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春节红包大战,春节亿红包

互联网春节红包大战,春节亿红包,第1张

互联网企业春节狂撒红包 总额已超84亿元!你抢到了多少

“一顿饭猛如虎,最后一顿要两块半。今年还收吗?”

自2015年微信入驻春晚以来,通过“抖音”创造了10亿次互动,春节成为互联网公司重要的营销节点。集卡、扫福、打游戏成为网络新风尚,占据公共生活。

截至1月31日,2022年春节期间,各互联网公司派发的红包总额已经超过84亿元。包括Aauto更快22亿,百度22亿,JD.COM 20亿,Tik Tok 15亿,支付宝5亿,新浪微博1亿。

乐视继续反向营销,从去年的“欠122亿”到今年的“还不起”,试图刷一波存在感。

整体来看,互联网公司的红包玩法都差不多。8年过去了,红包已经成为互联网大公司的“传统节目”。进入者越来越多,同质化的玩法,眼花缭乱的规则,用户的新鲜感逐渐下降是不争的事实。

相比抢红包,今年抢微信红包封面似乎成了年轻人新的“社交货币”。有些人不惜设置闹钟,甚至花真金白银去买。更有媒体爆出,有商家卖微信红包封面,一年赚几百万。

此外,利用元宇宙的优势,一些NFT概念被注入到大制造商的红包营销战中。

互联网巨头已发84亿元红包

1月24日,获得虎年春晚冠名权的JD.COM率先发布红包互动策略。1月31日20:00-2月1日00:30,央视春晚期间,JD.COM将分七轮送出价值15亿的红包和实物奖品。

其中,红包福利分为JD.COM无门购物红包和品牌无门购物红包等。好的福利是实物券的形式,即消费者只需要支付1分钱就可以兑换实物奖品的特殊权益。

用户可以登录JD.COM App,在首页和搜索栏搜索“炸年兽”进入活动页面,进行预约。在游戏性方面,用户可以在除夕观看央视春晚时打开JD.COM App。根据央视春晚主持人的提示,他们可以通过摇动JD.COM App来参与。

据媒体报道,这一项目由JD.COM集团总裁徐磊负责,JD.COM零售CEO辛力军牵头。内部专门成立了8个项目组,集合全团力量打春晚。

此外,短视频平台,如Tik Tok,汽车快和视频号。也和春晚达成了合作。用户可以在这些平台上观看2022年央视春晚,并在春晚结束后观看直播回放。

据悉,虎年春晚将在视频号上首次尝试竖屏直播。在互动模式上,会主要看春晚送祝福、送红包、送好友、送状态等。

图片:艾媒咨询

从各互联网公司公布的红包互动游戏来看,今年的幸运抽卡活动可以通过邀请好友、观看视频、跳转平台、下载应用等方式增加抽卡次数。,同时也增加了用户的停留时长。

来源:猎云网

此外,还有很多趋势。第一,周期越来越长。JD.COM春晚将于腊月二十二(1月24日)开始,持续到正月十五(2月15日)。1月19日,Aauto更快推出“迎虎年,追冬奥,分22亿”活动,一直持续到“冬奥会”。在Aauto faster的活动有热身活动、跨年活动、冬奥会系列活动。

第二,企业倾向于链接生态产品。百度今年推出了8场春节活动,红包总额达到22亿元。根据规则,活动期间,用户可以从百度APP、百度速成版、好看视频、百度贴吧、百度网盘、百度地图、爱奇艺、YY Live、百度大版等入口参与相关活动,多个应用之间的集卡活动也相互衔接。

第三,增强社交属性仍然是所有企业的一致选择。例如,在除夕夜,用户可以通过JD.COM APP上的“击鼓迎春”活动与亲戚朋友互动,发送祝福并分发红包和年货。支付宝五福推出“生肖卡”新游戏。用户需要邀请一个亲戚朋友在当天帮其激活,然后两个人都有机会获得红包。

