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江西余干是位于鄱阳什么地理位置是东南还是西北

请问江西余干是位于鄱阳什么地理位置是东南还是西北,第1张

你好!

江西余干县位于鄱阳湖东南方向。

余干县是江西省上饶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接壤,东,千百年来,西部南昌,进贤,南,余江动向相邻的北鄱阳湖,都昌县。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

地处江西省东北部。位于北纬 27°34' 至 29°34' 、东经 116°13' 至 118°29' 之间。东邻浙江衢州,南连福建南平,西濒鄱阳湖而接九江,北连景德镇和安徽徽州,居于闽、浙、皖、赣四省结合部而成为江西的 “ 东大门 ” 。

全市东西长约 210 公里 ,南北宽约 194 公里 。土地总面积约 228 万平方公里 , 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 1365% 。境内东南北部三面环山,西部临水,中部丘陵广布。基本地貌以山地、丘陵、湖泊为主。地型大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东西向依次为边缘山地、丘陵、平原和湖泊。北部黄山尾闾蟠结在皖赣之间 , 东部怀玉山脉绵延于赣浙边境,东南部武夷山脉迤逦入赣闽怀抱 , 西北部则与九江、南昌共托全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昌江、信江、乐安江流贯全区。全境丘陵占总面积的 75 % , 水面占 11%, 岗地、平原占 14 %。

上饶地理形势是两条山脉夹一条大河拥抱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武夷山脉东北—西南走向,怀玉山脉和鄣公山脉东南—西北走向,两条山脉之间的信江,汇集了140多条支流,由东向西直奔鄱阳湖,背有靠前有沼,风水独占鳌头。当信江从源头奔流而出入鄱阳湖时,就注定了这条贯穿赣东北大地的河流要成为上饶人民的母亲河。

千百年来,这条汇聚了怀玉山脉、武夷山脉等无数源流的母亲河,积淀着数不清的自然胜景和人文胜迹。黄岗山,华东第一高峰;三清山,江南第一仙峰;鹅湖山,儒释道三胜境;灵山,中国道教第三十三福地。大鄣山、铜钹山、大茅山、磨盘山、洪山、岑山等诸山,或巍峨险峻,或阿娜秀丽,不一而足。

鹅湖书院、婺源民居、婺源宗祠、婺源古桥、上饶集中营旧址、葛源闽浙赣省委机关旧址、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铅山连史纸、弋阳腔、婺源三雕、婺源傩舞、婺源歙砚、婺源徽剧等国家级文化遗产,河口镇、石塘镇、葛源镇、江湾镇、汪口村、延村、理坑村、李坑村、晓起村等国家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始建于唐贞观年间的澄波桥,始建于晋升平年间的三清山古建筑群(含石雕、石刻),铸造于宋建炎元年的鸡应寺铜钟,清代玉山考棚、上饶县龚氏宗祠中的《浣纱记》浮雕、流传千年的赣东北“串堂”、鄱阳传统渔俗、万年贡米生产习俗等一大批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上饶山水孕育出来的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上饶之名得于“山郁珍奇,上乘富饶”,素称富饶之地。

秦属九江、会稽、丹阳3郡。

汉为豫章、会稽、丹阳3郡。

三国吴属鄱阳、会稽、新都3郡。

晋属鄱阳、新安、信安、建安4郡。

隋开皇九年改鄱阳郡为饶州,后罢饶州复鄱阳郡。

唐武德五年改鄱阳郡为饶州,是域属饶州、衢州、歙州。乾元元年析饶州之弋阳、衢州之常山、玉山3县置信州,是域属饶州、信州、歙州,隶江南东、西2道。

宋主属信州上饶郡、饶州鄱阳郡,隶江南东路。

元主属信州路、饶州路及铅山州,隶江浙行中书省。

明洪武九年分江西为五道,是域主属九江道饶州府、湖东道广信府。

清沿明制。

民国初主属豫章道、浔阳道。1932年主属江西第四、第六行政区。

1949年属上饶、乐平2专区,辖景德镇市和上饶、弋阳、横峰、铅山、余江、广丰、东乡、玉山、贵溪、乐平、德兴、鄱阳、万年、余干、婺源、浮梁16县。1950年乐平专区更名为浮梁专区,上饶专区增设县级上饶市。1952年上饶、浮梁2专区合并设立鹰潭专区,旋改称上饶专区。1953年景德镇市升为地级市,由省直辖。 鄱阳县1986年更名为波阳县,2003年12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改回鄱阳县。现在已经不存在波阳县这个地名。。1958年浮梁县划归景德镇市。1960年上饶县并入上饶市。1964年恢复上饶县。1968年东乡县划归抚州专区。1970年上饶专区改称上饶地区。1983年乐平县划归景德镇市,贵溪、余江2县划归鹰潭市。1990年德兴县改市。

