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5大名山分别在那

中国5大名山分别在那,第1张

中国五大名山

1泰山

2衡山

3华山

4恒山

5嵩山

泰山

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泰安市之北,为我国五岳之东岳古以东方为万物交替,初春发生之地,故泰山有"五岳之长","五岳独尊"之誉早在夏,商时代,就有72个君王来泰山会诸侯,定大位,刻石记号

秦始皇统一中国封禅泰山后,汉代武帝,光武帝,唐代高宗,玄宗,宋代真宗,清代康熙,乾隆等也都相继仿效来泰山举行封禅大典,所到之处,建庙塑像,刻石题字,为泰山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迹 历代著名的文人学士,也都慕名相继来此,赞颂泰山的诗词,歌赋多达一千余首杜甫的<>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诗

泰山同时又是佛,道两教之地,因而庙宇,名胜遍布全山因此泰山不仅有雄奇壮丽的山势,而且有众多的文物古迹,也是一座道教名山山顶更有四大奇观: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金带,云海玉盘,实乃一处名冠世界的文物宝库和游览胜地1987年底,世界保护自然与文化资源委员会已将泰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游泰山,一般先游岱庙岱庙位于泰安城内,南起泰安门,通天街,北抵泰山盘道,南天门的中轴线, 为历代封建帝王到泰山封禅时举行大典的场所从秦,汉起历经修建,留有很多珍稀文物岱庙主殿天贶殿为我国三大宫殿建筑之一,始建于北宋殿内正中奉祀" 东岳泰山神"像,殿壁绘"东岳泰山神出巡"大型壁画东为出巡,西为返回,画面以仪仗人物为主,场景阵势浩大,人物生动逼真壁画长62米,高33米 殿东汉柏院内有五株汉柏,传为汉武帝手植岱庙碑刻林立,由秦至清共160余块,多藏于汉柏院内大殿前还有秦始皇的无字碑院北东御座是帝王来泰山封禅时休息的地方北厅陈列泰山部分文物院内有秦李斯小篆<> 岱庙实为历史文物,诗文,绘画,书法,雕刻艺术之综合博物馆,而碑刻艺术之书 法,可谓集我国书法艺术之大成

登泰山有东西两路,一般从东路上山至极顶,再回到中天门,循西路的公路下山 东路从岱宗坊开始,至极顶共有9000米,上山蹬道计6293级石阶中天门是游人小 憩或食宿之处,这里还有索道可直上岱顶月观峰

衡山

南岳衡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湖南省中南部它南以衡阳回雁峰为首,北至长沙岳麓山为足,巍峨七十二峰逶迤盘桓八百里,素有"五岳独秀","文明奥区"之美称

以主峰祝融峰为中心的一百八十三平方公里的南岳风景区荟萃了衡山的风光名胜两千多年前,尧,舜曾在此召令诸侯,大禹曾在此拜取治水方略,宋徽宗题书了" 天下南岳"牌额,康熙撰写了"重修南岳大庙碑记"历代名流学者李白,杜甫,韩愈,黄庭坚,朱熹,王夫之,郭沫若等留下了数以千计的吟咏;当代伟人毛泽东,周恩来,叶剑英等也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和伟业

南岳还是我国唯一佛道并存的名山,宗教文化源远流长有形似故宫的岳庙,有为"六朝古刹,七祖道场"的福严寺,还有日本曹洞宗视为祖庭的南台寺,道家称为二十二福地的光天观这里自然风光秀丽多姿,有"祝融峰之高,藏经殿之秀,方广寺之深,水帘洞之奇";有"五龙朝圣","龙池蛙会","玉树琼花","祝融莹光"春观花,夏看云,秋望日,冬赏雪,四时景色各异;麻姑仙境之幽,穿岩诗林之趣,龙凤清溪之野,禹王山城之古,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为一体

南岳作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是人们旅游观光和度假避暑的胜境天下南岳欢迎您的光临

