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寓言》的作者是谁

《中国古代寓言》的作者是谁,第1张

1、韩非子

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又称韩非子,战国末期韩国新郑(今河南省新郑市)人。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法家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学说一直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运用的基础。其文学功底之深厚,为后世留下了大量名言、名著。

韩非的文章构思精巧,描写大胆,语言幽默,于平实中见奇妙,具有耐人寻味、警策世人的艺术效果。最著名的有“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讳疾忌医”、“滥竽充数”、“老马识途”等等。

2、柳宗元

柳宗元,字子厚,他是唐朝时期的文学家、散文家。他的文学方面有六百余篇的著作,在诗歌、辞赋、散文等当面都有很好的成就。同时他和韩愈又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们与宋朝时期的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代表作有《黔之驴》等。

3、孟子

(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华夏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寡人之于国也》。

4、庄子

庄子原名叫做庄周,祖先曾是宋国的王室血脉,公元前369年出生于宋国蒙城,继承了老子的道家思想开创了独特的庄子哲学,是后世公认的道家两大代表人物之一。

庄子不仅在道学和哲学上有深厚的研究,他同时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代表的经典寓言有《庖丁解牛》、《井底之蛙》等。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楚国苦县(今鹿邑县)人。约生活于公元前571年至公元前471年之 间,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晚年在陈国居住,后出关赴秦讲学,不知所踪。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兄弟排行第二,所以也有人称之为孔老二,春秋后期鲁国人,汉族。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夏历八月二十七日)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日)逝世,享年72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现在山东邹城市)人,是孔子之孙孔彶的再传弟子。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政治家,是著名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夏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华夏族,邹(今山东邹县)人。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相传他是鲁国姬姓贵族公子庆父的后裔,父名激,母仉(zhǎng)氏。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代表作《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王顾左右而言他》已编入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寡人之于国也》编入高中语文教科书中。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华夏族,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人, 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 他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孙武(约公元前545年—公元前470年),字长卿,齐国乐安人,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约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五世纪初。由齐至吴,经吴国重臣伍员举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为将。他曾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军队,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几近覆亡楚国。

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他撰著的《孙子兵法》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军事学术史和哲学思想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哲学等领域被广泛运用。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该书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汉族。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又说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民权县境内)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现在山东邹城市)人,是孔子之孙孔彶的再传弟子。老子原名李耳,字伯阳,号聃,就是传说中的太上老君 庄子(约公元前369~286年),名周,字子休。战国蒙(今亳州市蒙城县)时思想家墨子 墨翟 中国先秦墨家学派创始人

北京前大街的一个商铺挂着这样一幅很有意思的对联:“天地庄周马,江湖范蠡船”,横批是亿兆。

横批好理解,就是财源广进的意思,对联里包含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两个著名人物:庄子和范蠡。范蠡富可敌国,他就是商界的财神爷,用在这里比较好理解,那么,为什么庄子会出现在这里呢?

其实这个对联最早出现在一首诗中,是唐朝边塞诗人高适的《古乐府飞龙曲留上陈左相》中的句子,全诗就不贴了,只说其中有关联的句子“天地庄生马,江湖范蠡船。逍遥堪自乐,浩荡信无忧。”

庄子原名为庄周,是道教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原本是战国中期宋国的远亲宗室,读万卷书走万里路,学识和见识都非同一般,曾得到楚威王的仰慕,欲拜为楚相,但被庄子拒绝了,他不愿意受功名利禄的约束,只想自由自在的做自己,所以他做的最大的官就是漆园的小吏。后来更是隐居起来著书立说。

他在《逍遥游》中有句:“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齐物论》有句:“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无不是在宣扬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道法自然的境界,逍遥自得,顺应自然。

范蠡,春秋时期楚国人,和文种一起到了越国,辅佐越王勾践复国,范蠡更是和勾践夫妇一起到吴国为奴为婢,在阖闾墓旁剁草养马,除粪扫洒,最终被夫差放回越国,之后勾践卧薪尝胆,文种治国,范蠡治军,终于报了会稽之辱,越国打败吴国,准备北上称雄。这个时候,范蠡偷偷的跑了,并书信一封让文种也跑,因为勾践此人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文种没来得及跑就被勾践赐死,而范蠡则携如花美眷(或许为西施)泛舟湖上。最后定居于“天下之中”的陶地,自号陶朱公,开始以此为据点经商,并最终成为天下巨富,值得一提的是,范蠡很可能也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道家思想一直影响着范蠡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上的作为。

基于此,我们再来看看高适的意思,无非就是希望陈希烈效仿庄子、范蠡,不要执着于高官厚禄,而应该乐得逍遥,让心灵无拘无束。但很明显,陈希烈并没有听进去,他达不到那样的境界。因此安史之乱中,陈希烈被俘,做了叛军的宰相,之后被唐肃宗赐死。

那为何“天地庄生马,江湖范蠡船”又用在了商界里呢?前文说了,范蠡是商界的财神爷,用上无可厚非,这句对联全用上也可以理解为顺其自然,诚信为本,不恶意竞争,不计较小利,达到一种双赢的境界,以求财源广进。

其实,即便没有这个意思,就这么一句高大上的对联摆在那里,瞬间就提高了店铺的档次,很多人就乐意来看一看,逛一逛。

以上就是关于《中国古代寓言》的作者是谁全部的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寓言》的作者是谁、老子原名叫什么孔子原名叫什么孟子原名叫什么庄子原名叫什么、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孙子,五个人的原名分别叫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64258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3
下一篇 2023-04-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