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口罩属于哪类垃圾

废弃口罩属于哪类垃圾,第1张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不少人提出疑问,用过的口罩属于哪一类垃圾废弃的口罩具体属于哪一类垃圾,要看其使用者及使用时所在场所进行区分。如果是在医疗场所内使用过的口罩,无论使用者是病人还是健康人都属于医疗废弃物,必须投放至医疗场所内指定的专门容器为,收集后会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置。市民日常生活中使用过的口罩,属于其他垃圾,可就近投放至其他垃圾容器内,由环卫部门安排作业单位及时清运并送至垃圾焚烧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处置。

如何处理废弃口罩:

一、要规范分类投放。医疗机构及周边,应按医疗废物处理废弃口罩,将废弃口罩消毒并进行简易破损、扯烂或者剪碎后投放至专用容器,以防不法分子回收贩卖。居家隔离者用过的口罩,对于存在发热、咳嗽、咳痰、打喷嚏症状的人,或者接触过此类人群的人,应将口罩丢弃至其他垃圾桶,再用5%的84消毒液,按照1:99配比后洒至口罩上进行处理,如无消毒液也可使用密封袋或保鲜袋将口罩密封后丢于其他垃圾桶。投放后应及时洗手。

二、要及时有效消毒。疫情防治人员要穿上防护服,戴上护目镜、口罩和手套,在各个收集点收运医疗垃圾。要严格按照清洁运输要求,对生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加强垃圾容器特别是加强垃圾收集站点垃圾中转站等公共场所及垃圾填埋场、焚烧厂消毒杀菌工作。加强垃圾运输车消杀,垃圾运输车必须封闭。在垃圾中转处理后要对垃圾运输车进行消杀。

三、要规范分类处置。医疗机构收集的废弃口罩,要按照医疗废弃物规范处置,其他区域收集的废弃口罩,作为其他垃圾类别进行无害化焚烧处理。对于普通人因风险较低使用过的口罩,可以直接丢于垃圾桶,对于疑似患有传染病的民众,应当在就诊和接受调查取证时将废弃的口罩,交给相应工作人员,作为医疗废物进行处理。

废弃口罩处理方法如下。

1、未污染的口罩:比如无发热、咳嗽等症状的市民佩戴的,作为日常干性垃圾,毁坏后,丢弃到有害垃圾桶内即可。

2、可能被污染或污染的口罩:可能携带病毒,或携带病毒的人佩戴的口罩,需要用开水浸泡30分钟。并用酒精消毒后,密封丢到有害垃圾桶内,不可随意丢弃。同时,不可以接触别人丢弃的口罩。

废弃口罩不是有害垃圾。

废弃口罩属于干垃圾,干垃圾即其它垃圾,指除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湿垃圾以外的其它生活废弃物。其他垃圾包括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瓷器碎片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

垃圾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的使用,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等几方面的效益。

垃圾在分类储存阶段属于公众的私有品,垃圾经公众分类投放后成为公众所在小区或社区的区域性公共资源,垃圾分类搬运到垃圾集中点或转运站后成为没有排除性的公共资源。

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多地散发的状况,口罩的需求量也变大。

你有没有想过,那么多废弃的口罩,都去哪里了呢?

一条微博热搜似乎给出了答案。

据海洋保护组织Oceans Asia发表的最新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总共生产了大约520亿个口罩,其中至少有156亿个口罩被乱丢流入海洋中。

降解这些口罩需要超过450年,且即使降解也会破坏海洋生态系统。

2020年9月,志愿者在巴西海滩上发现了一只营养不良的企鹅尸体,在它的胃里发现了一个口罩。

挽救人类生命的口罩,如今却成了野生动物杀手。

用过的口罩到底要如何处理?是时候反省一下了。

口罩真的要降解450年?

根据《环境科学与技术》杂志的一份报告指出,全球每月使用的一次性口罩高达1940亿个。

而根据美国化学学会的一项研究显示,如果按照全球人口每天使用一个口罩的标准,全球每月就会增加 1290亿个废弃口罩和650亿副废弃手套。

数量是相当庞大的,如果不正确处理,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是难以估量的。

口罩一般由无纺布、活性炭等材料组成,这些合成的成分主要是聚丙烯与聚乙烯。

尽管目前没有一份权威的垃圾降解时间表。不过,口罩主要的原材料为聚乙烯等,一般水解和微生物对它都没有降解作用,在环境中降解可能需要400-500年时间。

口罩随意丢弃会有哪些后果?

