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动句的句子特点

连动句的句子特点,第1张

连动句有以下特点:

两个动词短语, 互不作成分,而是共同作谓语,但在语义上有目的和方式、原因和结果、先和后的关系。因此短语的位置顺序不能相互颠倒,中间也没有语音停顿。它们可以分别连着主语单说。

如:他搜集着一片片的干苔藓烧水喝。(目的)

凭着他的求生的意志,他还是挣扎着蠕动爬行。(方式)

由于长期的劳累过度,李老师终于生病住院了。(因果)

英语连动句 English sentence with serial verbs ,就是由一系列动词组成的并列句,eg

He stood up,picked up the sword,and pointed at them

一)连动句是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动词构成谓语的单句。

(二)连动句有以下几个特点:

1 谓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动词构成

2 所有动作描述的是同一个主语

3 动作之间没有停顿,也没有关联词语

(三)连动句“V1+V2”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V2 是V1的目的

(1)“来/去……+V2”

例:李明来学校学习了。

我去图书馆看书了。

(2)其它

例:妈妈上街买菜了。

奶奶进城看戏了。

小明,快坐下来学习吧。

2 V1是V2进行的方式

例:他每天坐车去学校。

他平时用钢笔写字。

他唱着歌走进教室。

3 肯定形式V1+否定形式V2,肯定和否定形式表示动作的两个方面。

例:她拽着李老师不放。

小张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出来。

4 特殊形式

(1)按时间顺序的连贯动作:我拉开门走出教室。

(2)由“来/去”和其他动词组成的特殊形式:

我们一会儿游泳去。 我们一会儿去游泳。

明天记得找我来。 明天记得来找我。

(3)“有/没有”

你有权力发表意见。

他有病不能来学校。

我没有希望去留学。

(4)前面动词的受事宾语也是后面动词的受事:老师倒了杯水喝。

连动句是用连动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或者是由连动短语直接构成的句子。

连动句有以下特点: 两个动词短语, 互不作成分,而是共同作谓语,但在语义上有目的和方式、原因和结果、先和后的关系。因此短语的位置顺序不能相互颠倒,中间也没有语音停顿。它们可以分别连着主语单说。如:

他搜集着一片片的干苔藓烧水喝。(目的)

凭着他的求生的意志,他还是挣扎着蠕动爬行。(方式)

由于长期的劳累过度,李老师终于生病住院了。(因果)

兼语句,是句中某一部分同时兼有两种不同的语句成分的句子。

兼语句是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兼语句特点

第一,兼语句的谓语是由动宾短语套接主谓短语构成的,动宾短语的宾语兼做主谓短语的主语。 第二,兼语句多有使令的意思,所以句中前一个谓语多由使令动词充当。常见的使令动词有;“使”、“让”、“叫”、“派”、“命令”、“吩咐”、“禁止”、“请求”、“选举”、“教”、“劝”、“号召”等。此外,前一个谓语也可以是“有”字。 第三,兼语句中兼语的谓语(第二动词)是前边动作所要达到的目的或产生的结果,即兼语前后两个动词在语意上有一定联系。

连动兼语的混合式和交错式:

(1)混合式。句子中混合了连动兼语两种句式的内容。

例如①周总理昨晚陪着西哈努克亲王看戏。

②冯有梅引着徐国梁走出村东。

(2)交错式。句子中连动式和兼语式交错组合。

例如①上月,他们单位的领导派他去上海联系出版古籍的事。

②王团长打电话通知齐连长马上回部队来。

例①先兼语后连动;例②先连动后兼语。

She opened her eyes,sat up,put on her coat,reached out for her glasses,took up her comb and then went out of her bed(6个动词了)她张开眼睛,坐起来,穿衣,伸手拿眼镜,拿起梳子然后下床

从一般意义上来讲,连动句就是连谓句,只是二者的分析角度不同。

例如:我去厨房倒水。这里“去厨房”和“倒水”就是连动,当然也是连谓。

“连动”是从词性的角度来分析命名,前后两个动词之间没有结构上的联系(两者没有补语、定语等的词语结构方面的牵连,是两个结构完整的独立动词),只存在语义上的联系(存在时间先后、因果目的的语义联系)。

“连谓”是从句子结构角度分析和定义的。在这个句子中,“我”是主语,“去厨房”和“倒水”则是两个并列的谓语。因此叫做“连谓句”。

所以说,这是个有两种不同称呼的同一个句子。

1汉语的基本语序

主语+谓语+宾语

我 学习 汉语。

2用“吗”、“呢”的疑问句

你去吗? |你去哪儿呢?

