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姓什么叫什么

孔子姓什么叫什么,第1张

孔子真名叫:孔丘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传》《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扩展资料:

早年经历

鲁襄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49年),孔子三岁的时候,叔梁纥病逝,葬于防。叔梁纥死后,颜徵在失去庇佑,被叔梁纥正妻施氏所逐,于是带孔子庶兄孟皮与孔子至曲阜阙里,过着清贫的生活。

鲁昭公五年(公元前537年),孔子日见其长,已意识到要努力学习做人与生活之本领,所以称自己虽然已经十五岁了,但志向在于做学问。

鲁昭公七年(公元前535年),孔子的母亲颜征在去世。这一年,季氏宴请士一级贵族,孔子去赴宴,被季氏家臣阳虎拒之门外。

鲁昭公九年(公元前533年),孔子已经十九岁了,为了能够经常回到祖籍地宋国祭拜祖先,便迎娶了宋国人丌官氏之女为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孔子

孔子原名孔丘

古人的"名字" 由"姓" "名" "字"组成 比如 刘备字玄德,刘是姓 备是名 玄德是字 比较亲近的人直呼其字

姓名 是指姓和名 由于现代人一般没有字了 所以名字 就指某人的名字了

孔子,孔氏,子姓,名丘,字仲尼。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在百度百科孔子的词条上,关于孔子的介绍是这样的: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夏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孔子是子姓,而不是孔姓,注意,我们所称呼孔子的子不是姓,是对有是对男子的尊称,这个是没有变化的,为什么孔子姓子呢?孔氏又是个什么鬼呢?这要从中国的姓氏说起。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通志·氏族略》曰: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天下同姓是一家,故而同姓不婚)。夏商周之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注“贵者有氏”: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裂土封侯),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绝祀,无国无之。

好了姓氏扫盲结束了,我们回到孔子的姓这个问题上,孔子的祖先有一个叫孔父嘉的人,这是孔子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我们现在称呼他为孔父嘉,其实他姓子,名嘉,字孔父。那会儿就习惯这么称呼,比如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就是名纥,字叔梁。至于孔子为什么不叫仲尼丘,可能大家叫孔子习惯了吧。

孔父嘉是宋国的大夫,后来在宫廷斗争中被杀害,他的子孙就逃离的宋国,扎根在鲁国,为了避祸,以孔父嘉的孔为氏,那个时代,以祖先的名字中的某字为氏,是很常见的事情。这就是孔子的孔的来源。

而后春秋转到战国,礼崩乐坏,贵族没落,平民崛起,这些制度逐渐都消亡了。到了秦汉时期,姓与氏就合二为一了。所以如果你愿意区别姓与氏的话,那么孔子是子姓孔氏。如果你不愿意区分,从后世的观点来看,笼统地说孔子姓孔,也无妨。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期,还属于周朝,孔子的称呼是秦汉以后的人这样称呼的,秦汉以后,姓氏就合二为一了。不过小编觉得孔子听起来挺好的,比较子丘好听。

孔子真正原名就叫孔子,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扩展资料:

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 [28]  德道思想体系是以性善论(“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为基础,以立人极(“三极之道”)为旨归,以人道与天道、地道相会通,人道中庸又适时之变为方法论的完足思想体系。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严格了等级制,把贵族和庶民截然划分治者与被治者。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孔子治史思想的一个重要主张就是“直”,即研究历史要实事求是,不但要重视根据,而且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为政》),他竭力反对那些狂妄不直的人,说:“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泰伯》)他这种一以贯之的主张,也反映到他的治史态度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孔子

以上就是关于孔子姓什么叫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孔子姓什么叫什么、孔子原名叫什么、孔子真正原名叫什么,什么叫字仲尼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64432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3
下一篇 2023-04-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