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的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民事诉讼时效期限最长是多久

民事诉讼的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民事诉讼时效期限最长是多久,第1张

诉讼时效多久(民事诉讼时效期限是多久)

一、诉讼时效

(一)一般诉讼时效

民事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计算。

借据约定还款期限的,从约定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借据未约定还款期限的,自债权人主张还款时给予的合理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或者自债务人明确拒绝还款之日起计算。

(二)最长诉讼时效

民事诉讼时效最长为20年,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计算。超过20年,法院不予保护。如有特殊情况,可以申请延期。

(三)超过时效的法律后果

如果诉讼已经超过诉讼时效,债权人可以成功立案,但如果债务人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债权人就会败诉。

但由于法院不能主动适用诉讼时效,如果债务人不到庭作出缺席判决,或者债务人到庭但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债权人不会因为诉讼时效已过而败诉,如果证据充分,可以胜诉。

(四)时效的中止和中断

诉讼时效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中断、中止或延长。

(5)诉讼时效即将届满的补救办法

如果3年诉讼时效即将届满,可以采取措施中断诉讼时效,重新计算3年诉讼时效,但要注意不要超过最长20年的诉讼时效。

具体措施可以是:要求债务人付款、发律师函、让债务人承诺还款或出具还款计划、申请调解、提起诉讼或仲裁等。但在采取上述措施中断诉讼时效时,需要保留好证据,如总回忆、聊天记录、快递单、还款承诺书、还款计划等。

(六)超过时效的补救办法

即使诉讼时效已过,债权人也可以想办法让债务人同意履行债务,比如让其承诺偿还、出具还款计划等。债务人同意履行后,不得以时效期间届满为由进行抗辩。

二。申请执行的限制

有些债权人以为拿到胜诉判决书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却不知道执行还有时效。如果超过了时效,债务人作为被执行人,在执行过程中可以提出超过时效的异议,那么生效的法律文书就无法执行。

申请期限为2年,起点为:自法律文书规定的履行期限的最后一日起;法律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一履行期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没有规定履行期限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执行时效也可以中断或者中止,适用诉讼时效中断或者中止的规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20292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5-30
下一篇 2022-05-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