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无达诂味有别裁意思

诗无达诂味有别裁意思,第1张

诗无达诂:

诗词没有通达的解释 

"达诂”的意思是确切的训诂或解释。 

出自董仲舒《春秋繁露》

其中大学有科目叫《训诂学》也即这个字意也同!

味有别裁:

味道有别出心裁之意。

合起来就是说,诗句没有标准的,确切的意思,味道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应该别出心裁。

一、因为阅读者的人生阅历不同。

文学鉴赏是一种审美性的精神活动,读者在鉴赏中所获得的,可以是作者所表达的,也可以与作者的意图相径庭,这主要是在鉴赏中,对于作者所创造的审美意象要进行再创造,而不同的读者因为阅历的不同,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即使欣赏同一作品,所创造的审美意象也是不同的,达观时,万物皆好,悲伤时,乐景亦哀。这里所说的人生阅历、生活经验,不仅指通过自己的直接的社会实践所得来的经验,也应包括读者从文化遗产特别是文艺作品的阅读中所得来的经验。

二、因为阅读者的理解角度不同。

阅读、鉴赏诗歌,是以对诗歌的内蕴的理解为基础的,阅读者的情感倾向、思想水平不同,对同一诗歌的感受、理解、评价就不同。另外,阅读者的审美观点、艺术趣味、欣赏习惯的差异,也是使得“诗无达诂”形成的原因。

三、因为诗歌语言的不确定性。

诗歌等文学作品是借语言来做雕塑描写的艺术,它的形象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阅读者要在领会语言意义的基础上调动自己的阅读体验,去解读诗歌所塑造的形象。而诗歌语言存在语义的多义性,它首先表现为能指与所指之分,能指是指作品语言的字面意义,所指是指作品语言的隐含意义。

        跟随兰若学堂学习论语一年多了,很多时候会有思想的灵光一现,总是以忙为借口,没有随时用文字记下那些闪烁的灵光。现在想来甚是惭愧!“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俗语形象地说明了论语是一座巨大的思想宝库,我辈所得实在是不过沧海一粟而已。

        现就最近学习子罕篇26章的一点浅薄认识与大家交流,更希望得到方家指正和教导。“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句话在平台上老师的讲解中是把“夺”解释为“夺取”。我查阅字典“夺”有义项“失去”,我又在网上搜索发现,这句话的解释有许多种。综合各种解释,我感觉通顺的解释是“一支军队可以没有(失去)将帅,一个人也不可以没有(失去)志向”,这样很显然是强调志向对于做人的重要性!因为谁都知道“三军不可一日无帅”,可本章用假设和取舍,“两害相权取其轻”来强调志向对于人生的重要性。

        让我感到惊喜的是,课堂上我把这句话说给孩子们的时候,孩子们很自然地把“志”理解成“志气”:“即使军队可以没有元帅,一个人也不可以没有志气!”这样理解不是也很通顺很合理吗?

        古人云“诗无达诂”,可以有多种理解而又不能穷其义,我想这大约就是经典的一种魅力所在吧!

        诗无达诂,学无止境,学海无涯,美不胜收!学习,永远在路上!我们,需努力,再努力……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的意思是:夏天的风若知道我的情意,请将我的梦吹到西边的洲沚(与她相聚)。

这两句话出自于《西洲曲》——南北朝·佚名,原文如下: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将它翻译成白话文如下:

