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通知用请知悉还是请悉知

发通知用请知悉还是请悉知,第1张

发通知是知悉,知悉一般用在通知末尾,是告知他人知晓的意思。悉知表示:知道详尽,后面接知道的事情。

知悉:可用于现代汉语公文中,如知悉函的意思是让对方了解、知道情况的函件。一般来说,公文结尾可用“请知悉”。

悉知:悉知的意思是“尽数知道”,可用于回复对方的通知或信函,如“来函已收到,情况已悉知”。一般不用于现代汉语中,多用于古诗文。

发通知注意事项

1、发通知的目的一定要明确,有主送单位,坚持一个事项发一个通知的原则,做到有的放矢,不能稀里糊涂。

2、要根据具体内容确定通知的标题,标题不能过长,尤其是转发和批转文件的通知,不一定要将被转发或批转文件的全称写在通知标题中。

3、通知的语言必须平实准确,不过于花哨,不需要装饰。内容不能含糊不清,尤其是事务性通知,必须把时间、地点、要求、注意事项准确地通知大家。提出的要求要符合实际、明确具体,不能提过高的或难以实现的要求。

4、通知是下行文,只能向下级单位或平级单位发通知,不能向上级单位发通知。通知必须有主管领导的授权,重要的通知需由领导签发。

周知:就是众人都知道;使众人都知道。旧时则多用于上对下的文书、信件。一般来说在平级中的话还是用“周知”比较恰当。

知悉:知道;了解。多用于上对下的文书、信件。

知晓:知悉;洞晓。多用于领导指示、要求下属去了解,知道情况。

如果是在邮件中向领导汇报,应用知悉。

扩展资料

1周知:

《周礼·地官·大司徒》:“以天下土地之图,周知九州之地域广轮之数。” 郑玄 注:“周,犹徧也。”

宋 王安石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太祖 躬上智独见之明,而周知人物之情伪,指挥付托,必尽其材。”

元刘祁《归潜志》卷七:“所患耳目不广,不能周知民间苦乐,国势安危。”徐迟 《入峡记》:“如所周知, 三峡 象一个瓶颈, 南津关 是它的瓶口。” 

宋·朱熹《朱子语类》:“虽十目视十手指;众所共知之处;亦自七颠八倒了;更如何地谨独”。 

明 归有光 《上王都御史书》:“若夫取之於临时,处极贵之地,而欲以周知天下之人材,不能如其取於素之为裕也。”

2知悉:

(1)知晓。旧时多用于上对下的文书、信件。

唐 元稹 《辨日旁瑞气状》:“诞告 华 夷,并令知悉。”《警世通言·拗相公饮恨半山堂》:“ 江居 领命,并晓谕水手知悉。” 清 林则徐 《晓谕粤省士商军民人等速戒鸦片告示稿》:“为此示仰合省士商军民人等知悉,凡从前误食鸦片者,速即力求断瘾,痛改前非。”

(2)了解熟悉。

明 冯梦龙 《智囊补·兵智·贺若弼》:“ 淮 南之人,与臣旧相知悉,今闻臣往,必皆景从。”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她心地慈祥,口里唠叨,知悉 曾 家事最多,有话就说, 曾 家上上下下都有些惹她不起。”

3知晓:

指知道,晓得。

唐 韩愈 《与崔群书》:“仆愚陋无所知晓,然圣人之书,无所不读。”郭小川 《茫茫大海中的小舟》诗:“这个岛呵,离大陆只不过十哩之遥,开天辟地以来,却好像无人知晓。”

望各位悉知是希望大家全部知晓,完全了解的意思。请知悉这个词千万不要用在给领导汇报工作上,因为它不能随便用,是用在上级对下级之间的。无论给谁汇报或者写邮件在落款处写非常不恰当。可以写:请批阅、请批示等。

悉知造句:

1、其间,春华悉知世宏仍然在世,大为错愕。

2、若或偶起此念,即想吾人一举一动,天地鬼神,诸佛菩萨,无不悉知悉见。

3、所以,探悉知识型员工的内在需求,减轻企业知识型员工压力,就成为当今企业关注的首要课题。

1望知悉和请知悉的区别在于:望知悉是希望对方知道的意思,而请知悉是请求对方知道的意思,从语境上来说,使用望知悉更加诚恳。

2知悉是一个汉语词语,是指知晓,旧时多用于上对下的文书、信件,了解熟悉。

3最早出自唐朝元稹作品,辩日旁瑞气状,诞告华夷,并令知悉。

4知悉就是知道,得到有关信息。

5悉知就是完全知道,全部明白。

6通知文体中应使用请周知,就是相互转告以让身边的人都知道。

以上就是关于发通知用请知悉还是请悉知全部的内容,包括:发通知用请知悉还是请悉知、周知、知悉、知晓分别是在什么场合中使用如果是在邮件中向领导汇报,哪个词比较恰当、请知悉的意思是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64319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3
下一篇 2023-04-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