华山

华山,古称"西岳",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境内,秦,晋,豫黄河金三角交汇处,南接秦岭,北瞰黄渭,扼大西北进出中原之门户,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华山系一块完整硕大的花岗岩体构成,其历史衍化可追溯至27亿年:《山海经》载:"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 主峰有三:南峰"落雁",为太华极顶,海拔21605米又有东峰"朝阳",西峰"莲花",三峰鼎峙,"势飞白云外影倒黄河里",人称"天外三峰"云台,玉女二峰相辅于侧,36小峰罗列于前,虎踞龙盘,气象森森,文人谓之西京王气之所系

恒山

恒山,又名"太恒山","元岳","常山 "位於山西省浑源县城南相传古代舜帝巡狩至恒山,封为"北岳",为北国万山之宗主《白虎通义》曰:"恒者,常也万物伏藏於北方,有常也"《三才图会》曰:"恒山,五岳之北岳也""高三千九百丈七尺,上方有三十里有太元之泉,神草十九种,服之可度世"《太平御览》亦说:"北岳有五名,一名兰台府,二名列女宫,三名华阳台,四名紫微宫,五名太乙宫"自东北伸向西南,绵延起伏108蜂,长数百里,山势雄伟,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天险主峰天峰岭, 海拔2017米,其高度仅次於西岳华山但历史上曾出现两处,一是山西浑源的北岳,一是河北曲阳的北岳,明末清初才正式以浑源常山为北岳

道教称此山为第五小洞天,号"太乙总玄洞天"其山神穿黑袍,乘黑龙,领仙人玉女七千人,掌管江淮河济,虎豹走兽山上怪石争奇,古树参天,留有不少道家遗迹和传说古有道观庙宇18座,称为18胜景今尚存有北岳庙(朝殿),会仙府,九天宫,悬空寺等十多处还有琴棋台,出云洞,紫芝峪等自然风景区峭壁悬崖之上多留有古人题咏"岳顶松涛","金鸡报晓","玉羊游云","夕阳返照"等令人向往

据史籍道书所载,大禹曾巡游恒山,封道经《灵宝真文》於北岳《灵宝要略》曰:"夏禹登位巡狩,度弱水,登钟山,得《灵宝真文》,封之北岳及包山洞庭之室"后有商王女昌容,修道山中,"二百余年,颜如二十许能致紫草,鬻於染工,得钱以与贫病者"(《太平广记》)至汉唐时期,众多仙真出入恒山,修真传道,使恒山成为道教之福地著名者有茅盈,司马季主, 元俗夫妻,李皎,恒岳仙人,道荣,张果老,管革,戚元符等

茅盈为秦汉时著名方士,乃咸阳南关人世代显贵,且好道积德《太元真人东岳上卿司命真君传》谓其高祖父茅蒙,即得道"于华山之中,乘云驾龙,白日升天,"其邑有谣曰:神仙得道茅初平,驾龙上升入太清,时下玄州戏赤城,继世而往在我盈,帝若学之腊嘉平"故茅盈三兄弟承其祖志,亦避世修真茅盈年至十八,"遂弃家委亲,入於恒山,读老子《道德经》及《周易传》,采取山术而饵服之,潜景绝崖,素挺灵岫,仰希标元,与世永违""盈於恒山积六年,思念至道,诚感密应",感太元玉女,西城西君,龟山王母诸真降临,授以"玉佩金铛之道,太极元真之经"及"阴阳二景内真符","明堂元真之道"潜心修持,仙道已成后又点化其弟茅固,茅衷,皆得仙道圆满后三人皆被上清派奉祖师,尊称"三茅真君 "

另一位高道张果老,乃道教八仙之一《太平广记》谓张果老于隋唐间隐居恒山,有长生秘术,年寿数百"常乘一白驴,日行数万里,休则重叠之, 其厚如纸,置於巾箱中,乘则以水巽之,还成驴矣"时玄宗召见,演示仙家变幻之术,不可穷纪玄宗誉为"迹先高尚,心入妙冥",并赐号"通玄先生"后归恒山,终老山中果老岭即是后人为纪念他而题名,在一块光滑的陡石坡上,有几个非常明显的酷似驴蹄印和人脚印,传说是张果老骑毛驴由此登天时留下的

