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是怎样划分的

季节是怎样划分的,第1张

地球上不仅各地区的气候差异很大,就是同一地区在不同季节,气候也是不同的。 对四季的划分,有以下几种方法: 1.天文划分法 从天文现象看,四季变化就是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在一年中,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就是夏季,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就是冬季,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就是春、秋两季。为此,天文划分四季法,就是以春分(3月21日)、夏至(6月21日)、秋分(9月21日)、冬至(12月21日)作为四季的开始。即:春分到夏至为春季,夏至到秋分为夏季,秋分到冬至为秋季,冬至到春分为冬季。 2.气象划分法 在气象部门,通常以阳历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来年2月为冬季,并且常常把1、4、7、10月作为冬、春、夏、秋季的代表月份。 3.古代划分法 以立春(2月4日或5日)作为春季开始,立夏(5月5日或6日)作为夏季开始,立秋(8月7日或8日)作为秋季开始,立冬(11月8日或9日)作为冬季开始。 4.农历划分法 我国民间习惯上用农历月份来划分四季。以每年阴历的1~3月为春季,4~6月为夏季,7~9月为秋季,10~12月为冬季。正月初一是全年的头一天,也是春天的头一天,所以又叫春节。 上述几种方法虽然简单方便,但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全国各地都在同一天进入同一个季节,这与我国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是有很大差别的。例如,按照上述划分方法,3月份已属春季,这时的长江以南地区的确是桃红柳绿,春意正浓;而黑龙江的北部却是寒风凛冽,冰天雪地,毫无春意;海南岛的人们则已穿单衣过夏天了。为使四季划分能与各地的自然景象和人们生活节奏相吻合,气象部门采取了候温划分四季法。 5.候温划分法 这种划分法是以候(五天为一候)。平均气温作为划分四季的温度指标。当候平均气温稳定在22℃以上时为夏季开始,候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下时为冬季开始,候平均气温在10~22℃之间为春秋季。从10℃升到22℃是春季,从22℃降到10℃是秋季。

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季节和北半球相反,9月份,北半球是秋季,则南半球就是春季,澳大利亚9月份的季节就是春季

3月21或22号(春分)~9月22或23号(秋分),太阳直射北半球,赤道以北昼长夜短,且越往北昼越长,南半球则反之;9月22或23号(秋分)~3月21或22号(春分),直射点在南半球,赤道以南昼长夜短,且越往南昼越长,北半球则反之而且春,秋分这两天,全球昼夜等长

综上所述,澳大利亚9月份是春季,悉尼在9月22或23号(秋分)之前是昼短夜长,9月22或23号(秋分)这天是昼夜等长,9月22或23号(秋分)之后是昼长夜短

四季时间段划分是:春天:3月、4月、5月;夏天:6月、7月、8月;秋天:9月、10月、11月;冬天:12月、1月、2月。

一年中交替出现的四个季节,即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每季三个月。一年四季是因为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而形成的。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造成太阳直射点在地球南北纬23°26′之间往返移动的周年变化,从而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造成了各地获得太阳能量多少的季节变化,于是形成四季的更替。

季节转换的意义。

季节转换涵盖气候变化、物候变化等多方面特征,春天萌生、夏天盛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标示着事物的发展过程。

在四季的划分中,以太阳在黄道上的视位置为依据,以二分日、二至日或以四立日为界限;但是,东西方各国在划分四季时所采用的界限点是不完全相同的。

按照月份分季度,一年分四个季节。即春季、夏季、秋季、冬季。1月20日为春分,即进入春季。6月21日为夏至,即进入夏季。9月23日为秋分,即进入秋季。12月21日为冬至,既进入冬季。以上的日期均以新历为标准。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应了季节、气候现象、气候变化三种。反应季节的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又称八位;反应气候现象的是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反应气候变化的有雨水、谷雨、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

四季变化

四季的递变全球不是统一的,北半球是夏季,南半球是冬季;北半球由暖变冷,南半球由冷变热。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在不同季节有周期性变化规律。

当地球在一年中不同的时候,处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地球上各个地方受到的太阳光照是不一样的,接收到太阳的热量不同,产生季节的变化和冷热的差异。地球上的四季不仅是温度的周期性变化,而且是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周期性变化。

