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裂桶实验”证明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液体深度有关,与液体重力无关的科学家是____

用“裂桶实验”证明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液体深度有关,与液体重力无关的科学家是____,第1张

帕斯卡。

帕斯卡(布莱士·帕斯卡)即布莱士·帕斯卡。

布莱士·帕斯卡(Blaise Pascal ,1623-1662)是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散文家。他自幼聪颖,12岁始学几何,即通读欧几里得(Euclid)的《几何原本》(Elements)并掌握了它。16岁时发现著名的帕斯卡六边形定理:内接于一个二次曲线的六边形的三双对边的交点共线。17岁时写成《圆锥曲线论》(1640),是研究德札尔格(Girard Desargues)射影几何工作心得的论文,包括上述定理。这些工作是自希腊阿波罗尼奥斯(Apollonius of Perga)以来圆锥曲线论的最大进步。1642年他设计并制作了一台能自动进位的加减法计算装置,被称为是世界上第一台数字计算器,为以后的计算机设计提供了基本原理。1654年他开始研究几个方面的数学问题,在无穷小分析上深入探讨了不可分原理,得出求不同曲线所围面积和重心的一般方法,并以积分学的原理解决了摆线问题,于1658年完成《论摆线》。他的论文手稿对莱布尼茨(Gottfried Leibniz)建立微积分学有很大启发。在研究二项式系数性质时,写成《算术三角形》向巴黎科学院提交,后收入他的全集,并于1665年发表。其中给出的二项式系数展开后人称为“帕斯卡三角形”,实际它已在约1100年由中国的贾宪所知。在与费马(Pierre Fermat)的通信中讨论赌金分配问题,对早期概率论的发展颇有影响。他还制作了水银气压计(1646),写了液体平衡、空气的重量和密度等方向的论文(1651-1654)。自1655年隐居修道院,写下《思想录》(1658)等经典著作。

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深度,液体的密度(与容器的形状,液体的质量体积无关)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的各处,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不同的液体,在同一深度产生的压强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

液体压强,简称液压,是指在液体容器底、内壁、内部中,由液体本身的重力而形成的压强,是法国数学家布莱士·帕斯卡于1646年发现的一个物理学概念。

帕斯卡“裂桶”实验可以很好地证明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因为液体的压强等于密度、深度和重力常数之积。在这个实验中,水的密度不变,但深度一再增加,则下部的压强越来越大,其液压终于超过木桶能够承受的上限,木桶随之裂开。

帕斯卡发现了液体传递压强的基本规律,这就是著名的帕斯卡定律。所有的液压机械都是根据帕斯卡定律设计的,所以帕斯卡被称为“液压机之父”。

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跟液体的重力不一定相等。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F=pS=ρghS,其中“h”底面积为S,“hS”为高度为h的液柱的体积,“ρghS”是这一液柱的重力。因为液体有可能倾斜放置。 所以,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其大小可能等于,也可能大于或小于液体本身的重力。若杯为上小下大,则液体对杯底的压力大于液体本身的重力。若杯为上大下小,则液体对杯底的压力小于液体本身的重力。若杯上下部分大小相等,则液体对杯底的压力等于液体本身的重力。

帕斯卡裂桶实验中 管中的水其实和桶中的水是一个整体,或者可以这样想,先是把桶放在水下一米假设它受的水的压强为一,再把它放在水下一百米,那么它受的压强就是刚刚的一百倍 桶自然就破裂了 而实验中的原里就是利用管子把桶中的水的水压增大 桶自然就破裂了

以上就是关于用“裂桶实验”证明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液体深度有关,与液体重力无关的科学家是____全部的内容,包括:用“裂桶实验”证明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液体深度有关,与液体重力无关的科学家是____、液体压强影响因素、关于帕斯卡裂桶实验的问题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66181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