思念梅花很想去西洲,去折下梅花寄去长江北岸。

(她那)单薄的衣衫像杏子那样红,头发如小乌鸦那样黑。

西洲到底在哪里?摇着小船的两支桨就可到西洲桥头的渡口。

天色晚了伯劳鸟飞走了,晚风吹拂着乌桕树。

树下就是她的家,门里露出她翠绿的钗钿。

她打开家门没有看到心上人,便出门去采红莲。

秋天的南塘里她摘着莲子,莲花长得高过了人头。

低下头拨弄着水中的莲子,爱你的感情就如流水一般缠绵悱恻,纯净悠长。

把莲子藏在袖子里,那莲心红得通透底里。

思念郎君郎君却还没来,她抬头望向天上的鸿雁。

西洲的天上飞满了雁儿,她走上高高的楼台遥望郎君。

楼台虽高却看望不到郎君,她整天倚在栏杆上。

栏杆曲曲折折弯向远处,她垂下的双手明润如玉。

卷起的帘子外天是那样高,如江水般荡漾着一片空空泛泛的深绿。

梦境像江水一样悠长,伊人你忧愁我也忧愁啊。

夏天的风若知道我的情意,请将我的梦吹到西边的洲沚(与她相聚)。

其中有一些字词,我觉得有必要单独解释一下:

《西洲曲》:选自《乐府诗集·杂曲歌辞》。这首诗是南朝民歌。西洲曲,乐府曲调名。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意思是说,女子见到梅花又开了,回忆起以前曾和情人在梅下相会的情景,因而想到西洲去折一枝梅花寄给在江北的情人。下,往。西洲,当是在女子住处附近。江北,当指男子所在的地方。

鸦雏色:像小乌鸦一样的颜色。形容女子的头发乌黑发亮。

两桨桥头渡:从桥头划船过去,划两桨就到了。

伯劳:鸟名,仲夏始鸣,喜欢单栖。这里一方面用来表示季节,一方面暗喻女子孤单的处境。

乌臼:现在写作“乌桕”。

翠钿:用翠玉做成或镶嵌的首饰。

莲子:和“怜子”谐音双关。

清如水:隐喻爱情的纯洁。

莲心:和“怜心”谐音,即爱情之心。

望飞鸿:这里暗含有望书信的意思。因为古代有鸿雁传书的传说。

青楼:油漆成青色的楼。唐朝以前的诗中一般用来指女子的住处。

尽日:整天。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意思是说,卷帘眺望,只看见高高的天空和不断荡漾着的碧波的江水。海水,这里指浩荡的江水。

海水梦悠悠:梦境像江水一样悠长。

《西洲曲》,五言三十二句,是南朝乐府民歌中少见的长篇。全文感情十分细腻,“充满了曼丽宛曲的情调,清辞俊语,连翩不绝,令人‘情灵摇荡’。”《西洲曲》可谓这一时期民歌中最成熟最精致的代表作之一。

首句由“梅”而唤起女子对昔日与情人在西洲游乐的美好回忆以及对情人的思念。自此,纵然时空流转,然而思念却从未停歇。接下来是几幅场景的描写:西洲游乐,女子杏红的衣衫与乌黑的鬓发相映生辉、光彩照人;开门迎郎,满怀希望继而失望,心情跌宕;出门采莲,借采莲来表达对情人的爱慕与思念;登楼望郎,凭栏苦候,寄情南风与幽梦,盼望与情人相聚。这其中时空变化,心情也多变,时而焦虑,时而温情,时而甜蜜,时而惆怅,全篇无论是文字还是情感都流动缠绵。

《西洲曲》在艺术上有以下三点值得注意。

第一是善于在动态中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比如“门中露翠钿”一句,生动形象地通过动作表达出了人物的心情,而“采莲南塘秋”六句,是全篇的精华所在,它集中笔墨描写主人公的含情姿态,借物抒情,通过“采莲”“弄莲”“置莲”三个动作,极有层次地写出人物感情的变化,动作心理描写细致入微,真情感人。

第二是叠字和顶真的运用。“开门迎郎”场景中,四个“门”字的叠用,强化了女子急切盼望心上人的到来,而不时从门缝向外张望的焦虑心情。“出门采莲”场景中,又连用七个“莲”字,着意渲染女子缠绵的情思。而顶真的运用使得句子灵活生动,朗朗上口。

