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活埃及一亿人的阿斯旺大坝,为何是把双刃剑

养活埃及一亿人的阿斯旺大坝,为何是把双刃剑,第1张

其实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特别是人工造成的。阿斯旺大坝确实是养活了1亿的埃及人。但是同时阿斯旺大坝也阻止了每年尼罗河泛滥带来的泥沙。没有了泥沙,尼罗河下游下游土地的养分同样也被拒之了门外,结果就是导致耕地严重的盐碱化。

埃及是个严重缺水的国家,绝大多数水资源都要依赖尼罗河。阿斯旺大坝的修建,可以存蓄大量的河水,等尼罗河到了枯水季节时再放水,可以保证下游有充足的用水。比如,阿斯旺大坝每年可以提供550亿立方米的水,可以说,这些水是埃及上亿人口的救命水。埃及几千万人口集中在只占全国面积5%的地区,还没有出现大规模的饥荒,没有尼罗河水,是完全不可想象的。

其次,阿斯旺大坝通过拦河,产生的发电能力巨大,这对埃及这样一个经济不发达的国家来说,非常重要。埃及不像沙特,靠大自然赐予的石油,躺着就能发财。埃及要进行工业化,没有什么好的条件,主要就靠阿斯旺大坝所产生的电力,来为工业发展提供能源,而且这种能源的成本相对较低。

但是,凡事都利有弊,阿斯旺大坝也给埃及的尼罗河利用带来了巨大麻烦。首先,这个大坝工程造成了尼罗河下游可耕地的土质肥力严重下降。为何呢?因为大量的泥沙被大坝拒之门外,下游没有了大量泥沙,耕地质量自然要下降了。之前,尼罗河每年都要泛滥,在带来麻烦的同时,其实也带来了收益。什么收益呢?就是大量的泥沙。而修建大坝后,尼罗河下游是不怎么泛滥了,但之前的养分也被拒之门外,结果导致耕地严重的盐碱化。

阿斯旺位于埃及南部,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气候特点是终年炎热干燥,因为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来自内陆的干燥东北信风控制。

阿斯旺地处沙漠绿洲,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昼夜温差大,降水极少。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153度,平均最冷气温81度,平均最热气温210度。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336度,平均最冷气温263度,平均最热气温410度。平均年降水量1毫米。

阿斯旺水坝的决策中实现河水多年调节使埃及的粮食基本自给自足最重要。阿斯旺水坝位于埃及开罗以南900公里的尼罗河畔。水坝的建设自1960开始,历时10年,耗资9亿美元这座世界第二大人工湖,吞下尼罗河的全年径流。阿斯旺水坝建设违反了行政决策的一些基本原则,如科学预测原则、信息原则、可行性原则、满意原则、成本效益原则以及实现公共利益的原则。

工业方面,水坝拥有12组175兆瓦发电机,总功率为2100兆瓦 ,1967年开始发电,1998年发电量占埃及总发电量的15%,最高峰时发电量占埃及全国的一半,甚至可向邻国输出电力。

农业方面,水坝有效减小了1964年、1973年的大洪水和1972年-1973年和1983年-1984年的旱灾造成的危害。在几乎全非洲都在闹饥荒的时候,埃及的粮食基本自给自足。水库还发展了渔业,由于离消费市场距离太远,渔业的收入并不高。

另一个特别的利益是从此埃及摆脱了其不友好的邻国苏丹有机会对其埃及命脉尼罗河水的控制。因为如今绝大多数的埃及人都工作、居住在尼罗河谷,埃及还在计划从纳赛尔湖引出另外一条和尼罗河平行的水道,扩大经济面积。

扩展资料:

阿斯旺水坝于1960年开始建造,竣工于1970年在世界大坝中排名11。但是它的坝面积超过了它的坝高,长度则跨越了尼罗河2英里。

由苏联设计了前期工程,并提供了一座电站的设备。水坝的建成对埃及的社会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其南面五百多公里河段上形成的纳赛尔湖为埃及合理利用水源提供了保障,供应了埃及一半的电力需求,并阻止了尼罗河每年的泛滥。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阿斯旺大坝