山中宫观甚多,旧时主要有会仙府,玉皇庙,文昌庙,救苦天尊庙,药王庙,三清殿,元帝庙,三元庙,白云堂,望仙亭,会仙洞,北岳庙,悬空寺等,这里介绍几处

在众多景观中,最为著名的是悬空寺它坐落于金龙口的绝壁上,始建於北魏后期,经金,明,清三代重修,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全寺共有大小殿宇楼阁40 多间,建造在30多米高的悬崖峭壁之上,凿石为基,就岩起屋,形势险峻,造型奇特整个建筑群南北长,东西窄,一字排开,高低错落,参差有致,楼阁之间有栈道相通惊险奇特的建筑,令人叹绝

北岳庙,又称朝殿据史籍记载,其庙始建于北魏太武帝太延元年(432年),至唐宋,金元,时颓时兴明洪武,成化,弘治年间,多次大建,改古庙为岳神寝宫,规模宏大,包括北岳大殿,后土夫人祠,风伯雨师庙,康太尉庙,会仙府,龙王庙,烟霞亭,潜龙亭,九华亭,碧云亭,翠雪亭,凝翠亭,望仙亭,白云堂及山门,石坊,祀奉北岳诸神,坐落於主峰之下,是一座巍峨壮丽的宫殿山门两旁,有青龙,白虎二殿殿前碑石林立,碑文记载著北岳之久远的历史

嵩山

嵩山,古称外方山,崇山,嵩高山位於河南省郑州西南90公里的登封县内它北瞰黄河,洛水,南临颍水,箕山,东接五代京都汴梁,西连九朝古都洛阳,素有"汴洛两京,畿内名山"之称嵩山东为太室山,西为少室山,七十二峰起伏错纵,横卧於中州大地, 群峰矗立,层峦叠峰,东西绵延60多公里,总面积达3000平方公里这里峻峰奇异,风光秀丽,宫观林立,为中州地区的第一名山其神韵主要体现在它的博大与丰腴,包容滋养世间万物所以,道教把中岳神尊奉为掌管"世界土地山川陵谷,兼牛羊食啖"之事的尊神以体现大道滋养万物的精神同时,它也是儒家中土之德的象徵历代以来,中岳已成为儒道释并存的名山在道教史上,仙人浮丘公,王子缙,鬼谷子等曾在此隐居,道教高真寇谦之,司马承祯,丘处机也曾在此修道传教现存中岳庙是嵩山道教最大的建筑,庙内殿宇巍峨,古柏参天,文物汇粹,琼宫圣境之意犹然

嵩山的历史悠久距今约23亿年前,神州大地上发生了被地质学家称为"嵩阳运动"的地壳剧变,逐渐形成了巨厚的高山群与地层的海下沈积;距今八亿年前后,地壳再次发生剧变,巨厚的石英砂岩开始上升, 形成了庞大的皱山系这次运动被称之为"中岳运动"这以后,又在影响我国南北广大地区的地质构造运动---"燕山运动"的作用下,褶皱山系遂逐步形成了壁立千仞的嵩山

古时,嵩山名为"外方",夏商时称"崇高"《国语·周语》称禹之父鲧为"祟伯鲧","崇高"之名缘结於此据东汉班固《白虎通》曰:"中央之岳,加嵩高宗者何中岳居四方之中而高,故曰嵩高也"西周时称"岳山",周平王迁都洛阳后,定嵩山为"中岳",五代以后称"中岳嵩山"

嵩山以峻

中国五大名山西岳华山最高,海拔21549米。

中国五大名山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泰山的海拔是1545米,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华山的海拔是21549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

而衡山的海拔为13002米,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恒山的海拔是20161米,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嵩山的海拔则为149171米,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五岳相比,西岳华山的海拔最高,为中国五大名山的最高山。

华山是中华民族的圣山。中华之“华”,源于华山,由此,华山有了“华夏之根”之称   。这一成果首先被孙中山所引用,创立“中华民国”。

据清代国学大师章太炎和历代专家学者考证:华夏民族最初形成并居住于“华山之周”,名其国土曰华,其后人迹所至,遍及九州,华之名始广。

华山还是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为“第四洞天”,也是中国民间广泛崇奉的神祇,即西岳华山君神。共有72个半悬空洞,道观20余座,其中玉泉院、都龙庙、东道院、镇岳宫被列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有陈抟、郝大通、贺元希等著名的道教高人。

