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里长是什么官

唐朝里长是什么官,第1张

里长又称里正、里君、里尹、里宰、里有司等,是中国春秋战国时的一里之长,唐代称里正、明代改名里长(相当于民国的甲长,新中国土改后的生产队长,现在的村长或村支书),其职能沿用至今。

里正,又称里君、里尹、里宰、里有司等,是中国春秋战国时的一里之长,明代改名里长。春秋时期开始使用的一种基层官职,主要负责掌管户口和纳税。

最早春秋时,已有里正一职,负责掌管户口、赋役之事。《论语·里仁》:“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何休注:“一里八十户……其有辩护伉健者,为里正。”《韩非子·外储说右下》秦昭王病,“民以牛祷,病愈”,“王因使人问之何里为之,訾其里正与伍老屯二甲。”旧注:“訾,罚之也。”《秦律》都称为“典”。《秦律杂抄》:“典、老弗告,訾各一甲。”秦、汉两朝沿用之。

唐朝亦有里正一职,负责调查户口,课置农桑,检查非法,催纳赋税。依照唐代的村里的组织,以四户为邻,五邻为保,百户为里,五里为乡,每里置里正一人。杜甫《兵车行》云:“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宋初以里正与户长、乡书手共同督税,再以里正为衙前,故又称“里正衙前”。

明代改名里长,并以110户为一里。

如果说台湾的里长制度跟内地的比较应该要说他有点像居委会跟街道办的部份

功能台湾的里长的工作范围就是针对所属的居民跟当地的区政府协调事

项比如说辖区内的路灯不亮垃圾收集修理道路等有时又要政令宣达等

活动大部分的里长就是在家裏办公以便居民随时可以找的到人上班时间可说

是随时要为里民服务至於辖区有多大就要看每个地方的规划不是每个

里的面积都一样。

以上就是关于唐朝里长是什么官全部的内容,包括:唐朝里长是什么官、古代里正是多大的官、台湾省的里长制度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66176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