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字的结构是什么结构,脚的是什么结构

脚字的结构是什么结构,脚的是什么结构,第1张

脚是什么意思(脚字到底是什么结构)

3 植物妈妈有办法

1.会认12个生字、2个多音字和由这些百思特网字组成的新词,会写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3.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观察自然的兴趣。

4.收集植物传播种子的资料,能仿照课文说说其他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重点

知道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以及诗歌语言的精妙。

难点

1.了解课文里的"降落伞""铠甲"分别指的是什么。

2.收集植物传播种子的资料,能仿照课文说说其他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1.识写生字

本课包含构字方式较复杂的字(如"旅、离、察"等),宜放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随文识记。先逐段出示课文,让学生根据拼音将课文读熟练;再隐去拼音,让学生读正确、读连贯;然后隐去熟字,留下带生字的词语或者短语认读,如第1节中的"如果、四海为家、植物、旅行、靠什么";最后留下单个生字认读。其中识记仍有困难的生字,可以重点教学,例如结合音、形、义,先反复认读,再组词。

教师需要边示范边提示书写要领:"法、识、娃、她"4个字左窄右宽,左右齐平,需要注意的是"女"字作为偏旁的时候,第3笔横变为提,要"避让"右边部分。"如、知"2个字左宽右窄,右部"口"包紧。"脚"字是左中右结构,教师提示书写要领:结构紧,错落有致。"它"字是上下结构,上小下大。"毛、更"是独体字,书写时要找主要笔画,字的重心就体现在这一笔上。"毛"的关键笔画是竖弯钩,行笔过程中,竖画向左挫进,弯处要圆转而无棱角。"更"的关键笔画是撇和捺,重心要平稳。

2.朗读课文

把握句内停顿,注意句末押韵,读出诗歌应有的韵律美是本文朗读的重点。可以运用"阶梯式朗读"与"问读"的方法,帮助学生把握句内停顿。阶梯式朗读:从短语到短句、从短句到长句、从一句到一段,由简到难,层层递进,逐步增加句子的长度,训练学生将句子读连贯,同时通过范读、辨析等方法帮助学生找到诗歌特有的韵律美,在正确辨析、反复模仿练习中,读好诗歌。

3.背诵积累

这是一首科普诗歌。学生对于文中出现的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比较陌生。因此,第2~4小节应重点指导背诵。教学时可以先帮助学生厘清关键点:植物的名称,植物种子藏在哪里,种子靠什么的帮助进行传播;再指导学生借助关键词的提示进行背诵。

学生的背诵方法不局限于上述方法,也可以指导学生借助插图背诵等。

4.迁移运用

《植物妈妈有办法》以诗歌的形式讲述了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文中将植物的种子进行了比喻,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诗歌第2~4节句式一致,教学时可出示相关植物的图片,提问:这是什么?它的种子在哪里?种子像什么?帮助它传播种子的是谁?厘清以后,再照着第2小节的形式练习说话,迁移到认识其他的植物。这样的说话练习,既丰富了学生的语句积累,又激发了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1.预习提纲

(1)借助拼音读课文,认读本课的14个生字。

(2)再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哪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具体的语境,随文识字,认识"植、如"等14个生字,会写"法、知、识"等10个生字。

2.正确、连贯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句内停顿、句末押韵"的方法,初步掌握诗歌朗读的基本方法,感受诗歌的音律美。

一、谈话揭题,质疑问难。

1.出示花、草、树的图片,同学们知道这些总称叫什么吗?

课件出示:

出示词语板书"植物",指名读。指导"植"字的读音:"植(zh)"字是翘舌音,这个字是形声字,左边的"木"字表义,右边的"直"字表音。学生齐读。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植物的诗歌。板书课题:植物妈妈有办法。

3.指名读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预设:①植物妈妈在什么方面有办法?

②植物妈妈有哪些办法?

③哪些植物妈妈有办法?

设计意图:

上课伊始,让学生通过图片很快地了解了植物,让学生借助图片了解常识,更重要的是学习生字"植",读好这个字的读音,根据形声字的特点去记忆这个字的字形,这样的导入扎实有效。"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题目是文章的灵魂,经常利用题目让学生去发现问题,便于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带着质疑的问题,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正确,难读的生字多读几遍。

课件出示:

旅行 降落伞 娃娃 纷纷 准备

观察 炸开 蹦着跳着 底下 带刺

如果 知识 粗心

2.交流反馈, 读准字音。

(1)自由读,同桌互相认读。

(2)指名读、正音。重点指导:"旅"是边音"l";读准几个翘舌音的字"如、炸、察、识"。

(3)开火车读。

3.去掉拼音,再读课文。

(1)现在,课文的拼音都已经消失了,你们还百思特网会读吗?

