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四气五味指哪些

食物四气五味指哪些,第1张

食物的四气通常是指食物的寒、热、温、凉四种特性,寒凉和温热是两种对立的关系,而寒与凉、热与温之间只是程度不同。五味,通常指酸、甜、苦、辣、咸,是通过口尝而获得的不同感知。举个例子来说,杏味酸,饴糖味甜,苦瓜味苦,辣椒味辣,食盐味咸。

食物通常是由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水构成,能够藉进食或是饮用为人类或者生物提供营养或愉悦的物质。食物的来源可以是植物、动物或者其他界的生物,例如真菌,亦或发酵产品像是酒精。人类借由采集、耕种、畜牧、狩猎、渔猎等许多种不同的方式获得食物。

五行:金、水、木、火、土

(顺位生,意即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隔位克,意即金克木,水克火,木克土,火克金,土克水,…)

五色:白、黑、绿、红、黄(向上对应五行,下同)

五味:辛、咸、酸、苦、甘

五脏:肺、肾、肝、心、脾

五官:鼻、耳、目、皮肤、口

五色(注):

中医理论将食物分为五味:甜、酸、苦、辣、咸并与五脏相关,甜入脾,酸入肝,苦入心,辣入肺,咸入肾易经中的五行与五味是相配的:金:辣味木:酸味水:咸味火:苦味土

菠菜、芹菜、小南瓜、黄瓜、银杏等五行属木,利于肝脏。生牛肉片、辣椒酱、红萝卜五行属火,利于心脏。凉粉、蛋黄、核桃、松子等**食品五行属土,利于脾脏。萝卜、黄豆芽、栗子、蛋白是白色食品,五行属金,利于肺脏。最后,桔梗、海带、香菇等五行属水,这些黑色食品利于肾脏。

1形容五味杂陈的诗句

1、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虞美人·听雨》

宋代:蒋捷

释义:而今,人已暮年,两鬓已是白发苍苍,独自一人在僧庐下,听细雨点点。

2、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长相思·其一》

唐代:李白

释义:夜里想她魂欲断,孤灯伴我昏暗暗;卷起窗帘望明月,对月徒然独长叹。

3、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清代:纳兰性德

释义:整日里,相思相望,而又不得相亲,枉教得凄凉憔悴,黯然销魂。

4、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

五代:冯延巳

释义:然而,只几天时间,已是物换景迁:迎风飘扬的柳丝笼罩在漫天飞舞的落絮中;红艳艳的杏花,也经不住清明时节的纷纷细雨,眨眼间便萎谢凋零。

5、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唐代:杜审言

释义:只有远离故里外出做官之人,特别敏感自然物候转化更新。

6、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柳》

唐代:李商隐

释义:怎么会到深秋的季节,已是夕阳斜照,秋蝉哀鸣的景象了。

7、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

《忆秦娥·咏桐》

宋代:李清照

释义:香火就要熄灭,酒也所剩无几,这光景令人内心好不悲苦凄切。

8、大江一浩荡,离悲足几重。

《晚出新亭》

南北朝:阴铿

释义:江水浩荡而去,离愁却袭上心来,真是几重波浪几重悲啊。

9、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幽居初夏》

宋代:陆游

释义:当年相识不见,午时梦回茶前,谁人共话当年?

10、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哀江头》

唐代:杜甫

释义:人生有情,泪水沾湿了胸臆,江水的流淌和江花的开放哪里会有尽头呢?

2有哪些形容五味杂陈的诗句吗

1、《虞美人·听雨》

宋代: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译文:

年少的时候,歌楼上听雨,红烛盏盏,昏暗的灯光下罗帐轻盈。人到中年,在异国他乡的小船上,看蒙蒙细雨,茫茫江面,水天一线,西风中,一只失群的孤雁阵阵哀鸣。

而今人至暮年,两鬓斑白,独在僧庐下听细雨点点。想到人世的悲欢离合,似乎总是那样的无情,既然如此,又何必感慨呢?就任随那窗外的雨,在阶前点点滴滴直到天明。

2、《长相思·其一》

唐代:李白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译文:

日日夜夜地思念啊,我思念的人在长安。

秋夜里纺织娘在井栏啼鸣,微霜浸透了竹席分外清寒。

夜里想她魂欲断,孤灯伴我昏暗暗;卷起窗帘望明月,对月徒然独长叹。

如花似玉美人呵,仿佛相隔在云端!

