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雄林则徐后人今何在他们现在生活的怎样了

大英雄林则徐后人今何在他们现在生活的怎样了,第1张

“虎父无犬子”,这句话在中国大地上流传了数千年,虽不为颠扑不破之论,但它充分表明了父亲的为人处世对于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林则徐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民族英雄。1839年6月3日,在中国虎门地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以消外国对于毒品对中国人身体和心理的危害。

可惜的是,在那个时代,“出头鸟”是要付出代价的,这场禁烟运动成为了英国侵略中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借口,而清廷害怕外国人的坚船利炮,不得不将林则徐革职查办,而后发配边疆地区,仕途至此走向了下坡路,最终于1850年11月22日病逝。

林则徐虽然离开了人世,但是他却给他的后代留下了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他的三个儿子受其影响个个显赫。大儿子林汝舟于1838年,也就是道光十八年,参加了科举考试并考中进士,入编世代读书人梦想的最高文学殿堂翰林院工作,后官至五品。

二儿子林聪彝,深谙用兵之道,历任官职都与军队有关,官至“海防兵备道”,相当于如今的海军分区司令;小儿子林拱枢,受父亲和两位哥哥的影响,也走向了仕途,成为了大清的监察御史之一,享五品待遇。除了林家三子外,林则徐所留下的林氏家风,也深深的影响了后世林家子弟。

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林曾同和林墨卿两位后人,林曾同是林则徐第五代孙,在抗战期间,为了新中国的诞生贡献了自己的青葱岁月,在解放前,他是一名地下工作者,所负责的任务就是搜集情报,协助组织各种任务的开展。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林曾同的工作也就从地下转入了地上,被调入了天津市公安局侦察组工作,并担任组长职位,为新中国政权的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

林墨卿,新中国著名的外交家,早年在延安担任翻译,在那个文盲众多的年代,像林墨卿这样的高材生是十分难得的,外交部成立后,一直在里面工作。

最终还担任了中国常驻联合国的代表,为外交事业贡献出了自己的一生。可以说,林则徐留下的爱国主义精神,感染了无数林氏子弟,是他们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清朝末期,我国一直处于“落后就要挨打”的局面。西方列强可以任意侵犯我国,割地赔款成为了常态。这一切是由英国发起的鸦片战争为开端的,英国为了扭转自己与清政府在贸易上的逆差,就向中国输入了大量的鸦片。鸦片的流入导致了国民身体素质下降,由此民族英雄林则徐在虎门开展了声势浩大的销烟运动。民族英雄林则徐的子孙后代们的结局是怎样的呢?历史上,一般认为林则徐有三儿三女,林则徐在被贬之前为自己的女儿们都找到了一个好归宿。在林则徐的儿子中,林聪彝是最有才华的一个。

林则徐如果没有虎门销烟,也许他的命运会改写,依然能够安逸地当官。可林则徐在大是大非面前,不允许自己那样做。他看到鸦片荼毒国民,毅然选择了上奏清政府:长此以往,中国将无可用之兵,朝廷无可用之臣。于是,一场浩浩荡荡的虎门销烟就开始了。英国政府借此机会发动了侵略战争,清政府战败,为了议和,清政府查办了督办此事的林则徐。

林则徐在被贬之前,安排了三位女儿的婚事,可以说,三位女儿都嫁得了如意郎君,有了个好归宿。在三个儿子中,林聪彝是最有才华的一个,著有《西行日记》一书。林则徐去世后,他为林则徐守孝三年,算是一个大孝子了。在之后被左宗棠看重,升为浙江衢州知府,政绩卓越。但因为身体不好,积劳成疾,所以没能够继续为朝廷效力。

林则徐是一个好父亲,林家有着良好的家风,所以林则徐的后人能够为社会做贡献。纵观林则徐的一生,为官清廉,为人称道,子女们也都十分争气,没有让他失望。

1林则徐的贡献不仅限于根除烟草,他还在水利、陕西的稳定和新疆的保护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然而,由于虎门烟草间接导致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再加上一些奸臣在道光皇帝面前成了中伤,使得道光皇帝对林则徐失去了信任,林则徐被免职后,被派往新疆伊犁。

