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停止使用支付宝

央行停止使用支付宝,第1张

央行为什么要限制支付宝(央行为什么老是要整治禁止支付宝)

中国进入电子支付时代以来,第三方支付机构纷纷进入人们的生活。这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市场。经过多年的筛选,支付宝成为了现在的“支付一哥”。

当然,微信支付在人们的生活中也是常用的,但如果从平台的性质来看,微信更倾向于做社交平台,支付宝是支付平台。

最重要的是,支付宝这几年一直在拓展金融功能,花呗、借贷宝等贷款服务积累了大量的常驻用户,包括很多金融理财产品,也把支付宝推上了一个台阶。

但作为第三方支付机构,监管不能放松。尤其是近年来,很多第三方平台出现挪用用户备付金等违规行为,使得央行不得不加强监管。

于是,包括支付宝在内的各大支付平台都增加了两项限制。

今年,央行发布了《关于实施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存管的通知》,简称《通知》。主要内容是用户在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消费的备付金必须支付到央行指定的账户。

这是第三方支付机构备付金的使用权,央行直接监管这些资金。这样,未来支付宝的备付金压力会加大,但用户的“余额”会得到更好的保护。

此外,央行的另一个“限制”是支付宝的借款服务。

此前,银监会发布《个人对个人借贷中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网贷机构应当将自有资金与借贷双方资金分离,选择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资金存管机构。

这是对支付宝借贷服务的限制,也是资金层面的。把支付宝自己的备付金和银行区分开来,意味着银行加大了对支付宝的监管力度。

被加了两项限制后,支付宝未来将更多受到银行的监管。这其实是向用户揭示,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机构有风险,银行更安全。

不过从用户的反应来看,即使支付宝被限制,支持支付宝的声音也比较大,甚至有人说即使没有支付宝也不往银行存钱。

那么,为什么银行会如此遭人恨呢?

首先,第三方支付机构出现乱象的时候,这些年银行也坐立不安。以今年为例,多家银行被曝出“丑闻”。

2020年5月6日,中信银行因未经本人授权向第三方提供个人账户流水被艺人实名举报。艺术家问原因,得到的回复竟然是“为了满足大客户的要求”。

这是泄露客户信息的违法行为。如果加上“利用客户信息”的态度,用户自然会反感。

此外,还有农行员工挪用用户210万元押金的轩然大波。用户自己为了安全把钱存在银行,结果资金被挪用,用户对银行的“偏见”就更大了。

随着这些银行“丑闻”的不断爆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银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尤其是在个人隐私保护方面。有些银行做的甚至不如支付宝。

其次,在安全性上,支付宝背靠阿里这样的大企业。因为是第三方支付机构,所以监管比银行严格。

相比之下,因为现在银行基本都是开着的,各种支行、支行到处都是,监管难度比支付宝大很多。难免会有一些不规范的地方,有些银行的安全性不一定比支付宝的高很多。

还有收入。多年来,支付宝中的理财服务一直在冲击银行的存款服务。就收益率而言,虽然余额宝的年化利率持续下降,但相比一些银行的收益还是很可观的。

也正因为如此,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更喜欢用支付宝作为理财投资的平台。如果把钱放在银行,理财就不会那么灵活了。

最后,关于使用的便利性,支付宝作为电子支付时代的“一哥”,已经成为大多数人日常生活的必备平台。无论是资金转账还是支付服务,支付宝已经成为主要手段。毕竟方便、快捷、安全、适用、广为接受。

相比之下,银行存款的使用就麻烦多了,现金支付本身也受到了电子支付的冲击。再加上提现困难,银行存款在支付业务上逐渐流失用户。

正如很多用户反映的,去银行取钱太麻烦,去柜台排队很费时间,取款机也容易没钱。而且现在很多银行的服务也不尽如人意。

说白了,很多人认为银行是“向富人借钱,而不是向穷人借钱”。越有钱的人,银行越愿意借钱,越穷的人,越借不到钱。毕竟这要看还款能力,他们也没办法。

然而相比之下,支付宝更像是穷人的提款机。花呗、借呗等服务在很多情况下可以解决用户的燃眉之急。

所以,即使支付宝被限制的比较多,用户还是很支持它的运营和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32097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6-08
下一篇 2022-06-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