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断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

怎样判断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第1张

在睫状肌调节作用静止状态下,平行光线(无限远物体发出的光线)通过眼的屈光系统(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聚焦在视网膜上者为正视眼,聚焦在视网膜前为近视眼,聚焦在视网膜后为远视眼,散光眼不能聚焦成一个焦点,而是形成一前一后两条焦线。

远视眼和近视眼是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扩大的模糊光斑,因而视物不清,而散光眼是在视网膜上形成弥散光环。近视、远视、散光统称屈光不正

近视、远视主要由角膜、晶状体表面曲率过大(近视)或过小(远视),眼轴过长(近视)或过短(远视)引起。散光眼主要由角膜、晶状体表面各个子午线曲率不一致引起。远视主要由于基因或是遗传影响,近视受多因子遗传影响,但环境因素起主要作用。一般角膜曲率、晶状体后表面曲率、眼轴轴长受遗传影响较大。

当正视眼看近处物体时,近处物体发出的光必然是发散的,而不是平行光线了,此时,正视眼不动用调节必然聚焦在视网膜后,而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扩大的模糊光斑,此时发生近反射三联运动:瞳孔缩小,集合,调节。当看远处物体时,两眼视轴是平行的,而看近处物体,两眼就要向鼻侧旋转使视轴对准物体,称为集合。调节是指看近处物体时,睫状肌环状肌收缩,放松悬韧小带,使晶状体凭借固有弹性变凸,使其屈光能力加强,使近处物体的发散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物象。近反射三联运动是同步的(但是三者并不是什么时候都合并存在,或改变程度是完全相同的,但在正常情况下,它们三者是常常联系在一起的),而且是两眼相等的。

当长时间看近,睫状肌得不到休息时,容易发生睫状肌痉挛,此时看远处物体时,睫状肌不能及时有效放松,使远处平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形成假性近视,因而假性近视是调节过度,当调节恢复即可恢复成正视眼。假性近视长时间得不到治疗最终转换为真性近视

假性近视可通过放松集合和调节的方式来防治。通过大量人群实验,证实有效的方式有以下几种:1在看近时,戴用一副低度凸透镜加底朝内的棱镜。2在同视机上进行治疗,但费用昂贵。3物理治疗,把双手食指放在眼前30cm左右,两指相隔大概50-70mm(根据每人瞳距定),双眼看远处(5米以外)物体,此时,在眼前可看到4根手指,慢慢移到手指,使双眼仅可看到3根手指,每天锻炼30分钟左右。长时间看近是近视发上的主要原因,这个观点已经得到国际上学者的一致认可,因此防治假性近视的方法同样可防止真性近视度数的加深,并得到大量人群实验的验证。

通过以上解释,你应该能够明白什么是真性近视,什么是假性近视,真性近视是不可逆转的,而假性近视是可以防治的。

眼睛屈光不正包括远视、近视和散光,远视是其中一种,主要表现是看远以及看近的视力都不佳。

如果是单纯低度远视对于视功能影响不大,可以不管它。如果是中高度的远视,若已影响患者生活、影响视功能,可以采用配镜的方式。对于配镜不能够很好的改善视功能的患者,可以采用手术方法。所以,远视的矫正因人而异,因患者远视度数不同、眼部情况不同,需要采取的矫正方法也不同。

假性近视是真性近视眼的前期阶段,假性近视的儿童如果得到及时治疗是可以恢复为正视眼的,但如果不进行治疗或治疗延误,就必然会发展成真正的近视眼。那么如何预防儿童假性近视

第一,最传统的方法,就是坚持做眼睛保健操,眼保健操是通过对眼睛的附近穴位按摩,以缓解睫状肌的紧张状态,消除视疲劳。在儿童看书、写字、学习1小时后,可做眼保健操1~2次,每日4~6次。

第二,药物散瞳治疗法,目前已有成药出售,如双星明眼药水、近视明眼药水、1%阿托品眼药水、2%后马托品眼药水等。点药了眼药水后都可以解除调节肌痉挛,消除假近视状态。用药方法,必须按医生指导进行,最好由父母给孩子点用,并切忌误入父母眼内,但是眼药水还是少点用,因为眼药水都含有防腐剂,长期使用眼药水还会出现角膜软化,干眼症等情况。