上面有长空一片渺渺茫茫,下面有清水卷起万丈波澜。

天长地远日夜跋涉多艰苦,梦魂也难飞越这重重关山。

日日夜夜地思念啊,相思之情痛断肝肠。

3、《赠邻女 / 寄李亿员外》

唐代:鱼玄机

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

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

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译文:

美丽的邻家女子,白天时用衣袖遮住脸,春日里更添惆怅,懒得装扮,都是有原因的。

她深深慨叹着,像她这样的女子,在人世间求得无价的珍宝,是很容易办到的事,而想要获得一个志诚的心灵伴侣,却是如此的困难。

为此她夜夜在枕上暗自垂泪感伤,为此她经过花丛间也不免有了断肠的思量。

然而,既然已有了这样的才貌,那么,只要再鼓起勇气,主动争取,便是宋玉这样的才子也能求得的,又何必怨恨王昌这样的才子,若即若离的态度呢?

4、《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

五代:冯延巳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译文:

碧绿的杨柳依偎着曲曲折折的栏杆,春风和煦轻柔,鹅黄嫩绿、如丝如缕的杨柳在风中款款摆动腰肢,摇曳多姿。是谁突然弹起钿筝,惊醒那安栖的燕子,双双穿帘飞去。

然而几天时间放眼望去尽是落絮纷纷,正当杏花盛开,娇艳无比之际,却下起清明雨。在如此深重的幽情之中,她不由沉沉睡去,正在睡酣梦甜之际,却被窗外清脆的莺啼声惊起,而美梦也再也无寻处了。

5、《忆秦娥·咏桐》

宋代:李清照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译文:

登临高高的楼阁,那横七竖八的山峦、空旷的原野像是笼罩在烟雾之中,透出一点微弱的光亮,很稀薄。微光稀薄,乌鸦飞回巢穴以后,黑夜里听到传来的军中号角。

香火就要熄灭,酒也所剩无几,这光景令人内心好不悲苦凄切。严酷萧瑟的秋风,催逼、加快了梧桐的飘落。梧桐落,就是那种不愿见到的、一片衰败的景色,它是那么叫人感到孤独、冷落。

3关于味字的诗句啊

相见欢 作者:李煜 朝代:唐 体裁:词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 南乡子 作者:黄庭坚 朝代:宋 诸将说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

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戏马台南金络头。 催酒莫迟留,酒味今秋似去秋。

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 瑞鹧鸪 作者:李清照 朝代:宋 体裁:词 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橘可为奴。

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 谁教并蒂连枝摘,醉后明皇倚太真。

居士擘开真有意,要吟风味两家新。 花犯 咏梅 作者:周邦彦 朝代:宋 体裁:词 诗词: 粉墙低,梅花照眼,依然旧风味。

露痕轻缀。疑净洗铅华,无限佳丽。

去年胜赏曾孤倚,冰盘共燕喜。更可惜、雪中高土,香篝熏素被。

今年对花最匆匆,相逢似有恨,依依愁悴。吟望久,青苔上、旋看飞坠。

相将见、脆圆荐酒,人正在、空江烟浪里。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作者:辛弃疾 朝代:宋 体裁:词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菩萨蛮 作者:朱淑真 朝代:宋 体裁:词 也无梅柳新标格,也无桃李妖娆色。一味恼人香,群花争敢当。

情知天上种,飘落深岩洞。不管月宫寒,将枝比并看。

杨柳青 作者:吴承恩 朝代:明 村旗夸酒莲花白,津鼓开帆杨柳青。壮岁惊心频客路,故乡回首几长亭。

春深水涨嘉鱼味,海近风多健鹤翎。谁向高楼横玉笛,落梅愁绝醉中听。

寄皇甫宾客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体裁:五古 类别:代简 名利既两忘,形体方自遂。卧掩罗雀门,无人惊我睡。

睡足斗擞衣,闲步中庭地。食抱摩挲腹,心头无一事。

除却玄晏翁,何人知此味。

4形容对味的诗句

关于写美食的有很多比如:

1、上元竹枝词

(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寄胡饼与杨万州》

白居易

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

寄与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无。

南宋陆游《蔬食戏书》

新津韭黄天下无,色如鹅黄三尺余。

东门彘肉更奇绝,肥美不减胡羊酥。

朝饥食齑面甚美戏作陆游

一杯齑餺飥,手自芼油葱。天上苏陀供,悬知未易同。

贺陈述古弟章生子苏轼

郁葱佳气夜充闾,始见徐卿第二雏。甚欲去为汤饼客,惟愁错写弄獐书。参军新妇贤相敌,阿大中郎喜有馀。我亦从来识英物,试教啼看定何如。

饼赋束皙

玄冬猛寒,清晨之会,涕冻鼻中,霜成口外。充虚解战,汤饼为最。弱似春绵,强似秋练,气勃郁以扬布,香气散而远遍。行人垂液于下风,童仆空瞧而邪盼。擎器者舔唇,立侍者干咽。

过土山寨黄庭坚

南风日日纵篙撑,时喜北风将我行。汤饼一杯银线乱,蒌蒿如箸玉簪横。

2、像有些事物许多事人也都称赞过。

食竹笋

竹笋以色洁白、质细嫩、味清鲜而被视为“菜中珍品”,初上市时物稀价贵,李商隐赞道:“嫩箨香苞初出林,五陵论价重如金”。白居易《食笋》亦云:“……紫箨折故锦,素肌擘新玉。每日逐加餐,佳食不思肉。久为京洛客,此味常不足。且食勿踟蹰,南风吹作竹。”曾两度出任杭州地方官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苏东坡,在《初到黄州》一诗中大加赞赏竹笋“久抛松菊犹细事,苦笋江豚那忍说?”陆游以“色如玉版猫头笋,味抵驼峰牛尾猩”盛赞江西的“猫头笋”。郑板桥“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的诗句,对鲜笋烧鲥鱼的赞美之情更是跃然纸上。

食松花

松花具有保健美容功能,在古代被列为贡品。唐朝女皇武则天十分喜欢松花,她常喜食一种用松花制作的“小精糕”。苏东坡也爱吃用松花做的食品,他把松花、槐花和杏花入饭共蒸,密封几日后得酒,并歌咏道:“一斤松花不可少,八两蒲黄切莫炒,槐花杏花各五钱,两斤白蜜一起捣,吃也好,浴也好,红白容颜直到老。”

食白菜

大白菜因其“青白高雅,凌冬不凋,四时长见,有松之操”,故又名菘。范成大有诗曰:“拨雪挑来塌地菘,味如蜜藕更肥浓。朱门肉食无风味,只作寻常菜把供。”喜食“东坡肉”的苏东坡,也以“白菘类羔豚”、“白菜赛糕肠”来赞美它。他常用菘菜、蔓菁、荠菜等,加入米粉、少量生姜自制成“东坡羹”,并赋诗云:“开心暖胃闲冬饮,知是东坡手自煎。”

指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 另一说是酸﹑甘﹑苦﹑辛﹑咸五种味道洪范》谓:“酸味属木、苦味属火、甘味属土、辛味属金、咸味属水。”《素问�9�9藏气法时论》指出:“指出:“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这是对五味属性和作用的最早概括。后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补充,日臻完善。现据前人的论述,结合临床实践,将五味的作用及主治病证分述如下:

辛,“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一般来讲,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辛味。因此辛味药多用治表证及气血阻滞之证。如苏叶发散风寒、木香行气除胀、川芎活血化瘀等。此外,《内经》云:“辛以润之”,就是说辛味药还有润养的作用,如款冬花润肺止咳,菟丝子润补肾等。大多数辛味药以行散为功,故“辛润”之说缺乏代表性。此外,一些具有芳香气味的药物往往也标上“辛”,亦称辛香之气。这样,辛就不只与味觉,而且与嗅觉有关了。随着中外交流的发展,外来香料、香药不断输入。到了宋代,由于香药盛行,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对芳香药物作用的认识也不断丰富。具有芳香气味的辛味药,除有能散、能行的特点之外,还分别具有芳香辟秽,芳香化湿,醒脾开胃,芳香开窍等作用。

