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出游计划成都周边

国庆出游计划成都周边,第1张

国庆假期成都凭什么成为出游热门目的地

成都是国庆假期的热门目的地之一。图为宽窄巷子报资料图片。

开列语言

国庆黄金周假期,各地“流”流光溢彩,一派繁荣景象。与往年略有不同的是,今年的国庆假期是成都晋升为国家特大城市后的第一个黄金周。来自多个机构平台的大数据显示,成都是黄金周假期最受欢迎的目的地,凸显了一个常住人口超过2000万的特大城市的吸引力。今日起,本报将推出主题为“黄金周,超大'荣'——聚焦成都晋升超大城市首个黄金周”的黄金周专题报道,从出行、市场消费、服务保障、新业态、新场景等多个维度展现成都的发展动力和活力。

国庆假期前夕,携程、去哪儿、飞常准、朱非等平台的大数据报告均显示,成都与京沪平起平坐,成为假期出游的三大目的地之一。今年的国庆假期是成都晋升为国家特大城市后的第一个黄金周。

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都是一个城市竞争力的体现,人流是核心。人们把旅游目的地定格在成都,形成了“成都热”现象。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是成都?

特大城市的吸引力

成都国庆“流量”辉煌。

方小姐就职于省外一家快递物流公司。她订了一张9月中旬去成都的机票。方小姐假期来成都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见男友,二是“考察”。她男朋友去年来成都,在天府国际机场工作。他是一家航空空公司的地勤人员。

“他每次打电话都会说成都有多好。这次他来这里是为了实地‘检查’。”方小姐说,她和男友都不是四川人。如果“检查”满意,她也会留下来工作生活。

去哪儿网大数据研究院院长蓝翔表示,从该平台的机票预订数据来看,国庆假期10条热门国内航线中,有4条涉及成都,分别是北京、上海、深圳、成都和北京成都。同时,成都有三条热门的火车票预订路线,分别是成都到重庆、南充、重庆到成都。

近日,《求是》杂志刊登了国家统计局提供的《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图: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超大和特大城市人口基本情况》。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成都被提升为中国七个特大城市之一。今年国庆假期是成都晋升特大城市后迎来的第一个黄金周假期,格外引人关注。

9月21日,携程发布的《2021国庆旅游预测数据报告》也显示,平台预订量最高的热门目的地前三名分别是北京、上海和成都。

9月29日,飞常准发布大数据报告称,今年国庆假期国内航线计划每天执行客运航班1.4万班,繁忙航线集中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地。从平台机票预订的搜索量来看,这三个城市是旅游机票搜索最热的城市。

此前,飞猪的大数据也显示,从旅客预订结果来看,成都是仅次于北京和上海的中国第三大热门旅行目的地。

“在刚刚过去的中秋节假期,成都是全国最受欢迎的目的地。现在预订大数据显示,成都将是国庆假期的热门目的地之一,这是一个城市发展活力和吸引力的集中体现。”蓝翔说,各种数据表明,成都已逐渐成为中国第三大航运空枢纽市场和旅游集散地。

生活和工作的动力。

生活在合适的行业,引导“流”走向胜利。

"成都市场是恢复和增长最快的."这是成都对澳门航空空市场部总经理袁利民最深的印象。为此,澳门航空空增加了成都与澳门之间的航班密度,单程从每天一班增加到两班。

袁利民说,成都是中国西部的交通枢纽,辐射带动能力很强。公司非常重视成都市场,成都市场是公司在西部地区的战略中心。未来将视市场需求,增加成都的航班密度,为两地紧密沟通搭建便捷空的桥梁。

从国庆假期前往热门目的地旅游的市场现象,到航空公司空公司在成都市场增加航班密度的市场行为,体现了一种前后市场逻辑关系的“流动”。值得一提的是,节假日期间客流并不仅仅集中在成都。相关统计显示,今年前8个月,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实现旅客吞吐量近3000万人次,同比增长20%以上,客运量居全国机场之首。

近年来,成都不断打造和提升宜居、宜业、宜商环境,放大宜居品质对人才和投资的吸引力,将其转化为城市长远发展的竞争优势。这座宜居宜业的城市,带动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向成都聚集,展现了吸引“流”取胜的独特魅力。

鑫源微电子(成都)有限公司是总部设在上海的鑫源公司最重要的RD基地。上海鑫苑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戴为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成都的宜居品质对人才的吸引力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2013年底,成都公司成立时,员工只有10多人,现在有400多人。不仅很多人愿意来,来了也不想走。

事实上,成都已经连续12年蝉联“中国最幸福城市”榜首,在众多宜居城市中位居前列。成都除了宜居,还是一座极具创业活力的宜居城市。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成都市新登记市场主体30.8万户,其中新登记企业16.2万户,同比增长27.4%。成都拥有313万市场主体,居全国第二;新增上市公司8家,位居中西部第一。此外,已有3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成都。

这些数据的背后,凸显了一个新晋升的国家特大城市和宜居宜业城市的发展活力和动能,以及创造提升宜居宜业宜商环境的驱动力和释放城市机遇的吸引力。

极地城市的辐射力

新格局向下运行,无休止地“流动”。

“人”是城市发展的现实驱动力,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要素之一,是未来发展的潜力所在。西南财经大学成渝经济区发展研究院院长杨继瑞认为,城市是人的城市,人的良性发展是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

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要素,“流”在城市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就像人体内的血液循环一样,“流”只有畅通无阻,才能实现资源要素的真正价值。

今年6月27日,天府国际机场正式投入运营。蓝翔认为,成都已成为西南航空空市场的集散地,天府国际机场的启用将进一步提升成都航空空枢纽的功能地位和辐射能力。

“一带一路”的建设使成都从内陆腹地变成了开放前沿。国际通道方面,成都已形成120个全球通航点,开通131条国际地区航线,覆盖泛欧和泛亚主要客货运枢纽节点。成都去年在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的全球航空空连通性排名中排名第四。同时,成都累计开行国际列车超过14000列,连接境外66个城市和国内20个城市。

在“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期西部大开发、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多重国家战略的叠加推动下,成都加快了对外开放格局的重塑。成都不仅是成渝双城经济圈的重要一极,也是全省经济发展的“脊梁”,正在不断增强对省内其他地区的引领和辐射能力。

统计显示,去年成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716.7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的36.5%。成都依靠1/4的人口贡献了1/3的GDP,这与推进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构筑坚强脊梁”构建发展新格局的区域经济布局密切相关。

“人流”的涌入让成都的发展充满活力,强化了市场消费力,释放了巨大的消费潜力。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成都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逼近60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9.0%。同期,成都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5000亿元,同比增长13.2%。本报记者杨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29201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6-06
下一篇 2022-06-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