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的顺口溜是什么,唐宋八大家是谁

唐宋八大家的顺口溜是什么,唐宋八大家是谁,第1张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顺口溜大全

在中国文学史上,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曾巩、王安石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也称“散文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

为了便于记忆,还有很多脍炙人口的顺口溜:“一个韩,一个柳,一个欧阳,三个苏,带个王”;“刘汉欧,曾巩王安石”;“唐代的,宋代的欧阳、、”;“刘汉加欧阳,加曾王”等等。还有联想记忆法:“一个叫苏三的人在一棵柳树下拱了一块石头,汗如雨下,然后休息了一会儿。”

简单地说,韩愈和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军人物,他们先后掀起了古文革新的浪潮,使诗歌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欧阳修和苏三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曾巩和王安石是临川文学的代表。

明初,选录韩、刘等人的文章为《八君子文集》,八派之名始于此。明代中期,在唐顺之编纂的《文编》中,只有八篇是唐宋时期的。明末,毛坤继承二人说,选编了164卷《唐宋八大家》,流传甚广,“唐宋八大家”之名由此而脍炙人口。此后学者纷纷撰文,向这八人取经,影响越来越大。

再来看《唐二家》,韩愈,柳宗元。“世间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出自韩愈《马硕》的千古名句;“池中有百鱼,若空无处游”,是柳宗元《小石塘》中的话。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出,他们的文风是“素雅、流畅、自然”。在此之前,文坛以骈文为主,很多经典作品都强调对仗、排比等手法,用词华丽,形式工整,甚至是政府公文。长此以往,出现了很多强调形式而忽视内容的作品,一言不发,无病呻吟。为此,韩、刘从改变文章形式入手,提出了“以道为文”、“以为文”的主张。他们照搬先秦两汉古文,摒弃骈文形式,注重语言的平实表达和文章内容的沉淀,从根本上扭转了文风。

先说“宋”、和欧。这六人都是宋代诗歌革新运动的中坚力量。当时“昆西体”等轻佻的文风非常盛行,使得文章文风淡、华丽、内容丰富空。因此,王安石把诗文革新作为推行新法的重要内容,欧阳修继承了“文道合一”和“文学上的明道”,苏洵、苏辙“评史”,苏轼提出诗文要“有为”,曾巩发扬中庸平和的精神,他们的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对当时的文风产生了很大影响。

另外,八个人都有成绩。比如苏轼从北京到杭州,再到密州、徐州、湖州等地。无论他走到哪里,他都造福了一个民族。比如王安石主持变法,致力于振兴国家的腐朽局面;再比如,韩愈在朝为官时,直言不讳,写下了“我愿为觉悟而除恶务尽,但愿惜旧岁”的忠告...他们用文章宣示理想,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初心。可以说,古代的士人已经实现了他们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无论从他们不朽的文章,文风的转变,还是对家国的贡献来看,八大学子都不愧为读书人的楷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23078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6-01
下一篇 2022-06-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