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顺序

化学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顺序,第1张

1. 以原子结构为依据:例如,比较Na+ Mg2+ Al3+ 的氧化性强弱Na+ Mg2+ Al3+ 三种微粒电子结构相同,但核电核数依此增大,微粒半径依此减小,故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l3+ > Mg2+ > Na+ 2.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依据 ①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还原性增强(氧化性减弱),离子氧化性减弱(还原性增强) ② 统周期元素,从左向右原子还原性减弱,氧化性增强 3.根据氧化-还原程度的大小判断 ① 不同氧化剂与同一还原剂反应,看还原剂被氧化的程度使其呈高价态者氧化性强 ② 不同还原剂与同一氧化剂反应,看氧化剂被还原的程度使其呈低价态者还原性强 4.以反应物,产物之间的关系判断 对于氧化-还原反应一般有如下对应关系:氧化剂+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 则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如根据: K2CrO7+14HCI()=2KCI+CrCI3+CI2↑+7H2O 可以判断在酸性条件下,氧化性:K2CrO7> CI2 ,还原性:HCI> CrCI3 5.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 按照金属活动性顺序,排在前面的金属元素其原子的还原性强,排在后面的金属元素其阳离子的氧化性强例如,还原性Na>Mg>AI, 氧化性Cu2+>H+>Zn2 6 根据非金属活动性顺序比较.如按F、 O 、CI、 Br 、I 、S的顺序从左向右原子氧化性减弱,而阴离子还原性增强 7 根据元素价态高低比较 ① 同种元素一般价态较高者氧化性强 如氧化性:Fe3+>Fe2+Sn4+>Sn2+ ,S(+6)>S(+4)>S(0)>S(-2) ② 含氧酸的比较:HCIO>HCIO2>HCIO3>HCIO4(氧化性) 8.根据原电池、电解池的电极反应判断 ① 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原电池的两极,还原性:负极金属>正极金属 ② 在电解过程中,氧化性越强的金属阳离子优先在阴极放电,还原性强的非金属阴离子优先在阳极放电 9.氧化性、还原性强弱与外界条件有关 ①浓度一般而言,同种氧化剂浓度大者氧化性强如氧化性:浓HNO3>稀HNO3 ②温度升高温度氧化剂氧化性增强,还原剂还原性也增强反之,可根据温度条件判断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如:常温下KMnO4可将HCI氧化为CI2,而MnO2则需加热才能将HCI氧化为CI2,因此得知氧化性:KMnO4>MnO2 ③溶液得酸碱度一般在酸性环境下,氧化性较强,如酸性KMnO4或酸性K2CrO7 10.根据微粒得失电子放出(或吸收)的能量判断 当几种原子获得相同的电子数形成稳定结构的阴离子时,放出的能量越大或形成的离子稳定性越强,则该原子的氧化性越强,反之越弱;同理,当失去电子也一样

首先我得说有些氧化性比起来没有意义,所以我只会说部分的,够你高考玩了。首先氧化性:1浓HNO3约=浓H2SO4>稀HNO3=稀H2SO4=HCl,注意稀HNO3在中等浓度仍具有氧化性,所以要看具体题目。2卤素单质F2>Cl2>Br2>I2。3那三个金属离子Fe3+>Cu2+>Fe2+4SO3等价于浓H2SO4,SO2等价于H2SO3。5HClO只用知道它强氧化性就可以。6S和H2SO3都是还原性强的物质,H2SO3和H2S反应会表现出氧化性。而硬要比的话,S略大于Br2(对角线定律)。7重要的“碘量法”,硫代硫酸钠和碘单质反应生成电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说明碘单质的氧化性比硫酸钠强。8硬要比的话,Fe3+会把I-氧化成I2,即氧化性Fe3+>I2。(其实貌似也大过Br2,不过这不记得了也不用考,除非题目已经告知。)9Cl2和浓H2SO4或浓HNO3没有比的意义。

高中氧化性强弱顺序排序口诀:常见离子还原性:S2- >SO3(2-)>I->Fe2+>Br->Cl->F-;常见离子氧化性:K+ <Ca2+ <Na+ <Mg2+ <Al3+< Zn2+< Fe2+ < Pb2+<H+<Cu2+ <Fe3+ <Ag+;强弱律:氧化性中,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中,还原剂>还原产物;价态律:元素处于最高价态,只具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态,只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既具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守恒律: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数目等于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数目。 扩展资料 强弱律:氧化性中,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中,还原剂>还原产物;价态律:元素处于最高价态,只具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态,只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既具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守恒律: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数目等于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数目。

1 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

(1)氧化剂(氧化性)+还原剂(还原性)。还原产物+氧化产物。氧化剂----还原产物。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还原剂---氧化产物。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2)可根据同一个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判断。氧化性:氧化剂>还原剂。还原性:还原剂>氧化剂

2 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

(1)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原子(或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对应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金属原子还原性逐渐增强,对应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减弱。

(2)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单质还原性逐渐减弱,氧化性逐渐增强。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强,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减弱。

3 根据元素酸碱性强弱比较

根据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碱性强弱比较。酸性越强,对应元素氧化性越强。碱性越强,对应元素还原性越强。