而中国五岳,中国汉文化中五大名山的总称,是古代民间山神崇敬拜、五行观念和帝王巡猎封禅相结合的产物,后为道教所继承,被视为道教名山。

五岳曾是封建帝王仰天功之巍巍而封禅祭祀的地方,更是封建帝王受命于天、定鼎中原的象征。

扩展资料

西岳华山的主要景点:

1、西岳庙

西岳庙始建于汉代,为历代帝王祭祀华山之神的要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岳庙占地12万平方米,始建于汉武帝元光初年(前134年),为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祭祀西岳华山神少昊的场所。

历代均有修葺、建设,尤以明清为甚,至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形成今日重城式目字结构六进院落的规模格局,系西北地区现存最大的明清风格皇家宫殿御苑式古建园林群落。

其规模宏伟,布局严谨,形似北京故宫,素有“陕西故宫”之誉。因在五岳庙中建置最早、面积最大,被称为“五岳第一庙”。

2、金锁关

金锁关是建在三峰口的一座城楼般石拱门,是经五云峰通往东西南峰的咽喉要道,锁关后则无路可通。

杜甫《望岳》诗中“箭栝通天有一门”就是指的这里。道家认为,华岳为仙乡神府,只有过了通天门,才算进入仙境。所以有“过了金锁关,另是一重天的”的民谣。

3、苍龙岭

苍龙岭是华山著名险道之一,其位于救苦台南、五云峰下,以其苍黑色的外部和其似悬龙般的地势而得名。

其如履薄刃,绝壑千尺的地势使得很多游客胆战心惊,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韩愈大哭投书求助的故事并引发了大量的相关典故和考证,而该处也因此留下了“韩退之投书处”的文化遗产。

4、千尺幢

千尺幢位于回心石之上,是华山第一险境。山幢壁直立,其间仅容二人上下穿行。两边铁链垂直下垂,坡度为70°。从上到下共有370多个台阶,皆不满足宽。

“千尺幢”顶端,有仅容一人的石洞,当游人爬上最后一个石级时,便从洞中钻出,故而此洞名叫“天井”。“天井”上有一平台,刻写的“太华咽喉”,形象的说明了这里的路形。台上的“百尺峡”为咽喉上段,峡下的平台,形如突出的喉头。

5、百尺峡

百尺峡位于千尺幢北,是登华山的第二个险境。“百尺峡”也叫“百丈崖”,两壁欲合,却被飞来的两颗石块从中撑开,人从石头下钻过,胆战心惊,生怕石块从两壁间掉下来,这就是“惊心石”。

通过此石悬着的心才放下来,再回头看原来此处卡着的两块石头,是上大下小故能安然无恙,所以这颗石头也被称之为“平心石”。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五岳(中国五岳)

中国地形复杂多变,山川河流更是数不胜数,鲜为人知的山很多,有名气的山也不少,中国的五大名山如下。

第一名无可争议,五岳之首的泰山是名副其实的中华第一山,历代皇帝觉得自己治理天下治理得很好,想要彰显自己的功绩,就会选择在泰山封禅。

泰山十分高大,古代皇帝认为自己能当皇帝是因为受命于天,在这里封禅可以向上天报告自己的功绩,秦始皇、汉武帝都曾经在泰山封禅。

第二名是黄山,它虽然不是五岳之一,但是素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说法。黄山的美集中在它的自然美。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称为黄山四绝,尤其是迎客松更是名扬四海,迎客松贴画迎接了很多外国***,迎客松本尊更是游客来到黄山必须要看的。

第三名是西岳华山,它在陕西省华阴市。华山不仅风景美丽,而且特别险峻,在这里游玩尤其是要注意安全。

第四名是青岛的崂山,它有着“海上第一名山”的美誉,当地流传着“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的古话,崂山也是道教名山,太清宫、上清宫、明霞洞等都是道教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崂山已经是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了。