甘,“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一般来讲,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及制止疼痛的药物多具有甘味。甘味药多用治正气虚弱、身体诸痛及调和药性、中毒解救等几个方面。如人参大补元气、熟地滋补精血、饴糖缓急止痛、甘草调和药性并解药食中毒等。

酸, “能收能涩”,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一般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固崩止带的药物多具有酸味。酸味药多用治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肠滑、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带不止等证。如五味子固表止汗,乌梅敛肺止咳、五倍子涩肠止泻、山茱萸涩精止遗以及赤石脂固崩止带等。

苦,“能泄、能燥、能坚”,即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等作用。一般来讲,清热泻火、下气平喘、降逆止呕、通利大便、清热燥湿、苦温燥湿、泻火存阴的药物多具有苦味。苦味药多用治热证、火证、喘咳、呕恶、便秘、湿证、阴虚火旺等证。如黄芩、栀子清热泻火,杏仁、葶苈子降气平喘,半夏、陈皮降逆止呕,大黄、枳实泻热通便,龙胆草、黄连清热燥湿,苍术、厚朴苦温燥湿,知母、黄柏泻火存阴等。

咸,“能下、能软”,即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一般来讲,泻下或润下通便及软化坚积、消散结块的药物多具有咸味。咸味药多用治大便燥结、瘰疬痰核、瘿瘤、瘕痞块等症。如芒硝泻热通便,海藻、牡蛎消瘰散瘿,鳖甲、土鳖虫软坚消等。此外,《素问�9�9宣明五气篇》还有“咸走血”之说。肾属水,咸入肾,心属火而主血,咸主血即以水胜火之意。如大青叶、玄参、紫草、青黛、白薇都具有咸味,均入血分,同具有清热凉血解毒之功。《素问�9�9至真要大论》又云:“五味入谓,各归所喜攻……咸先入肾。”故不少入肾经的咸味药如紫河车、海狗肾、蛤蚧、龟板、鳖甲等都具有良好的补肾作用。同时为了引药入肾增强补肾作用,不少药物如知母、黄柏、杜仲、巴戟天等药用盐水炮制也是这个意思。

淡,“能渗、能利”,即具有渗湿利水的作用,故不少利水渗湿的药物都具有淡味。淡味药多用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之证。如薏苡仁、通草、灯心草、茯苓、猪苓、泽泻等。由于《本经》未提淡味,后世有些医家主张“淡附于甘”,然淡味与甘味的作用,各具自己的特点,应该分别论述为是。

涩,与酸味药的作用相似,多用治虚汗、泄泻、尿频、遗精、滑精、出血等证(症)。如莲子固精止带,禹余粮涩肠止泻,[sa4]乌曲骨收涩止血等。故本草文献常以酸味代表涩味功效,或与酸味并列,标明药性。

以上是五味药性的基本内容。但就某一具体药物来说,则当具体分析。药物的味往往单味者少,多数药物具有几种味,对这些药物功效的认定,必须全面综合并结合临床疗效来认识概括。此外,上述的五味作用,只是药性的一个方面,对于药物性能的全面认识,必须结合其他特性,才能全面地掌握药物功能。

食物的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称为五味。五味与五脏的生理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人体的作用各不相同。五味对五脏有其特定的亲和性,五味调和则能滋养五脏,补益五脏之气,强壮身体。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另一方面,五味偏嗜甚至太过,久之也会引起相应脏气的偏盛偏衰,导致五脏之间的功能活动失调。如《素问·五脏生成篇》说:“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可见,五味对五脏具有双重作用,不可偏颇,应五味和调有节,才有助于饮食营养的消化吸收。

食物消化后,酸味为肝胆所吸收,苦味为心脏、小肠所吸收,甜味为脾、胃所吸收,辣味为肺、大肠所吸收,咸味为肾脏、膀胱所吸收,各种不同性质的食物进入体内后,分别成为各个器官的营养。所以养分不足或过多都会引起内脏器官的疾病。例如喜欢甜食的人,他的消化器官往往都比较衰弱。西洋人所谓的消化器官,就是中国医学的脾、胃。

