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一共是多少位皇帝

清朝一共是多少位皇帝,第1张

正式皇帝12位,其中11位称帝,努尔哈赤时代还是称汗的,没有称帝,但是一般归入皇帝,统称清朝十二帝。

1清太祖高皇帝(努尔哈赤)

1583年—1616年(为建州女真首领,尚未建国)

天命1616年—1626年(国号金,未称帝,称汗)

2清太宗文皇帝(皇太极)

天聪1626年—1636年

崇德1636年—1643年(1636年改国号清,改民族为满洲,称帝)

3清世祖章皇帝(福临)

顺治

1643年—1661年

4清圣祖仁皇帝(玄烨)

康熙

1661年—1722年

5清世宗宪皇帝(胤禛)

雍正

1722年—1735年

6清高宗纯皇帝(弘历)

乾隆

1735年—1796年

7清仁宗睿皇帝(颙琰)

嘉庆

1796年—1820年

8清宣宗成皇帝(旻宁)

道光

1820年—1850年

9清文宗显皇帝(奕詝)

咸丰

1850年—1861年

10清穆宗毅皇帝(载淳)

祺祥(该年号未正式使用)

同治

1861年—1875年

11清德宗景皇帝(载湉)

光绪

1875年—1908年

12宪宗(恭宗)襄皇帝(愍皇帝)(溥仪)

宣统

1908年—1912年/1917年(1912年清朝亡;1917年溥仪复辟期间,称宣统九年)

大同

1932年—1934年(任伪满洲国执政)

康德

1934年—1945(为伪满洲国皇帝)

此外还有一部分不算入12帝的“皇帝”:

1保庆帝(溥儁)

保庆

1899

戊戌变法后慈禧与心腹荣禄商议立端郡王爱新觉罗载漪的儿子15岁的爱新觉罗溥儁为皇帝。1899年4月即位,改元保庆,废黜光绪皇帝,并且由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朝野上下引起轩然大波,慈禧随即被迫停止废除光绪的计划。这是正式当过皇帝的。

2成宗义皇帝(多尔衮)

多尔衮死后,顺治帝为安稳人心而暂时追尊的皇帝。随后,随着顺治帝成功铲除多尔衮党羽,也废除了多尔衮的皇帝称号。

3清朝建国以前,建州女真的统领,在建国后也被准最为皇帝。但实际上根本不是皇帝,这是中国古人的传统。

清始祖(布库里雍顺)

1388年—1405年

清肇祖原皇帝(孟特穆)

1405年—1433年

清纯皇帝(充善)

1433年—1467年

清兴皇帝(脱罗)

1467年—1481年

清正皇帝(锡宝齐篇古)

1481年—1522年n

清兴祖直皇帝(福满)

1522年—1542年

清景祖翼皇帝(觉昌安)

1542年—1571年

清显祖宣皇帝(塔克世)

1571年—1583年

应该是完颜承麟

金末帝 完颜承麟 (在位半天,1234年)

清保庆帝 (在位3天,1899年)

昌邑王 刘贺 (在位27天,前74年)

明光宗 朱常洛 (在位29天,1620年)

元宁宗 孛儿只斤懿璘质班 (在位43天,1332年)

秦三世 嬴子婴 (在位46天,前207年—前206年)

北辽 耶律术烈 (在位两个月,十月—十一月)

北辽宣宗 耶律淳 (在位97日,1122年三月十七至六月廿四)

在位五个月的有三位,分别是:

东汉后少帝 刘辩 (在位五个月,189年四月—九月) (见:孙尚香,2004年)

汉冲帝 刘炳 (在位155日,144年八月庚午—145年正月戊戌)

北辽梁王耶律雅里 (1123年五月乙卯—十月)

应该是完颜承麟

金末帝 完颜承麟 (在位半天,1234年)

清保庆帝 (在位3天,1899年)

昌邑王 刘贺 (在位27天,前74年)

明光宗 朱常洛 (在位29天,1620年)

元宁宗 孛儿只斤懿璘质班 (在位43天,1332年)

秦三世 嬴子婴 (在位46天,前207年—前206年)

北辽 耶律术烈 (在位两个月,十月—十一月)

北辽宣宗 耶律淳 (在位97日,1122年三月十七至六月廿四)

在位五个月的有三位,分别是:

东汉后少帝 刘辩 (在位五个月,189年四月—九月)

汉冲帝 刘炳 (在位155日,144年八月庚午—145年正月戊戌)

北辽梁王耶律雅里 (1123年五月乙卯—十月)

望采纳!谢谢!