(2)交流识记方法。重点指导"刺、察、旅、离",谁能给这几个生字组词?

提示:教学"刺"字,可借用仙人掌图片引导学生组词;教学"察"字,可借用人物观察事物的图片,引导学生组词,让学生了解"察"的意思是仔细地看;"旅"和"离"可联系学生生活组词,例如"旅游、旅行、分离、离开"等。

课件出示:

带刺 刺猬 观察 察看 视察

刺骨 刺绣 考察 警察

设计意图:

二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还是识字、写字,本课包含与学生日常生活距离较远、构字方式较复杂(如"离、察"等)的字,所以放在语境中随文识字。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再隐去拼音,让学生读正确、读连贯。这样一来,识记仍有困难的生字,可以结合音、形、义,反复认读再组词教学。

三、再读课文,读好节奏。

1.读好长句子的停顿。

课件出示:

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1)谁能读读这句话?

(2)提示:有标点的地方,大家都知道停顿。可是,没有标点的句子内也有停顿,我们应该怎么停顿呢?

指导学生"停"后能"连",这样既能读出停顿,又能连续地读好长句子。

(3)课文中还有这样的长句子,你会读好停顿吗?

课件出示:

她让豆荚∕晒在∕太阳底下。

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①谁能根据老师的提示读一读?

②送回诗歌里,还能读好吗?一起来试试。(齐读)

2.读好押韵。

(1)师读课文第1小节。

比较一下每行诗歌的最后一个字,你有什么发现?

课件出示:

孩子如果已经长大,

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

牛马有脚,鸟有翅膀,

植物旅行又用什么办法?

(2)要点:出现在每行句子的最后一个字"大、家、法"的韵母相同,都是""。诗歌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叫作押韵。告诉大家一个朗读小秘密,押韵的字语速放慢,声音延长,就能读得更好听。

(3)找找诗歌中其他小节的押韵的字,圈出来,试着读读。

小组内试读,组内互相评价。

设计意图:

通过模仿、辨析、反复练习,把握句内停顿,了解押韵,读出诗歌的韵律美,为读好诗歌打好基础。 第一节教学生找押韵的方法,再让学生运用所学到的方法找找其他小节的押韵。

四、指导书写,巩固生字。

1.注意关键,规范书写。

(1)指导书写"女字旁"的字。

①课件出示:如、她、娃。

课件出示:

②指导学生写好"女字旁"的字,注意左小右大。"女字旁"撇点收在竖中线,折处不顿,点画要长,第三笔横变为提,要"避让"右边部分。

③出示田字格中的"它、她",注意结构,老师范写。"它、她" 都是第三人称,"它"一般指动植物,女生用"她",男生用"他"。在课文中找找这两个字,注意它们的不同用法。

(2)指导书写"更、它、毛、脚"。

①课件出示"更、它、毛、脚"。

课件出示:

②老师引导学生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提示:"更",撇和捺舒展,重心平稳。

"毛",独体字,最后一笔竖弯钩,竖画向左挫进,弯处要圆转而无棱角。

"它",上下结构,上宽下窄,"宝盖头"先写点,再写左点,然后写横钩。

"脚",左中右结构,结构紧凑,错落有致。

(3)指导书写"法、知、识"。

课件出示:

提示:"法、知、识"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右齐平。2.老师示范并提示书写要领,学生书空。

3.学生练写。

提醒规范姿势:请端正坐姿,做到"头正、肩平、身直、脚放平";注意"眼离纸张一尺,胸离桌沿一拳,指离笔尖一寸",在田字格中认真书写。

4.写完一个字后对照范字观察、点评。

设计意图: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规范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学生的写字姿势是否正确,学生写字的基本技能是否掌握。从细节之处明确要求,严格要求,才能促进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观察自然的兴趣。

3.收集植物传播种子的资料,能仿照课文说说其他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一、朗读课文,整体感悟。

1.读完了这首诗,你发现了什么?