2直到1845年,朝廷才恢复了林则徐的地位。从那时起,林则徐就忙于处理全国各地的社会矛盾。1849年,林则徐身患重病,想回到家乡,但被清廷任命为使臣。他去广西镇压反清武装起义,后来在广西病逝。可悲的是,直到林则徐死后,清廷才恢复了他的名誉。林则徐有三个儿子,长子名叫林汝舟,本已高中进士,应在队伍中崛起,但由于林则徐的“麻烦”,林汝舟的事业并不顺利,一直没有得到提升。直到林则徐去世,才被提拔为院士,但它只来自五个产品官员,职位并不高。

3林则徐的次子林从义是受林则徐影响最大的人。和他父亲一样,他也渴望管理世界。然而,林则徐被免职后,林从义一直陪伴在父亲身边,直到父亲去世,林从义正式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之后该军官前往海岸警卫队公路,类似于现任军事指挥官。林则徐的三个儿子虽然在法庭上,但他们的地位并不高,但由于林则徐的康复影响,他们在法庭上也有发言权。更重要的是,林则徐的后代继承了他的高尚品格和令人钦佩的行为方式。

4三个儿子中,最有才华的是林从义。据史料载,林从义小时候非常聪明,拥有摄影记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甚至变得口才出众。然而,大部分时间都待在新疆,但后来他得到了左宗棠的赏识,后来还为海防官兵备路,成为军区司令。但与父亲的成就相比,他还是留下了一些遗憾。

5除了林从义之外,林则徐的另一个儿子林汝舟也非常出色。他非常擅长阅读,当时成为了一名院士。仅在阅读方面,他的成就达到了顶峰。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也从一名院士变成了皇帝的老师,经常给皇帝讲课。林则徐的三个儿子都很好,都有自己的发展。

晚清民族英雄林则徐出生于福建侯官一个清贫的家庭。家境虽然贫寒,可林家世代都非常重视教育,林则徐的祖父林正澄、父亲林宾日都曾考中廪生,以教书为业。林则徐的祖父和父亲都曾寄希望于科举考试取得功名,但都没能如愿,他们又把金榜题名的理想寄希望于林则徐。

少年林则徐确实聪颖过人,12岁中佾生,也就是半个秀才,13岁中秀才,20岁中举人,但在赴京参加会试时却落第了。

林则徐才华横溢,在当地也小有名气。这时厦门海防同知房永清邀请林则徐担任文书一职。正是在这个职位上,林则徐目睹了鸦片流入中国导致白银外流、国民嗜瘾的危害。

后来林则徐受到福建巡抚张师诚的赏识,成为其幕僚,并在张师诚的扶助下,在第三次参加会试时,一举成功,入选翰林院,正式踏入仕途。

此后,林则徐任江南道监察御史、江苏按察使、陕西按察使、布政使、江苏巡抚等职,道光十七年升湖广总督。林则徐为官清正廉洁,为民兴修水利,改善民生,深受百姓爱戴。

道光年间,鸦片持续输入,造成朝廷国库空虚,民众体力羸弱,军队战斗力下降,长此以往,有亡国灭种之虞。鸿胪寺卿黄爵滋上书道光帝,强烈要求禁烟。林则徐与黄爵滋本来同是“宣南诗社”的成员,与黄政见相似,也痛感于鸦片的危害,因此极力赞同黄爵滋的主张。

于是,道光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他到任后,查封烟馆、缉拿英国鸦片贩子、销毁鸦片,禁烟成果卓见成效。在禁烟期间,林则徐曾写下一幅著名的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确实也是这么做的,他积极搜集、了解国外讯息,学习国际公法,又加紧备战,整顿海防。

鸦片战争爆发后,林则徐虎门督战,英军遂转头攻向浙江,随后长驱直入攻占大沽。道光帝慌了手脚,忙于求和,把战争的责任归咎于林则徐,林则徐被革职,发配伊犁。林则徐忍辱负重,在流放期间不计个人得失,心系国事。他在疆期间,翻阅大量资料,实地考察了多地,认为沙俄是我国西北的威胁,应加强西北边防。

道光二十五年,林则徐复出,就任陕甘总督、陕西巡抚、云贵总督等职。道光三十年,再次被任命为钦差大臣,遗憾的是林则徐在赴任途中去世,终年66岁。

林则徐被发配新疆途径西安时,曾题诗《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中有这么一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的一生,不计个人荣辱,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自己身遭流放也毫无悔意,确实令人钦佩。

林则徐一生为国,宦海沉浮,几经荣辱,那么他的后人的境况如何呢?