有利影响:1、水坝是一项集防洪、灌溉、航运、发电为一体的综合利用工程1964年尼罗河曾发生历史上罕见的大洪水,由于当时阿斯旺高坝第一期工程已经完成,已能蓄水防洪,使埃及人民避免了一场灾难。从那时起,阿斯旺高坝一次又一次成功地化解了尼罗河洪水对埃及的威胁。

2、工业方面,水坝拥有12组175兆瓦发电机,总功率为2100兆瓦 ,1967年开始发电,1998年发电量占埃及总发电量的15%,最高峰时发电量占埃及全国的一半,甚至可向邻国输出电力。

3、农业方面,水坝有效减小了1964年、1973年的大洪水和1972年-1973年和1983年-1984年的旱灾造成的危害。在几乎全非洲都在闹饥荒的时候,埃及的粮食基本自给自足。水库还发展了渔业。

4、另一个特别的利益是从此埃及摆脱了其不友好的邻国苏丹有机会对其埃及命脉尼罗河水的控制。

不利影响

1大坝工程造成了沿河流域可耕地的土质肥力持续下降。大坝建成前,尼罗河下游地区的农业得益于河水的季节性变化,每年雨季来临时泛滥的河水在耕地上覆盖了大量肥沃的泥沙,周期性地为土壤补充肥力和水分。可是,在大坝建成后,虽然通过引水灌溉可以保证农作物不受干早威胁。但由于泥沙被阻于库区上游,下游灌区的土地得不到营养补允。所以土地肥力不断下降。

2修建大坝后沿尼罗河两岸出现了土壤盐碱化。由于河水不再泛滥,也就不再有雨季的大量河水带走土壤中的盐分,而不断的灌溉又使地下水位上升,把深层土壤内的盐分带到地表,再加上灌溉水中的盐分和各种化学残留物的高含量,导致了土壤盐碱化。

3库区及水库下游的尼罗河水水质恶化,以河水为生活水源的居民的健康受到危害。大坝完工后水库的水质及物理性质与原来的尼罗河水相比明显变差了。库区水的大量蒸发是水质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个原因是,土地肥力下降迫使农民不得不大量使用化肥,化肥的残留部分随灌溉水又回流尼罗河,使河水的氮、磷含量增加,导致河水富营养化,下游河水中植物性浮游生物的平均密度增加了。此外,土壤盐碱化导致土壤中的盐分及化学残留物大大增加,即使地下水受到污染,也提高了尼罗河水的含盐量。这些变化不仅对河水中生物的生存和流域的耕地灌溉有明显的影响,而且毒化尼罗河下游居民的饮用水。

4河水性质的改变使水生植物及藻类到处蔓延,不仅蒸发掉大量河水,还堵塞河道灌渠等等。由于河水流量受到调节,河水混浊度降低,水质发生变化,导致水生植物大量繁衍。这些水生植物不仪遍布灌溉渠道,还侵入了主河道。它们阻碍着灌渠的有效运行,需要经常性地采用机械或化学方法清理。这样。又增加了灌溉系统的维护开支。同时,水生植物还大量蒸腾水分,据埃及灌溉部估计,每年由于水生杂草的蒸腾所损失的水量就达到可灌溉用水的40%。

5尼罗河下游的河床遭受严重侵蚀,尼罗河出海口处海岸线内退。河水中泥沙量减少,导致了尼罗河下游河床受到侵蚀。

阿斯旺大坝建成后使下游水量减少,造成尼罗河河口海水倒灌,引发土壤盐渍化。

阿斯旺大坝

下游河道水位降低,原有水利设施难以发挥作用;地下水位抬升,次生盐渍化严重,尼罗河的泥沙被拦在纳赛尔水库中,是埃及失去了一项宝贵的肥源,下游生态环境恶化,污染加剧,也严重的扰乱了尼罗河的水文,使故裂谷热实际上于1980年后绝迹于埃及。

