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居全球恶性肿瘤的第几位

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居全球恶性肿瘤的第几位,第1张

肺癌是我国死亡率最高的癌症肺癌的死亡率有多高) 肺癌在我国有“癌王”之恶称

不仅仅是李女士,肺癌作为“癌症之王”,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全国癌症之首。2019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近期全国癌症数据统计。报告指出,2015年比2014年增加了12.5万人,2015年全国癌症发病人数约为392.9万人。也就是说,平均每天约有1万人确诊癌症,每分钟有7.5人确诊癌症。

2015年肺癌发病率高达78.4万,占男性癌症发病率的20.27%,女性癌症发病率的14.94%,也就是说每分钟就有1.5人被确诊为肺癌。而且报告显示肺癌的发病率还在上升。

那么,李女士为什么会确诊肺癌呢?肺癌为什么会成为中国的“癌症之王”?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肺癌?

简单来说,肺癌也叫原发性支气管癌。顾名思义,肺癌多发生在支气管黏膜上皮。在各种致癌因素的作用下,如吸烟、石棉、铍、镉、硅等。,或在遗传基因的影响下,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过度增生或异常,最终导致癌变,形成肿块,并向其他组织浸润。

从解剖学上讲,肺癌可分为中央型肺癌和周围型肺癌。

A型中央型肺癌起源于主支气管和叶支气管,位于肺门附近的称为中央型肺癌,鳞状细胞癌或小细胞癌是最常见的类型。

而周围型肺癌起源于肺支气管下部,散在分布于肺部周围。

肺癌根据细胞分化程度和形态特征可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

小细胞肺癌又称未分化小细胞癌,占所有肺癌病例的15%~20%。小细胞癌一般发生在较大的支气管,增殖迅速,早期会出现淋巴转移和血行转移。所以是恶性程度最高,预后最差的肺癌。然而,小细胞癌对放疗和化疗也很敏感。

非小细胞肺癌占所有肺癌病例的80%~85%,且大多缺乏神经内分泌特征。可分为鳞状细胞癌、腺癌和大细胞癌,对化疗和放疗的敏感性明显低于小细胞肺癌。

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状细胞癌,是肺癌中最常见的,约占所有肺癌的50%。多见于5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吸烟者,其发病率与吸烟指数呈正相关。鳞状细胞癌的生长速度相对较慢,所以病程相对较长,但遗憾的是,发现约80%的鳞状细胞癌为晚期。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直径大于3cm的鳞状细胞癌几乎都形成空孔。

腺癌:发病年龄也较年轻,多见于女性。多起源于小支气管上皮,多为周围型肺癌。腺癌的预后不如鳞状细胞癌,因为患者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导致治疗较晚,化疗和放疗的治疗效果也不好。早期也容易出现血行转移。

大细胞癌:比较少见,好发于中老年人。侵袭性强,癌细胞大,核形多,细胞质丰富,核仁明显,排列不规则。分化程度低,预后差。

什么时候有值得我们关注的症状? 肺癌早期一般不会有什么特别的症状。它只显示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因此容易被忽视。许多病人直到疾病晚期才去看医生。

肺癌通常有这些局部表现:

咳嗽:是一种很常见的症状,表现为阵发性、刺激性的特点,或伴有少许白痰。对于吸烟或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如果咳嗽变得更严重,频率增加,声音变成高音金属音,就要高度警惕。

痰中带血或咯血:部分患者会以咯血为首发症状,多为血丝或血块样痰,当肿瘤侵犯大血管时可引起大咯血。

胸痛、胸闷:病变累及胸膜时,会引起胸痛的感觉。如果患者反映胸痛伴“呼吸困难”,多为肿瘤侵犯胸壁或阻塞性肺炎所致。当癌症阻塞气道并发炎症、肺不张或胸腔积液时,会引起胸闷和呼吸困难。

声音嘶哑:肿瘤直接压迫或转移纵隔淋巴结压迫喉返神经,导致声带麻痹,进而使患者声音嘶哑。

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肿瘤侵犯纵隔,压迫上腔静脉,阻断静脉回流,头颈部、面部、上肢水肿,前胸淤血、静脉曲张。

霍纳综合征:当肿瘤压迫颈部交感神经时,患者出现瞳孔缩小、眼睑下垂、眼球内陷等症状。

转移症状:可出现头痛、抽搐、骨痛、肝区疼痛等症状。

肿瘤外表现:又称副肿瘤综合征,指肺癌,但不是由肿瘤引起的。它显示内分泌、血管、血液、皮肤、神经肌肉和结缔组织的异常变化。例如库欣综合征、肌无力综合征、骨软化症和红细胞增多症。

除局部症状外,患者还会出现食欲不振、消瘦、乏力、抗生素治疗无效的发热等全身症状。

什么样的人容易得肺癌? 长期吸烟或吸入二手烟的人群:全世界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实,长期大量吸烟是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烟草中还有50种致癌物质,燃烧时会释放出苯并芘、尼古丁、亚硝胺等致癌物质。也有专家指出,约70%的肺癌与吸烟有关。而且,吸烟还可使支气管上皮细胞的纤毛脱落,导致上皮细胞增生等病理改变。

李女士就是这样一位烟龄30年的患者,每天要抽20多支烟。这大概是她确诊肺癌的重要原因。我国吸烟总人数超过3.5亿,被动吸烟人数是3.5亿的倍数,这也是肺癌成为“癌症之王”的重要原因之一。

长期接触致癌物:长期接触石棉、铬、镍、镉、烟尘、砷等化学物质或放射性物质的人,如铀矿工、粉尘工等,肺癌发病率较高。

其他肺部疾病:慢阻肺、肺纤维化等肺部疾病患者患肺癌的风险比普通人高得多。

家族史,癌症史:患过癌症,或者有癌症家族史的患者,患肺癌的几率也会增加。

癌症预防有三个层次,哪一个层次的预防更重要

随着人类对癌症认识的不断深入,逐渐明白对抗癌症最好的方法就是预防癌症。也有很多科学研究表明癌症是可以避免的,总结了癌症三级预防的措施。我国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这么高的部分原因是人们的预防意识普遍不足。

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即“防患于未然”。其目的是阻止癌症的发生。你可以通过合理膳食、适量运动、避免接触致癌物质来改善身心健康,从而预防癌症。

二级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目的是预防或延缓癌症的发展,尽快恢复健康。

三级预防:也叫临床预防。其目的是防止病情恶化。通过正确的诊疗方案,可以尽快彻底消灭癌症,尽可能恢复机体功能,促进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个人觉得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更重要。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体检筛查,把肿瘤消灭在萌芽状态。对于肺癌筛查,我建议你可以选择胸部CT,而不是胸片。CT具有X线检查无法比拟的优势。分辨率更高,能发现更小的早期病灶,以及普通胸片发现不了的隐蔽病灶。尤其是周围型非小细胞癌的诊断率是X线的10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2883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6-09
下一篇 2022-06-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