第五名是五岳之一嵩山,说到这座山不少人想到不是它是五岳之一,而是想到了大名鼎鼎的少林寺,少林寺也是嵩山最著名的景点。

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分别为东岳山东的泰山、西岳陕西的华山、中岳河南的嵩山、北岳山西的恒山、南岳湖南的衡山,有些研究认为,“五岳”一词来源于中国的五行思想与对山岳、山神的崇拜。

传说盘古死后,头和四肢化为五岳,虽然五岳不是中国最高的山群,但由于高耸在平原上,故在古人眼中格外险峻,加上不少名人雅士的祭祀、作诗、修行或到访,留下遗迹,因此大大增添了五岳的名声。

一、东岳

东岳历来即指泰山,古名为“岱宗”或“岱山”,“岱”即大、长辈之意。泰山素有“天下名山第一”、“五岳之首”的美誉。孔子赞叹说“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西汉的东方朔称“泰山吞西华,压南衡,驾中嵩,轶北恒,为五岳之长”。 杜甫等名人雅士也都曾到访此山,并留下诗句。

泰山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同时是齐鲁文化的中心,也是中国道教圣地之一,在历代具有神山的地位,《史记集解》所载:“天高不可及,于泰山上立封禅而祭之,冀近神灵也。”因此泰山经常是设坛祭祀,举行封禅大典之地。

第一个在此举行大规模封禅仪式的是秦始皇,汉武帝数次封泰山,而历代共有72位皇帝到泰山封禅。

泰山海拔15327米,在五岳里居中。

二、南岳

南岳最初是指湖南省衡山,后来一度改指安徽省潜山的天柱山。天柱山古代又称霍山、衡山、皖山、潜山。汉武帝在公元前106年(元封五年)明确改立天柱山为南岳。而根据最晚完成于秦、汉年间的《尔雅》“释山篇”记载:“霍山为南岳。”

东晋人郭璞对此注释说:“霍山指天柱山。”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记载:“霍山一名衡山”。《潜山县志》记载:“秦汉渭楚南衡山为湘山,霍山天柱山为衡山。”可见,古书中所说的南岳衡山,也可以是指安徽的天柱山。

根据《汉书地理志》所言,禹贡的衡山在西汉长沙国境内。

隋文帝在公元589年(开皇九年)重新将湖南衡山定为南岳。衡山古名为寿岳。据《星经》所载,南岳衡山是对应星宿28宿之轸星,轸星乃主管人间苍生寿命。相传神农氏曾来此采百药,因尝线虫中毒而仙逝于降真峰上。在道教中,此山是道教洞天福地,是神仙居住游憩的之一。建于唐代的南岳庙,是湖南省最大的一座古建筑。

衡山海拔1300米,是五岳中最矮的。

三、西岳

西岳指华山,亦称太华山、华阴山,雄据于秦、晋、豫三省,为古城长安、洛阳的中枢。正所谓“华山自古一条路”,华山以山形峻拔高险著称,享有“五岳独秀”的美誉。

自古以来,攀登华山仅南北一条约15公里的山道,故有“自古华山一条路”之辞。华山还有许多神话传说,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便是发生在华山西峰上,今天山上有一巨大的斧劈石。

当中建于汉武帝在位时的西岳庙,有着“陕西故宫”和“五岳第一庙”之称誉,这是五岳中建制最早和面积最大的庙宇。中国历史上,曾有56位皇帝曾到此山巡游或举行祭祀活动。

华山海拔2155米,是五岳中最高的。

四、北岳

《尔雅》“释山”称:“恒山为北岳”。在清朝顺治年间以前,北岳恒山一直指的是今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的大茂山。大茂山,古称恒山,汉朝和宋朝时,因避汉文帝和宋真宗的名讳,曾改名常山。

《汉书》的“郊祀志”记载北岳常山在曲阳,历代史书也都明确记载,恒山在曲阳县西北,主峰为大茂山。公元前98年,即汉武帝天汉三年,曲阳县始建北岳祠,北魏宣武帝年间(公元500~512年),北岳祠改建为北岳庙。