阿斯旺大坝的建立,使尼罗河水流大大减缓,上游来的泥沙原本应该在入海口沉积,现在在大坝之前就沉淀下来,导致尼罗河三角洲遭到海水的亲事不断后退,也助长了海水倒灌。

阿斯旺水坝位于埃及境内的尼罗(Nile)河干流上,在首都开罗以南约800km的阿斯旺城附近,是一座大型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工程,具有灌溉、发电、防洪、航运、旅游、水产等多种效益。阿斯旺水坝是一座巨型水坝,靠近纳赛尔湖。大坝为粘土心墙堆石坝,最大坝高111m,当最高蓄水位183m时,水库总库容1689亿m3,电站总装机容量210万kW,设计年发电量100亿kW·h。工程于1960年1月9日开工,1967年10月15日第一台机组投入运行,1970年7月15日全部机组安装完毕并投入运行,同年工程全部竣工 。阿斯旺大坝对埃及的经济发展起了特别大的作用 。

阿斯旺水坝于1960年开始建造,竣工于1970年在世界大坝中排名11。但是它的坝面积超过了它的坝高,长度则跨越了尼罗河2英里。 由苏联设计了前期工程,并提供了一座电站的设备。水坝的建成对埃及的社会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其南面五百多公里河段上形成的纳赛尔湖为埃及合理利用水源提供了保障,供应了埃及一半的电力需求,并阻止了尼罗河每年的泛滥。

水坝是一项集防洪、灌溉、航运、发电为一体的综合利用工程1964年尼罗河曾发生历史上罕见的大洪水,由于当时阿斯旺高坝第一期工程已经完成,已能蓄水防洪,使埃及人民避免了一场灾难。从那时起,阿斯旺高坝一次又一次成功地化解了尼罗河洪水对埃及的威胁。

工业方面,水坝拥有12组175兆瓦发电机,总功率为2100兆瓦 ,1967年开始发电,1998年发电量占埃及总发电量的15%,最高峰时发电量占埃及全国的一半,甚至可向邻国输出电力。

农业方面,水坝有效减小了1964年、1973年的大洪水和1972年-1973年和1983年-1984年的旱灾造成的危害。在几乎全非洲都在闹饥荒的时候,埃及的粮食基本自给自足。水库还发展了渔业,由于离消费市场距离太远,渔业的收入并不高。

另一个特别的利益是从此埃及摆脱了其不友好的邻国苏丹有机会对其埃及命脉尼罗河水的控制。因为如今绝大多数的埃及人都工作、居住在尼罗河谷,埃及还在计划从纳赛尔湖引出另外一条和尼罗河平行的水道,扩大经济面积。

阿斯旺大坝通过拦河,产生的发电能力巨大,这对埃及这样一个经济不发达的国家来说,非常重要。埃及不像沙特,靠大自然赐予的石油,躺着就能发财。埃及要进行工业化,没有什么好的条件,主要就靠阿斯旺大坝所产生的电力,来为工业发展提供能源,而且这种能源的成本相对较低。阿斯旺大坝对埃及的经济发展起了特别大的作用。

分类: 理工学科 >> 工程技术科学

问题描述:

听说挺大的,那我们中国的三峡大坝对周围环境和气候的影响呢?谢谢

解析:

阿斯旺大坝的利与弊

埃及正采取措施把负面影响减到最低

埃及的历史其实就是引水灌溉、沙漠变绿洲的历史。到了当代,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尼罗河年年发洪水的困扰,埃及 在前苏联的帮助下,于1960年在距开罗以南600英里处的阿斯旺兴建大坝,尼罗河被拦腰截断。历经10年,大坝最终建成。

◆大坝立下汗马功劳

记者有幸参观了阿斯旺大坝,从远处望去,大坝气势磅礴,犹如一条巨虹横跨大河。坝堤足有40层楼高,全长3830米,最宽处有980米。

阿斯旺大坝一改尼罗河泛滥性灌溉为可调节的人工灌溉,从此埃及结束了依赖尼罗河自然泛滥进行耕种的历史,同时,水位落差产生的巨大电力也成为埃及迈向现代工业文明的重要动力。