中国医学依患病部位的不同,将疾病分为表证与里证。所谓表证即不包括内脏病痛的疾病,如热性的肌肉疼痛、关节炎、流鼻水、鼻塞等,以及慢性的肌肉与关节的麻痹、运动器官的障碍皆属之。总之,凡是身体外表异常的症状均属表证。关于内脏器官的疾病才称为里证。

酸味——有收敛、固涩的功能食用酸性的食物有使身体收缩的功能,可以用于延缓疾病的发作;出汗太多,或排泄频繁,也可以食用酸性的食物来治疗。

辣味——有发散、促进循环的功能辣味的食物有发散及促进血液循环的功能,一般表证都以发汗的方式来治疗,所以对于表证的治疗大多食用辣味食物。如姜是最具代表性的辣味食物。

现在以姜做个例子,介绍如下:

四气五味辣、温归经肺、胃、脾效用发散、驱寒、止呕、化痰主治感冒、呕吐、痰饮、喘咳、胀滞、下痢辣味有发散及促进循环的功能,将有辣味的食物温热后食用能驱散寒性的疾病,例如:风邪所引起的感冒,在其尚为表证时,可以食用姜来治疗。

呕吐、喘咳、下痢、胀滞都是肺、胃、脾等发生疾病的症状,辣味有开痰的功效,所以有归经的作用,食用辣味的食物,可以化开积在肺、胃、脾的痰。

在人体内循环的有气、血、津液,这是中国医学的称法。

“气”是体内活动力的来源,气停滞叫做气滞,气滞会使体内的运行受阻,而发生异常的状态。“血”可以说是各器官的养分,血液循环阻滞会产生局部性的疼痛、静脉瘤、月经不顺、经痛等,也会使血液呈暗红色,这种血液阻滞的现象称为血滞(淤血)。“津液”就是人体内的水分,水滞会导致身体浮肿、胃里发出水声和引起如水的下痢。

对于以上种种停滞的症状,若食用辣味食物,便可使循环畅通,一切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甜味——有补养、弛缓、中和的功能气血不足会使人疲倦,甜食有补充气血的功能,所以疲倦时都比较喜欢甜食。疼痛是由肌肉紧张而引起,甜食能解除肌肉的紧张,使身体柔软,这叫做弛缓作用。此外,甜食还能中和有毒性的东西,具有解毒的功能。

气血不足叫做虚证,治疗虚证都用甘草、大枣、蜂蜜、砂糖等。在汤液的处方里多半有甘草、大枣这两味。

西医对于消化器官疾病的治疗,是禁止食用甜味的食物,然而中医的治疗方法,却是饮用稍有甜味的“四君子汤”及“小建中汤”等。这就是中国医学中以毒攻毒的神奇例子,由此示可见中医复杂之一斑。

苦味——有排除燥湿的功能吃进了苦的东西,会令人呕吐,借以排出体内的滞水。另外苦味的食物还有利尿的作用。

咸味——有软化硬物及促使下痢的功能咸的食物能软化体内酸性的硬块。如甲状腺肿大的肿胀症状,有一方就是用咸的海带或海藻来治疗。还有喝盐水能使胃肠内不干净的东西,以下痢的方式排出体外。食盐便是最具代表性的咸味食物。

现在将以上的说明归纳整理如下:

酸味——肝、胆收敛、固涩苦味——心、小肠一排除燥湿甜味——脾、胃补养、弛缓、中和辣味——肺、大肠发散、促进循环咸味——肾、膀胱软化硬物、促使下痢

味道是享受生活的重要一部分,但是我们需要知道的是,美味的东西不一定健康,就像带来健康的东西不一定美味一样。舌头虽然不是很靠得住,但是基本的五味还是值得信赖的。

酸甜苦辣咸,美味的未必都是健康的

生活中,我们身边的家人,朋友,同事等等,我们经常会说,张一爱吃辣,张二爱吃甜,张三爱吃酸,等等。那么这些味道的喜好和人体的平衡健康有什么关系呢?中医五行思想给出了系统的解说。经常爱吃咸的人,容易导致血脉流动不畅;经常爱吃苦的人,皮肤容易松弱,倒是体毛长得比蒿草高;经常吃辣的人,筋骨发达而手爪脚爪等比较枯;爱吃酸的人,皮肤硬,皱纹多,收缩严重;爱吃甜的人一般头发容易掉,骨头容易生毛病。这就是中医对五味和身体关系的论述。

