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参加朝鲜战争了没

苏联参加朝鲜战争了没,第1张

朝鲜战争苏联参战了吗(朝鲜战争没有苏联可以打赢吗)

朝鲜战争中有一个很特殊的现象。

从表面上看,整场战争是志愿军和朝鲜军队对抗美军领导的“联合国军”。美国最怕的苏联,没有派一兵一卒直接参战。

事实上,苏联不仅直接出兵,而且取得了不少成果。

多说无益。看数据:

战争期间,苏联空军先后有12个师7.2万人。1952年高峰期,苏联空军在朝鲜作战,兵力2.5-2.6万。

苏联参战的不仅有空军空士兵,还有两个高射炮师和两个独立探照灯团,共击落敌机212架。

空军空士兵击落的敌机更是惊人,数量高达1097架。22名苏军飞行员有击落10架以上飞机的记录,获得“苏军英雄”称号,如空陆军休·金大为和奥斯金少校,他们各缴获15架飞机,303军分区全军覆没苏佳金大学。

除了这些英勇的飞行员,大批参战的飞行员、指挥员、地勤人员、高射炮兵等官兵被苏联、中国、朝鲜政府授予勋章和奖章。

损失方面,苏军空军在朝鲜损失了335架飞机、120名飞行员(202名)和179门高射炮等军事人员。

数据很扎实。苏联士兵参战为志愿军对抗美军的优势空立下了汗马功劳。海军上将王海曾在回忆录中写道:

“谈到抗美援朝空战争的功绩,就不能不提苏军空的功绩。”抗美援朝期间,根据中苏两国政府的协议,苏军空派了十几名航空兵空士兵到中国,帮助中国训练飞行员,组建航空兵。Kozhedub,苏联空军队的著名英雄,曾经率领一个师参战。"

奇怪的是,在空战争中吃了苏联很多苦头的美国拒绝承认苏联参战,苏联一直保密到冷战结束。

是因为空战争中美军无法判断飞行员的身份吗?不完全是。

其实苏联空军参战不久就被发现了。苏联人的体貌特征与中朝军队不同,甚至不用看脸。无线电通话中的俄罗斯人代表了他们的身份。

战争从来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只有看到军队背后国家的博弈,才能真正理解战争。

美国的考量 美国的表现是基于其战略考量。

对于美英等盟国来说,二战后的全球战略也是二战时“先欧后亚”战略的延续,欧洲是一贯的战略中心。马歇尔计划于1947年启动,帮助西欧国家重建是主要任务之一。这也是东西方走向冷战的重要一步。

在这个大方向上,朝鲜战争爆发前,美国没有大规模介入远东的计划,远东的军费和兵力都在不断缩减。

以驻日美军第24师团为例。战前兵力为12197人,距满员还差5000人。

朝鲜战争后,在麦克阿瑟的坚持下,美国的远东战略发生了重大变化。杜鲁门批准了麦克阿瑟的请求,美军开始直接介入朝鲜战争。

麦克阿瑟是一名强硬的战争斗士。他主张:不仅仅局限于击退朝鲜军队,而是要彻底消灭他们,占领整个朝鲜。

然而,杜鲁门政府不同意。他强调:三八线以北的一切军事行动,应限于摧毁军需品。

——即防止战争扩大,把战争控制在有限的范围内。

但随着仁川登陆后美军势如破竹,杜鲁门也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误判战争即将结束,于是被麦克阿瑟牵着鼻子走。

志愿军入朝三战三胜后,美军已全线后撤300多公里,战线被压回到三八线和三十七线附近。

战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志愿军的加入让美国意识到不可能很快结束战争。

朝鲜战争可能发展为长期战争,有扩大为全面战争的风险,这与美国的战略不符。

杜鲁门警告一心想扩大战争的麦克阿瑟,“除了日常公告外,所有文武官员的公开声明都必须经过国务院批准。”

谁知道麦克阿瑟自我维持的努力工作并没有让他成为总统。1951年3月24日,麦克阿瑟发表声明:一旦美国的军事行动扩展到中国沿海和内陆地区,中国军队将不堪一击。

声明公开后,美国高级官员反应强烈。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愤怒地声称麦克阿瑟的行动是对政府政策的“蓄意破坏”。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拉德利认为,麦先生的声明对美国造成了“不可原谅和不可挽回的”损害。

4月11日,杜鲁门以“未能全力支持美国和联合国的政策”为由,将麦克阿瑟解职。

这意味着美军在战场上的行动将回归政府控制,停战谈判是大势所趋。

这也符合美国盟友的利益。英法等主要盟国的观点一直是欧洲第一,不支持朝鲜长期战争。

杜鲁门政府必须考虑全球战略。英法等盟国都坚持欧洲第一的理念。如果杜鲁门听麦克阿瑟的,这些盟友该怎么办?不照顾这些盟友,美国在欧洲的利益怎么保证?

基于这种战略考虑,虽然美军很快发现对手中有苏军,但美国政府不得不保持沉默,封锁消息。

一旦被舆论知道,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舆论会炒作起来,要求政府采取报复,可能会使战争升级,加剧美苏在战场上的全面对抗,造成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危险。

斯大林的忧虑 对于苏联来说,也是如此。它的战略中心也在欧洲,从彼得大帝开始,欧洲已经深深卷入俄罗斯的地缘战略好几代了。如果不能有效控制西欧,那些小兄弟可能会被英美拖走,几百年的努力可能会付之东流。

所以苏联比美国小心翼翼,生怕把人卷入实际战争。

在进入朝鲜战争之前,每一名苏联飞行员无一例外都要写一封保证书,保证绝不透露自己去过朝鲜战场。

飞行员的档案被拿走,他们的个人档案被修改,以隐瞒他们参加了朝鲜战争。

苏军空军的飞机都涂的不一样,看不出苏军空军的标志。所有的飞行员都穿着志愿军制服。

这还不够。为避免俘获苏军飞行员,严禁苏军空军用飞机在联合国军控制的地区和前线附近的空上飞行,在黄海的空上作战。大部分牺牲的苏军空飞行员的遗体被移至旅顺的苏军基地安葬。

斯大林如此低调,自然有他的道理。

除了战略上的考虑,还有实力上的顾虑。

二战结束时,苏军拥有数千万兵力、数万辆坦克和15000多架作战飞机。钢铁的洪流绝不是徒劳的。

然而,美国军方并没有放弃。二战结束时,美军规模约为1100万。特别是美国海军空部队,让苏联闻风丧胆。仅美国陆军航空兵空全盛时期就有783个基地,近8万架飞机,更不用说美国海军了。

当时美国海军舰艇规模几乎超过世界其他国家海军实力的总和,远超苏联。

所以,虽然苏军占优,但从综合实力来说,美军占优。

现代战争是立体战争,单靠军队是无法取得最后胜利的。

更别说美国还有核武器优势。

苏联第一颗原子弹“铁克瓦”于1949年8月29日试爆成功,仍缺乏运载工具,无法投掷到美国。美国早在1945年夏天就将原子弹应用于实战。

斯大林没有必胜的把握,除非美国参战,所以尽量避免。

由于这些原因,美苏彼此心照不宣。二战刚刚过去,各国都还在恢复中。没有人敢打第三次世界大战。

所以大家要严格控制朝鲜战争的规模和尺度。

很长一段时间,苏联军队在朝鲜的战争历史是保密的。这些战死在朝鲜战场的苏军士兵,大多葬在旅顺的苏军烈士陵园。有一个由202块墓碑组成的广场,这些墓碑都属于1950年至1953年间去世的苏联飞行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2904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6-09
下一篇 2022-06-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