3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

他是谁? |这是什么书? |你去哪儿? |你怎么去?

4正反疑问句

你是不是中国人?一 你是中国人不是?

你有没有照相机?一 你有照相机没有?

5用“ A还是B”的选择疑问句

你喝咖啡还是啤酒? |你去商店还是(去)书店? 注意:“还是”和“或者”是有区别的:

星期天,我在家里看电视或者(X 还是)听音乐

6定语(用在名词前)

(1)说明领属关系,应该用“的”:

这是我的书,那是他的笔。

(2)说明人或事物的性质,不用“的”:

他是汉语老师。|这是中文书。

(3)说明亲属关系或单位,一般不用“的” :

他是我爸爸。|那是我们学校。

7状语(用在动词/形容词前)

(1)副词作状语:

我常常去商店。I她很漂亮。

(2)介词短语作状语:

我在中国学习。|我从美国来。|我跟中国老师学汉语。| 我给他写信。|你往前走。|我对他说了这件事。

(3) 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常用“地”:

他高兴地说:“今天是我的生日”

(4) 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不用“地”:

你快走!

(5) 形容词前有程度副词,一般要用“地” :

他很认真地学习。

&结果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结果)

形式:动词+动词/形容词

(1) 动词+动词(懂、见、完、在、至叽给、成…) :

我听懂了。|我看见他了。 |作业做完了。 |车停在门口。

(2) 动词+形容词(对、错、好、清楚……):

你说对了。|饭做好了。|我听清楚了。

9简单趋向补语

动词+上、下、进、出、回、过、起 /来、去

动词后有宾语,趋向补语是“来 /去”的情况:

(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动词 +处所词语+来/去

明天他回北京来。|他进图书馆去了。

(2 )宾语是事物词语的两种形式:

表示完成:动词 + 来/ 去+ 事物词语

我借来一本书。I他拿去了那支笔。

表示要求:动词 +事物词语+来/ 去

你快倒茶来!

10复合趋向补语

动词+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进来/ 进去、出来/

出去、回来/回去、过来/过去、起来

(1) 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来/去”在句末

他走进教室来。|他跑回家去。

(2)宾语是事物词语的形式:

表示完成,事物宾语前有数量词的两种形式:

他拿出来一本书。|他拿出一本书来。

表示完成,事物宾语前没有数量词:

他拿出书来。

表示要求,事物宾语在“来 /去”前:

你拿出书来!

11程度补语

形式:形容词+极了 /得+不得了 /死了 /坏了 /得很/多了 他高兴极了。 |我累得不得了。 |我饿死了。

12可能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能力或可能性)

形式:动词+得/不+结果补语|趋向补语

表示能力:这本书我看得懂,他看不懂。

表示可能:他明天回得来,我明天回不来。

13情态补语

形式:动词+得+非常/很/比较+形容词

(1) 动词后没有宾语的形式:

他跑得很快。

(2) 动词后带有宾语的形式:

他学汉语学得很好。(重复动词)

汉语他学得很好。 (宾语提前)

他汉语学得很好。 (宾语提前)

14时量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持续多长时间)

(1)持续性动词的三种形式:

我学汉语学了一年。 (重复动词)

我学了一年(的)汉语。 (动词+时间+宾语)

汉语我学了一年。 (宾语提前)

(2)非持续性动词的形式:

他离开中国一年了。(动词 +宾语+时间)

(3) 宾语是人称代词的形式:

我等他等了十分钟。(重复动词)

我等了他十分钟。 (动词+人称代词+时间)

(4) 副词或能愿动词,要放在重复动词前边:

我学汉语 只学一年。/我学汉语 要学一年。

15动量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数量)

形式:动词+动量词(主要是“次、遍、下”)