2.课文讲了哪几位植物妈妈?在书上把她们画出来。(板书:蒲公英、苍耳、豌豆)

3.植物妈妈在什么方面有办法?学生回答,可以说传播种子,也可以说是怎样让自己的孩子去旅行。(板书:传播种子)

二、指导朗读,理解词句。

引读第1小节。

1.理解词语"四海为家"。

(1)"四海为家"是一个成语,猜测这个成语字面的意思,请一个同学来说说。

(2)教师点拨:"四海",古人认为中国四面环海,之后"四海"就泛指全国各地。这个词的意思是指什么地方都可以当作自己的家,不留恋家乡或个人小天地。

(3)教师小结:我们根据字面的意思可猜测词语的意思,这也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

2.指导多音字"得"。

课件出示:

d di de

1.马儿跑得( )可真快!

2.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 )告别妈妈,四海为家。

3.我的作业得( )到了老师的表扬。

3.指导朗读。

重点指导最后一句话,要读出疑问的语气。点读、评价读、同桌读。

4.自由读第2~4节,看看植物妈妈们有什么好办法,把她们的办法画出来。

5.这些办法好在哪儿呢?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说说为什么喜欢。

设计意图:

语言训练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在朗读中,采取各种方法去理解词语。如"四海为家"根据字面意思去猜测词义,"纷纷出发"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来进行理解。这样的教学策略多样化,符合课文的特点,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汇报交流,指导朗读。

(一)学习第2小节。

1.指名读。

2.填一填。

蒲公英是靠_____来传播种子的。

3.出示课件:瞧,这就是蒲公英妈妈和她的娃娃。理解"降落伞"。

(课件出示蒲公英传播种子的画面或视频,最后特写一株蒲公英从而理解降落伞。)

4.理解"轻轻""纷纷"。

(1)做动作理解"轻轻"。

(2)理解"纷纷"。

①师描述:风婆婆过来了,她轻轻地吹着,一个蒲公英娃娃出发了,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在风婆婆的帮助下,蒲公英像降落伞一样飘飘悠悠地离开了妈妈。这就是"纷纷出发"。

②你能用"纷纷"说一句话吗?

课件出示:

_________纷纷___________。

_________纷纷___________。

预设:下雪了,雪花纷纷地飘落。

秋天,树叶黄了,纷纷地飘落。

下课了,同学们纷纷走出教室。

③教师朗读"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学生闭上眼睛想象。

④说说你似乎看到了什么。

⑤学生发言后全班齐读。

5.创设情境,训练表达。

你们看,这就是蒲公英,风儿轻轻一吹,蒲公英的娃娃就纷纷出发,他们飞向天空,落到了森林里,落到了校园里,落到了田野里——他们飞啊飞啊,想一想,他们会飞到哪儿生根发芽?自由回答。

课件出示:

蒲公英飞啊飞啊,飞到( ),( )就是他的家。

蒲公英飞啊飞啊,飞到( ),( )就是他的家。

蒲公英飞啊飞啊,飞到( ),( )就是他的家。

6.朗读体会。

说得真好,蒲公英多么可爱、多么勇敢。妈妈看到自己的孩子四海为家是多么高兴呀!现在让我们再读读这节诗,你能加上动作读这节诗吗?会背的同学可以不看书,看谁读得最投入。

(二)学习第3小节。

1.收集资料,认识苍耳。

(1)指名读第3小节。

(2)你们见过苍耳吗?谁来介绍介绍?

(3)老师带来了几个苍耳,小组同学摸一摸,感觉感觉,谁来说说?

预设:①苍耳有小刺,摸着扎我的手。

②苍耳的外皮硬硬的。

③苍耳能挂在毛茸茸的衣服上。

2.学生质疑,理解"铠甲"。

(1)你有什么不懂的吗?

(2)查字典理解"铠甲"。

(3)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字典,大家真会学习!"铠甲"是指古代士兵打仗时穿的铁做的衣服。那在文中这里指的是什么?

课件出示:

铠甲 苍耳

3.角色体验,拓展想象。

(1)苍耳妈妈就是这样保护自己的孩子的,你们猜猜:苍耳妈妈会请谁来帮忙带走自己的宝宝呢?(小猫、小狗、小羊……)

(2)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小组的同学演一演苍耳宝宝离开苍耳妈妈的情景好吗?

(3)如果你是小动物,你会把苍耳带到哪里安家?