1660年(清顺治十七年),顺治皇帝下诏,祭祀北岳由曲阳的恒山转到山西浑源的恒山。恒山又名元岳、常山,素有“塞北第一名山”之美誉。

西汉初年,恒山巳建有寺庙;到明、清朝时已经寺庙群居,有“三寺四祠九亭阁,七宫八洞十二庙”之称。恒山风景以地险、山雄、寺奇、泉绝称著。恒山的美景,被明代徐霞客录入《徐霞客游记》中。

古有恒山十八胜景,今尚存朝殿、会仙府、九天宫和位于金龙口悬西崖峭壁上的悬空寺等十多处。另外,恒山也留下了不少的传说故事,八仙之一张果老就是相传在此隐居潜修,并于果老岭倒骑毛驴上天的。

恒山海拔2016米,在五岳中排行第二。

五、中岳

中岳一向指河南的嵩山,《尔雅》“释山”称:“嵩高为中岳”,并称“山大而高”为嵩。嵩山其北瞰黄河、洛水,南临颍水、箕山,东接五代京都汴梁,西连九朝古都洛阳,素有“汴洛两京、畿内名山”之称。于奇异的峻峰,宫观林立,故为中州地区第一名山。

《诗经》有“嵩高惟岳,峻极于天”的名句。始建于秦朝的中岳庙,是中国古代建筑群之一。嵩山曾有30多位皇帝、150多位著名文人所亲临,更是神仙相聚对话的洞天福地。由于名胜古迹众多,勘称于五岳。

以少林武术闻名于天下的少林寺,就是位于嵩山之腹地,历代高僧都长眠于此。

嵩山海拔1512米,在五岳中排尾二。

扩展资料:

历史

五岳起源于古代中国人的山川崇拜,是和国君对山神的祭祀联系在一起的。五岳一词始见于《周礼》的“春官·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礼记》“王制”记载:“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

这里的五岳并没有列出具体山名。东汉的郑玄对《周礼》的注释说:“五岳,东曰岱宗、南岳曰衡山、西岳曰华山、北岳曰恒山、中岳曰嵩山。”

至于为什么是五岳,而不是四岳或者六岳,人们经过研究,认为中国五岳制度立始于汉朝,可能是当时的一些经学家根据殷商时的五方(东、南、西、北、中)和'五色(青、赤、白、黑、黄)等观念,加以附会而成。

五岳具体山名见诸文字并得到官方确认,是在秦汉时期。《尔雅》“释山”和秦朝人伏生所做的《尚书·大传》都记载了五岳分别为“岱(泰)山、霍山、华山、恒山、嵩高(嵩山)”。

其中的霍山,又称衡山。《汉书》的“郊祀志”载,汉宣帝在公元前61年(神爵元年)颁诏,正式确定东岳为泰山、西岳为华山、南岳为霍山(即衡山)、北岳为常山(即恒山)、中岳为嵩山。除了霍山外,确定这四山为四岳,可能早在《周礼》成书的春秋或战国时期,最晚也在西汉时期。

汉武帝之后中国历代皇帝都对五岳不断加封,唐代把五岳封为王,宋代加封为帝,元代继续加封为帝,到了明代更被加封为神。

道教创立以后,继续将五岳神化,认为五岳乃是神仙居住之地,把东岳称为蓬玄太空洞天,南岳称为朱陵太虚洞天,西岳称为太极总仙洞天,北岳称为太乙总玄洞天,中岳称为上圣司真洞天。

晋朝的道士葛洪在《枕中书》中,融合了五行所代表的方位和颜色的说法(木代表东方,青色;火代表南方,赤色;金代表西方,白色,水代表北方,黑色,土代表中央,**)。

声称太昊为青帝,治东岳岱宗山(泰山),祝融为赤帝,治南岳衡霍山(即天柱山),金天氏为白帝,治西岳华阴山(即华山),颛顼为黑帝,治北岳太恒山(即恒山),轩辕氏为黄帝,治中岳嵩高山(即嵩山)。

