,为通常指的广府话。粤语的官方标准音——广州话即属于粤海片。粤海片内部差异不大,彼此一般能较流畅通话。

广州方言属粤方言广府片,是粤语的代表方言,通行于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粤中,粤西及粤北部分地区,以及广西东南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粤语

⑴粤语的发音系统较复杂,最多有20个声母,94个韵母。

⑵粤语的词汇分为汉字词、粤语词和外来词。汉字词:最常用,占词汇的大部分,如“时间”;粤语词:粤语专有词汇,如“得闲”;外来词:指由外国语言组成的词,粤语吸收较多外来词  ,如粤语日常用语中的“士多”表示英文中的“store”。同一个字词,粤语的含义比普通话更广,词性更活。

⑶粤语有20个声母:b[p]帮;p[pʰ]滂;f[f]敷;m[m]明;d[t]端; t[tʰ]透;n[n]南;l[l]来;z[ts]精;c[ts]清;s[s]心;g[k]见;k[kʰ]溪;gw[kʷ]光;kw[kʷʰ]规;ng[ŋ]牙;h[h]好;j[j]盐;w[w]魂;[Ǿ]安。

⑷九声六调:阴平、阴上、阴去、阳平、阳上、阳去、阴入、中入、阳入。

扩展资料:

粤语,又称作广东话、广府话,俗称白话,海外称唐话, 是一种汉藏语系汉语族的声调语言,中国七大方言之一,也是汉族广府民系的母语。

⑴语法

粤语语法与现代标准汉语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词句顺序、虚词、副词、部分形容词、助词及其放置方式上,复杂而不可或缺的语气助词也是粤语的一个特色。

⑵使用情况

粤语流通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广东西部、广西中南部及东南部粤语在两广的沿江分布图地区、海南省西部地区(说儋州话、迈话的村落)、香港、澳门等地区和东南亚的新加坡、印尼北苏门答腊省棉兰市、圣诞岛、马来西亚、越南东北部(山由族聚居地)、以及北美、英国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华人社区中广泛使用。

⑶分类

①标准音

广州音是约定俗成的粤语标准音,大多粤语字典以广州音为准。广州以粤剧、粤曲等传统艺术长期保持广州话的标准地位。1970年代末以后,香港粤语流行曲、粤语电视剧及粤语**强势影响广东地区,继而辐射中国内地。

民间的香港口音跟广州口音并无明显分别,只是在语感上有少许差异,是两地在不同社会体制下沿用不同的习惯语汇,用词有所不同,以及两地教学改革所致。针对香港年轻人懒音增多现象,香港一些大学教授发起了粤语正音运动。

②广府片

粤语(Standard Cantonese),也称粤海片粤语,为通常指的广府话。粤语的官方标准音——广州话即属于粤海片。粤海片内部差异不大,彼此一般能较流畅通话。香港粤语和广州话之间差异极小,只有部分用词习惯不同,这跟两地所处语言环境和社会制度有关。

参考资料:

粤语-百度百科

粤语(粤语拼音:jyut6jyu5),粤语(Cantonese)是一种属汉藏语系汉语族的声调语言。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为语言,且认定为日常生活中主要运用的五种语言之一,仅次于中国的官方语言普通话。在中国广东、广西及香港、澳门和东南亚,以及北美、英国和澳大利亚华人社区中广泛使用。

在标准粤语/粤语广州话中保留有许多古老发音,粤语保留有较多古词古义,措辞古雅,且粤语的许多词语,包括语气助词,都可以直接在古汉语的典籍中找到来源。在汉语北方话中,这些古词已被废弃不用或很少用。粤语中保留有修饰成分后置及倒装等语法项目。而且现代粤语仍然有较高使用在上古汉语中占主导地位的单音词的倾向。一些被粤语使用者视为通俗的字辞可在古籍中找到来源。

粤语有20个声母:

b[p]帮p[p]滂f[f]敷m[m]明d[t]端t[t]透n[n]南l[l]来z[ts]精c[ts]清s[s]心g[k]见k[k]溪gw[k]光kw[k]规ng[]牙h[h]好j[j]盐w[w]魂[]安(注:[]内为国际音标符号,左侧为粤语拼音符号,右侧为例字)

