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的国都在哪

元朝的国都在哪,第1张

大都位于今天的北京,是元朝建立的第二座都城,也是有元一代最为重要的一座都城。

元朝建立后,因统治重心南移,忽必烈在继续扩建上都的同时,于至元元年(1264)八月,将原金朝首都燕京定名为中都,开始正式确立两都巡幸制度。至元四年,因中都旧城残破不堪,忽必烈决定在中都的东北建筑新城,至元九年二月,改中都名为大都,到至元十三年,新都建成。元朝统治期间,大都不仅是全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的国际大都会。

大都是元朝建立的第二个首都,大都的位置就是现在的北京,元朝(1271年—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从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始为162年,从忽必烈定国号元开始历时98年。元朝退出中原后的北元政权一直持续到1402年。

元朝时期,全国划分为由中书省所直辖的京畿地区,由宣政院(初名总制院)所管辖的吐蕃地区,以及十个行中书省,分别为岭北行省,辽阳行省,甘肃行省,陕西行省,河南江北行省,湖广行省,四川行省,云南行省,江浙行省,江西行省。

元大都遗址

元大都遗址,中国元代的都城遗址,又称为汗八里城,位于北京市旧城的内域及其以北地区。元大都是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以金代大宁宫(今北海琼华岛)为中心创建,主要工程完成于元世祖时期。

经考证,元大都的皇城位于外城南部中央,宫城在皇城的偏东部,整座皇城的规划设计,均以汉族统治者建都的思想为主导,遵循着"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制度。在元大都的城址内发现有城门,街道,水涵洞,下水道,居住遗址等遗迹,出土的文物以瓷器为主。

元大都,简称大都,是元朝的都城,在今北京。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统治者为蒙古孛儿只斤氏。元朝的前身为大蒙古国,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建国时领有大漠南北与林木中地区,经由历代蒙古诸汗的经营及三次西征后,疆域东起日本海、东海,西抵黑海、地中海地区,北跨西伯利亚,南临波斯湾。

元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疆域超越历代。元朝废除尚书省和门下省,保留中书省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开中国行省制度之先河。

元朝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较繁荣。元朝时与各国外交往来频繁,各地派遣的使节、传教士、商旅等络绎不绝。在文化方面,期间出现了元曲等文化形式,更接近世俗化。

元朝的藩属国有高丽、缅甸、安南、占城及四大汗国。其中有两个直属的藩属国,即高丽王朝与缅甸蒲甘王朝,分置特别行政区征东行省与缅中行省。

成吉思汗时,蒙古还没有固定的首都。窝阔台汗七年(公元1235年),在今蒙古国鄂尔浑河上游后杭爱省厄尔得尼召北哈尔和林建都,称喀拉和林,简称和林。蒙哥汗六年(公元1256年)忽必烈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营建宫室城郭,忽必烈汗中统元年(公元 1260年)在此即位,称开平府,中统四年升为上都。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在金中都城(今北京)东北另筑新城,至元九年(公元1272年)改称大都,成为元朝的首都。

元代中都是现在的河北省张北县馒头营乡。建于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造者为元世祖忽必烈的孙子元武宗海山,是元朝三座都城中规模最小的都城。

元中都有三重城,分别是城郭、皇城、宫城,呈回字形相套,内城平面呈长方形,周长2360米,中城套在内城之外,面积约80万平方米。

元中都里既有宫城建筑也有放置毡帐的空地,这显示出这个介于元大都(北京)与草原之间的都城,兼具草原文化和中原传统双重特色。元中都从建立到焚毁的历史,可充分反映元代从鼎盛走向衰亡的过程。

元朝的大都和上都

元朝时的大都是现在的北京,朝(1271年—1368年),由蒙古族建立,元朝大都从1267年开始修建,直到1285年才告完工,花费了18年的时间,城墙的周长有28公里。

元朝还有上都,城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草原,元朝的都城随着时间的迁移不断地变更之后渐渐的共存,元朝以及蒙古帝国时期修建的都城一共有四处,分别是元大都,元上都,元中都。

百度百科-元中都

以上就是关于元朝的国都在哪全部的内容,包括:元朝的国都在哪、元朝大都是现在哪个城市、元朝首都是现在的哪个城市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63603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3
下一篇 2023-04-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