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利略理想实验是纯思维实验吗为什么

伽利略理想实验是纯思维实验吗为什么,第1张

不仅仅是纯思维的实验。

伽利略的论证可以整理成这样︰

P1 重物落得比轻物快(假设)

P2 在前面的例子里,要么1,要么2,要么3(根据P1)

P3 1、2和3都不对(常识)

P4 并非重物落得比轻物快(P1~P3,归缪)

这个论证不仅仅使用逻辑而已,还使用了我们的那些关于东西会如何掉落的直觉(支撑在这些直觉背后的是常识和经验),所以,不能说伽利略光靠逻辑就推翻了亚氏教条。

伽利略使用的这种,不实际做实验,仅仅依据常识和直觉进行思考得出结论的方法,被叫做思想实验(thought experiment)。思想实验只有在信息齐全,使得我们光靠整理它们就能推论出有意义的结论的时候才有用。所以在面对未知世界的经验科学里,思想实验并不是常见的研究方法。

1、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能证明物体在不受外力时,总是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2、证明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轻重无关,只与自由落体有关。“理想实验”是一种思维活动,是以真实的科学实践为基础,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对实际过程做出了更深入的抽象分析。

答案: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说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伽利略通过科学推理,认为:如果一切接触面都是光滑的,一个钢珠从斜面的某一高度A处静止滚下,由于只受重力,没有阻力产生能量损耗,那么它必定到达另一斜面的同一高度,如果把斜面放平缓一些,也会出现同样的情况,如果斜面变成水平面,则钢珠找不到同样的高度而会一直保持一种运动状态,永不停止运动下去。

伽利略理想实验证明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总是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根据查询相关的公开信息: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否定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理论,说明了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楼主的表达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在V形轨道上从一侧(比方右侧)由静止开始滑下的小球,无摩擦时可以滑到左侧相同的高度(这是伽利略的推论的前提,无疑是正确的),楼主认为给上述静止的小球一个向右的拉力,小球也应该滑到左侧相同高度。现在将左侧的轨道逐步放平,小球仍可滑到相同高度,如果最后放到完全水平,(按伽利略的推论方法)小球永远不会停下(即不会减速,也即匀速)。而事实上当小球滑到水平轨道时,由于存在向右的拉力,小球不可能匀速运动,在有拉力的情况下推论就会和实际发生矛盾。

其实不存在这个矛盾,你的推理中存在一处失误,就是“给上述静止的小球一个向右的拉力,小球也应该滑到左侧相同高度”

小球在右侧的时候,受到向右的水平力,这个力沿斜面的分力与重力沿斜面的分力方向相反,阻碍小球沿斜面下滑,即加速度比原先没有拉力时减小。而当小球滑到左侧的时候,向右的拉力沿斜面的分力与重力沿斜面的分力方向相同,即加速度的负值比没有拉力时增大,即速度降低更快。因此小球无法达到原先的高度注,这样后面的推论就不成立了。

注此处如需进一步解析,请追问。

一光滑的U型槽,这里的光滑看作是没有摩擦力。一个小球从一边的最高点0初速度沿槽滑下,它到另一边的位置也是最高点(对应的同一位置)。然后把U型槽的下面的长度加长,再加长,得到的实验结果和上面的一样。。。。其实这个实验后来可以得出机械能始终守恒。(物体在只受到重力或者系统内的弹力做工时,机械能守恒)。这个已经给您讲得很显浅易懂了!望采纳。

提出理想斜面实验的是:伽利略。

一、伽利略介绍

伽利略(1564-1642),意大利著名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家。他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融会贯通了物理学、天文学及数学,改变并加深了人们对物质运动及宇宙的认知,开创了近代科学体系,影响并推动了17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 因此,他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他的工作,为牛顿的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二、理想斜面实验

伽利略令人称道的理想斜面实验有两个,这第二个理想斜面实验,更是直接引出了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这次的斜面实验用到了两个斜面,起因仍然是亚里士多德的错误理论。在伽利略以前,人们普遍相信两千年前的亚里士多德说的“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但是,伽利略用两个底端相接触的斜面打破了这个错误理论。

他把两个比较光滑的斜面(自然界不可能找到绝对光滑的东西)放在一起,底端相接。然后把一个铜球从一个斜面上某个位置自由释放,然后,他发现铜球会到达另一个斜面上跟释放点差不多的一个高度。不论他怎么调节两个斜面的倾角,情况都如此。

其实,这个实验已经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说明机械能守恒定律。然而,更精彩的部分在于后面的合理外推,如果,对面斜面的倾角为零,即一个斜面接一个平面,那么,这个铜球将永远也无法达到它释放的高度,那么,它将永远运动下去!

以上就是关于伽利略理想实验是纯思维实验吗为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伽利略理想实验是纯思维实验吗为什么、伽利略理想实验的实验的实验思想是什么、伽利略的哪个理想实验说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65184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