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输介质分类有哪两种

网络传输介质分类有哪两种,第1张

网络传输介质分类有线传输介质和无线传输介质两大类。

无线传输介质是指周围的自由空间,利用无线电波在自由空间的传播可以实现多种无线通信。

有线传输介质是指在两个通信设备之间实现的物理连接部分,它能将信号从一方传输到另一方,有线传输介质主要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双绞线和同轴电缆传输电信号,光纤传输光信号。

扩展资料:

特性

1、物理特性。说明传播介质的特征。

2、连通性。采用点到点连接还是多点连接。 

3、传输特性。包括信号形式、调制技术、传输速度及频带宽度等内容。

4、相对价格。以元件、安装和维护的价格为基础。

5、抗干扰性。防止噪声、电磁干扰对数据传输影响的能力。

6、地域范围。网上各点间的最大距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传输介质

无线传输介质有三种:

1、无线电波

无线电波是指在自由空间(包括空气和真空)传播的射频频段的电磁波。无线电技术是通过无线电波传播声音或其他信号的技术。

无线电技术的原理在于,导体中电流强弱的改变会产生无线电波。利用这一现象,通过调制可将信息加载于无线电波之上。当电波通过空间传播到达收信端,电波引起的电磁场变化又会在导体中产生电流。通过解调将信息从电流变化中提取出来,就达到了信息传递的目的。

2、微波

微波是指频率为300MHz-300GHz的电磁波,是无线电波中一个有限频带的简称,即波长在1米(不含1米)到1毫米之间的电磁波,是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的统称。微波频率比一般的无线电波频率高,通常也称为“超高频电磁波”。

3、红外线

红外线是太阳光线中众多不可见光线中的一种,由德国科学家霍胥尔于1800年发现,又称为红外热辐射,他将太阳光用三棱镜分解开,在各种不同颜色的色带位置上放置了温度计,试图测量各种颜色的光的加热效应。结果发现,位于红光外侧的那支温度计升温最快。

因此得到结论:太阳光谱中,红光的外侧必定存在看不见的光线,这就是红外线。也可以当作传输之媒界。太阳光谱上红外线的波长大于可见光线,波长为075~1000μm。

红外线可分为三部分,即近红外线,波长为075~150μm之间;中红外线,波长为150~60μm之间;远红外线,波长为60~1000μm之间。

下面就是几种常见网络介质的性能参数:

双绞线

分类:非屏蔽双绞线(UTP)可分为3类、4类、5类和超5类等多种;屏蔽双绞线(STP),可分为3类、5类、超5类等多种。

主要特点:

非屏蔽双绞线易弯曲、易安装,具有阻燃性,布线灵活。

屏蔽双绞线价格高,安装困难,需连结器,抗干扰性好。

主要用途:3类线用于语音传输及最高传输速率为10Mbps的数据传输;4类线用于语音传输和最高传输速率为16Mbps的数据传输;5类线用于语音传输和最高传输速率为100Mbps的数据传输。

网络距离:每网段100米,接4个中继器后最长可达到500米。

每干线最大节点数:无限制。

同轴电缆(已经淘汰)

分类:粗缆;细缆。

主要特点:

粗缆造价高,安装难度大,标准距离长,可靠性高。

细缆价低,安装方便,可靠性较差,抗干扰能力强。

主要用途:粗缆是大型局域网的主干部分,细缆用于局域网的主干连接。

网络距离:粗缆每段500米,最长网络范围可达到2500米,收发器间最小25米,收发器电缆最长50米;细缆每段最长185米,最长网络范围可达925米,两T头间最小05米。

每干线最大节点数:粗缆100个,细缆30个

光缆

分类:传输点模数类(又可分为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两类);折射率分布类(又可分为跳变式光纤和渐变式光纤两类)。

主要特点:传输频带宽,通信容量大;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抗化学腐蚀能力强。

主要用途:长距离传输信号,局域网主干部分,传输宽带信号。

网络距离:一般为2000米。

每干线最大节点数:无限制

三种: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

特点和特性:

双绞线:

l)最常用的传输介质

2)由规则螺旋结构排列的2 根、4 根或8 根绝缘导线组成

3)传输距离为100m

4)局域网中所使用的双绞线分为二类:屏蔽双绞线(STP )与非屏蔽双绞线;根据传输特性可分为三类线、五类线等

同轴电缆:

l )由内导体、绝缘层、外屏蔽层及外部保护层组成

2 )根据同轴电缆的带宽不同可分为:基带同轴电缆和宽带同轴电缆

3 )安装复杂,成本低

光纤:

1 )传输介质中性能最好、应用前途最广泛的一种

2 )光纤传输的类型可分为单模和多模两种

3 )低损耗、宽频带、高数据传输速率、低误码率、安全保密性好

信道为计算机网络传输介质的表达形式。信道包括模拟信道和数字信道。在模拟信道,带宽按照公式W=f2-f1 计算;数字信道的带宽为信道能够达到的最大数据速率,两者可通过香农定理互相转换。计算机网络传输介质和信道有3点不同:

一、两者的作用不同:

1、计算机网络传输介质的作用:对网络的数据通信具有一定的影响。

2、信道的作用:传送信息必须通过具体的媒质。

二、两者的概述不同:

1、计算机网络传输介质的概述:网络传输介质是网络中发送方与接收方之间的物理通路。

2、信道的概述:所有信道都有一个输入集A,一个输出集B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如条件概率P(y│x),x∈A,y∈B。这些参量可用来规定一条信道。

三、两者的种类不同:

1、计算机网络传输介质的种类:常用的传输介质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无线传输媒介。

2、信道的种类:信道包括模拟信道和数字信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网络传输介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信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信道带宽

1双绞线

1.1非屏蔽双绞线(UTP)和屏蔽双绞线(STP)

双绞线是综合布线工程中最常用的一种传输介质。双绞线最外层由绝缘材料包裹,为了降低信号干扰,内部每两根绝缘铜导线相互缠绕,名符其实。双绞线又可分为非屏蔽双绞线(UTP)和屏蔽双绞线(STP)两大类。

非屏蔽双绞线只有线缆外皮作为屏蔽层,而屏蔽式双绞线则具有一个金属甲套(sheath),对电磁干扰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目前广泛使用的是非屏蔽双绞线,因为价格便宜,容易安装,性价比较高。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图中的五类屏蔽双绞线多了根导线,这是一条金属铜导线,是接地用的,可以加强双绞线的数据传输和抗干扰能力。

1.2非屏蔽双绞线的标准

双绞线既可用于传输模拟信号,又可用于传输数字信号。美国的电气工业协会/电信工业协会(EIA/TIA)制定标准来评估非屏蔽双绞线,分为多个等级,每个等级的传输速率和应用环境不同,标准如下:

第一类线:主要用于传输语音(一类标准主要用于八十年代初之前的电话线缆),不用于数据传输。其数据传输速率可达4Mbps。

第二类线:传输频率为1MHz,用于语音传输和最高传输速率4Mbps的数据传输,常见于使用4Mbps规范令牌传递协议的旧的令牌网。

第三类线:指目前在ANSI和EIA/TIA568标准中指定的电缆。该电缆的传输频率为16MHz,用于语音传输及最高传输速率为10Mbps的数据传输,主要用于10base-T。

第四类线:该类电缆的传输频率为20MHz,用于语音传输和最高传输速率16Mbps的数据传输,主要用于基于令牌的局域网和10base-T/100base-T。

第五类线:该类电缆增加了绕线密度,外套一种高质量的绝缘材料,传输频率为100MHz,用于语音传输和最高传输速率为100Mbps的数据传输,主要用于100base-T和10base-T网络,这就是我们最常用的双绞线。

超五类线:超5类具有衰减小,串扰少,并且具有更高的衰减与串扰的比值(ACR)和信噪比(Structural Return Loss)、更小的时延误差,性能得到很大提高。超5类线主要用于千兆位以太网(1000Mbps)。

六类线:该类电缆的传输频率为1MHz~250MHz,六类布线系统在200MHz时综合衰减串扰比(PS-ACR)应该有较大的余量,它提供2倍于超五类的带宽,最大速度可达到1 000 Mbps,能满足千兆位以太网需求。

另外,由欧州提出的标准七类线,为ISO7类/F级标准中最新的一种双绞线,它主要为了适应万兆位以太网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但它不再是一种非屏蔽双绞线了,而是一种屏蔽双绞线,所以它的传输频率至少可达500 MHz,是六类线和超六类线的2倍以上,传输速率可达10 Gbps。

传输介质

双绞线是由两条有绝缘外皮包覆的铀线相互缠绕在一起,我们将这两面三刀条对绞的线称为一个线对。这是双绞线最基本的度量单位。

市场上广泛出现的一般是每条双绞线由四对绞线组成,分别用橙、蓝、绿、综4种颜色标出(具体来说是橙、白橙、蓝、白蓝、绿、白绿、棕、白棕八种颜色),也就是有8条铜线。其外形如图4--11所示

由于市场上广泛应用了非屏蔽双绞线UTP ,所以美国电子工业协会与远端通迅会(EIA/TIA)制定UTP电缆的“电缆等级:。它们主要的差别在于缠绕的绞距,通常两条线缠绕得越密,代表绞距越小,传达室输性能也越好。

1类线:铜墙铁壁线没有缠绕,只能传送声音,不能传送数据;

2类线:无缠绕,可传送数据。最大传输速率为4Mbps;

3类线:铜线每分米缠绕1次,早期市场最常用,最大传输速率为10Mbps;

4类线:是一咱过渡型线材,市场不多见,最大传输速率为16Mbps;

5类线:是一咱向高速率发展的开始,最大传输速率为100Mbps;

超5类线:迎合千兆网的出现而出现的新的线材;