(1)动词+动量词+事物宾语:

我看了一次**。|他看了一遍课文。|

(2)动词+人称代词宾语+动量词:

昨天,我找了他三次。

16存现句

形式:处所词语+动词+名词

(1)表示存在:墙上有一幅画。

(2 )表示出现:前边来了一个人。

(3 )表示消失:停车场上开走了一辆车。

17动态助词“了”

形式:动词+ 了

说明:“了”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与时间无关) :

昨天我吃了早饭就去学校了。

明天我吃了早饭去学校。

平时我吃了早饭就去学校。

18语气助词“了 1”

形式:“了”在句尾。

说明:表示事情已经发生:

现在他去书店买书了。 |昨天你去书店了没有?(正反问)

19语气助词“了 2”

形式:“了”在句尾

说明:表示变化:

春天了,天气暖和了。

他是大学生了,可以独立生活了。

20动态助词“了” +数量词+语气助词“了”

说明:表示动作可能继续,或不再继续:

我学汉语学了一年了,我还要学习一年。 (还要继续)

我学汉语学了一年了,以后不学了。 (不再继续)

21要…了、就要…了、快…了、快要…了

说明:表示动作或事情很快会发生)

要下雨了。/新年快到了。/汽车快要开了。

我明天就要(快要)回国了。(“快要”前不能用时间词语)

22动态助词“着”

形式:动词+着

说明: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持续

外边下着雨,刮着风。(动作持续、动态)

房间的门开着。 (状态持续、静态)

23动态助词“过”

形式:动词+过

说明:表示过去的经历

我去过北京,没有去过上海。

正反问:你去过北京没有?

24在/正在/正+动词……(呢)

说明:表示动作的进行

他在看书(呢)。|他正在看书(呢)。|他正看书呢。

外边在下着雨。|外边正下着雨。(可以跟“着”一起用)

25连动句

形式:有两个以上的动词

26兼语句

形式:A请/让/叫B +动词

我请他来。

老师让学生写作文。

爸爸叫儿子去买东西。

27用“比”字句表示比较

(1) A (不)比B +形容词

我比他呙。|我不比他呙。

(2) A比B更/还+形容词

我很高,他比我更 /还高。

(3) A比B +形容词+数量// 一点、一些//得多、多了

我比他高五公分。

我比他高一点。

我比他高得多(多了)。

(4) A比B早/晚//多/少+动词+数量

我比他早来五分钟。

我比他多学了三篇课文。

(5) “比”字句中有程度补语,有两种形式:

我比他来得早。

我来得比他早。

28用“ A跟B (不)一样+ (形容词)”表示比较

我的书跟他的书一样。|我的书跟他的书不一样。

我跟他一样高。I这个房间跟那个房间不一样大。

29用“ A有/没有B (这么/那么)+形容词”表示比较

他有我这么呙。

我没有他高。(或:我没有他那么高)

他有你高吗?(或:他有你这么高吗?)

30动词重叠(表示时间短,或尝试)

(1)动作还没有发生,单音节动词之间可用可不用“一” :

这个问题,我要想想。

这个问题,我要想一想。

(2 )双音节动词之间不能用“一”:

这个问题,我们要研究(X —)研究。

(3)动作已经完成,单音节 /双音节动词之间要用“了” :

这个问题,我昨天想了想。

(4)用“在”、“正在”等表示动作的进行,动词不能重叠:

他正在听(X听听)音乐。

31形容词重叠(有生动、形象的作用)

(1)单音节的重叠形式:AA

她有一双大大的眼睛。

(2)双音节的重叠形式: AABB

这是一个干干净净的房间。

(3)形容词重叠作定语,或单独作谓语,后边要用“的” :

一双大大的眼睛 /他的脸红红的。

(4)重叠的形容词前不能用“很”:

她穿得(X很)漂漂亮亮的。

32“把”字句

形式:A把B +动词+其他成分

语义:说明移动、变化或产生的结果

我把门关了。 (动词后用“了”

我把作业做完了。(动词后用“结果补语”)

你把箱子拿上来。(动词后用“趋向补语”)

你把这本书给他。(动词后用宾语)