废弃的口罩可能对社会、环境、人类自身带来短期和长期的影响。

1、分解的口罩塑胶碎片,会在自然中飘散很久,最终会以不同形式来影响环境。

2、丢弃的口罩等防护垃圾,很大一部分流入到了海洋。又因为口罩外形和水母类似,导致其他生物的误吞现象,极大的影响了海洋的生态平衡。

3、不仅如此,口罩分解的塑胶碎片,透过食物链的累积,最终也会影响到人类自己。

4、口罩携带病毒的二次传播的可能性。

如何正确处理口罩?

普通健康的人群

因风险较低,可以直接丢进垃圾桶中。

有感冒咳嗽、打喷嚏等症状,或是接触过此类人群的民众

应先将口罩丢弃进垃圾桶,然后再使用5%的84消毒液按照1:99配比后,撒至口罩上进行处理。如无消毒液,也可用密封袋将口罩装好后丢弃。

疑似感染、隔离观察的人群

应将口罩交给医务人员,以便进行特殊处理。

在处理口罩时,应注意:

1、尽量不要触碰口罩外侧,以免发生感染。

2、在处理完口罩后,需要及时洗手。

3、在丢弃口罩前,请剪断带子或是用墨水、记号笔等打叉标记,以防止非法的回收利用,造成严重污染。

如何正确佩戴口罩?

1、佩戴口罩前应先洗手,保持卫生。

2、区分口罩的内外侧及上下方向,浅色面为内侧,金属条鼻夹在上。

3、先将口罩的耳挂挂在双耳上,再上下拉开褶皱,使口罩覆盖口、鼻、下颌,口罩与面部完全贴合。

4、双手压紧鼻梁两侧的金属条,直至紧贴鼻梁,适当调整口罩至完全贴合面部。

摘口罩时要注意,摘取口罩耳挂处,尽量不要接触口罩外侧,摘完口罩也要记得洗手。

口罩有必要一次一换吗?

其实,所有防护口罩(包括N95口罩)都是一次性使用的。不过,如果条件限制,实在要重复使用的,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确认用过的口罩未被污染。

2、将用过的口罩挂在指定的区域中,或放在干净的密封袋中。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潜在交叉污染。

3、脱戴口罩前后,请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清洁双手。

4、如果口罩已损坏、弄脏或是戴上后感觉呼吸困难,则应取下丢弃。

1 废弃口罩对环境的影响有哪些

疫情爆发期间口罩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但随着口罩的使用量增大,口罩垃圾也成了生活环境的一大隐患,口罩中含有不可降解的聚丙烯,会对环境造成很大伤害。

口罩所含的塑料物质会污染水源,丢弃的口罩会缠住野生动物,误食一次性口罩的野生动物还会有生命危险,其次口罩随意丢弃在户外,给城镇和乡村带来破坏。

其次世界卫生组织表示废弃的口闸还流入了海洋,这已经严重了危害了海洋生物的安全,口罩长相和水母相似,一些大型海鲜生物会食用其,从而对他们的健康造成了危害。

最后就是废弃口罩中可能还携带有一定病毒以及微生物,成为了海洋的一种新型污染,不仅对周围的居民和环境带来了影响,还给海洋里的生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2 如何正确处理废弃口罩

主要有以下做法:

1、要是在医疗机构,请直接投入医疗废物垃圾袋中。

2、日常生活中,要是没有出现疑似症状,那么可以将口罩进行消毒之后,直接丢入有害垃圾桶,待相关机构处理。

3、要是出现了疑似症状,或者是接触过此类人群,那么需要消毒之后,装进袋子中密封在进行集中处理。

3 口罩一天戴几小时合适

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生活中口罩的种类是很多的,但日常疫情防护中,大多数人使用的是一次性医用口罩,一次性医用口罩一般建议每4小时更换一次,医用的防护类的口罩推荐佩戴时间最长为八小时,纸制的一次性口罩最好两小时一更换。

但由于疫情期间口罩资源比较匮乏,要是没有接触疑似患者,那么可以根据情况进行充分利用。

4 口罩用过后怎么消毒

正常情况下疫情期间,口罩是不建议重复使用的,但由于口罩资源匮乏,必要时可以重复使用1-2次左右,医用口罩消毒不建议水洗,可以将其置于干燥通风处进行晾置即可。

但如果破坏了口罩的密闭性,那么就会破坏口罩的过滤效果,这样会降低防护效果,所以医用口罩如果变脏、变形、变湿之后,需要直接丢弃,不建议清洗后再次使用。

以上就是关于废弃口罩属于哪类垃圾全部的内容,包括:废弃口罩属于哪类垃圾、废弃口罩如何处理、废弃口罩是有害垃圾吗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64893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3
下一篇 2023-04-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