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到买的营养品里有生物利用度,生物利用度是什么是越高越好吗

之前看到买的营养品里有生物利用度,生物利用度是什么是越高越好吗,第1张

是的,高的好。

生物利用度(又称生物有效度或生物可用度)。它是指经静脉外途径给药后被吸收进人血液循环的相对量和吸收速度,即吸收比率(量)和吸收速率(速度)。一般用吸收百分率表示。

有些药物临床指标不够明确,而生物利用度的测定更显重要。

目前实际要求进行生物利用度研究的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类。① 新开发的药物产品,特别是口服制剂。② 改变剂型的产品。③ 改变处方与工艺的产品。以下几类药物,进行生物利用度更有必要。① 预防与治疗严重疾病的药物。② 治疗指数窄的药物。③ 水溶性低的药物。④ 溶解速度慢的药物。⑤ 在胃肠道中生物转化或在胃肠道中不稳定的药物。

能量利用率,举个例子,养蚕的粪便可以喂鱼,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如果不是桑基鱼塘蚕粪用来养鱼的话,粪便里面的能量就浪费了。

粪便被微生物分解,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对人类没有益处。

流入鱼体内的话,可以被人类食用,这样就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除了求最大值和最小值的问题外,在考试和计算中,会给相应的值让你计算。

考试中一般不会让我们计算利用率,因为没法计算。经常会在选择题中让我们区分利用率和传递效率。

高中生物教师博客,请百度刘强博客

它是指经静脉外途径给药后被吸收进人血液循环的相对量和吸收速度,即吸收比率(量)和吸收速率(速度)。一般用吸收百分率表示。

生物利用度是评价药品质量的重要标准。以前评价药品质量往往只重视主药含量的测定。认为药物剂量相同,药物效应也应该相同。然而近二十多年来,根据药物吸收测定和临床观察,发现有些药物剂量相同,药物效应并不相同,药物含量不是决定疗效的唯一标准。除药物含量外还应考虑与吸收比率和吸收速率的有关问题,即生物利用度。对需要多次连续给予的药物,吸收比率常受到重视;但对于一次给药即能奏效的药物(尤其急救用药),其吸收速率常比吸收比率更为重要,因为如果药物吸收过慢,即使最终100 %被吸收,也往往不能达到有效血药浓度而起作用。说明药物效应的出现取决于吸收速率,集中表现在药峰时间和浓度上。生物利用度与药物疗效密切相关,特别是治疗指数窄、剂量小、溶解度小和急救用的药物,其生物利用度的改变,对临床疗效的影响尤为严重,生物利用度由低变高时,可导致中毒,甚至危及生命。反之则达不到应有疗效详-而贻误治疗。临床分析药物治疗无效、效差或中毒原因时,应考虑生物利用度的影响。据报道,上海医科大学曾对某药厂的麦迪霉素生物利用度测定结果为零,这样的药物临床应用岂能有效。又如磷霉素钙,临床反应效果差,据测定其口服生物利用度仅为26 % ,再如泼尼松龙(氢化泼尼松、强的松龙),顿服10mg ,质优的血药浓度为239 4ng / ml ,质差的为60 86ng / nil ,生物利用度差异如此之大,临床效果岂能相同。所以,临床应用生物利用度变化较大的药物,如地高辛、洋地黄毒昔、对乙酞氨基酚(扑热息痛)、异烟脐、复方磺胺甲嗯哇(复方新诺明)、氨茶碱、磺胺嗜吮、泼尼松、泼尼松龙(强的松龙)、阿司匹林、甲苯磺丁脉、峡喃妥因、毗呱酸、磷霉素钙、麦迪霉素、红霉素、苯妥英钠、氯氮罩、氢氯唾嗓、尼莫地平、环抱素等,以及其他一些难溶性的药物,治疗量与中毒量接近的药物,如果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换用不同厂家或不同批号的同一药物时,都要考虑生物利用度的影响,注意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变化,防止无效、效差或中毒现象的发生。必要时应进行生物利用度的测定。

生物利用度的测定生物利用度是以血药浓度一时间曲线下面积( AUC )而比较的。静脉注射后药物全部进人体循环,故其生物利用度为100 %。口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F )为口服与静脉注射剂AUC 的比值。

F 一AU (二口服/AU (书脉注射对主要经肾消除的药物,测定尿中原形药的排泄量,求得口服与静脉注射剂的比值,亦可求得生物利用度。与静脉给药相比较而求得的生物利用度为绝对生物利用度(absolute bioavailability ) ,通常用F 表示。这种参数可准确地表示药物进人体循环的数量。对有些无静脉注射剂型的药物,可将被测制剂与标准制剂相比较,求得两者A 乙U 的比值或测定尿中原形药与给药量的比值。此为相对生物利用度(relative bioavailability ) ,通常用f 表示。