酸、甜、苦、辣、咸是食物最基本的五味,通过人的舌头感知出来。中医养生认为,为了健康,各种味道的食物都应该均衡进食。生活中我们可能有偏食的习惯,但是要知道,可能正是你所讨厌的味道就是你养生所缺少的营养,营养均衡是养生的基础。由《五行养生表》可见,苦味养心,酸味养肝,甜味养脾,辣味养肺,咸味养肾。 甜:糖是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中医认为,甜味入脾,吃甜食有补养气血、补充热量、解除肌肉疲劳、调和脾胃、止痛、解毒等作用,但过食甜腻之品,则会壅塞、滞气,不仅使血糖升高、胆固醇增加,并且还会引起身体缺钙及维生素B1的不足。糖尿病、肥胖病、心血管等患者宜少食。 酸:由有机酸产生,如醋酸、乳酸、柠檬酸等。中医认为,酸味入肝。适当吃酸食可促进食欲,有健脾开胃之功,并可增强肝脏功能,提高钙、磷元素的吸收。醋酸还具有消毒的作用。但过量服食可引起胃肠道痉挛及消化功能紊乱,故脾胃有病者宜少食。

酸味食物有增强消化功能和保护肝脏的作用,常吃不仅可以助消化,杀灭胃肠道内的病菌,还有防感冒、降血压、软化血管之功效。以酸味为主的西红柿、山楂、橙子,均富含维生素C,可防癌、抗衰老,防治动脉硬化。 苦:古有良药苦口之说,苦由有机碱或无机碱离子产生。如茶叶、咖啡、可可等食物呈苦味,就是因其含茶碱、咖啡碱之故。中医认为,“苦生心”,“苦味入心”,苦具有解除燥湿、清热解毒、泻火通便、利尿以及健胃等作用,如常吃苦瓜能治疗水肿病。但多食之将会引起腹泻、消化不良等症。 辣:由辣味素构成。中医认为,辣入肺可发散、行气、活血,辣味能刺激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的分泌,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和肌体之代谢,祛风散寒、解表止痛。人们常吃的葱、蒜、姜、辣椒、胡椒,均是以辣为主的食物,这些食物中所含的“辣素”既能保护血管、又可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经常食用,可预防风寒感冒。但食之过量会刺激胃粘膜,并可使肺气过盛。故患有痔疮、肛裂、消化道溃疡、便秘以及神经衰弱的患者不食为好。 咸:为五味之冠,百吃不厌。咸由氯化钠等成分组成。中医认为“咸入肾”, 能软坚润下,有调节人体细胞和血液渗透、保持正常代谢的功效。呕吐、腹泻、大汗之后宜喝适量淡盐水,以保持正常代谢。成人每天吃六克左右已足够,过多会引起高血压。

但是现代人都不是很讲究五味的调整,很大程度是依据自己的口味吃,根据自己喜欢的味道来选择。但孔子说过,过犹不及,比如酸养肝,但是过酸会伤肝,山西人喜欢喝醋,多了伤肝,所以,山西得肝病的人比较多。再比如,辣养肺,但是辣吃多了反而伤肺,而肺与大肠相表里,因此,四川人食辣过多得肺病和结肠癌的特别多。所以,平衡营养最好,尽可能不要因为某种味道而偏食。中医认为任何味道超过一定限度都会出现问题。

味过于酸:酸味补肝,为过于酸,反能伤肝,引起肝气偏盛,这样就会克伐脾胃(木克土)导致脾胃消化功能障碍。 味过于咸:咸味补肾,味过于咸反而伤肾,损坏骨头(肾主骨生髓),肾气偏盛,就会导致抑心气(水克火),引起心悸、气短。 味过于甘:甘味补脾,味过于甘,反能伤脾,引起胃胀不适,还会克伐肾水(土克水),出现面黑。 味过于苦:苦味补心,味过于苦,反能伤心,导致心肺功能障碍(火克金)。 味过于辛:辛味补肺,味过于辛,反能伤肺,出现筋脉迟缓不利(金克木,肝属木,肝主筋),又因为肺主气,伤气可引起伤神而发生的精神衰弱。

