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因为什么,为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因为什么,为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1张

为什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原因)

1.这是由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力体系中的作用决定的。

随着现代科技革命的发展,科学技术以空之前的规模和速度进入生产领域,现代物质生产力成为一个复杂系统。

在这个复杂的系统中,科学技术本身不仅体现在生产力上,而且成为生产力各要素中最重要的驱动力和第一构成要素。

第二,这是由科技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决定的。

现代科学已经广泛渗透到经济活动和社会生产的各个方面,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达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程度。

科学技术不仅使经济在量上即规模和速度上快速增长,而且使经济发生质的飞跃,经济结构、劳动力结构、产业结构和管理方式发生深刻变化。

第三,这是由知识创新和创造知识的劳动在现代社会生产中的作用决定的。

科学研究是知识创新或知识创造,知识也是生产力的要素。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被认为是提高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的动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也是对当代世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和趋势的全新概括;也是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

在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中,先进生产力对落后生产力的替代是由科学技术的进步或突破引起的。所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第一,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和力量。

第二,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

第三,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1.科学渗透着现代生产力系统的各种要素;2.在现代生产中,出现了“科学—技术—生产”的过程,使科学在物质生产中起主导和先导作用;3.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杠杆。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曾指出“生产力也包括科学”,并说,“科学的发展表明社会一般知识有多少变成了直接生产力。”

马克思也深刻地指出:“社会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大工业把伟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融入生产过程,必然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

1988年6月,邓小平同志根据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现状,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结论。邓小平同志的这一论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和科学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不仅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社会生产力是人改造自然的能力,自然科学作为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必然包含在社会生产力中。科学一旦渗透并作用于生产过程,就成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和现状告诉我们,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科技正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渗透到生产力的各个要素中,并与之融合。

1.科学技术已经渗透到生产力的各个要素中,并在生产力体系中发挥首要作用。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生产工具的变革,劳动对象的扩大,都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2.科学技术对生产的发展起着主导和先导的作用。3.科技进步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杠杆。

首先,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首要作用。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经济活动和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这就决定了它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不仅使经济在量上,即规模和速度上迅速增长,而且使经济发生质的飞跃,经济结构、劳动力结构、产业结构和管理方式发生变化。

第二,科学技术在生产力的所有要素中起第一位的作用。之后科学技术以空之前的规模和速度进入生产,使生产力成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在这个体系中,它不仅直接表现为生产力,而且作用于其他要素,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扩大劳动对象的来源和种类,从而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力量。

第三,现代科学使管理更加科学和现代化。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物质要素和人的要素的有机结合,即管理是把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科学与经济的广泛结合使管理成为生产力的一个重要范畴。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直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就说过,机器生产的发展需要自然科学的自觉应用,并指出“生产力也包括科学。”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与生产力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生产力,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一场伟大的革命。近30年来,现代科学技术不仅在个别科学理论和生产技术上有所发展,总体上也有进步和改革。而是在几乎每一个科技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发生了新的飞跃,产生并继续产生一系列新的科技。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了道路,决定了它的发展方向。许多新的生产工具和新工艺首先是在科学实验室里创造出来的。理论上的突破一旦实现,迟早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巨大的进步。当代自然科学正以空之前的规模和速度应用于生产,使社会物质生产的各个领域焕然一新。特别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正在迅速提高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同样的劳动量,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产品。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主要得益于科学技术的力量。

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科学和生产资料、劳动有什么关系?历史上的生产资料都是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同样,历史上的劳动者都是掌握了一定科技知识的劳动者。我们常说,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这里的人是指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生产工具并实现它的人。工人只有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丰富的生产经验和先进的劳动技能,才能在现代化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它有以下三层含义。

1)第一层含义:科学渗透着现代生产力体系的各种要素。

2)第二层含义:在现代生产中,出现了“科学—技术—生产”的过程,使科学在物质生产中起着主导和先导的作用。

3)第三层含义: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大杠杆。首先,科技因素导致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率越来越高。其次,自然科学新产品从理论突破到试制成功的周期日益缩短。

第一,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和力量。

第二,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

第三,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回答要点: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意味着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结构中的第一决定因素;

(2)现代科学技术是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3)现代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生产过程的一部分;

(4)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越来越快,信息量日益扩大,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不断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更新。

1978年3月18日,在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指出,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我们应该大力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教育。他强调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马克思主义观点。1985年3月7日,他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进一步肯定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1988年9月,他说:“马克思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在我看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992年春,他在南方考察时说:“经济要发展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从认识论和当代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高度得出的科学结论。

文章转载自历史新知网。

请联系作者删除侵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23414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6-01
下一篇 2022-06-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