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病例与无症状感染者有何区别

确诊病例与无症状感染者有何区别,第1张

症状感染者和确诊病例的区别哪种传染性更强

什么是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有两层意思:一是被感染,二是无症状。

首先,新冠肺炎感染者,即新冠肺炎,核酸检测呈阳性,具有传染性,需要隔离治疗。

其次,没有症状,也就是说,没有自我感觉或临床上可识别的症状和体征,如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觉(味觉)减退、腹泻等。,且CT影像无新冠肺炎影像特征,根据目前情况不能诊断为“确诊病例”。但部分无症状感染者可能会发展为有症状的确诊病例,但目前只是处于潜伏期。但仍有一些无症状的感染者,在自身免疫力的作用下,或及时发现后给予抗病毒治疗,无临床症状,病毒被清除。

另外还有少部分病例,是恢复期的无症状感染,也就是说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其他检查基本正常,但病毒核酸检测可以保持一段时间阳性。

专家指出,无症状感染者具有传染性,但没有咳嗽、咳痰、打喷嚏等呼吸道症状。,而且它们散发的飞沫更少,因此传染性更低。

无症状感染者和确诊病例有什么区别

无症状感染者,如果核酸检测呈阳性,并且已经出现症状,或者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出现咳嗽、发热、乏力等症状,就会被诊断为确诊病例。感染者无临床症状,但肺部CT检查有病变,也可诊断为确诊病例。

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间,无症状感染者应当进行血常规、CT影像学检查和抗体检测。后续症状或体征符合确诊病例诊断标准的,应在24小时内纠正为确诊病例。

所谓确诊病例,根据诊疗方案,有明确的诊断标准,即病毒学检查阳性,同时有临床症状或血常规、影像学检查异常。它们的临床严重程度包括四种类型:轻度、普通、重度和危重。

什么是疑似病例

从流行病学史分析,疑似病例为发病前14天内报告病例所在社区的旅行史或居留史;或与新冠肺炎感染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有接触史;或在自己社区接触过发热或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者14天内,家庭、办公室、学校、班级等小地方出现聚集性病例。

在临床表现方面,疑似病例需要有发热或呼吸道症状等新冠肺炎相关临床表现,或新冠肺炎影像学特征,以及发病初期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等症状。同时,疑似病例中新冠肺炎特异性IgM抗体呈阳性。

什么是新冠肺炎阳性

新冠肺炎检测呈阳性意味着在提交的标本中发现了新冠肺炎。目前,新冠肺炎核酸检测主要是通过采集上呼吸道标本,如鼻咽拭子或咽拭子来进行的。也有人采集下呼吸道标本,如深部排痰、肺泡灌洗液、支气管灌洗液、呼吸道吸出物等。,以及血液/血清、粪便/肛拭样本等。如果检测结果报告“核酸阳性”,则意味着与该标本相对应的人已经肯定感染了新冠肺炎病毒。

对于那些新冠肺炎病毒检测呈阳性的人,请在收到相关报告后不要过于惊慌。如果在医院,安心留院,做好隔离;如果不在医院,就地做好个人防护,避免与更多人接触,并主动联系当地防控指挥部,等待专车运送到指定医院隔离治疗。

当前形势下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就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特别是在人员密集场所,要科学佩戴口罩。一直戴着口罩。尽量与他人保持1m以上的距离,不去人员聚集的场所,不组织或参加聚集活动。避免面对面的近距离交流。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当你不确定你的手是否干净时,不要触摸你的鼻子、嘴和眼睛。咳嗽或打喷嚏时屈肘或用纸巾捂住口鼻,不要看别人;不要随地吐痰,将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放入垃圾桶处理。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生活规律,不熬夜;保持室内整洁,经常开窗通风;合理饮食,适量运动。

没必要,不远。减少跨省流动,不要去中高风险地区。如果必须去,请提前向单位或社区报告,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

有中高危地区近期居住史的人员,与外地报告的新冠肺炎感染者有重叠轨迹的人员,应立即向所在社区(村)或当地单位、宾馆或当地疾控中心报告,并配合采取隔离观察、核酸检测等防控措施。

有序接种疫苗。接种新冠肺炎疫苗是新冠肺炎最经济有效的防控措施,也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请未接种、未完成全程接种或符合加强免疫条件的人群尽快接种。建议同时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可有效降低呼吸道传染病重叠流行风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29253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6-06
下一篇 2022-06-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