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层的功能特点

应用层的功能特点,第1张

属于应用的概念和协议发展得很快,使用面又很广泛,这给应用功能的标准化带来了复杂性和困难性。比起其它层来说,应用层需要的标准最多,但也是最不成熟的一层。但随着应用层的发展,各种特定应用服务的增多,应用服务的标准化开展了许多研究工作,ISO已制定了一些国际标准(IS)和国际标准草案(DIS)。因此,通过介绍一些具有通用性的协议标准,来描述应用层的主要功能及其特点。

主要是提供网络任意端上应用程序之间的接口。 计算机网络上电子邮件的实现开始了人们通信方式的一场革命。电子邮件的吸引力,在于象电话一样,速度快,不要求双方都同时在场,而且还留下可供处理或多处投递的书写文电拷贝。

虽然电子邮件被认为只是文件运输的一个特例,但它有一些不为所有文件运输所共有的特殊性质。因为,电子邮件系统首先需考虑一个完善的人机界面,例如写作,编辑和读取电子邮件的接口,其次要提供一个运输邮件所需的邮政管理功能,例如管理邮件表和递交通知等。此外,电子邮件与通用文件运输的另一个差别是,邮件文电是最高度结构化的文本。在许多系统中,每个文电除了它的内容外,还有大量的附加信息域,这些信息域包括发送方名和地址、接收方名和地址、投寄的日期和时刻、接收复写副本的人员表、失效日期、重要性等级、安全许可性以及其它许多附加信息。1984年CCITT制定了叫做MHS(文电处理系统)的X.400建议的一系列协议。ISO试图把它们收进OSI的应用层,并叫做MOTIS(面向文电的正交换系统)。由于X.400结构的缺少,这种吸收不是很简单。1988年又修改了X400,力争与MOTIS会聚。本章我们将介绍MHS。 其它应用已经或正在标准化。在此,要介绍的是目录服务、远程作业录入、图形和信息通信。

(1)目录服务:它类似于电子电话本,提供了在网络上找人或查到可用服务地址的方法。

(2)远程作业录入:允许在一台计算机上工作的用户把作业提交到另一台计算机上去执行。

(3)图形:具有发送如工程图在远地显示和标绘的功能。

(4)信息通信:用于家庭或办公室的公用信息服务。例如智能用户电报、电视图文等。

联系控制服务元素]ACSE和up][2]sup]提交、并发与恢复CCR b]

随着应用层的发展,各种特定应用服务增多,当初ISO7498中定义的应用层服务已大部

分划归到公共应用服务元素(CASE)中去了,而且许多应用有一定数据的共同部分,几乎

所有这些应用都需要管理连接。为了避免每一个新的应用都要重新从头开始,ISO决定把这

些公共部分实行标准化。下面描述其中最重要的两个。

(1)联系控制服务元素ACSE

联系控制服务元素提供应用连接的建立和正常或异常释放的功能。

所谓联系是指两个应用实体之间的连接;联系控制服务元素是应用层的基本核心子集

。提出以下几个ACSE原语:

1)A一ASSOCIATE建立一个联系

2)A一RELEASE 释放一个联系

3)A一ABORT 用户发起的夭折

4)A一P一ABORT 提供者发起的夭折

每一条ACSE原语与相应的表示层服务原语有一一映照关系,也即应用联系与表示连接

是同时建立、同时释放的。

(2)托付、并发和恢复(CCR)

CCR的主要目的就是协调若干个(相互关联的)应用联系,为基本多应用联系的信息处

理任务提供一个安全和高效的环境。几乎所有的需要可靠性操作的应用都使用CCR。

在CCR模型中,数据分为两大类:安全数据和常规数据,所谓安全数据是那些能经受应

用失败,并且在应用联系恢复到正常后可以重新引用的数据。通常是把安全数据存储在外

部存储介质中。为了保证安全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对它的修改要用一些特定的规则,

例如特定的封锁机制。所谓常规数据是那些在应用联系工作期间并没有被保存在可靠存储

区域的数据。例如在缓冲区或工作栈中。当应用联系受到破坏后,这些数据将不再可用。

1、组成: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链路层

2、各层主要功能:

应用层:负责向用户提供应用程序,比如>

传输层:负责对报文进行分组和重组,并以TCP或UDP协议格式封装报文。

网络层:负责路由以及把分组报文发送给目标网络或主机。

链路层:负责封装和解封装IP报文,发送和接受ARP/RARP报文等。

扩展资料

OSI是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 简称OSI),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联合制定的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为开放式互连信息系统提供了一种功能结构的框架。

它从低到高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而TCP/IP简单来说就是OSI的简化版,把OSI的七层简化为了四层。TCP/IP 定义了电子设备如何连入因特网,以及数据如何在它们之间传输的标准。

协议采用了4层的层级结构,每一层都呼叫它的下一层所提供的协议来完成自己的需求。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 TCP/IP协议

物联网应用层的作用是实现物联网的智能应用。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其英文名称是:“Internet of things(IoT)”,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物联网有两层意思:

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

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

物联网架构可分为三层: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感知层由各种传感器构成,包括温湿度传感器、二维码标签、RFID标签和读写器、摄像头、红外线、GPS等感知终端。感知层是物联网识别物体、采集信息的来源。

网络层由各种网络,包括互联网、广电网、网络管理系统和云计算平台等组成,是整个物联网的中枢,负责传递和处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

应用层是物联网和用户的接口,它与行业需求结合,实现物联网的智能应用。

(1)应用层:与其他计算机进行通讯的一个应用,它是对应应用程序的通信服务的。例如,一个没有通信功能的字处理程序就不能执行通信的代码,从事字处理工作的程序员也不关心OSI的第7层。但是,如果添加了一个传输文件的选项,那么字处理器的程序员就需要实现OSI的第7层。示例:telnet,>

以上就是关于应用层的功能特点全部的内容,包括:应用层的功能特点、TCP/IP网络模型从上至下哪四层组成各层主要功能是什么、物联网应用层的作用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64530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3
下一篇 2023-04-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