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是河北哪个市的

雄安新区是河北哪个市的,第1张

雄安新区属于哪个市(河北雄安新区包括哪些地方)

雄安新区是河北省管辖的国家级新区,位于京津三角对称的第三个角上。包括雄安新区的雄县、容城县、安新县及其周边地区,初期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中期发展面积约200平方公里,远期控制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目前,雄安新区常住人口120万。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通知,决定设立国家级新区河北雄安新区。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历史战略选择,是继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个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在区域经济学理论上,要梳理雄安新区空定位,推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建设新发展理念引领下的现代化新城区,探索人口密集区优化发展新模式。一开始很多人猜测雄安新区会成为中国的新首都。后来他们看了雄安新区的规划定位,发现雄安新区不是新首都,也不是首都副中心。然后有人猜测雄安新区会不会是河北省的新首都。但从2021年9月1日实施的《河北省雄安新区条例》来看,河北雄安新区只是一个高质量、高水平的非北京首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是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参照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的管理权限,行使国家和省赋予的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所以雄安新区不会是河北省的中心城市。

一、北京副中心、北京副中心、北京副中心相关理论评析

各种理论体系和国家对“资本”的定义是不同的。在世界范围内,莫斯科、伦敦和东京都是不同类型的首都。在中国,人民日报给出的答案是,首都是指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也就是说,在官方语境下,首都的首要功能就是这四个中心。《人民日报》也指出,“雄安新区承接北京疏解的非首都功能包括行政事业单位、总部企业、金融机构、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从官方声明中可以看出,这四个中心的功能并没有纳入雄安新区的承接范围,所以雄安新区不是首都副中心,设立雄安新区也不是迁都行为。

关于“北京副中心”和“北京副中心”的定义,虽然“北京”和“北京”只有一字之差,但含义却大相径庭。就是城市之间的生产空,相对固定。从一个城市的角度来看一个城市的发展和演变,城市基本上被视为一个独立的碎片化空单元。马克斯·韦伯的著作将“城市”定义为具有法律意义的行政实体,是空相对稳定的单位。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行政区划都不会轻易改变。

从“市”和“城”的定义出发,北京是指在北京1.64万平方公里的行政区域内的各类行为体的总和,包括北京市以下的区、县、镇,京属企业,京属高校等在京机构。所以,北京副中心通州是指承接北京市政行为主体的功能区。相对于“北京”,“北京”是一个空的动态模糊概念。北京的范围已经扩展到固安、燕郊等河北省,并开始向保定、天津延伸。

二。“城市”和“城市”的定义[S2/]

西方城市和中国城市在空上几乎是不可比拟的地理单位。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中西方国家的历史进程不同,历史因素造成了现代差异。比如纽约面积789平方公里,伦敦面积1572平方公里,北京面积16400平方公里,重庆面积82300平方公里,两者天壤之别。

城市(urban)和城市(city)不一样,城市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空。当代城市发展理论基本上默认了列斐伏尔空哲学。列斐伏尔的空哲学指出空生产不是指空中的内部物质生产,而是指空中的生产本身,或者说空本身与生产直接相关。列斐伏尔指出,由于生产力的不断增长和人类知识对物质生产的逐渐介入,我们已经从“生产in 空”转向“生产in 空”。所以,城市作为社会活动的产物,是可以不断产生的空(不排除一些萎缩的城市),也就是说,城市不是一个静态的容器。而市作为具有法律效力的行政辖区或者空之间的单位,是相对固定的。

城市是空之间的生产,相对固定。中国城是古代政府的历史和地理遗产。就面积而言,它是西方语境中的区域,功能上类似于城市-区域,与西方城市不同,不是城市。所以urban和city一般有以下三种拓扑关系空。

一个是包含关系。城市的面积比城市的面积小,这在中国很常见。中国大部分地级市都是行政区,面积比市区大很多。比如重庆,因为行政面积大,堪比省级行政区的地理范围,所以重庆的城市范围远远小于重庆。

其次是覆盖关系。比如东京和纽约的市区面积远远大于东京和纽约,所以是一种覆盖关系。目前局限于深圳狭窄的行政区域,深圳的城区已经延伸到了邻近的惠州和东莞,未来深圳和深圳也将是一种覆盖关系。

这是一个三部分重叠的关系。空部分重叠,比如北京和北京。北京的城区范围已经延伸到燕郊等邻近的河北省,并开始加速向保定、天津的部分地区延伸,但北京的城区不包括延庆、密云。北京包括密云区和延庆区。然后北京的一些城区和北京重叠。

三。雄安新区区域定位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雄安新区要着力打造疏解非首都功能的集中地。其承担的职能包括行政事业单位、总部企业、金融机构、高校和科研院所等。所以疏解对象是明确的,可以预见北京的部分经济科技资源会疏解到雄安。

设立雄安新区的实质是北京人地矛盾日益加剧。中心功能和北京市级功能在“北京”空区域重叠过多,空之间承载能力有限,导致北京大都市病严重。在这个新区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城市发展要素都有自己的运行逻辑,在有限空发展中相互对立。大国要素优先,小国要素排斥。

所以雄安新区定位最准确的描述应该是“北京”副中心,既不是首都副中心,也不是北京副中心。但也不可能是北京的中心。目前北京高等教育核心的金融、经济、科研资源不会解绑,因为这些都与首都四个中心的功能密切相关。比如金融方面,人民银行和四大行是中央金融体系的宏观调控工具,这一与政治稳定密不可分的部件不能搬到雄安新区;教育方面,重要的大学或研究机构如北大、清华、中科院等。不能整体移动。这些机构与北京建筑科技创新中心关系密切。

但是前面说了,空权力大的演员有优先权,会把权力小的演员排除在外。一些相对薄弱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高等院校将搬迁到雄安新区。对于传统的以行政区划思维看待中国城市经济的视角,对现在的北京地区是有益的。存量的减少意味着GDP和税收的减少。但从长远来看,京津冀地区的资源再分配会优化空在北京的布局,让北京比现在更宜居。救下来的空可能是北京未来继续在全国乃至全球发挥虹吸效应的基础;此外,还涉及到“大北京”局部都市圈空的规模重建。未来,雄安新区将纳入“北京”本地空生产范围,面向北京。

对于城市研究者来说,应该用ur-ban的视角而不是城市来预测某个城市的未来。一个城市的发展,除了自身的条件,更重要的是它在城市网络中的地位,以及它与其他城市的竞争关系。这是地理和网络关系的一个视角。目前国内已经基本形成了城市空的等级网络。在这个复杂的网络中,城市的发展本质上取决于各种权力的分配空。权力集中的城市,生产能力越强,虹吸效应越强,辐射范围越广,可持续发展能力越大。

综上所述,雄安新区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北京过度集中的功能重叠,缓解目前北京的大都市病。在未来的发展中,它将代表城市发展的新愿景。而不是一味追求人口基数和GDP,成为绿色城市和智慧城市发展的模板,可以重塑北京本地规模的空空间。雄安新区将拉动市区范围内周边地区的发展,对提升京津冀协同发展产生实质性影响,甚至改变我国南北发展不平衡的局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28503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6-05
下一篇 2022-06-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