声调

粤语发音系统较复杂。粤语最多有22个声母,94个韵母,非常接近《广韵》。而粤语九声六调:阴平、阴上、阴去、阳平、阳上、阳去、阴入、中入、阳入。九声各自代表字有:诗(si1)史(si2)试(si3)时(si4)市(si5)事(si6)色(sik1)锡(sik3)食(sik)

实际上阴入、中入、阳入声调的音高,与阴平、阴去、阳去是一样的,不过是用-p、-t、-k韵尾的入声字用以区分。由于声调的定义,是包括抑扬性(即实际音高)和顿挫性。而入声韵尾-p、-t、-k正是影响了其顿挫性。因此,即使只以1至6的六个数字标示,我们仍然要说是有九个声调,或者说有“九声六调”,不能称作只有六个声调。

六个调值的代表字为:周(zau1)口(hau2)店(dim3)河(ho)姆(mou5)渡(dou6)把声调形象化地绘成一个图表,使人较容易想象出这六个声调的分别。

粤语外来词主要来自英语,广州从清朝起已经出现外来语。而到香港殖民地史时期,香港粤语(港式粤语)中吸收外来词特别多,影响着广东境内的粤语区。这些外来词很多是普通话没有吸收的,如“士多”即“小卖部”有的是吸收了但译法不同,如“沙拉”在粤语中是“沙律”。

不少外国人名在粤语中的译法,亦与汉语北方话存在很大差别,如第43任美国总统GeorgeWalkerBush在普通话中翻译成“布什”,中华民国语文译作“布希”,香港粤语则把他翻译成圆唇的布殊。这些译名常需用当地语言发音才与原音接近。

相较而言,对辅音尾的音译,普通话常后加元音译出,因为没有相应韵尾,而粤语则不时将尾辅音丛合并,如lift(升降机)有时写作粤语字“”(“车+立”:左车右立,读作lip),将-ft简化为-p。

从1980年代开始,不少粤语外来词,随着香港、珠三角等粤语区与内地交流更加频繁,渐渐进入了普通话,例如“巴士”(bus)、“贴士”(tips)、“蛇gwe1”(Scare:惊吓、恐惧,se4gwe1)等等。有时,这些词被普通话吸收的时候发生失真,如粤语“搭的”(乘搭的士的简称)被普通话当作“打的”吸收。

其原因之一是普通话中不存在相应音节,如“搞掂”(gaau2dim3)变成“搞定”即因普通话无-m,而音节tindin不存在(历史音变中排除,且后无来源)。

结束语差别非常大。粤语和闽南语的差异,跟粤语和普通话差异差不多。因为闽语和粤语属于七大方言。粤语跟白话差别不大,闽南语几乎就是福建话。既然是七大方言之一,那么无论是粤语还是闽语,都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使用,不仅中国还有外国,并且有些地方的人两种方言都会说。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指出来不现实。

看在粤语口语一般说"睇","睇"字的粤语读音没法用普通话拼音准确拼出,粤语拼音为tai1,粤语拼音tai1的读音大致介于普通话拼音tai(二声)和tei(二声)之间。

"看"字在粤语中只用于书面语,"看"字的粤语读音没法用普通话拼音准确拼出,粤语拼音为hon1,粤语拼音hon1的读音大致介于普通话拼音han(一声)和hong(一声)之间。

粤语又作广东话、广府话,俗称白话,海外称唐话, 是一种汉藏语系汉语族的声调语言,中国七大方言之一,也是汉族广府民系的母语。

粤语发源于古代中原雅言,具有完整的九声六调,较完美地保留古汉语特征。

粤语在中国的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澳门以及海外华人社区如马来西亚吉隆坡,越南胡志明市,澳大利亚悉尼、墨尔本、圣诞岛,美国纽约、三藩市,加拿大温哥华、多伦多等处广泛流行。

广东省

自古以来两广山水相连,人文相通,两广地区是不分的。直到宋朝才分为广东和广西。

而粤语的形成远早于宋朝。正因如此,粤语在两广地区通行。

粤语声调亦大异于北,盖以六调,曰一清平,二清上,三清去,四浊平,五浊上,六浊去。

复以促音清平为高入,促音清去为中入,促音浊去为低入。合为九声。

使用粤语的人口近4000万人 ,全世界使用粤语人数约7000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粤语