但是,历史上所称的北岳恒山,其所指的并不是如今的山西恒山。北岳恒山在历史上长期都是指河北省曲阳的大茂山(古称恒山),直到1660年才由山西的恒山所取代。

一些中国的地方割据政权,也曾以自己的视角封过五岳,例如三国时代,东吴的孙皓封离县(现于江苏宜兴县)为中岳,又封其南的荆南山为南岳。五代十国时期,闽帝王延均封霍童山(现于福建宁德县)为东岳,高盖山(现于永泰县)为西岳。

唐朝时,南诏则称云南境内的苍山(中岳)、乌蒙山(东岳)、无量山(南岳)、高黎贡山(西岳)和玉龙山(北岳)。

因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古代朝鲜也封过五岳。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五岳

中国五大名山是:

1、华山:

华山,古称西岳,雅称太华山,为五岳之一,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在省会西安以东120千米处。南接秦岭山脉,北瞰黄渭,自古以来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

2、泰山:

泰山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自秦始皇开始到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依次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山体上留下了20余处古建筑群,2200余处碑碣石刻。

3、衡山:

衡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佛教圣地,环山有寺、庙、庵、观200多处。衡山是上古时期君王唐尧、虞舜巡疆狩猎祭祀社稷,夏禹杀马祭天地求治洪方法之地。

4、黄山:

黄山东西宽约30千米,总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千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及历史遗存、书画、文学、传说、名人“五胜”著称于世,素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

5、嵩山:

嵩山总面积约为450平方公里,由太室山与少室山组成,共72峰,海拔最低为350米,最高处为1512米。嵩山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也是中国名胜风景区,为五岳中的中岳。

中国的五大名山有: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1、东岳泰山

泰山古称“岱山”,又称“岱宗”,春秋时期称为“泰山”。“山随岳尊,岳为东”。自汉代中国确立“五岳”以来,泰山一直处于“五岳独尊”的地位。中国历代封建帝王都在这里举行盛大的禅收仪式,文人墨客在此流连观赏。

2、南岳衡山

198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衡越自然风光秀丽,人文景观丰富多彩,被誉为“五岳独一山”和“文明奥运区”。朱峰之高、藏经阁之秀、方广寺之深、水帘洞之奇,在古代被称为南岳“四绝”。

春天看花,夏天看云,秋天看太阳,冬天赏雪,是南岳四季的奇观;飞瀑流泉,郁郁葱葱的森林和竹林,奇峰怪石,古树名木,也是南岳的美丽风景。

3、西岳华山

中华之“华”源于华山,由此,华山有了“华夏之根”之称。华山是中国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为“第四洞天”,也是中国民间广泛崇奉的神祇,即西岳华山君神。共有72个半悬空洞,道观20余座,其中玉泉院、都龙庙、东道院、镇岳宫被列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

4、北岳恒山

恒山又名玄月,集“雄、奇、幽、奥”于一体,素有“奇”之称。恒山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4751平方公里,下辖15个功能多样、景色多彩的旅游区,从东北向西南绵延500里,有100座美丽的单、八峰。主峰天风岭海拔2017米,是北国万山之君。

5、中岳嵩山

它位于河南省西部,登封市西北部,西邻古都洛阳,东接郑州。它属于伏牛山系,是五岳中的中山。

韶山风景以奇峰、险路、怪石、美景著称于世。山峰美不胜收,有的拔地而起,有的蜿蜒曲折,有的蹲如猛虎,有的舞如雄狮,有的眠如龙,有的爬行如龟,峰峦起伏,山谷纵横交错,三千公里的栈道贯穿半山腰,山路弯弯曲曲,宛如一条飘带蜿蜒在群山之间。

中国的五大名山

五大山”是中国的五大名山的俗称,按东南西北中的顺序排名分别是: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他们是封建帝王仰天功之巍巍而封禅祭祀的地方,更是封建帝王受命于天,定鼎中原的象征。 论景观,五岳又各具特色:泰山雄、衡山秀、华山险,恒山奇,嵩山奥。

以上就是关于中国5大名山分别在那全部的内容,包括:中国5大名山分别在那、中国五大名山排行榜:我国五大名山哪个最高、中国哪五大名山最出名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66498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5
下一篇 2023-04-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