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苗是什么

蒜苗是什么,第1张

简介:

蒜苗又叫蒜薹、蒜毫,是大蒜的花茎。蒜苗的辛辣味比大蒜要轻,加之它所具有的蒜香能增加菜肴的香味,因此更易被人们所接受。青蒜,有的地方也称它为蒜苗,是大蒜幼苗发育到一定时期的青苗,它具有蒜的香辣味道,但无蒜的刺激性,常被作为蔬菜烹制,川菜制作回锅肉时更是不可少的配菜。在我国南方多称大蒜幼苗为蒜苗,而北方地区多称大蒜的花茎为蒜苗。

功效:

蒜苗含有辣素,其杀菌能力可达到青霉素的1/10,对病原菌和寄生虫都有良好的杀灭作用,可以起到预防流感、防止伤口感染、治疗感染性疾病和驱虫的功效。蒜苗具有明显的降血脂及预防冠心病和动脉硬化的作用,并可防止血栓的形成。它能保护肝脏,诱导肝细胞脱毒酶的活性,可以阻断亚硝胺致癌物质的合成,从而预防癌症的发生。

首先是青蒜,当蒜头种地中后,长出来的碧绿的青蒜叶时,这种叫青蒜;

再来就是蒜苗,当青蒜长得更大些时,有些显老的感觉,就是蒜苗;

最后就是蒜苔,当蒜苗长到很老时,其中间的部位会长出一根长长的蒜枝,那就叫蒜苔。

蒜苔与蒜苗都是大蒜的一个部分,蒜苔不是蒜苗——蒜苗,又叫蒜毫、青蒜,是大蒜幼苗发育到一定时期的青苗,它具有蒜的香辣味道,以其柔嫩的蒜叶和叶鞘供食用。

蒜苔是蒜生长到一定阶段时在中央部分长出的细长的茎。

扩展资料:

蒜苗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以及蛋白质、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等营养成分。它的辣味主要来自其含有的辣素,

这种辣素具有消积食的作用。此外,吃蒜苗还能有效预防流感、肠炎等因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蒜苗对于心脑血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预防血栓的形成,同时还能保护肝脏。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蒜苗

大蒜与青蒜并不是同一种植物,而且他们也有区别,两者也具有各自的不同点。当将大蒜在土壤上进行种植时,会长出绿油油的叶子,这个时候就被称为青蒜,可以这么说,先有大蒜,后有青蒜。青蒜苗种植密度高于一般大蒜,且播种量一般为每亩200-350kg。在播种的时候,秋冬蒜可同大蒜同时各株播种,大小瓣间隔播种,株行距为5厘米x16厘米。另外要注意的是在播前还要先将畦面充分浇水,等到表土疏松时即播种,播种深度不宜过深或过浅。而播种方法一般有直插播种法和开沟播种法,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习惯来进行选择。

青蒜是蒜苗,大蒜的花苔,包括花茎(苔茎)和总苞(苔苞)两部分。苔苞是大蒜花茎顶端的总苞,内含发育不全的花序。品质好的蒜苗应该鲜嫩,株高在35厘米左右,叶色鲜绿,不黄不烂,毛根白色不枯萎,而且辣味较浓。

蒜苗是大蒜幼苗发育到一定时期的青苗,它生长在农田里,它具有蒜的香辣味道,以其柔嫩的蒜叶和叶鞘供食用。蒜苗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以及蛋白质、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等营养成分。它的辣味主要来自其含有的辣素,这种辣素具有消积食的作用。此外,吃蒜苗还能有效预防流感、肠炎等因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蒜苗对于心脑血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预防血栓的形成,同时还能保护肝脏。在各地都能生长,而且产量高品质好。如山东临沂等地大规模种植,经济效益可观。

蒜苗和蒜苔是同根生关系,蒜苔是大蒜中抽出的花茎,蒜苗是大蒜幼苗发育到一定时期的青苗。

蒜薹(蒜苔),又称蒜毫,南方部分地区称之为蒜苗。它是从大蒜中抽出的花茎,人们喜欢吃的蔬菜之一。蒜薹在中国分布广泛,南北各地均有种植,是蔬菜冷藏业中贮量最大、贮期最长的蔬菜品种之一。

蒜苗,又叫青蒜(不见光时为蒜黄)。品质好的蒜苗应该鲜嫩,株高在35厘米左右,叶色鲜绿,不黄不烂,毛根白色不枯萎,而且辣味较浓。

扩展资料

蒜苗价值:蒜苗含有辣素,其杀菌能力可达到青霉素的1/10,对病原菌和寄生虫都有良好的杀灭作用,可以起到预防流感、防止伤口感染、治疗感染性疾病和驱虫的功效。

蒜苔价值:蒜薹外皮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可刺激大肠排便,调治便秘。多食用蒜薹,能预防痔疮的发生,降低痔疮的复发次数,并对轻中度痔疮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蒜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蒜苗

蒜,指蒜的种子,长于地下部分,球形体。蒜苔,蒜苗,青蒜,蒜黄,也都统称蒜。

蒜苔,是蒜成熟前,顶端长出的圆形茎,(蒜叶是扁形),有地方也叫蒜芯,也可食用。

蒜苗,是蒜的种子种在地上长出的部分。

青蒜,是蒜苗的另一种称法,特指末成熟的蒜。

蒜黄,是不见光,或光线很暗,没有光合作用(有土或无土)培育的淡**的蒜茎,但没长叶片。

以上就是关于蒜苗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蒜苗是什么、蒜台,蒜苗,青蒜有啥区别、青蒜与大蒜有什么区别要如何种植青蒜呢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65635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