从1898年6月11日光绪开始变法到9月21日慈禧发动政变,共103天,史称“百日维新”。在103天中,发布了变法命令110多道。中国的后生学者感慨说,在变法的短短一百天之内,这个曾经的窝囊废,一变而为中国历史上最富悲剧色彩的正面英雄。 回答者: 这天气真郁闷 | 二级 | 2011-9-27 22:02

中国历史上最苦命的皇帝

从1898年6月11日光绪开始变法到9月21日慈禧发动政变,共103天,史称“百日维新”。在103天中,发布了变法命令110多道。中国的后生学者感慨说,在变法的短短一百天之内,这个曾经的窝囊废,一变而为中国历史上最富悲剧色彩的正面英雄。

历史学家一向以不动情为人称道,但黎东方说,光绪是中国历史上最苦命的皇帝之一,从进宫到囚禁,他几乎没有一天不向慈禧长跪。后人分析,光绪跟慈禧一样好强争胜,只是他不幸遇到了慈禧,从小就被慈禧管教,慈禧从没给过光绪好脸色。

这个苦命的皇帝从小生活在皇宫之中,他的生活却完全不能自主。到十几岁亲政时,霸道的慈禧甚至不让他有挑选后妃的权利。以至于历史学家们数出他一生的七八处大苦,自始至终是一个孤家寡人,他只能示弱,他没有力量,没有基础。但这个受翁同和、夏同善等儒生教育过的皇帝却有着刚强的心性,有着天下苍生担荷一身的意识,因此,一遇机会,他就争取表达自己的个性。比如亲政后不久,他就发布了一份措辞十分严厉的上谕,要求善待传教士。这里面他说了以下一些话:“至泰西之教,本是劝人为善,即从教之人亦是中国子民,仍归地方官管辖。民教本可相安。”

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以后,满清不得不放下身段,进行体制改革。洋务运动很快取得了成效,清朝有了世界一流装备的海军。但只有少数人明白,仅仅在社会基础设施和经济领域改革无济于事,不进行政治意义的变法,中国在现代化列强面前仍然不堪一击。甲午海战就是最好的例证。拥有一流装备的海军被日本人打得落花流水。这种败于朝贡自家的蕞尔小国的经验,较之败于西方列强是更大的耻辱。

光绪本来是跟师傅翁同等清流派站在一起的主战者,经此战败,他很快明白体制滞后的恶果,“非变法不能立国”。何况作为一国之尊,权柄用起来如此不顺手。因此,当康有为等体制边缘的士子们上书,要求变法时,他很快转向变法派。

但光绪只是满洲统治阶级中一个游离出来的分子,是国家机器中脱落下来的一个零件,当康有为等最初误把他当作政治权力的核心时,戊戌变法成了中国近代史上一幕带有浓厚喜剧色彩的悲剧。对中国政治极有经验的邓小平就说过,改革就是革命。由此可知,在光绪不能借重朝中清浊势力,只能依靠部门下层官员和边缘士子来变法时,他实际上是孤胆地实施了一场革命。

光绪绝不是一个忽略细节的人,从他小时候写的诗中可以知道,他从小就强烈地意识到自己活在天下、活在历史里。《马关条约》签订数天后,光绪即明发朱谕,宣示批准合约之苦衷,求“天下臣民皆当共谅”,“痛除积弊”。

从甲午战败到变法之间,有三年的时间。这三年里,康有为呼吁变法的声浪越来越强,并波及体制内高官,他的强学会也得到了朝廷要员文廷式、张之洞们的支持;而光绪则恶补了西方的器物制度一课。从1898年6月11日光绪开始变法到9月21日慈禧发动政变,共103天,史称“百日维新”。在103天中,发布了变法命令110多道。中国的后生学者感慨说,在变法的短短一百天之内,这个曾经的窝囊废,一变而为中国历史上最富悲剧色彩的正面英雄。当然,他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历史学家范文澜说:“短期内给予人民相当充分的民权自由是维新运动的最大成绩。”变法运动很快失败,皇帝被囚 ,康梁等变法者或流亡国外,或喋血菜市口。一个政权的统治集团为了自己的私利,丝毫不肯让步于从上至下的改革,它就只能等待历史的报复了。

这种报复如此之快,不到两年,八国联军攻入了北京。在侵占北京之前,光绪有“留京以镇人心之意”,慈禧太后却挟其逃往西安,使得朝廷蒙难而光荣的机会再次丧失。这种报复如此之快,不到三年,慈禧即以光绪的名义宣布新政,但此时清廷的任何表演已经失去了意义。随后的立宪改革更让天下臣民放弃了最后一分幻想,天下臣民,早已从子民的观念跃进到国民意识