林则徐的妻子名郑淑卿,郑淑卿的父亲郑大谟是乾隆年间的进士,曾官至河南永城知县。他慧眼识人,认为当时只是秀才的林则徐必成大器,于是将长女郑淑卿许配给了林则徐。林则徐就在中举人的那一天迎娶了郑淑卿,那一年,林则徐20岁,郑淑卿16岁。林则徐一生宦海漂泊,郑淑卿深明大义与其患难与共,风风雨雨陪伴林则徐走过40余年。1847年,58岁的郑淑卿辞世。

郑淑卿与林则徐共育有四子四女八名子女。其中次子林秋柏和次女林金鸾早夭,所以只有三子三女长大成人。

长子林汝舟,生于1814年,此时林则徐已是翰林院的庶吉士,负责编修。林汝舟同其父林则徐一样聪慧,他在24岁时高中进士,也同其父一样,入选翰林院庶吉士,此后他一直在翰林院负责编修,直到林则徐逝世后他才升为翰林院侍讲。

三子林聪彝,生于1824年,这时的林则徐已是江宁布政使。林则徐流放伊犁时,因长子林汝舟有职在身,由三子林聪彝和四子林拱枢随侍入疆。林则徐病逝后,林聪彝三年守孝期满应召入京,补内阁中书。后又被两江总督怡良赏识,协办团练事务,升为员外郎。同治年间,林聪彝任衢州知府、浙江按察使等职,在任期间,勤勉政事,政绩斐然。光绪四年,林聪彝在福州治水期间,积劳成疾,病逝家中,终年55岁。林聪彝的第五女林步荀也很有文采,她嫁与了姑父沈葆桢的儿子沈琬庆。

林聪彝的孙子林炳章是光绪二十年的进士,曾任钦差大臣,也曾在福建负责戒除鸦片事务。民国时,曾任福建财政厅厅长、福建海关监督。后创办实业,1923年病逝。

四子林拱枢,出生于1827年。林则徐发配新疆时,林拱枢只有15岁,他和三哥林聪彝陪伴父亲入疆。林则徐病逝后,他和三哥林聪彝一同应召入京,补内阁中书,此后十余年一直在吏部工作。后来到地方任江南道、山西道、河南道监察御史等职。1880年,53岁的林拱枢去世。

值得一提的是,晚清最末一代翰林林步随就是林拱枢的孙子,他是光绪二十九年的进士。他曾赴美任留学生总监、北洋政府国务院秘书长等职。后致力于实业救国,但在动荡的时局中被劫受骗,家财散尽。

另外,我国著名的外交元老凌青是林拱枢的曾孙。他原名林墨卿,在抗战时期为保护家人改名凌青。

再来看一下林则徐的女儿们。

长女林尘谭,她的丈夫是清河南布政使刘齐衔。刘齐衔是道光年间的进士,曾任德安知府、浙江按察使、河南布政使等职,为官清正,强力肃贪,名臣胡林翼对他就非常赏识。

女林普晴,她的丈夫便是晚清名臣沈葆桢。沈葆桢是林则徐的六妹林蕙芳的儿子,所以沈葆桢还是林普晴的表兄。林普晴是位非常有胆识的女子,沈葆桢任广信知府时,为对付太平军沈葆桢四处募兵,很少在府治上饶。有次沈葆桢又外出募兵,太平军大举进攻上饶。城中无主帅,官员都劝林普晴赶紧逃生。可林普晴临危不乱,誓与上饶共存亡。她与守城军官制订守城方略,又亲率城中妇女为守城将士送饭。紧接着她当机立断,血书一封致衢州守将饶廷选求援。饶廷选紧急之下出兵广信,于是广信解围,而饶廷选却因为没有收到军令即调兵被革职,林普晴因血书乞援而赢得百姓敬重。