阿斯旺大坝是埃及现代化的起点。30多年来,它为埃及的工农业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经济效益极大:新增农田灌溉面积近200万公顷;另有70万公顷的单季作物土地变成了双季耕种农田,农田复种指数增加。

◆严重影响生态环境

但事物总是有利有弊。从建设之初至今,埃及国内对阿斯旺大坝的争论从没停止过,最大的争论点就是阿斯旺大坝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历史上,尼罗河水每年泛滥携带而下的泥沙无形中为沿岸土地提供了丰富的天然肥料,而阿斯旺大坝在拦截河水的同时,也截住了河水携带而来的淤泥,下游的耕地失去了这些天然肥料而变得贫瘠,加之沿尼罗河两岸的土壤因缺少河水的冲刷,盐碱化日益严重,可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因而抵销了因修建大坝而增加的农田。

与此同时,由于没有了淤泥的堆积,自大坝建成后,尼罗河三角洲正在以每年约5毫米的速度下沉。专家估计,如果以这个速度下沉,再过几十年,埃及将损失15%的耕地,1000万人口将不得不背井离乡。

此外,由于纳赛尔湖库区沉淀了大量富含微生物的淤泥,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水库及水库下游的尼罗河水水质恶化,以河水为生活用水的居民的健康受到危害。修建阿斯旺大坝的初衷,是基于传统的防洪促农的水利理念,这是农业社会的主流思想。但当初决策者们也许并没有想到大坝在带给埃及人民福祉的同时,还存在令后人不得不正视的弊端。以历史和辩证的眼光来看,阿斯旺大坝的建立为埃及的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随着时代的前进,在农业社会显得极为重要的灌溉工程,到了工业和服务业产值比重大大增加的时代,它的负面作用也日益彰显。

◆减轻大坝的压力

近年来,埃及 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尽可能地把阿斯旺大坝的负面影响减小到最低。为此,埃及专门设立了“阿斯旺大坝副作用研究所”。此外,埃及还成立了一个由水资源部、环境事务部以及内政部组成的部长委员会。委员会计划在今后5年内投入22亿美元,对尼罗河的水质监管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保护尼罗河的主河道环境。

同时,有关专家一致认为,传统意义上的的水利治理已不再适应埃及经济和社会发展,只有通过兴建新的适合人类居住的田园、改变人口分布过于集中的现状,才能正缓解阿斯旺大坝带来的生态环境压力。在水资源的利用开发方面要放弃“固守尼罗河河谷和三角洲”的旧思路,把目光投向尼罗河两边的东西地区,“向沙漠进军”。

目前埃及 已在着手修建两个大型引水和调水工程:“和平渠工程”和“新河谷工程”。和平渠工程已于1979年动工,西起尼罗河三角洲的杜米亚特河,向东穿过苏伊士运河,将尼罗河水引到西奈半岛少有人烟的沙漠地带,在那里开辟新的家园。“新河谷工程”也已动工。根据规划, 将用20年的时间,开挖850公里的水渠,将尼罗河水引入西南部沙漠腹地。

埃及有位学者曾说过:“建造阿斯旺大坝的埃及总统纳赛尔是位伟人,但是拆除阿斯旺大坝的人,要比纳赛尔更伟大。”在今天的埃及,我们可以这样说———“因势利导阿斯旺大坝、修建更美好的家园的埃及人民,与修建阿斯旺大坝的人一样伟大。”

jsxtzx/jzf/Article_PrintArticleID=711

以上就是关于养活埃及一亿人的阿斯旺大坝,为何是把双刃剑全部的内容,包括:养活埃及一亿人的阿斯旺大坝,为何是把双刃剑、阿斯旺气候类型是什么气候特点是什么、阿斯旺水坝的决策哪个因素最重要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66277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