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刀斩乱麻打一成语

快刀斩乱麻打一成语,第1张

迎刃而解。

迎刃而解是一个汉语成语,指把竹子劈开口,下面的一段竹子就迎着刀刃裂开了,比喻主要问题解决了,其它的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或比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很顺利。出自《晋书·杜预传》。

迎刃而解知识扩展

意为把竹子劈开口,下面的一段竹子就迎着刀刃裂开了。比喻主要问题解决了,其它的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或比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很顺利。

《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宋王懋《韩信之幸》:其后以之取燕,以之拔齐,势如破竹,皆迎刃而解者。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卷二。陆判》:著力如切腐状,迎刃而解。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四回:只要这位教士到场,任你事情如何棘手,亦无不迎刃而解的。

迎刃而解

拼音: yíng rèn ér jiě

解释: 原意是说,劈竹子时,头上几节一破开,下面的顺着刀口自己就裂开了。比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很顺利。

出处: 《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举例造句: 只要这位教士到场,任你事情如何棘手,亦无不迎刃而解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四回

拼音代码: yrej

近义词: 易如反掌、迎刃冰解

反义词: 百思不解

歇后语: 刀劈茅竹;快刀斩豆腐

灯谜: 斗牛;快刀斩乱麻

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很顺利

英文: be readily solved

故事: 公元280年,西晋镇南大将军杜预向晋武帝司马炎建议,讨伐吴国,他调兵遣将,10天功夫就占领了长江流域的大片地方。当时有人建议收兵待来年春天再战。杜预认为要乘胜追击,趁士气高涨时出兵就能迎刃而解,不久就一举占了吴国。

一刀两断

yī dāo liǎng duàn

解释一刀斩为两段。比喻坚决断绝关系。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二:“一刀两段,未称宗师。”《朱子语类》卷四十四:“观此可见克己者是从根源上一刀两断,便斩绝了,更不复萌。”

结构紧缩式。

用法多用来表示亲戚;朋友间断绝关系;不再往来。也表示思想感情上彻底决裂。一般作谓语、定语、宾语。

正音一;不能读作“yì”。

辨形刀;不能写作“刃”。

近义词当机立断

反义词藕断丝连、拖泥带水

辨析~和“快刀斩乱麻”;都指“果断地处理各种关系”。但~比喻能够坚决彻底地与对方断绝关系;用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快刀斩乱麻”比喻做事果断干脆;一下子就解决了复杂的问题。

例句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他终于和那些不务正业的人~了。

以上就是关于快刀斩乱麻打一成语全部的内容,包括:快刀斩乱麻打一成语、快刀斩乱码打一成语、快刀斩乱麻打一成语,快刀斩乱麻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65040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4
下一篇 2023-04-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