第三,坚持远眺,当孩子看书、写字、学习1小时之后,要让他抬起头来从窗户向远处眺望,或到室外向尽量远的地方眺望,能看各种花草或树木更好。每次最少跳望10~15分钟,每日3次。

第四,注意饮食,不同的眼部组织需要不同的营养成分,只有保证丰富的蛋白质、足够的维生素a、充足的维生素c、足量的维生素b、充分的钙质等的摄入,才能满足它的营养需求。因此,平时要注意宝宝的膳食均衡,做到粗细搭配,荤素搭配,保证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补充,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以及海产品等,少吃糖果及甜食。

第五,汉方理疗,采取纯中医的手法治疗近视,通过高磁疏通筋络,结合汉方专利能量膏,分解筋络瘀堵,补充营养,达到气血通畅,让睫状肌调节功能恢复,眼球自然复位,眼轴恢复正常,从而达到视力的恢复,最终解决了根本问题,且不易反弹。安全性高;假性近视终止视力加深,视力提高,真性近视标本兼治。

要解释这个问题,首先应了解什么是正视眼。它是指眼球在没有任何调节的状态下,来自无限远的平行光线(5米以外目标投射的光线被当作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能在眼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焦点,这种正常的屈光状态,我们称之为正视眼。当然这种提法只是从理论上而言。实际上人眼的屈光系统并不能完全符合物理光学的要求。正视眼的远点在无限远,当看眼前有限距离物体时,还是要通过不同程度的调节,才能使物体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正视眼的人无论看远看近视力都是正常的。而有些眼球不完全符合上述这些条件。当眼的屈光能力或眼轴(眼球的长度)由于某种原因发生变化而不相适应,使得无限远的平行光线在进入眼球后形成的焦点不在视网膜上,而在视网膜的前面或者后面,有的根本不能形成焦点而只是在视网膜的前面或者后面形成焦线,这些反常的屈光状态则称之为非正视眼,也叫屈光不正它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三部分 可见,近视眼是屈光不正的一种这种眼在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后在视网膜之前形成焦点,因而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不能形成清晰的影象,病人觉得远处东西看不清楚但对近目标却有较好的适应能力近视眼的近点与正视眼的近点相同或稍近,而远点在眼前有一定的距离因此,为了看的清楚,必须将物体移近因近视眼只能看近而不能看远,也有人称之为短视眼、近视眼。 按不同的原因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1)按照屈光成分分类:①轴性近视:是指眼球的屈光系统的屈光力正常,但眼球的前后轴长度超过正常范围(一般为24毫米)所引起的近视这是近视眼中最常见的一种高度近视绝大部分也属于此种类型②屈光性近视:是由于眼的屈光系统的屈光能力发生变化,即屈折率过高引起的近视例如圆锥角膜,球形晶状体使角膜或晶状体的弯曲度增加;玻璃体液化屈光指数的减低等都可造成近视现象 (2)按照病程进展和病理变化分类①:单纯性近视:眼的屈光系统与视网膜两者匹配不正常眼球的发育3岁前由出生后的18毫米(轴长)发育到23毫米,15岁前达24毫米青春期发育变慢,20岁以后基本稳定并且近视的度数多半在60屈光度(D)以内(俗称600度),此种称为单纯性近视眼这种眼的远视力明显降低,近视力尚正常,其它眼组织也都是正常的。因而用适当的镜片可将视力矫正至正常水平。②病理性近视:20岁以后近视仍然发展,并有眼球病理变化者称之为病理性近视或进行性近视。其特点是眼组织合并发生一系列变性的病理性改变。早期表现可有原因不明的视力下降,视网膜中央反光减弱,玻璃体轻度变性,以及眼部刺激现象。这种变性病变并不与近视度数完全相符,因有些低度近视眼可发生明显的病理变化。到晚期可合并有近视性后巩膜葡萄肿,黄斑出血,视网膜剥离等。 (3)按照近视的程度分类:①轻度近视:—30D(俗称300度)以内者。②中度近视:—30~—60D者。③高度近视:—60~—120D。④超高度近视:—120D以上。 (4)按照是否由动态屈光(即调节作用)所引起而分类:①真性近视眼;在静态屈光情况下,眼的远点位于有限距离之内。②假性近视眼:由调节所引起。

以上就是关于怎样判断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全部的内容,包括:怎样判断是真性近视还是假性近视、远视眼是怎么回事,要怎么矫正、假性近视可以恢复吗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64869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3
下一篇 2023-04-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