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黄河的泥沙主要原因是什么

造成黄河的泥沙主要原因是什么,第1张

黄河问题在于泥沙,泥沙问题在于水少沙多,主要是小水带沙多。由于水沙搭配不合理,黄河下游河道不断淤积,河槽过洪能力逐渐下降,从而造成黄河洪水危害严重,形成历史上三年两决口,多次大改道。人民治黄以来,针对泥沙问题,提出了各种黄河治理措施。几十年的治黄实践表明,单一的治理措施如“正本清源”,“蓄水拦沙”等都难达到根治黄河水害,开发黄河水利的目的。黄河不可能清,黄土高原的自然地貌条件决定了其逐渐被侵蚀的规律是不可逆转的,人类活动只能减缓这个过程,对水土保持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应有充分的认识;黄河没有必要清,黄河下游河道存在着很强的输沙潜力,在一定的条件下河道存在“多来多排”的输沙特性。黄河的治理应上、下游兼顾,正如治黄前辈王化云在我的治河实践一书中所指出的,对黄河而言,治理下游河道与治理中游同等重要,都应是治本。

黄河古称大河,或直接叫河,没有黄字。由此看,古代黄河并不黄,黄是后来变成的。是什么因素使大河变黄?当然是泥沙进入大河才染黄了河水,由大河变成了黄河。

直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兰州以上黄河是清的,有祁连山挡住北来的黄沙。黄河源头是青藏高原上的雪山及草原,它们提供的河水是无沙的清流。过了兰州就进入了风成的黄土高原。黄土是风吹来的,它结构松散,块状无层理,孔隙度大,这些特点造成它极易被水流带走。

原始的风成黄土的地貌是平缓开阔的,盆地中堆积的是黄土塬,古时黄河流域的许多地名,都以塬命名,著名的如五大塬、董志塬、乐游塬,它们高高地耸立在渭河两岸。塬上几十到上百平方千米的大平塬。平塬向山岭过渡的是开阔的黄土梁,它们成波状起伏,没有深沟大壑,没有冲沟切割。它们向基岩石山逐渐过渡。

古时的黄土丘陵,必定是灌木丛生,向高处逐渐变成森林。虽然树下是黄土,但由于树木的根系密集,草原覆盖,故仍保持水土,很少流失。后来由于黄土的湿陷性,受到水分淋漓导致砂土陷下。逐渐由湿陷坑转化成落水洞,一连串落水洞因外侧的坍塌而成冲沟,黄土沟源的冲沟出现。低洼地地表水汇集成细沟、切沟,最后也形成有槽水流,在即使长满灌木的低地上形成冲沟。随着人群汇集成村落,落户的居民要开荒种地,烧荒开地,日常生活中举炊煮饭,于是灌木林成了坡地,大树被砍伐建屋做梁。这一毁林谋生的结果以居民点为中心,砍伐无情地向上游扩展,这是自然经济发展的必然。更由于奴隶主、封建领主要建规模庞大的庄院,各国君主要建宫殿,有组织大规模的森林砍伐开始疯狂地向深山老林侵入,于是便出现“阿房出,蜀山秃”的后果。

随着华夏民族的拓展,华夏文化的兴起,人口急剧膨胀,渭河流域、汾河流域平原地区土地成良田,慢慢向上游扩展。黄河两岸居民点以星火燎原之势向各支流侵入,随之而来的是水土流失逐渐明显,黄土高原中的沙土纷纷被一场场山洪冲入黄河,于是黄河日益变黄。大约在汉朝年间首先出现“黄河”的名词,到唐朝便不再有“大河”、“河”的专用名词,一概被“黄河”所代替。

黄土梁

原始的平缓开阔黄土地貌变得崎岖,黄土冲沟条条侵入,黄土塬首先被肢解,一系列单向沟谷深深切入平坦的塬,出现了“平陆不平沟三千”的景象。塬逐渐成为梁。而原始土坡由于冲沟纷纷切入,本来平滑凹坡,被切成陡峻逼仄的黄土冲沟,冲沟两侧再派生次一级支沟,于是单向水流侵蚀为主的黄土梁被切割成一块块孤立黄土小平台,终于形成了黄土峁。

随着黄土区地表植被被毁坏,终于形成赤地千里、童山秃秃、沟谷深切,一片干涸的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黄土失去了植被的保护,形成“雨来洪水起,雨过千沟干”的局面,造成“有雨就涝,无雨即旱”的极端脆弱的生态环境。