第三是双关隐语的运用。双关隐语,是南朝乐府民歌中一个显明的特征,它在诗经时代的民歌和汉魏乐府民歌中很少见。一说“莲”与“怜”字谐音双关,而“怜”又是“爱”的意思,隐语极言女子对情人的爱恋。同时,“莲子清如水”暗示感情的纯洁,而“莲心彻底红”是说感情的浓烈。这些双关隐语的运用使诗歌显得含蓄多情。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此诗以“难解”著称,有研究者将其称之为南朝文学研究的“哥德巴赫猜想”。比如关于此诗的叙述视角就有不同解读,多数人从女子的视角来理解,也有人从男子的视角入手,认为“忆梅下西洲”中的“梅”指代男主角所寄情的心上人。常言道,诗无达诂,我们在解读的时候也可以尝试多种新的视角,从而使诗歌的意蕴更加丰富。

创作特点:

1心思巧藏,以动作展现心境

“折梅寄江北”,女主人公折梅一枝,唤起对过去西洲梅下相会的回忆,因思念情人想去西洲,于是穿上了“杏子红”的“单衫”,梳起了“鸦雏色”的头发。一折、一穿、一梳,动作看似随意,却展现出痴心女子对爱人思念之深的心境。诗歌的第七句至第十二句,写出少女沉浸于忆念、相思中。风吹叶落,她误以为情人足音,乃“门中露翠钿”,从门缝中探出头等候情人的到来。一“露”,表露了急切、害羞的少女情怀,但情人依旧是无影无踪,心中的焦急之情再也抑制不住了。“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为了掩过邻人的耳目,只好借故出门去采莲。此刻的她,百感交集:深切的思念,失意的感觉,受窘为难的心态,一起涌向心头。这种含羞的姿态,渴慕相思的神色,一系列巧作掩饰的动作,描绘的惟妙惟肖,跃然纸上。于平常的动作中,巧妙地刻画出女子微妙的心理,及对爱情胸怀一颗赤诚之心。

2托物寄情,巧借景物吐真情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民歌《子夜四时歌》)这些诗句是托月寄情,而这一作品则是托“梅”托“莲”来表达相思。“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折梅表达思念之情,以自然景物起兴。“莲花”、“莲子”、“莲心”,由外而内“彻底红”。“莲心”即“怜心”,“彻底红”即红得透彻,喻爱情的赤诚坚贞,语意双关。“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雁可传情,然而,“鸿飞满西洲”,却没有传来情人的音讯,极写相思之深;“海水梦悠悠”,“海水”“悠悠”,喻终年的相思没有穷尽,托物寄情。总之,诗歌善于以眼前的寻常之物,或起兴抒情,或比喻言志,或语意双关,婉转倾吐真情,耐人寻味。

3时节变迁,巧用民间词语

早春时节可“折梅”,春夏之交穿“单衫”,仲夏之时“伯劳飞”,于初秋“采红莲”,值仲秋“弄莲子”,到深秋“望飞鸿”。诗中巧妙地运用民间丰富的词语,表明了季节的变换,条理井然,时序渐进。女子相思怀念的深情,娓娓动听地叙述在诗的字里行间。

4蝉联而下,巧“接字”

全诗三十二句,四句一解,用蝉联而下的接字法,顶针勾连,技法之“巧”,真令人拍案叫绝。“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等等诗句,如此环环相扣,接字成篇,不仅声情摇曳,情味无穷,而且节奏和谐,优美动听。

如下:

“诗无达诂”原作“《诗》无达诂”,最早见于汉代董仲舒的《春秋繁露·精华》篇,“所闻《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从变从义,而一以奉天”。“达”,明白晓畅之意,这里的“诂”、“占”、“辞”都有解释、说明等意思。这句话的意思大致是:对同一文本的理解,不同的读者可以有不同的阐释。

就是《诗》、《易》、《春秋》这些经典的解读也没有一个确定不变的理解和解释。

中国最早诗歌总集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董仲舒《春秋繁露·精华》:所闻诗无达诂,易无达占,春秋无达辞。

董氏从先秦时人赋诗言志多断章取义的实际情况出发,认为要自由表达意旨,可不顾及原诗题旨,对《诗》作任意的引用和发挥。

以上就是关于诗无达诂味有别裁意思全部的内容,包括:诗无达诂味有别裁意思、造成诗无达诂的原因、诗无达诂,学无止境,美不胜收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64502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3
下一篇 2023-04-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