6类线:新一代高速率线材,估计在今年度会通过标准议案。

细同轴电缆,电缆制造商RG58作为它的代号,这个代号常常应制在线外面的料表皮上。它的规格如下:

线宽:026厘米

最大传输距离:185米

阻抗:50欧姆

特点:RG58电缆较细、弹性好、容易安装,而且连接方式非常简单,但它的传输距离比较短,超过去185米后信号就会开始衰减,必须使用一些专用的设备(如中继器来增强信号,但它的线材及连接成本均相当便宜,因此常用于室内的小型局哉网架设。

2、粗同轴电缆RG11

粗同轴电缆,电缆制造商用RG11作为它的代号,这个代号也是常常我制在线外面的普表皮上。它的规格如下:

线宽:127厘米

最大传输距离:500米

阻抗:50欧姆

特点:线较粗,因此弹性较差,而且制作方式较为复杂,在室内安装时会遇到订烦;但它的最大传输距离远远大于RG58,可以达到点00米,学用于主干或建筑间连接。但要说明的是,由于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这种电缆公能提供10MBPS的速度,所以主干或建筑间的连接渐被速度更快的光纤代替。

现在,大家可以很容易在电脑配件商处购买到已制好的同轴电缆。你也可以自己动手制作,主要是基于如下考虑:

(1)进一步降低成本;

(2)需要随心所欲地调整电缆的长度;

(3)希望动手度一度电缆的制作

光纤的材质以玻璃为主,通过光来传递信号,其物理结枸如图

在实际应用中光纤常常是成捆地构成光缆以方便运用。它由下面几个部分组成:

表皮:它处于光缆的最外面,将一捆光纤包容在一块,起到较好的光纤保护作用;

线芯:每条光纤都是由一条极细的玻璃丝构成,它是实际传输数据的媒体;

包覆:在每条光纤的线芯——细坡璃外层环绕有一层包覆玻璃,这层包覆的密度与线芯的密度不同,可造成光的全反射,实际情况是光纤传输的方式。

光纤的性能特点

光纤与前面介绍的电缆完全不同,它不再是用电子信号来传输数据,而是使用光脉部来传输传输信号。正是这种特殊的材质,使它拥有电缆无法比拟的优点:

频带极宽:拥有极宽的频带范围,以GB位作为度量;

抗干扰性强:由于光纤中传输的是光束,光束是不会受外界电磁干扰影响;

保密性强:由于传输的是光束,所以本身不会向外幅射信号,有效地防止了窃听;

传输速度快:光纤是至今为止传输速度最快的传输介质,能轻松达到1000Mbps;

传输距离长:它的主减极小,在较大的范围内是一个常数,在许多情况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在这方面比电缆优越很多。

多模光纤与单横光纤

光纤有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之分;

单模光纤采用窄芯线,使用激光作为发光源��云涞厣⒓�。涣硗饧す馐欠⒁桓龇较蛏淙牍庀耍��医鲇幸皇��褂闷湫藕疟冉锨浚�梢杂τ糜诟咚俣取⒊ぞ嗬氲挠τ昧煊蛑校�阋埠系盟�某杀鞠喽愿�摺

而多模光纤则更广泛地应用于短距离或相对速度更低一些的领域中,它采用LED 作为光源,使用宽芯线,所以其散较大;在加上整个光纤内有以多个角度射入的光,所以其信号不如单模光纤好,但相对低的价格是它的优势。

在应用中可以综合考虑上述情况,作出适应于实际的选择。 微波

超出无线电使用的频率范围的微波也能用于传输各种数据信号。虽然微波说到底也是无线电波的一种,但是由于它们的工作性质完全不同,所以在此将其列入专门的一类。

无线电波是向各个方向传播的,而微波则是集中于某个方向, 样可以有效地防止他人窃取信号,并且,微波还能用RF传送承载更多的信息,但是它不能透过金属结构,它在传输时一般需要在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无障碍存在。

微波对环境与天气的影响相对不是十分每敏感,而且其保密性要比士顿无线电波高得多。

红外线

红外线传输其实对于我们并不陌生,各种电器使用的摇控器基本上是使用红外线进行通信的。红外线一般局限在很小的区域内,并且经常要求发送器直接指向接收器,红外线硬件与其它设备相对比较便宜,且不需要天线。

另外,大家一定能在许多新型主板上看到内置的红外线收发器所以在一些这们的情况下使用红外线进行通信也是一种有效的选择。

激光

前面提到的光纤就是通过光纤将光用于通信中的一种手段。附此之外,一吵光也能用于在空中传输数据。与微波通信类似地,彩这种通信方式 的两个丫站点都应拥有发送和接收装置。

和微波传输一样,激光发出的光束走的是直线,在发送与接收方这间不能有障碍物,而且泊光的光束并不能穿过植物、雨、雪、雾等。所以汽激光传送的局限性很大。

以上就是关于网络传输介质分类有哪两种全部的内容,包括:网络传输介质分类有哪两种、无线传输介质有哪些、网络传输介质有哪些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63784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3
下一篇 2023-04-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