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头鲍鱼里的`四头是什么意思啊`

四头鲍鱼里的`四头是什么意思啊`,第1张

头指的是一司马斤(约06公斤)。四头指的是四只鲍鱼一司马斤。

鲍鱼是名贵的“海珍品”之一,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被誉为海洋“软黄金”。鲍鱼是名贵的海洋食用贝类,被誉为“餐桌黄金,海珍之冠”,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

鲜品可食部分蛋白质24%、脂肪044%;干品含蛋白质40%、糖元337%、脂肪09%以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一种对人体非常有利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鲍鱼因富含谷氨酸,味道非常鲜美。

鲍鱼(Abalone),其名为鱼,实则非鱼,种属原始海洋贝类,单壳软体动物。由于其形状恰似人的耳朵,所以也叫它“海耳”(Sea-ear)。

鲍鱼通常生长在水温较低的海底,足迹遍及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公认最佳产地为日本北部和墨西哥,我国东北部也是传统产区。全世界已命名的216种鲍鱼中,分布在我国沿海的鲍鱼有7种,其中又以北部渤海湾出产的皱纹盘鲍和东南沿海的杂色鲍最为多见。

这些都是重量单位,一公斤的制定是以一公升纯水为一公斤的。

说到斤和司马斤很多人知道一斤等于16两等于500克其实这只是一个肤浅的认识。中国古代是以16两为一斤但一斤并不等于500克,历朝历代每斤的重量并不一样在清末时一斤大概是570克左右建国后考虑到生活习惯并没有全部采用公斤为计量单位不过为了换算方便把500克定为一斤改十六两为十两。而司马斤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把一斤规定为相近的600克依然延用到十六两为一斤。这种方法相比570克的方式更方便与国外换算最早是在台湾应用后慢慢传到香港

因为香港香港采用的是"司马斤"制,1司马斤=60479克≈605克。

在我国古代,一斤所代表的克数是一直在变的。西汉时期每斤折算过来只有256克,到了唐朝就成了640克。但从“斤”这一概念开始,历朝历代的“斤”统统是16两。而两,在民国时期差不多就是312克,所以在那个时候,一斤是代表16两,也就是605克,人们常说的半斤八两,就是这个意思。

我国在新中国成立之后,颁布了统一计量制度。现在流行的一斤十两,就是在那个时期,由温州人姜周元先生首倡的,并很快得到重视。

香港直到1997年才回归祖国的怀抱,所以并没有赶上祖国的计量制度颁布,而是延续了之前清朝关于“斤”的标准,而香港一些需要计量贵重物品的行业,如黄金首饰业,依然沿用老式的计量单位,称为“港称”,也就是习惯上称的“司马称”,所以香港一斤就约等于600克。

扩展资料

香港重量单位:

香港文化的多元渗透在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以香港度量衡制度为例,不仅有通用的国际单位制(公制,香港称 “十进制” ),也继承了中国旧制(司马斤,区别于北洋时期库平制以及近代市制)、殖民时期引进的英制,亦有少许进口商品采用美制。

香港超市及街头的水果等食品常用的计量单位为 “磅” 。“1 磅 (lb) ” 比我们熟悉的 “1 市斤” 要稍稍少一些,不过可以近似为相同。“安士 (oz) ” 又称 “盎司” ,“1 安士” 的质量与“半市两”相近。

街市或小店买粮食、鲜肉时用的 “斤” 并非我们在内地时熟悉的 “500 g 市斤” ,而是沿用旧制 “司马斤” 。比我们熟悉的 “1 市斤” 稍多,约600g。

海味店、药店同样惯用 “司马斤” 及 “两” 。由于此时 “1 斤” 不再是 “10 两” 而是 “16 两” ,需注意虽然 “1 斤” 多于 “1 市斤” ,“1 两” 却是少于 “1 市两” 的。十六进制为我国旧时社会常用,“半斤八两” 的来源就是这里。

而金银等贵金属交易所使用的 “两” 则又是另一种 “金衡两” 了,与上述的 “两” 都有差别。

区别方法就是看一斤有几只这样的鲍鱼。

1、所谓五头鲍,就是五个鲍鱼一司马斤。

2、八头鲍就是八个鲍鱼一司马斤。

鉴别鲍鱼等级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头数”。所谓“头”指的是一司马斤(约0.6公斤)里有大小均匀的鲍鱼多少只,如2头、3头、5头、10头、20头等,头数越少意味着鲍鱼的个头越大,价格也就越贵。

鲍鱼(Abalone),其名为鱼,实则非鱼,种属原始海洋贝类,单壳软体动物。由于其形状恰似人的耳朵,所以也叫它“海耳”(Sea-ear)。鲍鱼通常生长在水温较低的海底,足迹遍及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公认最佳产地为日本北部和墨西哥,我国东北部也是传统产区。全世界已命名的216种鲍鱼中,分布在我国沿海的鲍鱼有7种,其中又以北部渤海湾出产的皱纹盘鲍和东南沿海的杂色鲍最为多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双头鲍鱼

以上就是关于四头鲍鱼里的`四头是什么意思啊`全部的内容,包括:四头鲍鱼里的`四头是什么意思啊`、斤,公斤,什么叫司马斤、为何香港一斤是600克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65293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