味道的宜忌

多吃酸味食物 酸味食品很多,如食醋、酸奶以及水果中的山楂、苹果、杨梅、橘、橙等,蔬菜中番茄等也有酸味,酸味食品一般都富含维生素C等成分,多有促进食欲、健脾开胃、保护肝脏、解毒杀菌抗癌和提高钙、磷吸收率的作用。此外,山楂等酸味食品还具有抗氧化功能,有软化血管、调节血脂等功效,对心、脑血管系统有保护作用。所以,对大多数人来说,适当多吃些醋、酸奶、苹果、山楂、番茄等酸味食品有益。但要注意,胃肠功能紊乱和有返酸等表现的患者不宜多食酸味食品,以免加重病情。 多吃苦味食物 苦味食品主要有苦瓜、苦丁茶、绿茶、咖啡等。一般而言,苦味有燥湿、利尿、益胃等功能。如苦瓜中富含干扰素,有降糖和提高身体免疫功能等功效;绿茶、苦丁茶有降压、降脂、利尿、清心、消暑等功效,是高血压患者和多数人的夏季健康饮料;咖啡则是醒脑提神之佳品,有抗氧化、软化血管和抗衰老等作用。特别是中药苦参更具有降脂、抗心律失常,抗纤维化等多种作用,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保健佳品。  少放盐 咸是百味之祖。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主要有调节细胞和血液之间渗透平衡以及正常水盐代谢之作用,可防止钠、钾等微量元素缺乏和水盐代谢失衡。但若食盐过多,就会加重肾脏负担,诱发与加重高血压等疾病。过去在我国,盐的食用量都偏高,一般都在10克以上,这是导致我国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猛增的重要原因。此外,有人喜吃各种含盐较多的腌制食品如腌肉、咸鱼、咸菜等,这些食品中往往含有大量亚硝酸盐,是诱发癌症的重要原因。所以,每个人都应少吃盐,少吃腌制食品,特别是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更应少吃盐,每天最好限制在5克以下,以免加重病情。 少吃糖 甜味的主要成分是糖,是热量的主要来源。中医认为,味甘入脾,具有滋养气血、和中缓急,补充热能等作用。但是若长期过多进食糖与甜腻食品则不利健康。儿童食糖过多,易引起肥胖和龋齿;中老年人过多吃甜食,则影响食欲,导致血糖、胆固醇升高,易使人发胖,诱发心血管疾病,导致体内钙与维生素B1的缺乏。所以,患有糖尿病、肥胖等疾病者,应远离甜食。 辣味适当 辛辣食品主要有辣椒、葱、姜,蒜等。研究表明,适量进食辣味食品,有发散、行气、活血的作用,能刺激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分泌,并能促进血液循环和身体代谢,还能祛风散寒等。特别是生姜、大蒜、洋葱等,是天然抗氧化剂,具有调节血脂、软化血管、辅助降压和抗氧化等作用,少量进食辣椒还有抗癌功效。但是也应该看到,过多进食辣椒等,不但会刺激损伤胃肠黏膜,还易使某些脏器过度充血。所以,凡患有胃炎、胃溃疡等肠胃疾病、痔疮、肛裂、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大便秘结,神经衰弱、以及皮肤病患者都不宜过多吃辣椒。酒也属辛辣食品,除少量饮酒(葡萄酒更好)对心脏病有益外,饮酒过量则有百害而无一利,特别是患有肝胆、肠胃等疾病者更应该戒酒。 唾液是良药

唾液是人们在品尝食物时候,滋味刺激了舌头上的味蕾分泌的液体,中医认为唾液是口腔中的良药,勤咽唾液有利于养生。

人体口腔内的三个分泌腺,即腮腺、舌下腺和颌下腺分泌唾液,有清洁口腔、浸润食物、辅助消化和杀灭细菌等作用。古人称唾液为“玉泉”、“琼浆”、“金津玉液”等,认为唾为肾精所化,咽而不吐,有滋养肾中精气的作用。

我国古代养生学家,有用舌抵上腭,待唾液充满口腔后,将其咽之以养肾精的养生方法,称为“饮玉浆”。现代研究也证实唾液含有消化酶及防肿瘤和抗衰老物质,所以保持唾液分泌旺盛,并时时咽之,有清洁口腔、促进消化和延年益寿的作用。唾液养生保健方法为:端坐闭目,保持心态平静,用舌尖抵住上腭,将注意力集中于口腔,使唾液慢慢充满口中,再徐徐下咽,共做10次。