4 根据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判断

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的原电池的两极。负极金属是电子流出的极,正极金属是电子流入的极。其还原性:负极金属>正极金属

扩展资料:

氧化性是指物质得电子的能力。处于高价态的物质和活泼非金属单质(如:氟、氯、氧等)一般具有氧化性,而处于低价态的物质一般具有还原性。

氧化性物质,是指本身未必燃烧,但可释放出氧,可能引起或促使其他物质燃烧的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物质。常指在无机化合物中含有高价态原子结构的物质和含有双氧结构的物质。其本身一般不会燃烧。

但如果遇到酸或受潮湿、强热,或与其他还原性物质、易燃物质接触,即能进行氧化分解反应,放出热量和氧气,引起可燃物质的燃烧,有时还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将氧化性物质列为第51类危险货物。

氧化反应是指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氧气在此过程中提供氧。

物质失电子的作用叫氧化;相反的,得电子的作用叫还原。狭义的氧化反应指物质与氧化合;还原反应指物质失去氧的作用。氧化时氧化值升高;还原时氧化值降低。氧化、还原都指反应物(分子、离子或原子)。

氧化也称氧化反应。有机物反应时把有机物引入氧或脱去氢的作用叫氧化;引入氢或失去氧的作用叫还原。物质与氧缓慢反应缓缓发热而不发光的氧化叫缓慢氧化,如金属锈蚀、生物呼吸等。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叫燃烧。

特征:

1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氧化反应的一种;氧气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得电子的作用叫还原。狭义的氧化指物质与氧化合;还原指物质失去氧的作用。氧化时氧化值升高;还原时氧化值降低。

氧化、还原都指反应物(分子、离子或原子)。氧化也称氧化作用或氧化反应。有机物反应时把有机物引入氧或脱去氢的作用叫氧化;引入氢或失去氧的作用叫还原。物质与氧缓慢反应缓缓发热而不发光的氧化叫缓慢氧化,如金属锈蚀、生物呼吸等。

2一般物质与氧气发生氧化时放热,个别可能吸热如氮气与氧气的反应。电化学中阳极发生氧化,阴极发生还原。

3根据氧化剂和氧化工艺的不同,氧化反应主要分为空气(氧气)氧化和化学试剂氧化。化学试剂氧化具有选择性好、过程简单、方便灵活等优点,在医药化工领域,由于产品吨位小,因此多用化学试剂氧化法。

4化学试剂氧化所用的氧化剂有无机氧化剂和有机氧化剂,无机氧化剂包括:高价金属氧化物、高价金属盐、硝酸、硫酸、氯酸钠、臭氧、过氧化氢等;有机氧化剂一般是缓和的氧化剂,包括硝基物、亚硝基物、过氧酸以及与无机氧化物形成的复合氧化剂。

5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如氢气中的氢元素,化合价为0,发生氧化反应时变成+1价的氢离子。

6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氧化性

不要背啊,记住氧化还原反应之后的产物,

是“强氧化剂制弱氧化剂”,“强还原剂制弱还原剂”,如

铝可以置换铁,铁可以置换铜

举例!

氧化性:f2>cl2>br2>fe3+>i2>so2>s

高锰酸钾溶液的酸性越强,氧化性越强。

还原性:s2->so3(2-)>i->fe2+>br->cl->f-

推荐:

常见的氧化剂有:1活泼的金属单质,如x2(卤素)、o2、o3、s等

2高价金属阳离子,如cu²+,fe3+等或h+

3高价过较高价含氧化合物,如mno2、kmno4、k2cr2o7、hno3、h2so4(浓)、kclo3、hclo等

4过氧化物,如na2o2、h2o2等

常见的还原剂有

1活泼或较活泼的的金属,如k,na,mg,al,zn,fe等

2低价金属阳离子,如fe3+,sn2+等

3非金属阳离子,如cl-,b-,i-,s2-等

4某些非金属单质,如h2,c,si

在含可变化合价的化合物中,具有中间价态元素的物质(单质或化合物)即可作氧化剂,又可做还原剂,例如cl2,h2o2,fe2+,h2so3等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1)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2)根据物质活动顺序判断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

1金属活动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原子还原性逐渐减弱,对应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强。

(金属还原性与溶液有关,如在稀盐酸,稀硫酸中al比cu活泼,但在浓硝酸中cu比al活泼

2非金属活动顺序

f

cl

br

i

s

原子(或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对应阳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

(3)根据反应条件判断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

当不同的氧化剂作用于同一还原剂时,若氧化剂价态相同,可根据反应条件的高、低来进行判断,例如:

16hcl+2kmno4=2kcl+2mncl2+8h2o+5cl2(1)

4hcl+mno2=(加热)mncl2+2h2o+cl2(2)

4hcl+o2=(cucl2,500摄氏度)2h2o+2cl2(3)

上述三个反应中,还原剂都是浓盐酸,氧化产物都是cl2,而氧化剂分别是kmno4,mno2,o2,(1)式中kmno4常温下就可以把浓盐酸中的氯离子氧化成氯原子,(2)式中mno2需要在加热条件下才能完成,(3)式中o2不仅需要加热,而且还需要cucl2做催化剂才能完成,由此可以得出氧化性kmno4>mno2>o2