影响生物利用度的因素除与药物的肠道或肝脏首过代谢有关外,还与生产工艺与制剂质量有关,如药物颗粒大小(颗粒越小,溶出越快)、片剂压力大小和药物附加剂等。澳大利亚在1968 一1969 年间暴发苯妥英钠中毒流行,究其原因是药厂将苯妥英钠胶囊中的原附加剂硫酸钙改为乳糖所致,因苯妥英钠用乳糖作附加剂较用硫酸钙作附加剂生物利用度大;某药厂改变了地高辛片剂的配方,提高了溶出速率,导致某医院一个病区3 个月内发生15 例患者地高辛中毒。故使用不同厂家或不同批号的同一药物,尤其安全范围小的药物,一定要注意生物利用度的影响,加强对药物疗效及病情变化的观察和分析。来源:浙江省医学会资料提供,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生物利用度(也叫生物利用率,fraction of bioavailability,F)是指药物制剂被机体吸收的速度和吸收程度的一种度量。药物的制剂因素和人体的生物因素都可以影响生物利用度,从而影响临床疗效。

应该严格遵照医生或执业药师的指导,或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澳大利亚就发生过一起苯妥英钠因为生物利用度改变而引起的广泛中毒的案例。

祝你身体健康。

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

1。食品的消化率如何。例如,虾皮中富含钙铁锌等元素,然而由于很难将其彻底嚼碎,故其消化率较低,因此其中营养素的生物利用率受到影响;

2。食物中营养素的存在形式如何。例如在植物性食物中,铁主要以不溶性的三价铁复合物存在,其生物利用率较低;而动物性食品中的铁为血红素铁,其生物利用率较高;

3。食物中营养素与其他食物成分共存的状态如何,是否有干扰或促进吸收的因素。例如,在菠菜中由于草酸的存在使钙和铁的生物利用率降低;

4。人体的需要状况与营养素的供应充足程度。在人体需要急迫或是食物供应不时,许多营养素的生物利用率提高;反之,在供应过量时便降低。

生物利用度是指制剂中药物被吸收进入人体循环的速度与程度。

生物利用度是反映所给药物进入人体循环的药量比例,它描述口服药物由胃肠道吸收,及经过肝脏而到达体循环血液中的药量占口服剂量的百分比。包括生物利用程度与生物利用速度。

①生物利用的程度(EBA)系指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吸收药物总量的比值,用以衡量药物吸收程度的大小。可用两者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的面积(AUC)之比来求算。

②生物利用的速度(RBA)反映了口服后血药浓度峰值的出现时间及幅度。主要决定于药物制剂的因素,如片剂或胶囊剂等固体剂型的溶出速率快,药物颗粒表面迅速溶出而扩散到肠黏膜,则血药浓度的峰值出现早,峰值的绝对值亦大。通常用血药浓度达峰时间或用吸收速度常数来衡量药物吸收的快慢。

提出与发展

生物利用度这一概念在1945年就已被oser提出,60年代后由于发现一些药物制剂符合当时的药典规定,化学成分相同、含量相等,但用于动物和人体时,血药浓度和吸收速率不一样而屡次发生药剂生物利用度问题而出现严重的医疗事故,才被人们充分认识和承认,如1968年澳大利亚生产的苯妥英钠片剂,病人服用疗效一致很好。

后来,有人将处方中的辅料CaSO4改为乳糖,其他未变,结果临床应用时连续发生中毒事件,引起人们特别注意。经研究发现,将处方中的CaSO4改为乳糖以后,压制的片剂体外释放和体内吸收都大大提高,使血药浓度超过了最低中毒浓度,因此发生中毒事件,因此对其研究也日渐被人们重视。

生物利用度的体外研究一般口服药物的溶出度研究为其控制指标,如1970年的《美国药典》(USP)就规定了一些制剂需做体外溶出试验,作为控制生物利用度的指标,在以后的各国药典中越来越多收载的制剂需做体外溶出试验,《中国药典》自1975年版(二部)附录记录了片剂、胶囊剂和固体剂型的溶出度测定方法,1995年版已有半数以上的片剂及胶囊剂需做溶出度测定。

生物利用度体内研究通常是以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曲线(C-t曲线)下面积(AUC)和用药后所能达到的最高血药浓度(峰浓度,峰值、Cmax)以及到达最高血药浓度的时间(达峰时间tmax)来表示。

以上就是关于之前看到买的营养品里有生物利用度,生物利用度是什么是越高越好吗全部的内容,包括:之前看到买的营养品里有生物利用度,生物利用度是什么是越高越好吗、高中生物 能量利用率、何谓生物利用度有何临床意义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64824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3
下一篇 2023-04-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