就这样,苍耳跟着这些小动物们来到田野、山洼、树林、花园……小动物们把他们带到哪儿,哪儿就是他们的家,他们四海为家。

4.朗读诗歌,体悟情感。

(三)学习第4小节。

1.指名读。

2.喜欢豌豆的同学来说说太阳是怎样帮助豌豆妈妈传播种子的。

课件出示:

播放豆荚炸开的视频,并出示词语:炸开。

3.比较理解,积累运用。

1.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2.豆荚炸开,孩子们离开妈妈。

(1)比较:哪一句写得好?好在哪里?

预设:"啪的一声"写出了豆荚炸开时的声音,"蹦着跳着"写出了孩子们离开妈妈时的动作及心情。

(2)指导朗读。

这一下可不得了啦,豌豆娃娃们迫不及待地蹦了出来,这时候他们的心情怎么样?该怎么读?

(3)想象说话。

小豌豆离开妈妈,他们可能会对妈妈说些什么?

预设:①妈妈,您放心,我长大了,我要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②妈妈,我会好好照顾自己的,您要照顾好自己,我会想您的。

(4)点读,评价,男女生读。指导读出小豌豆的活泼可爱。

4.齐读这节诗歌,练习背诵。

过渡:植物妈妈的办法非常多,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什么样的小朋友才能得到它?

设计意图:

大量的句式训练不但有助于理解课文,更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在第2小节教学时,让学生说"蒲公英娃娃飞啊飞啊,飞到( ),( )就是他的家"来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每一小节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有的是通过语言训练来加深理解;有的是通过角色表演来加深理解;有的是通过朗读来加深理解。学生自主交流自己喜欢的段落,指导学习文本,以读为本,熟读成诵,读中理解,读中感悟,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精妙,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观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四、拓展阅读,迁移运用。

学习第5小节。

1.引读课文,理解词语。

(1)看来植物妈妈的办法还有很多很多。(学生读后面的诗句)

(2)理解"观察"。

①填空练习:观察______(观察小动物、观察大自然、观察云朵、观察生活……)

②那你理解了什么是"观察"吗?

(3)理解"粗心"。试着给"粗心"找一个反义词。

2.自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生自由练读第5小节,指名背、齐背。

3.迁移运用,练习仿写。

(1)孩子们,其实植物妈妈的办法还有很多很多,除了这三位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办法外,还有什么办法呢?(柳树靠风传播种子;睡莲靠水传播种子;凤仙花靠太阳晒传播种子)

(2)学生交流后,教师适时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3)帮助柳树传播种子的朋友是谁?

预设:风。和帮助蒲公英妈妈的朋友是一样的。

(4)你能照着课文的形式说说柳树妈妈传播种子的办法吗?

课件出示:

( )妈妈有个好办法,

她( )。

只要( ),

孩子们就( )。

(5)你还知道哪些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办法?

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有关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现在大家交流交流。

课件出示:

凤仙花、大豆、芝麻是靠太阳晒传播种子的。

莲花是靠水传播种子的。

野葡萄、樱桃、山参是靠动物传播种子的。

杨树、柳树是靠风传播种子的。

4.我是小作家。模仿第2、3、4小节编写一首诗。

同桌交流仿写自编诗歌,然后上台展示交流。

设计意图:

此环节主要让学生通过收集到的关于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来进行交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仔细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另外让学生用一定的格式来仿写小诗,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拓展课文,让学生在课堂上互相启发,引导学生发现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诗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讲述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位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把科学知识用韵文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语言朗朗上口,是一篇百读不厌的科普作品。

语文课要以人为本,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为体现这些新的理念,教学时,我遵循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学生为主体,让每个人百思特网有尝试的机会和自主选择的权利,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面对面地听、说、读、问、评、议等去实现,坚持把"读"的训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这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1.注重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课伊始,揭示课题《植物妈妈有办法》后,我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想提出来吗?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为下一步的探究打下基础。

2.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本课的重难点,我让学生自读自悟这几位植物妈妈是靠什么传播种子的,并用笔画出相关的句子,再自由说说喜欢哪位植物妈妈的办法。在学习课文时,重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借助图片感悟,再通过评读、赛读、想象阅读、师生对接读等形式反复朗读体会。这样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让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同时得到发展。

3.培养学生创编诗歌的能力。

在教学时,首先通过柳树传播种子的方法,引导学生仿照课文说一说,类文链接从而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再同学生交流收集到的有关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拓宽知识面,迁移运用,练习说话,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本文地址:http://www.diemang.com/post/69578.html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9777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5-30
下一篇 2022-05-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