经过统计,晋陕峡谷流域只占黄河流域14%表面积,却给黄河带入70%的泥沙。如今每年约有16亿吨(20世纪80年代数字)泥沙入黄河,其中4亿吨沉积在黄河的下游,每年淤高河床8~10厘米。上游则每年削低其高原05厘米。

水土流失是黄土高原的一大弊端。水对黄土地貌的改造是剧烈的。渭南董志塬公元前7世纪面积为1344平方千米,到了1950年只留下中间756平方千米仍是整块高平原,其余面积都被冲沟切割成黄土梁峁区。2700年面积缩小了45%,到了1968年,短短的18年,董志塬只剩下250平方千米的高平原,面积缩小了67%。可见黄土塬面积的锐减是以等比速度递进的,越是近代,破坏的速度越快。

从河口镇到河南郑州桃花峪为中游,长1206千米,落差890米,流域面积344万平方千米,占全河流域面积的46%。这段河流共汇入30条较大支流,水少沙多,区间所增加的水量占黄河水量的425%,增加的沙量占全黄河沙量的92%,为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

黄河的泥沙主要来源于中游。

中国黄河以泥沙多而闻名于世。中国古籍记载“黄河斗水,泥居其七”。根据近代实测资料分析,进入黄河干流的多年平均年输沙量为16亿吨,含沙量为35 千克/立方米。

黄河沙量之多,含沙量之大,为世界大江大河之冠。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水土保持的进展,来沙量有减少的趋势。黄河流域大约70%的面积为黄土高原,其表层覆盖着数十米至数百米的黄土层,土质疏松,抗冲能力低,遇水极易崩解。

黄土高原地区年降水量虽然只有400~500毫米,但降雨集中,暴雨强度大。地质和气候特性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这是黄河多泥沙的根源。

黄河泥沙不仅在下游河段的河床中淤积,在黄河中游的宁蒙河段也发生严重的季节性淤积。宁蒙河段区间的鄂尔多斯高原是黄河中游的暴雨多发区。

每到雨季,这里经常发生暴雨,洪水夹带大量泥沙直接冲入黄河,淤塞河床,迫使黄河主流北移,直接威胁包兰铁路、公路,造成极大危害。

黄河流域不同地区的植被和水土流失情况有很大的不同,而暴雨往往集中在一个较小的地区,单位面积产沙量常有显著差异。

住中游流域面积不大的支流,可以出现沙峰大、洪峰小,或洪峰大、沙峰小的洪峰与沙峰不同步现象。在控制流域面积较大的测站,来水来沙经过较长河段的沿程调整作用,洪峰与沙峰的大小比较同步。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一条大河据估测,黄河每年输往下游的泥沙约16亿吨,占全国外流河总输沙量的60%如果把这些泥沙用载重4吨的卡车运送,每天装载110万车次,也要1年才能运完

黄河含沙量之大确实惊人黄河穿行在海拔4000米的青海草原地区的时候,是一条流速缓慢水流清澈的小溪;它流出青海草原,汇合大通河汉水和洮河以后,水量才大大增加;再经过河套平原,到了内蒙古河口镇以下,黄河进入中游

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地区,这里覆盖着厚厚的一层黄土,且土质疏松,连同它下面疏松的红土层,厚度在100米以上由于缺乏草木的庇护,所以一到雨季,由于大量雨水的冲刷,许多泥沙就会随雨水进入黄河,使河水变成滚滚泥流,成为世界上著名的泥河

黄河

黄河年平均16亿吨的泥沙。

黄河中游河段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支流带入大量泥沙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最大年输沙量达391亿吨(1933年),最高含沙量920千克/立方米(1977年)。三门峡站多年平均输沙量约16亿吨,平均含沙量35千克/立方米。而长江每立方米水含沙量还不到1千克。黄河年平均16亿吨的泥沙,如果筑成宽一米,高一米的城墙,长度相当于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的3倍,相当于赤道长度的27倍。

黄河多泥沙,即含沙量高,会是大量泥沙淤积在下游河床,使下游河床抬升,成为“地上悬河”,容易发生洪水,威胁下游两岸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还会使水库淤积,降低库容量,使水库防洪等作用减弱。

以上就是关于造成黄河的泥沙主要原因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造成黄河的泥沙主要原因是什么、(三)黄河泥沙从哪里来、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是哪里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64828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3
下一篇 2023-04-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