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伯奔吴的故事发生在如今哪一带

秦伯奔吴的故事发生在如今哪一带,第1张

泰伯奔吴的故事发生在今天无锡一带。

泰伯是公元前十二世纪的商周人。泰伯为避免同室操戈,更是为了成全父亲的意愿,偕同二弟仲雍在父亲生病期间,借口到附近山上采药,离开了生于斯长于斯的周原岐山,奔波到遥远的江南梅里,现如今的无锡市新区梅村镇避居下来。

泰伯奔吴,创立了勾吴国,使中原文化与当地土著人的文化进行了交叉结合与创新后,产生出了一种原创性荆蛮人的自己文化。后来,通过几千年来的不断碰撞与再交融,从而又裂变产生出了荆蛮人自己的一种吴文化,开启了荆蛮人在吴地的文明之旅。

泰伯奔吴的历史意义

泰伯奔吴开创了吴地独特魅力古文明文化。泰伯三让皇位后,到江南开辟荆蛮之地,为发展经济创立农耕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最大努力地融合了中华东、西文化,奠定了大江南古文明的基础。

泰伯不仅仅是吴国的创始人,更重要的是一位杰出的古代思想家、文化家和群众领袖。泰伯不坐享其成,而是历尽艰辛去为百姓服务。泰伯不因循守旧继承父业皇位,而是去开辟新领域,造就新天地,创新新文化,建设新世界,为开创大江南古文明创新了独特魅力的吴文化。

泰伯奔吴

古公有意要将周家的天下传给姬昌。但是按照当时氏族的传统,王位只能由嫡长子继承。姬昌的父亲季历排行老三,自然没有资格承嗣王位,这势必导致姬昌不能继承周家的天下。古公亶父既不愿违背氏族的规矩,又为自己不能按心意传位给孙子姬昌而终日忧闷,郁郁寡欢。太伯和仲雍知道了父亲的心事后,为了顺从古公的意愿,在父亲生病的时候假托下山采药而从岐山出走,来到西面的吴山,即今天宝鸡县、陇县交界的新街镇的吴山。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太伯、仲雍奔吴的开始。吴山又称吴岳,在古代十分有名,被誉为“四镇”之一,这里离岐山周原大约100多公里,一直是古老的狩猎民族吴(虞)族的居住地。

泰伯奔梅里

泰伯、仲雍入吴山不返,这样,季历就被改立为太子。不久,古公亶父因病去世。为了照顾氏族的传统,他临终时留下遗嘱,要季历将王位归还给泰伯。泰伯、仲雍得知父亲病故的消息后立即从吴山赶回来奔丧,极尽孝道。这时,季历依照父亲的遗命,定要把王位让给泰伯,泰伯坚辞不受。后来,泰伯见几次避让都不行,只好带着弟弟仲雍和西吴的族人远走高飞,举族南迁。他们从陕西西部的吴山出发,一路跋山涉水,披荆斩棘,向东辗转迁徙,最后到达长江人海处的江苏无锡梅里。泰伯奔梅里后,季历顺理成章地继承了王位,也成就了大周王室的千秋霸业,世人对泰伯高风亮节的行为赞不绝口。

至德高风

泰伯、仲雍来到梅里后,和当地人融为一体,并和当地居民一起开发了江南,使得原本先人烟稀少、土地肥沃的梅里地区逐渐成为人丁兴旺、经济发达的富蔗之地。泰伯、仲雍也因之被当地人民推举为部族首领。后来,泰伯在东吴之地重建国家,国号“句吴”。“句吴”国逐渐发展壮大,终于在东南沿海站稳了脚跟,春秋、战国时期成为强大的吴国。 句吴国建立后,泰伯却一直不肯称王,只让人们称“伯”,并且没有留下后代,为的就是把王位让给弟弟仲雍。大约在公元前1193年,季历被殷朝第29代商王太丁杀害,季历的儿子“昌”要泰伯回中原继位,泰伯再次让位于“昌”(即后来的周文王)。这就是让百姓肃然起敬的第三让。泰伯去世后,仲雍成为句吴国传代始祖。[

泰伯去世后,名人对泰伯的推崇多为言表。孔子《论语·泰伯》称赞他“可谓至德也矣”;司马迁在《史记》中把他列为“帝王世家”之首;唐代诗人皮日休在《七绝》诗中对他“一庙争祀两让君”的行为也大加赞赏。3800多年来,歌颂泰伯及其立国梅里的诗歌,有记载的多达300余首。帝王的褒扬则表现为追封。东汉桓帝钦命监修泰伯墓和泰伯庙;晋明帝追封泰伯为“三让王”。为了纪念泰伯三让的至德高风,在泰伯的家乡陕西岐山北郭乡叩村、千河河谷、凤翔县陈村镇南吴头村以及吴山等地都有泰伯庙。在苏州和无锡梅里也修有泰伯庙,规模以泰伯奔吴所在地――梅里(梅村)的泰伯庙最为宏大。因为泰伯三让王位,泰伯庙也叫“让王庙”,泰伯殿也被称为“让王殿”。

吴太伯世家发生在无锡一带。

《史记·吴太伯世家》中泰伯奔吴的故事发生在今天(无锡)一带。公元3200多年前,周太王有三个儿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三子季历,周太王非常喜欢季历的儿子姬昌,想将来让姬昌继承王位。

泰伯为了成全父亲的这个愿望,就三让王位带着弟弟仲雍,从中原到了现无锡市郊的梅村(也称梅里),开发了广大的江南地区,建立了吴国,因此,梅村也被誉为江南第一古镇。以后姬昌继承了王位,就是赫有名的周文王,中国从此进入了长达八百年的周朝。

史记信息:

《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品中撰写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该书创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

《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以上就是关于秦伯奔吴的故事发生在如今哪一带全部的内容,包括:秦伯奔吴的故事发生在如今哪一带、泰伯 仲雍让国南来的故事、吴太伯世家发生在哪里一带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64139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3
下一篇 2023-04-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