(ya 第四声)(yi 第三声)三(sen 第一声)四(sei 第一声)五(wu 鼻音二声)

六(lou 第三声)七(ca 第四声)八(ba 第一声)九(gou 第二声)十(sei 第三声)

粤语又作广东话、广府话,俗称白话,海外称唐话, 是一种汉藏语系汉语族的声调语言,中国七大方言之一,也是汉族广府民系的母语。

粤语发源于古代中原雅言,具有完整的九声六调,较完美地保留古汉语特征。粤语声调亦大异于北,盖以六调,曰一清平,二清上,三清去,四浊平,五浊上,六浊去。复以促音清平为高入,促音清去为中入,促音浊去为低入。合为九声。

九声六调:阴平、阴上、阴去、阳平、阳上、阳去、阴入、中入、阳入。

九声各自代表字有:诗(si1);史(si2);试(si3);时(si4);市(si5);事(si6);色(sik1);锡(sik3);食(sik)。

六个调值的代表字为:周(zau1);口(hau2);店(dim3);河(ho);姆(mou5);渡(dou6)。

常用词语

我(我);你(你);佢(他、她);

我哋(我们);你哋(你们);佢哋(他们、她们);人哋(人家);

阿爸、老豆(爸爸);妈咪,妈子,阿妈(妈妈);家姐(姐姐);细妹(妹妹);细佬(弟弟)阿嫲、嫲嫲(奶奶);阿公(外公);阿婆、婆婆(外婆);

系(是);喺(在);谂(想);唔(不);咁(这、这样、那样);嚟(来);无,冇(没有);俾(给);咗(了);揾(找);着(穿);企(站);嗰(那);咪(不要);点(怎样);系咪(是不是);嘢(东西);食(吃);饮(喝);边(哪);喺边(在哪);

参考资料:

粤语

纨绔子弟的粤语读音为jyun fu zi dai。

粤语的词汇分为汉语词、粤语词和外来词,粤语具有完整的九声六调,保留较多古汉语特征。粤语声调亦大异于北,盖以六调,曰一清平,二清上,三清去,四浊平,五浊上,六浊去。复以促音清平为高入,促音清去为中入,促音浊去为低入,合为九声。

现代粤语的语法,如“水大”、“菜干”、“人客”、“鸡公”、“鱼生”等,将形容词放在名词之后作修饰成分的语法结构普遍存在。

扩展资料

特征:

1、发音系统。粤语发音系统较复杂,有19个声母,56个韵母跟九声六调。

2、声母。19个声母。

3、韵母。9个韵腹,8个韵尾,56个韵母。

4、声调。分为九声六调,即九种发声,六种声调。简单理解是一种声调对应一种发声,六种声调对应六种发声,剩下三种发声就是入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粤语

粤语声调为“九声六调”,即九个声调(阴平、阳平、阴上、阳上、阴去、阳去、阴入、中入、阳入),六种调值(阴平跟阴入调值相等,阴去跟中入调值相等,阳去跟阳入调值相等。调值相等的两个对应的不同声调其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入声带韵尾而平上去声不带韵尾,其抑扬性相同而顿挫性不同)。

阴平和阴入: a1, ä (umlaut)

阴上: a2, ã (tilde)

阴去和中入: a3, a (circumflex)

阳平: a4, a (plain)

阳上: a5, á (acute)

阳去和阳入: a6, à (grave)

六调用阿拉伯数字音阶描述,“1”音调最低,“6”音调最高。

第一调: “Jäw”(周),调值66;

第二调: “Hãw”(口),调值35;

第三调: “Dîm”(店),调值44;

第四调: “Ho”(河),调值11;

第五调: “Mów”(母),调值24;

第六调: “Dòw”(渡),调值22。

阿拉伯数字1-6或调类标记都可以用来标示调类。

注:记住下面两句可以有助于快速地记住六调:

周口店,河母渡

Jaw1 Haw2 Dim3, Ho4 Mow5 Dow6 (粤语)

Zhou1 Kou3 Dian4, He2 Mu3 Du4 (普通话)

以上就是关于你知道我是谁吗,用粤语怎么说全部的内容,包括:你知道我是谁吗,用粤语怎么说、粤语是怎样发音的、粤语发音怎么学有哪些不同于普通话有详细发音表嘛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66672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