参考资料:

>

应该是完颜承麟

金末帝 完颜承麟 (在位半天,1234年)

清保庆帝 (在位3天,1899年)

昌邑王 刘贺 (在位27天,前74年)

明光宗 朱常洛 (在位29天,1620年)

元宁宗 孛儿只斤懿璘质班 (在位43天,1332年)

秦三世 嬴子婴 (在位46天,前207年—前206年)

北辽 耶律术烈 (在位两个月,十月—十一月)

北辽宣宗 耶律淳 (在位97日,1122年三月十七至六月廿四)

在位五个月的有三位,分别是:

东汉后少帝 刘辩 (在位五个月,189年四月—九月) (见:孙尚香,2004年)

汉冲帝 刘炳 (在位155日,144年八月庚午—145年正月戊戌)

北辽梁王耶律雅里 (1123年五月乙卯—十月)

以下是头十几位在位最短的中国皇帝。他们在位的日子都不超过半年: 金末帝 完颜承麟 (在位半天,1234年)

完颜承麟初为金国将领,骁勇善战、才略兼备,深受金哀宗器重。天兴元年(西元1232年),蒙古军队挥军南下犯金。哀宗遂以“率兵抗蒙”为由,留下家眷于汴京而出奔。完颜承麟沿途不离不弃,以身保哀宗之全。纵然沿途文武百官很多都为保命而逃走,完颜承麟依然以身护主,成功护送哀宗至归德,后又护送哀宗至蔡州(今河南蔡县)。到达蔡州后,完颜承麟建议哀宗组织中央统治,积极筹备防卫蒙古来犯的事宜。

天兴三年(1234年)正月,蒙古军挥军直进,加上南宋军的支援下,蔡州被围。哀宗深知亡国之日将至,不愿当亡国之君,遂下诏禅位予完颜承麟,承麟初执意推却,后哀宗苦苦哀求,曰:“朕所以付卿者,岂得己哉;以朕肌肥,不便鞍马。城陷之后,驰突必难。顾卿平昔以疾闻,且有将略可称。万一得免,使祚胤不绝,此朕之志也。”意思大概是哀宗认为自己身胖,不能策马出征。万一城陷,必难突围。故传位予身手矫健,有才有略的完颜承麟,望他如有幸逃脱的话,可延续国祚。故此,完颜承麟唯有答允继位。

翌日,传位大典刚开始不久,即接到战报说宋蒙大军已攻进城内,哀宗仓皇逃往幽兰轩,而刚即位的末帝完颜承麟即急率兵出门迎敌,展开巷战,唯不敌宋蒙联军,遂退守子城。

另一方面,哀宗逃往幽兰轩后即自缢而死。完颜承麟收到哀宗死讯后,与百官到哀宗遗体前痛哭,谥曰哀宗。后子城破,完颜承麟带兵出迎,死于乱军之中。据史学家推测,完颜承麟在位时间不足半天,更有说指出在位时间不足一个时辰,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

北魏女婴皇帝元氏 (在位一天不到,528年,但帝位不被普遍承认)

元氏(528年2月12日—?),女,鲜卑人,中国北魏皇室成员,生于北魏首都洛阳,姓元氏,是北魏孝明帝元诩与宫嫔潘充华的女儿,也是孝明帝唯一的骨肉。出生后因是女性,本应封为公主,而时局危险,所以她的祖母、掌握帝国实际大权的皇太后胡氏对外宣称她是男性,并大赦天下,改元武泰。不久,孝明帝暴崩,尚在襁褓中的女婴元氏以皇子身份继位,从而在原则上成为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528年二月在位),但她的女皇帝身份普遍不被承认。她在位仅一天便被废黜,之后不知所踪。

清保庆帝 (在位3天,1899年)

清朝保庆皇帝爱新觉罗溥俊(1885年—1908年),清朝傀儡皇帝。当初,光绪帝主持“戊戌变法”失败之后,慈禧太后与心腹荣禄商议废光绪,立端郡王载漪的儿子15岁的溥俊为皇帝。1899年3月18日,爱新觉罗溥俊受诏书入宫,被封为大阿哥,但外国公使均不承认,理由是他的父亲载漪是义和团领袖。慈禧太后不顾反对,她让溥俊于4月即位,改元保庆,废黜光绪皇帝,并且由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朝野上下引起轩然大波,慈禧被迫停止废除光绪的计划。

八国联军之役后,慈禧太后以“纵容义和团、获罪祖宗”之名废除溥俊大阿哥之位,命其仍归宗载漪;1902年清政府下令将载漪父子均流放新疆,载漪父子逃到蒙古。1908年宦官李莲英受慈禧之托派人刺杀溥俊,终年24岁。