(1) “把”字句里不能用可能补语:

X我把这本书看得完。

(2) 宾语一般是确指的,或双方都知道的:

你把这本书(X —本书)给他。

(3 )能愿动词/否定词,放在“把”前:

我要把这本书给他。|我没把这本书给他。

(4)动词后有补语“在、至叽给、成”时,常用“把”字句: 我把车停在门口。 |我把书放到桌上。

我把笔还给他。|我把这本英文书翻译成中文。

33被动句

(1)用“被”的“被”字句:

形式:A被B +动词+其他成分

我的词典被他借走了。

我的钱包被人偷了。

(2)不用“被”的被动句:

饭吃完了。|信写好了。

34“是……的”

(1)强调已发生动作的时间、地点、方式

他是昨天来的。

他是从北京来的。

他是坐飞机来的。

(2 )表示态度或看法

我认为,你打人是不对的。

他的学习态度是认真的。

35越来越+形容词/心理类动词

冬天到了,天气越来越冷了。

我越来越喜欢音乐了。

36越……越……:

(1)主语相同:风越刮越大。

(2)主语不同:老师越说,我越不明白。

37—……就……

说明:表示第一个动作发生后,第二个动作马上发生。

(1)主语相同:我一下课就回家。

(2)主语不同:老师一说,我就明白了。

38“有一点儿”和“一点儿”的区别

(1)有一点儿+形容词(有“不如意”的意思):

这本书很好,可是有一点儿贵。

(2)有一点儿+心理类动词:

他们想去公园,我也有一点儿想去。

(3)形容词+ 一点儿(表示比较):

昨天20度,今天(比昨天)冷一点儿

(4)动词+ 一点儿+ (宾语):

我会说一点儿汉语。

39定语的「

名词|代词 般顺序 +形容词/名词+中心语

+扌日示代词+ 数量短语

学校 这 两个 新 学院

她 那 五件 漂亮的 丝绸 衣服

40状语的- 般顺序

时间+ 处所+ 范围+ 程度+ 情态/方式 +介词短语 +动/形

我们 都 对他 很热情

我们 在学校 非常 认真地 跟老师 学汉语

我们昨天 在家里 都 很 高兴地 给他 打了电话

注意:1“也” +别类副词:

我学汉语,他们也都学汉语。 /我常去公园,他也常去公园

2别类副词 +程度副词:

我们都很喜欢他。/他们也非常努力。

3时间副词+介词短语:

我正在给他写信。/他已经从国外回来了。

4时间副词+形容词短语:

他常常热情地帮助我。/他总是认真地学习。

5 表示重复的副词“也、又” +否定副词:

我明天也不来。/他昨天又没来。

6否定副词/时间副词/能愿动词+ “把、被、让、叫”构成的

介词短语:

他没把书还给我。/我的书已经被他借走了。 /我能把这件事做好

7时间词语 +表示处所的介词短语:

你应该常常复习课文。/那个地方太美了,我要再去一次

12“就” + “都” /能愿动词:

吃完饭我们就都回家了。 /你打电话给他,他就会来的。

13“再”、“就” + “把”字句 / “被”字句:

这本书今天不用还给我,明天再把它还给我吧。

明天你来的话,就把照相机带来。

你要努力一点儿,不要再被老师批评。

他刚吃完饭,就被同学叫走了。

14形容词短语 +介词短语:

他高兴地对我说了这件事。 /他满意地把东西买走了。

15时间词+表时间介词短语 +表时间的副词

他最近常常感冒。

我从现在起永远不吸烟了。

他昨天从早上七点一直睡到下午四点。

关联词语

因为---所以---|不但---而且---|只要---就---,只有---才---, 如果—就 — | 一一 — 就 — | 虽然—但是 —| 不是—而是 —

既然---就---|即使(纵然、哪怕、就算、就是) ---也---

连---都(也)---|凡是---都---|无论(不管)---都(也)----

与^其 --- 不女口 --- | 宁---也不 ---

以上就是关于连动句的句子特点全部的内容,包括:连动句的句子特点、英语连动句什么意思、连动句怎么写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64484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3
下一篇 2023-04-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