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魏国,蜀国,吴国的都城分别在哪

三国时期,魏国,蜀国,吴国的都城分别在哪,第1张

三国时期,魏国,蜀国,吴国的都城分别在河南洛阳,四川成都,江苏南京

三国又叫三国时期,是因为当时天下由魏、蜀(汉)吴,三个势力所建立。

延康元年(220),曹丕自立称帝,因其姓曹,后世称之为曹魏或曹魏政权,定都洛阳,到咸熙二年(265年)曹奂禅位于司马炎,享国46年,主要控制北方九个州(长江以北),势力最为强大。章武元年(221),刘备称帝,为表示自己政权合法性国号仍沿用汉,因其控制范围在益州一州(蜀地),故后世称之为蜀汉或简称蜀。蜀汉势力最为弱小,炎兴元年(263)刘禅投降邓艾,享国43年。建兴元年(229),孙权正式称帝,建立孙氏政权国号吴,因其姓孙,故称孙吴,又因其控制扬州、交州、荆州等江东地区,又称为东吴

三国时期开始的时间学者各有不同见解,一般分成狭义及广义。狭义是220年曹丕逼东汉汉献帝禅让,建国曹魏,使东汉灭亡开始,广义是184年黄巾之乱开始。

历史学家多注重三国鼎立的形成与过程,自184年东汉开始失去政权实体及群雄割据,形成了三国雏型至曹魏代汉为止,所以往往将184年到220年的时间纳入三国时期加以讨论 。

三国东吴首都在建业(今江苏南京)。

吴国(222年5月23日—280年5月1日  ),三国之一,是孙权在中国东南部建立的政权,国号为“吴”,史学界称之为孙吴。由于与曹魏、蜀汉呈鼎立之势,所统治地区又居于三国之东,故亦称东吴  。

扩展资料

家世

孙吴开国皇帝孙权父系是妫姓陈氏的后代,孙武孙膑的后人,祖上有确切的世系从舜的后代虞阏父开始。周武王伐纣时,虞阏父当周国陶正之官,执掌陶器的制作,后来周武王将长女大姬嫁给阀父之子满,把他封到今河南淮阳县一带,建立陈国,周王并对满赐以妫姓,称为陈胡公,当了陈国的第一代君主。

从胡公满开始,经过十代十二个国君的世袭传授,到桓公时,陈国发生了内乱。陈厉公之子陈完,因内乱不得立,而奔往齐国。因田陈同音,陈完后又称田完,田完在齐国积极活动,至四世孙田桓子(田无宇)已官为“上大夫”。其子田书于昭公十九年(公元前521年)因伐莒有功,齐景公封乐安,赐姓孙氏,孙书(田书)是著名战略家孙武的祖父,周元王时,孙武的长孙孙明又被封为富春侯,成为孙氏宗族的起源  。

有关孙权的母系,据《江阴吴统宗源流考》,其母吴夫人(孙坚之妻)是春秋时期吴国第一位国王寿梦第四子季札的直系后代。即姬姓寿氏的后代。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孙吴

南京。

建业是南京在东吴时期的名称,是三国时期东吴的都城,当时中国南方的经济、文化、政治、军事中心。

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年),孙权将治所从京口迁往秣陵(今南京)。东汉建安十七年(212年),在金陵邑故址石头山筑城,名为石头城。

作为驻军和屯粮之所,并改秣陵为建业,寓意“建立帝王之大业”(另一说为“建功立业”之意)。

扩展资料:

古称金陵、建康,是江苏省会、副省级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229年,吴大帝孙权在此建都,改秣陵为建业。南京从此崛起,使中国的政治中心走出黄河文化板块的格局,引领了长江流域及整个中国南方地区的发展。

此后,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均相继在此建都,故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称,今南京图书馆和六朝博物馆下均保留有建康城遗址。

六朝时期的建康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达百万,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衣冠南渡使汉民族在南京保存了华夏文化之正朔。

六朝南京城和罗马城并称为“世界古典文明两大中心”,以建康为代表的南朝文化,在人类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残奥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京

以上就是关于三国时期,魏国,蜀国,吴国的都城分别在哪全部的内容,包括:三国时期,魏国,蜀国,吴国的都城分别在哪、三国东吴首都在哪、三国时期吴国的首都建业是现在哪个城市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65172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