唐殇帝 李重茂 (在位17日,710年6月07至6月24)

唐殇帝李重茂(695年—714年),唐中宗幼子,为韦后所生,前身为温王。景云元年(710年)中宗被毒死以后,六月初七韦后立时年仅16岁的李重茂即位为帝,改元“唐隆”。李重茂即位不足一个月,睿宗的三子临淄王李隆基、妹妹太平公主等结合禁军将领,拥兵入宫,将韦后诛杀,廿四日李重茂逊位,睿宗重新登基,李重茂离开长安,恢复其温王爵位。714年重茂任房州刺史,不久死于房州。

汉昌邑王 刘贺 (在位27天,前74年)

刘贺(?—前59年),史称昌邑王,五岁时袭父刘髆封为昌邑王,最初李广利、刘屈牦因为策划谋立昌邑王刘髆为太子,被武帝识破而灭族。公元前74年六月霍光等迎立他继位。

据《汉书·霍光金日磾传》载刘贺罪行“受玺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千一百二十七事。”刘贺在即位二十七天内,就干了一千一百二十七件荒唐事,平均一天四十件。

霍光以其不堪重任,与大臣奏请皇太后(霍光的外孙上官氏)下诏,于同月废黜了他,并亲自送他回到封地昌邑,削去王号,给他食邑二千户。同年,霍光尊立戾太子唯一的遗孙刘病(汉宣帝)已为帝。

明光宗 朱常洛 (在位29天,1620年)

明光宗朱常洛(1582年8月28日—1620年9月26日)是神宗朱翊钧长子,明朝第十四位皇帝,庙号光宗,谥号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

朱常洛的母亲是恭妃王氏。明神宗朱翊钧宠爱郑贵妃,有意立朱常洵为太子,但有明一代传统以立长子为太子,为此神宗与群臣争论达15年之久。直至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在朝臣的极力谏争和慈圣皇太后的支援下,朱常洛被册立为皇太子。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神宗去世,朱常洛在八月初一登基,年号泰昌,是为光宗。他在登基前的七月廿二日及廿四日,两次发内帑共计160万两,赏赐在辽东前线防军,缓解萨尔浒之役后前线的困境。光宗在其短暂执政生涯中,特别重视内阁和东林党的地位。

光宗是一个好色的皇帝,郑贵妃向他进献8位美女,意图取悦他。光宗照单全收,“退朝内宴,以女乐承应”,“一生二旦,俱御幸焉”,由于*欲过度,八月初十日就病倒了,太监崔文升进以泻药,连泻三四十次;八月二十九日,又因服用李可灼的红丸,九月一日五更时暴毙,时年39岁,廷臣纷纷议论,是为著名的“红丸案”。光宗自1620年8月28日(泰昌元年八月初一日)至9月26日在位仅二十九天,死后葬庆陵。

光宗未等及次年改元已去世,其子明熹宗朱由校继位后,以当年八月以后为泰昌元年,次年改元天启。

元宁宗 孛儿只斤懿璘质班 (在位43天,1332年)

元宁宗孛儿只斤懿璘质班(Rinchinbal,1326年—1332年),元朝第十位皇帝,元明宗次子。当初,前任皇帝元文宗临终前为了洗刷他毒死哥哥(元明宗)的罪行,下诏让元明宗之子懿璘质班继承皇位。至顺三年(1332年)十月,懿璘质班即位,年号“至顺”,是为元宁宗。宁宗在位53日(一说43日)而卒,年仅七岁,谥号为冲圣嗣孝皇帝。

秦三世嬴子婴(在位46天,前207年—前206年)

秦王子婴(—前206年),姓嬴,名子婴,或单名婴。秦朝最后一个统治者。

最早记载子婴事迹的《史记》,对子婴其人,有三种不同的说法:

一是"秦二世的侄子"。《秦始皇本纪》:“立二世之兄子(这种说法认为“兄子”就是兄长的儿子)婴为秦王。”

二是"秦始皇之弟"。《李斯列传》:“高 (赵高) 自知天弗与,群臣弗许,乃召始皇弟,授之玺。子婴即位,患之,乃称疾不听事,与宦者韩谈及其子谋杀高。”

三是"秦二世的兄长"。这一派认为《秦始皇本纪》的有关章句应该理解为:“立二世之兄、子婴为秦王。”