它影响或者决定地球环境中很多事物的运动节律,尤其是生物适应最为明显。季节转换涵盖了气候变化、物候变化等多方面特征。四季的周期变化,也标示着事物的发展过程,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

一般情况下,中国中部的四季大致划分时间

四季 按节气起止 季节包含节气 公历大致起止时间

春 立春——立夏前 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2月5日—4月5日左右

夏 立夏——立秋前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4月5日——7月7日左右

秋 立秋——立冬前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7月7日——11月8日左右

冬 立冬——立春前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11月8日——2月5日左右

下面是详细的资料,你也可以看下

地球上不仅各地区的气候差异很大,就是同一地区在不同季节,气候也是不同的。

对四季的划分,有以下几种方法:

1.天文划分法 从天文现象看,四季变化就是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在一年中,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就是夏季,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就是冬季,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就是春、秋两季。为此,天文划分四季法,就是以春分(3月21日)、夏至(6月21日)、秋分(9月21日)、冬至(12月21日)作为四季的开始。即:春分到夏至为春季,夏至到秋分为夏季,秋分到冬至为秋季,冬至到春分为冬季。

2.气象划分法 在气象部门,通常以阳历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来年2月为冬季,并且常常把1、4、7、10月作为冬、春、夏、秋季的代表月份。

3.古代划分法 以立春(2月4日或5日)作为春季开始,立夏(5月5日或6日)作为夏季开始,立秋(8月7日或8日)作为秋季开始,立冬(11月8日或9日)作为冬季开始。

4.农历划分法 国民间习惯上用农历月份来划分四季。以每年阴历的1~3月为春季,4~6月为夏季,7~9月为秋季,10~12月为冬季。正月初一是全年的头一天,也是春天的头一天,所以又叫春节。

上述几种方法虽然简单方便,但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全国各地都在同一天进入同一个季节,这与 国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是有很大差别的。例如,按照上述划分方法,3月份已属春季,这时的长江以南地区的确是桃红柳绿,春意正浓;而黑龙江的北部却是寒风凛冽,冰天雪地,毫无春意;海南岛的人们则已穿单衣过夏天了。为使四季划分能与各地的自然景象和人们生活节奏相吻合,气象部门采取了候温划分四季法。

5.候温划分法

这种划分法是以候(五天为一候)。平均气温作为划分四季的温度指标。当候平均气温稳定在22℃以上时为夏季开始,候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下时为冬季开始,候平均气温在10~22℃之间为春秋季。从10℃升到22℃是春季,从22℃降到10℃是秋季。

摘自《自然科学基础(下)》

四季究竟是如何划分的?对于这个问题,自古以来就有各种不同的划分标准。例如:天文学上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作为四季的开始; 国古籍上多用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为四季的开端;民间又习惯以农历正月至三月为春季,四月至六月为夏季,七月致九月为秋季,十月至腊月为冬季;而气象学上常以阳历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次年2月为冬季。

事实上,由于 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各地气候千差万别,当南方各省已是万紫千红、春色满园之际,北方各省还是白雪皑皑、冰天雪地之时。所以,用上面提到的几种划分四季的方法并不能恰切地反映各地的实际情况。因此, 国在气候学上又通常应用候(5天,一个旬为两个候)平均气温来划分四季,即候平均气温高于22度作为夏季的开始,低于10度作为冬季的降临,介于两者之间,天气不冷不热的时候作为春秋两季(上半年为春季,下半年为秋季)。

考虑天文因素,是以太阳直射赤道(春、秋分日)和直射南回归线(冬至日)、北回归线(夏至日)的时刻为参考点划分四季。我国习惯于以这四点作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中点;而西方则是以这四点作为各个季节的起点划分四季。然而这两种分法都不能真实地反映气候情况。用这种方法,似乎地球上处处都可分四季。

从节气上讲,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为四季的开始,这是根据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计算的,比较精确。

习惯上,2至4月份是春天,5-7月份是夏天,8-10月份是秋天,11-1月份是冬天,这种说法不够精确。

春季:立春为起点,春分为中点,立夏为终点;

夏季:立夏为起点,夏至为中点,立秋为终点;

秋季:立秋为起点,秋分为中点,立冬为终点;