2000年6月2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上饶地区和县级上饶市,设立地级上饶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信州区。

上饶县建于东汉末期建安年间,约公元205年前,初属豫章郡,不久改属鄱阳郡。晋初并入葛阳县,仍属鄱阳郡。南宋复置,隋开皇九年(589),再度并入葛阳县,属饶州。十二年,葛阳改称弋阳。唐武德四年(621),上饶县析出重置。七年,省入弋阳,乾元元年(758),再度析出重置,隶于江南东道信州。宋,仍属信州。元至元十四年(1277),隶于江浙行省信州路。明洪武三年(1370),信州路改为广信府。四年,广信府隶于江西行省。民国3年(1914),上饶县隶于豫章道。15年,直属江西省。21年,隶于江西省第六行政区。27年,县城上饶镇改称广平镇。1949年5月3日,上饶县解放,广平镇及附近部分城区析出建立上饶市,全市总面积6468平方千米,隶于上饶专区。1960年3月,上饶县并入上饶市,全市总面积扩至255468平方千米。1964年4月,上饶县重新分出,上饶市辖域仍同建国初。1993年5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将上饶县的沙溪镇、灵溪乡、秦峰乡、朝阳乡划归上饶市管辖,市域面积扩到3386平方千米。相当于原有面积的5倍,仍隶属上饶地区行政公署管辖。2000年7月10日,根据江西省人民政府通知,撤销上饶地区和县级上饶市,原上饶市改称信州区,隶属新设立的地级上饶市管辖。

上饶市辖上饶、广丰、玉山、婺源、弋阳、横峰、波阳、余干、万年等10县和信州区,代管德兴市。面积22791平方公里。人口660万。

上饶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东邻浙江,西接安徽,南连福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素有“八省通衢”、“豫章第一门户”的称谓。浙赣铁路穿境而过,皖赣铁路,横南铁路纵横交错;320、206国道和311高速公路贯穿东西南北,百十里内有四个机场。交通通讯极其便利。

上饶位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7~182摄氏度,年降水量1600~1800毫米。光照充足,无霜期平均达244天。

上饶地貌以中低山地、丘陵为主。南部与福建交界,绵亘着武夷山山脉,主峰黄岗山海拔21577米,是大陆华东第一高峰。中部怀玉山山脉,主峰玉京峰海拔18169米,是中国著名景区三清山的中心地带。北部赣皖边境的鄣公山及黄山余脉,大部为低山和丘陵。间有连片的小盆地。西部江河纵横,湖泊星布,土地肥沃,是著名的鄱阳湖平原。

上饶四季分明,风光秀丽。中部三清山方圆二百里,雄奇峻秀,尘绝人寰,素有“江南第一仙峰”的美誉。

南面龟峰,凡三十六峰,峰峰皆景,被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赞为“江上龟峰天下稀”,又被游客誉为“天下盆景”。

自然植被保存完好,存有大量古树古溶洞古建筑古文物的婺源,山青水碧,小桥流水,一派恬静的田园风光,游人誉为“中国最美的农村”,被列为中国南方唯一的文化旅游示范县。

还有鄱阳湖的万倾波涛;葛仙山的道观香火;鸳鸯湖的嬉水鸳鸯;无不美伦美焕,令人由衷赞叹造物的鬼斧神工与对这片土地的偏爱。

梦里水乡——余干

余干是个美丽而神奇的地方,这里历史悠久,"山川秀丽,人杰地灵,曾有"闽越百货集散"之繁荣,江西名郡"鱼米之乡"之美誉。

余干这两年发展很快,成为上饶市的黑马之有一!