秦始皇死后,二世胡亥即位。二世宠信宦官赵高,诛杀多位旧臣,包括李斯、蒙恬等人。当二世准备加害蒙恬时,子婴曾劝阻二世,但二世不听。

二世在位三年,被赵高所杀。赵高欲自立为王,但发现群臣并不支持,于是迎立子婴继位。赵高声称民变起后,秦地比统一前更小,故子婴不能称“皇帝”,而只能称“王”。

子婴即位五天后便定计杀死赵高,并随即把他的家人全部处死。

率领其中一支秦末起义军进入关中的刘邦在到达灞上后派人劝子婴投降,并得到子婴的同意。子婴用绳绑缚自己,并携同皇帝御用物品 (包括玉玺和兵符) 亲自到刘邦的军前投降。子婴共当了 46 天秦王。

秦朝在子婴投降的一刻正式结束。刘邦并没有处死子婴,而是把他交给随行的吏员看管。

一个多月后,项羽亦率领大军到达关中。刘邦的部将曹无伤向项羽称刘邦将以子婴为相而自立为关中王,结果项羽设下了鸿门宴。项羽入咸阳城后,立刻杀死子婴,并进行了大屠杀。

北辽耶律术烈(在位两个月,十月—十一月)

1125年 ,辽天祚帝被擒,移送往金朝,辽朝灭亡。梁王耶律雅里于5月自立。10月,雅里亦被杀,耶律术烈被拥立。1123年11月灭亡

北辽宣宗耶律淳(在位97日,1122年三月十七至六月廿四)

辽宣宗耶律淳(1062年-1122年),小字涅里,是北辽开国皇帝,为辽兴宗第四子、宋魏王耶律和鲁斡之子。耶律淳一出生就由其祖母辽兴宗的仁懿皇后抚养,长大成人之后,好文学。

天祚帝即位后,干统元年(1101年)封耶律淳父和鲁斡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此意味著有皇位的继承权。封其子耶律淳为郑王。

保大二年(1122年),耶律淳即皇帝位,百官上尊号为天锡皇帝,改年号建福元年,降天祚皇帝为湘阴王,并遣大使奉表于金国,乞为附庸。

可是事未完成,他就病死,终年六十岁。百官上谥号孝章皇帝,庙号宣宗,葬燕京西部的香山永安陵。

排第十一位(若不算女婴皇帝则为第十位)、在位五个月的有2位,分别是:

东汉后少帝 刘辩 (在位136日,光熹元年(189年)-昭宁元年(189年))

汉少帝刘辩(176年-190年),汉灵帝刘宏的儿子,东汉第十二位皇帝,在位期间是189年四月—九月。

刘辩为灵帝和何皇后所生,汉献帝刘协的哥哥。189年灵帝病死,刘辩继承帝位,是为汉少帝。董卓入京后,少帝被董卓废为弘农王,后董卓又派郎中令李儒将其毒死,得年十八岁。他弟弟刘协后来追谥他“弘农怀王”。

汉冲帝 刘炳 (在位155日,144年—145年)

汉冲帝刘炳(一说昺)(143年—145年正月戊戌),东汉第八位皇帝(144年八月庚午—145年正月戊戌),在位仅半年,享年3岁。谥号孝冲皇帝。

刘炳是汉顺帝的儿子,他的母亲是虞贵人,144年(建康元年)被立为太子。同年顺帝死后,2岁的刘炳于八月庚午登基,是为汉冲帝,改元“永憙”。顺帝的皇后梁氏被尊为皇太后,临朝问政。赵峻为太傅;李固为太尉。在位时期外戚梁氏当政,朝政腐败,民不聊生。

145年正月戊戌,3岁的冲帝病死在玉堂前殿(一说被外戚梁冀毒死)。

你说的可能是秦三世子婴,在位46天

金末帝 完颜承麟 (在位半天,1234年)

清保庆帝 (在位3天,1899年)

昌邑王 刘贺 (在位27天,前74年)

明光宗 朱常洛 (在位29天,1620年)

元宁宗 孛儿只斤懿璘质班 (在位43天,1332年)

秦三世 嬴子婴 (在位46天,前207年—前206年)

北辽 耶律术烈 (在位两个月,十月—十一月)

北辽宣宗 耶律淳 (在位97日,1122年三月十七至六月廿四)

在位五个月的有三位,分别是:

汉后少帝 刘辩 (在位五个月,189年四月—九月) (见:孙尚香,2004年)

汉冲帝 刘炳 (在位155日,144年八月庚午—145年正月戊戌)

北辽梁王耶律雅里 (1123年五月乙卯—十月)

以上就是关于清朝一共是多少位皇帝全部的内容,包括:清朝一共是多少位皇帝、在位最短的皇帝是、历史上在位最短的皇帝是谁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63920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3
下一篇 2023-04-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