冬季:立冬为起点,冬至为中点,立春为终点。

地球上的温带地区具有明显的四季变化,这是一种地带性现象。而且,当北半球是夏季时,南半球是冬季,当北半球是春季时,南半球是秋季。南北两半球的四季是“反相”的。

四季的娈化既是一种天文现象,也是一种气候现象。侧重考虑某种因素(天文的或气候的),可以有两种划分四季的方法。

考虑天文因素,是以太阳直射赤道(春、秋分日)和直射南回归线(冬至日)、北回归线(夏至日)的时刻为参考点划分四季。我国习惯于以这四点作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中点;而西方则是以这四点作为各个季节的起点划分四季。然而这两种分法都不能真实地反映气候情况。用这种方法,似乎地球上处处都可分四季。

以近代气候因素来划分的四季是较科学的。它是以候温为标准(5天为一候,全年分为72候,每候的平每气温叫候温)。将高于22℃的时期定为夏季,低于10℃的时期划为冬季,介于二者间的为春、秋季。这样,各地四季的起止日期不尽相同,且地球上大部分地区没有完整的四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利用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为春、夏秋、冬四季的开端。近代气象学家为了客观、准确地划分处于不同纬度和不同地形的各地的季节,发掘和利用我国的气象资源,提出了以温度为标准,并兼顾一些能反映季节来临的动、植物活动和生长规律来划分季节的方法。即是以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低于10℃的作为冬季,高于22℃的作为夏季,介于10℃至22℃之间的作为春季和秋季。

3月21至6月22

春季

6月22至9月23

夏季

9月23至12月22

秋季

12月22至3月21

冬季

这是按照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划分的,是世界公认的。

如果按我国划分就应该按农历了……

农历1至3月是春季

农历4至6月是夏季

农历7至9月是秋季

农历10至12月是冬季

其实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春夏秋冬,每年的情况都不一样的……

希望采纳……谢谢……

问题一:阴历九月是什么季节 秋季 ,具体说是深秋季节

绩考资料:baikebaidu/view/135925fr=ala0_1_1

问题二:农历9月10日是深秋?还是什么季节? 寒露,霜降,是深秋季节。

希望采纳

问题三:农历9月是什么季节 秋末

问题四:农历九月份是什么时候?是什么意思? 农历九月份是戌月,谷物入仓树木凋零,以近入秋蓄阶段,不意大有动作,准备精力来年再干。

问题五:农历九月是什么月? 农历九月,是农历一年中第九个月份(如果之前没有闰月),季秋,暮秋、菊月,建戌之月(狗月),律中无射。

九月秋高气爽,菊花开放,亦为收获的季节,有金色的九月之称。九为阳数,又为至大之数,九月九日,月日并阳,所以称为“重阳”。

主要节日

九月初九,重阳节,老年节。

九月初九,中坛太子元帅圣诞。

九月十五,吴府千岁圣诞

九月十九,观音菩萨出家日。

问题六:农历九月古时候叫什么 农历九月:深秋、暮秋、穷秋、凉秋、霜商、商序、菊月、季秋、晚秋、杪秋、三秋、暮商、霜序、朽月、玄月、青女月、三孟秋。深秋、暮秋、穷秋、凉秋、霜商、商序:在民间,人们根据节气、农事、花期等将九月称为深秋、暮秋、穷秋、凉秋、霜商、商序。菊月:九月菊花傲秋霜,又称菊月。到了农历九月,万木萧瑟,落叶纷纷,独有那婀娜多姿、热烈怒放的菊花给人们以活力和温暖,“菊月”被世人看作是九月的代称。杪秋:暮秋。三秋:秋季的第三个月,即九月。

问题七:农历九月,十月是什么时候?是什么意思 农历一般会比新历晚一个月左右(正负5天吧),自己换算下就差不多啦

问题八:今年农历九月初五是什么时候? 是今年阳历10月17号,星期六,有图有真相。

问题九:农历九月元月是什么意思?什么时候? 额

问题十:农历9月23日是2015年公历什么时候 公历:

公元2015年11月04日 星期三 天蝎座

农历:

2015年09月23日 值神→金匮(黄道日)

岁次:

乙未年、生肖羊、丙戌月、甲申日

以上就是关于季节是怎样划分的全部的内容,包括:季节是怎样划分的、澳大利亚9月是什么季节,悉尼这一天是昼长还是夜长、四季时间段划分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64070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3
下一篇 2023-04-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