舌苔观健康

古代中医讲究望闻问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观察人的舌苔来看健康。清晨起床对着镜子把舌伸出口外,观察自己的舌质、舌苔,经常能看到时黄、时厚、时白、时红……舌苔可以反映出人的内脏以及躯体疾病的信息,平时多多注意观其变,能起到早日防病治病的作用。 舌质是舌的肌肉脉络组织,即舌体。舌苔则是舌面上附着的一层薄白的苔状物。正常的舌象应该是舌体柔软、活动自如、颜色淡红,舌面铺着一层薄薄的、颗粒均匀、干湿适中的白苔。舌苔若不是淡红色就可能存在健康问题。

一位健康的人,面对镜子看自己的舌头,应当是舌体柔润,舌质淡红,舌面上铺有薄而颗粒均匀、干湿适中的白苔,此谓“舌淡红,苔薄白”。但是,患病后,舌质与舌苔就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因此,经常观察舌象,可以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及时进行自我保健与调理。

中医认为“舌为心之苗”,“苔为胃气之根”,舌体与肺、心、肝、脾、肾等内脏经络相连。人体内脏若有病变,可非常直观地反映在舌头上。

中医将舌体分为三部分:舌尖反映心、肺的变化,舌中与舌两侧反映肝、脾的情况,舌根提示肾的病变。

正常人的苔色是薄白色的。

舌苔过白:多属寒症,薄而滑的多为外感风寒,厚白而滑者多为寒湿或寒痰。

舌苔发黄:一般多见于热性疾病的过程中,表明邪正相争十分激烈,病已入里,邪已化热。

舌苔发黑:主要是舌丝状乳头增殖变黑所致。有棕黑、灰黑、焦黑直到漆黑等深浅不同。中医认为病人出现此苔,一定病期较长,病性比较复杂严重。

舌苔灰白相兼或灰腻薄滑:多为里寒,先有体弱兼热性病,或病久兼消化不良症的征象。

全舌淡紫带青:润滑无苔为伤寒阳证。

舌苔呈褐色:肠梗阻。

镜面舌:即舌面无苔,像镜子一样光滑,出现此种情况轻者营养不良,或体内缺乏铁或维生素B2;重者则表示体内津液亏乏,病情深重;如果病久者的镜面舌兼绛色,还要防止出现败血症;如果是老年人的舌头像镜子那样光滑,舌底面两根静脉增粗延长:可能有肺心病。

穿心舌:即舌苔中间有一小块空白处,舌苔已剥脱,常表示体内营养缺乏。

牛肉舌:即舌质暗红,舌苔光剥像牛肉一样,牛肉舌常见于恶性贫血患者。

点刺舌:是指舌上有很多红刺群凸出舌面,好像草霉的果实一样,点刺出现于舌尖或舌边,表示热盛,可见于各种发热感染性疾病或大面积烧伤病人;点刺出现于舌中,多为热毒更盛或热入血分,容易发生休克、神志昏迷。失眠、便秘或夜间工作紧张的人,以及维生素缺乏、营养不良和大脑皮质功能失调等,也可出现舌面上的红色点刺。

裂纹舌:舌面上的裂纹有深裂、浅裂以及各个不同方向的裂沟和皱纹。舌面上的浅裂纹主要是由于舌黏膜萎缩,深裂纹则为较严重的舌萎缩性病变。

僵硬舌:舌体既不肿胀、也不缩小,而活动强硬,失去平时柔和灵活的一种征象,也称“舌强”。“舌强”常见于一些较严重的疾患,如神志昏迷、抽搐等疾患。

我们在家中自己观察舌象时,最好是早上未吃饭前,采用自然光线,在镜前照一照。伸舌要自然放松,能看到舌根即可。找医生诊病前,要避免药物和食物染苔,更不要刮苔。

以上就是关于食物四气五味指哪些全部的内容,包括:食物四气五味指哪些、五官有哪些五行有哪些五味有哪些四大洋有哪些七大洲有哪些、哪些食品属于中医五味中的苦味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65677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