GDP194亿,增长184%

人均GDP2298

地方财政收入15亿,增长34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726万,增长15%

农民人均纯收入2259,增长3591%

余干县,江西上饶市辖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东与万年县接壤,西连南昌、进贤县,南与余江县、东乡县毗邻,北邻鄱阳县、都昌县,位于东经116°13'45-116°54'24,北纬28°21'36-29°3'24。全县总人口100万人,通行赣语。国土面积233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816万亩,水面965万亩,山林791万亩,草洲218万亩,地貌以低丘和滨湖平原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由东南部丘陵向西北缓慢倾斜,过渡到湖滨平原。纵贯全境的信江分东西支流注入鄱阳湖,基本构成为“四水三山二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下辖27个乡镇场,372个村委会,县政府所在地玉亭镇位于余干县中心,陆路距南昌56公里、景德镇市100公里、鹰潭68公里,位于三市之中;向东至上饶市区167公里,素有“八省通衢”之称。1特产主要有余干辣椒、红毛鸭、卢家肉鸽、瑞洪乌鱼、瑞洪神口香猪等。

截至2017年年底,上饶有2区9县1市,分别是:信州区,广丰区;上饶县,玉山县,横峰县,弋阳县,铅山县,余干县,鄱阳县,万年县,婺源县;德兴市。

上饶,江西省地级市,古称饶州、信州,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北纬27º48´~29º42´,东经116º13´~118º29´之间,属内陆区域。

上饶东联浙江、南挺福建、北接安徽,处于长三角经济区、海西经济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三区交汇处。自古就有“上乘富饶、生态之都”、“八方通衢”和“豫章第一门户”之称。

扩展资料:

上饶市之婺源县:江西省上饶市下辖县,是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位于江西东北部,与皖、浙两省交界,土地面积2967平方公里,其中有林地378万亩,耕地32万亩,素有“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和庄园”之称。

婺源东邻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衢州市,西毗瓷都景德镇市,北枕国家级旅游胜地黄山市和古徽州府、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歙县,南接江南第一仙山三清山和铜都德兴市。

婺源代表文化是徽文化,素有“书乡”、“茶乡”之称,是全国著名的文化与生态旅游县,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2017年9月,荣获 “中国天然氧吧”称号。

参考资料:

上饶市人民政府网-走进上饶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婺源县

都城在今江西余干县一带。

古代余干地方幅员辽阔。史书上记载,当时余干疆域,东抵于歙(shè)(今皖赣交界一带),西及豫章(今南昌一带),南达瓯徽、建宁(今浙江、福建西部),北至鄱甸(今鄱阳、景德镇一带),相当于当时的一个大侯国。(地图演示余干范围)管辖范围包括今天玉山、上饶、德兴、乐平、广丰、横峰、铅山、弋阳、贵溪、鹰潭、万年、余干、余江、进贤、东乡、金溪等17个县市的全部或大部分地区,以及安徽南部、浙江西部的小部分地区。 据同治《余干县志》:“余干古扬州域,春秋先属吴后属越” 。1991年《余干县志》称:“周元王三年(前473),越王勾践攻灭吴国,地入越。”余干以西有鄱阳湖和赣江天堑,西岸是楚国的势力范围。所以余干成为越国最强盛时的西南部边界。

余江县属于江西省鹰潭市。

余江区,隶属江西省鹰潭市,地处江西省东北部、信江中下游。东与月湖区、贵溪市接壤,南和金溪县相通,西界抚州市东乡区,北邻万年县、余干县。余江区总面积93284平方千米,下辖1个街道、6个镇、5个乡。截至2020年末,余江区常住人口为3261万人。

余江在秦汉时为馀汗县地,宋端拱元年(988年)正式设立安仁县,民国三年(1914年)因与湖南省安仁县同名而易名余江县。1983年余江县隶属鹰潭市,2018年7月撤县设区。

余江区气候特征

余江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日照充足。近50年年平均气温为176℃,其中一月份平均气温52℃,七月平均气温293℃。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112℃,年极端最低气温-1512℃。

年平均降水量17888毫米,最多年份降水量25430毫米,最少年份降水量9807毫米。其中4一6月份平均降水量8448毫米,7一9月份平均降水量3509毫米。

百度百科—余江区

以上就是关于请问江西余干是位于鄱阳什么地理位置是东南还是西北全部的内容,包括:请问江西余干是位于鄱阳什么地理位置是东南还是西北、江西省上饶余干在地图上有谁知道在哪个位置、余干县的介绍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65757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