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拉尼娜现象

何为拉尼娜现象,第1张

拉尼娜现象是什么意思(拉尼娜发生已成定局)

近日,据国家气候中心最新消息,今年7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持续下降。预计10月份进入拉尼娜状态,冬季形成弱到中度拉尼娜事件。

这也是上一次拉尼娜事件(2020年8月至2021年3月)结束之后。今年冬天又将是一次拉尼娜事件,即连续两年出现“双峰拉尼娜”,这种情况可以说是非常罕见的。

什么是拉尼娜? 以赤道为分界线,地球可分为信风、西风和极地东风。从副热带高压带吹向赤道的定向风称为信风。在地球自转偏向的作用下,风向发生偏离,在北半球形成东北信风;在南半球形成东南信风。一年四季都有信风吹过的地区被称为信风带。

拉尼娜是指太平洋赤道中东部大范围表层海水温度持续变得异常寒冷的现象。众所周知,信风的存在使得大量的地表暖水被吹到赤道西太平洋。在赤道东太平洋,暖水被吹走,主要由海面以下的冷水补充,赤道东太平洋的海温明显低于西太平洋。

因此,正常情况下,赤道太平洋沿岸海平面西高东低,这种结构对应的是西暖东冷的平均海温分布。

当信风加强时,赤道东太平洋深层海水翻起更加剧烈,导致海表温度异常偏低,使赤道东太平洋气流下沉。而西部的气流上升运动更加加剧,有利于信风的加强,从而进一步加剧赤道东太平洋冷水的发展,导致所谓的拉尼娜现象。

拉尼娜对全球气候和我国气候的影响 拉尼娜发生时,由于全球气压场的加强,我国冬季盛行偏北气流,寒潮大风频繁出现。黄渤海冰情总体偏强,沙尘吹袭频率较常年偏高。

科学家发现,在拉尼娜年,中国容易出现冬冷夏热。这是因为在夏季的低纬地区,此时太平洋的高压相应加强,其位置偏北,靠近副高南侧的热带辐合带也偏北。台风大多在辐合带的低压或云团中发展。此外,西太平洋的表层海水温度很高。热带风暴能量充沛,上层对流强烈空。在夏季风作用下,西太平洋和南海生成并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比常年偏多。拉尼娜发生时,冬季我国频繁出现的冷空气团南下,夏季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加强了夏季风并使其北抬加速,从而形成了我国北多南少的降水分布。

在世界范围内,拉尼娜出现时,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东部、巴西东北部、非洲南部等地的对流活动加强,风暴和降雨过程较多。一方面,前段时间饱受旱魔之苦的上述地区旱情得到缓解,另一方面,又容易引发洪涝灾害。但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阿根廷、赤道非洲、美国东南部等地,容易干旱少雨。拉尼娜还将显著增加太平洋台风和大西洋飓风的活动。可以看出,拉尼娜对热带地区气候的影响最强,尤其是热带太平洋。

其中,大家记忆犹新的“2008年中国雪灾”与2007年7月至2008年5月的一次中度拉尼娜现象有关。这次大范围低温冰冻雨雪极端天气造成129人死亡,4人失踪,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516.5亿元。

2021年1年2次拉尼娜,人类需要警惕了

对于一年内连续两次的拉尼娜事件,人类也需要保持警惕。针对这次拉尼娜事件,中美专家可以说是同时发出了预警。美国资深气象学家鲍勃·拉森(Bob Larson)警告说:“纽约今年冬天的降雪量可能会达到32英寸(0.81米),比往年的平均降雪量高出0.06米。”

2018年,因为拉尼娜事件,美国东北部遭遇暴风雪和严寒天气袭击,纽约多地进入紧急状态。部分地区低于火星表面,最低体感温度达到-69℃,导致22人死亡。

在纽约可能遭遇极端降雪的同时,位于美国的南加州自2021年初以来一直遭受干旱,如果不出意外,冬天还会持续。总之,两个地理位置相反的美洲地区,在拉尼娜事件的影响下,今年冬天可以说是气候环境截然相反。

而中国专家也对极端天气的到来提出了警告,也就是说中国气象学家已经预测到了今年冬天可能出现的极寒天气。

据预测,今冬北方等地区气温低于常年同期,甚至可能出现极端天气...会议决定,保证北方特别是东北地区冬季供暖。全力保障取暖用煤的生产和运输,统筹气源,适时组织“南气北调”,用好形成的储气能力!

拉尼娜影响下,中国会有多冷?通过对1951年以来历史上15次拉尼娜事件的分析,发现我国冬季气温在10个拉尼娜年偏低,在5个拉尼娜年偏高。也就是说,并不是每个拉尼娜年冬季平均气温都低。拉尼娜事件后,我国冬季偏冷的概率确实更大,是偏暖的两倍左右。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气温冷不代表冬天冷。“冷”和“暖”只是和平均情况相比,“冷冬”和“暖冬”是不一样的。有严格的标准。所以大家要对提到的“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保持警惕,在农业生产、能源供应、交通运输等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

拉尼娜事件频发,全球变暖止步? 这个时候,有网友会问,拉尼娜事件趋于频繁,是否意味着全球变暖已经停止?

其实并不是。尽管全球变暖已成为全球科学界的共识,但对其原因仍有一些不确定性。决定气候状态和变化的原因不是孤立于大气圈,而是取决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冰冻圈、智能圈等组成的“气候系统”的相互作用。综上所述,应该包括自然气候波动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气候波动包括太阳辐射的变化和火山爆发的影响。人类活动的影响包括温室效应、土地覆盖变化、土地利用变化和硫化物气溶胶。

拉尼娜事件只是地球气候系统的一个插曲。总的来说,这种变暖趋势将持续数百年或更长时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2976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6-09
下一篇 2022-06-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