同治六年,沈葆桢接办福建船政,家中事务全部交由林普晴打理。同治十二年,林普晴积劳成疾,于中秋之夜病逝,年53岁。

至于林则徐的幼女,史料并无记载她的名字,她的丈夫郑葆中是一名秀才,郑葆中的父亲曾官至江西九江知府。

林家的后人都非常优秀,这和林家“清廉自律、慎守儒风”的家风熏陶是分不开的,林则徐为国谋利、不计个人得失的忠贞气节和“有容乃大、无欲则刚”的人生态度为后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凌青,原名林墨卿。高祖父是伟大的民族英雄林则徐。福建福州人。1941年加入中国***。曾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学习。1945年后,任中央军委外事组翻译、中共中央外事组研究处科长。建国后,历任外资部美澳司副专员,驻罗马尼亚大使馆、印度尼西亚大使馆一等秘书,外交部国际司、欧美司、国际条法司司长,驻委内瑞拉大使,外交部国际条法司司长。1980年后任常驻联合国代表(大使),并四次任联合国安理会主席。后任对外友协副会长、福建省第六届政协副主席。 原常驻联合国代表(特命全权大使)、政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凌青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9月1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凌青病重期间和逝世后,中央有关领导同志以不同方式表示慰问和哀悼。 凌青,原名林墨卿,福建省福州市人,1941年11月参加革命工作并加入中国***。1942年7月到北方分局组织部工作,同年12月任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敌工部干事。1944年到延安,1945年1月起任中央军委外事组科员、联络组组长、中央外事组研究处美国科科长。1949年10月起任外交部美澳司第一科科长,中国人民志愿军停战谈判代表团机要办公室主任、翻译队队长,外交部美澳司副专员,中国驻罗马尼亚使馆一秘、研究室主任兼首席馆员,中国驻印尼使馆一秘、研究室主任,外交部国际司专员、副司长,外交部欧美司副司长、国际条法司副司长,中国驻委内瑞拉首任大使。1978年1月任外交部国际条法司司长。1980年8月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特命全权大使)。1986年2月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常务副会长。1988年1月当选福建省政协副主席。1993年起任政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外事委员会副主任。1998年9月离休。

采纳哦

有,到了现在林则徐的子孙已经达到了数百人之多,因为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在福建的家族子孙中几乎没有人吸烟。

而且这些直系子孙的家教极为严格,甚至可以说非常苛刻,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教育才使得后世子孙很多人都卓有成就。而林则徐的三个女儿也都非常好,都嫁给了官员,生活也比较幸福。

扩展资料

1785年8月30日,中华民族一位世界公认的伟人——林则徐诞生于福州。林则徐不仅以严禁烟毒、奋起抗击英国侵略者扬名天下;而且还以“民惟邦本”的执政理念、勤政廉政的崇高官德垂范后世。这位先贤是福建人的骄傲,是当代人的楷模。

林则徐从22岁任幕僚做起,直到64岁任钦差大臣,长达42年之久。其间,当过京官,更长时间则任地方官,历任两江总督(统管江苏、江西、安徽三省军政大权的最高长官)、湖广总督、两广总督、陕甘总督、云贵总督。

林则徐刻有闲章两枚,一是“历官十四省,统兵四十万”;二是“身行万里半天下”,足见其权位之高,阅历之广。可贵的是,林则徐终其一生坚持践行爱国惠民、勤政廉洁,并且以高超的政治智慧,使自己的施政理念取得最高统治者的认可和同僚的支持。

以上就是关于大英雄林则徐后人今何在他们现在生活的怎样了全部的内容,包括:大英雄林则徐后人今何在他们现在生活的怎样了、民族英雄林则徐的子孙后代们的结局是怎样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后代发展如何你了解多少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66192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