(4)根据氧化产物的价态高低判断

当变价的还原剂在相似的条件下作用于不同的氧化剂时,可根据氧化产物价态的高低来判断氧化剂氧化性的强弱,如:

2fe+3cl=(加热)2fecl3

fe+s=(加热)fs

可以判断氧化性:cl2>s

(5)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

1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

f

cl

br

i

非金属原子(或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对应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

li

na

k

rb

cs

金属原子还原性逐渐增强,对应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减弱。

2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

na

mg

al

si

p

s

cl

单质还原性逐渐减弱,氧化性逐渐增强

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强,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减弱

(6)根据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碱性的强弱判断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

例如,酸性:hclo4>h2so4>h3po4>h2co3

可判断氧化性:cl>s>p>c

(7)根据原电池、电解池的电极反应判断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

1两中不同的金属构成原电池的两极。负极金属是电子流出的极,正极金属是电子流入的极,其还原性:负极>正极。

2用惰性电极电解混合溶液时,在阴极先放电的阳离子的氧化性较强,在阳极先放电的阴离子的还原性较强。

(8)根据物质浓度的大小判断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

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的物质的浓度越大,其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反之,其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弱。如氧化性:hno3(浓)>hno3(稀),还原性:hcl(浓)>hcl(稀)

氧化还原性强弱的顺序

常见离子还原性:S2->SO3(2-)>I->Fe2+>Br->Cl->F-。

常见离子氧化性:K+<Ca2+<Na+<Mg2+<Al3+<Zn2+<Fe2+<Pb2+<H+<Cu2+<Fe3+<Ag+。

这种反应能够理解成由两个半反应构成,即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此类反应都遵守电荷守恒。在氧化还原反应里,氧化与还原必然以等量另外开展。两者能够比喻为阴阳之间相互依靠、转化、消长且互相对立的关系。

氧化还原反应中,存在以下一般规律:

强弱律:氧化性中,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中,还原剂>还原产物。

价态律:元素处于比较高价态,只具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态,只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既具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转化律:同种元素不同价态间发生归中反应时,元素的氧化数值接近而不交叉,比较多达到同种价态。

优先律:对于同一氧化剂,当存在多种还原剂时,通常先和还原性比较强的还原剂反应。

化学氧化还原性强弱顺序排列1、根据电极电势判断 根本的是根据电极电势判断,数越大氧化性越强(包括符号)

下面简单列几个常用的:(不太全)

氧化性:氟气(F的零价),高铁酸盐(酸性,正6价),高锰酸钾,重铬酸盐,过氧化氢,氧气,氯气,溴,碘,硫,等等

还原性:碱金属,碱土金属(4,5,周期),氢化铝锂,硼氢化钠(有机中常用)铝,锌,铁等较活泼金属,氢气,等等2、根据物质的活动性顺序比较氧化还原性的强弱①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和置换反应比较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越前面的金属越易失去电子,金属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对应的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例如:还原性:Fe>Cu,氧化性: ②根据非金属活动性顺序和置换反应比较 非金属活动性强的,其单质的氧化性强,对应的阴离子的还原性弱. ③根据周期表中的位置比较 同一周期的主族元素,从左到右,金属单质的还原性减弱,对应的阳离子的氧化性增强;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增强,对应的阴离子的还原性减弱.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单质的还原性增强,对应的阳离子的氧化性减弱;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减弱,对应的阴离子的还原性增强. (3)根据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条件比较当不同的氧化剂氧化同一种还原剂时,若氧化产物相同,可根据反应条件来比较氧化剂的氧化性的强弱. (4)根据氧化程度或还原程度比较同一种还原剂被不同的氧化剂氧化时,氧化程度越大,其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同一种氧化剂被不同的还原剂还原时,还原程度越大,其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例如:所以,还原性:Zn>Cu. (5)根据元素的化合价比较同一种元素,一般是化合价越高,氧化性越强,化合价越低,还原性越强.例如: (最低价)只有还原性,(最高价)只有氧化性,其余价态的氯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例如,将通入热的NaOH溶液中发生下列反应:既被氧化成(中)又被还原成(NaCl中). (6)根据原电池、电解池中的电极反应比较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原电池的两电极时,被氧化的金属(负极)的还原性大于正极金属的还原性.用惰性电极电解混合溶液时,在阴极先得电子的阳离子的氧化性强;在阳极先失电子的阴离子的还原性强.例如:在阴极,按得电子的先后顺序排列为:,与离子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一致.在阳极按失电子的先后顺序排列为:,与离子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一致. (7)根据浓度比较同一种还原剂,浓度越大,还原性越强.例如,还原性:浓盐酸>稀盐酸.同一种氧化剂,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例如,氧化性:浓硝酸>稀硝酸

以上就是关于化学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顺序全部的内容,包括:化学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强弱顺序、化学,氧化性强弱顺序、高中氧化性强弱顺序排序口诀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64771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3
下一篇 2023-04-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