第四,借助元宇宙之风,将NFT的概念加入到红包营销中。支付宝五福首次纳入NFT 20余家博物馆,即这些博物馆(所)首次利用数字技术参与五福,借助猎鲸小程序发布“虎文物”、“生肖文物”、“镇馆之宝”等3D数字藏品。百度还在“好运中国年”期间发布了虎年春节数字合集,这是百度发布的第一个数字合集,也是百度今年的特色。

注:JD.COM Tik Tok、汽车快一点、支付宝红包活动页面

作为红包大战中的“老玩家”,支付宝与之前的游戏有所不同。今年的活动对商家全面开放,超过1000家商家可以通过自己的支付宝小程序、生活号、app等私域阵地向全国用户发送祝福卡。

具体来说,商家还在卡的活动链接中加入优惠券,不仅可以直接提高交易转化,还可以吸引更多的新用户。即使五福事件结束后,商家也可以在支付宝内通过各种手段完成对用户的召回,提高重访率,将新用户变成回头客。

微信红包封面今年抢了风头,尤其是一些企业发布的品牌代言人限量红包封面,吸引了一些粉丝疯狂追捧。据媒体报道,有人甚至盯上了红包封面背后的“商机”,从而实现了至少10万元的收入。

用户新鲜感开始下降

《中国过年习俗发展趋势报告》显示,聚五福、拜年云韵、抢红包、全家拜访被票选为21世纪“四大过年习俗”。

过去几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支付宝集五福”等活动逐渐成为人们的网上年味和过年仪式感,背后也有无数人对已经淡出记忆的年味的情感共鸣和需求。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支付宝五福活动中“全网跪求奉献幸福”的盛况已经很难再现,用户也不再奢望成为领大额红包的幸运儿。

资料显示,“聚五福”是支付宝每年迎接春节的必备节目。六年来,累计参与人数超过7亿,也就是说每两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人参与了扫墓祈福的活动。

根据活动页面数据,超过2.2亿人聚集在五福,这意味着平均每人约2元。

然而,随着参与机构越来越多,红包游戏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红包获取方式缺乏,很多用户感到“审美疲劳”。

相比往年的全民参与,今年的用户参与热情两极分化。

有用户在社交平台发言,“涉及这么多平台活动,可能拿不到20元。去年,易车、百度、JD.COM、拼多多...都参加了,三部手机都忙,最后拿到的红包还不够我的流量。”

也有用户表示,希望红包背后是真正回馈用户,而不是引导下载app、体验新品的套路。

值得注意的是,春节红包大战一度是移动支付市场份额之争。在过去几年的实践中,很多用户最终选择放弃用户抢到的红包,比如百度、Tik Tok等平台强制用户开通支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各大平台的实际支出。

以百度2019春晚红包为例。用户摇一摇红包里不仅有充现金的红包,还需要下载百度家庭App,做任务才能获得现金。活动结束后,这些红包需要24小时才能提现,有效期很短。对于许多百度新用户来说,他们必须绑定银行卡才能提取现金。很多用户表示,“我不想为了三五块钱绑定银行卡。”

当然,其他用户还是把抢红包当成春节的仪式感。他们在春节期间不仅可以有更多的打发时间的方式,也可以和亲朋好友有更多的话题,还可以享受大厂的羊毛。为什么不呢?

互联网企业的红包营销前景如何?

回顾互联网企业红包大战的历史,2014年,微信支付与春晚的首次合作改写了中国移动的支付版图,后来马云称之为针对支付宝的“偷袭珍珠港”事件。2015年,微信再次依靠春晚“摇”红包,促使海量用户绑定银行卡。

此后,电商平台和短视频平台也加入了春节期间的战斗。

春晚,一时间成为互联网红包大战的起点,巨大的流量池足够吸引人。对于每个平台来说,发一个大红包不仅可以起到推广新活动的作用,也是每个互联网平台实力的象征。

腾讯官方数据显示,2015年除夕夜,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10.1亿次,微信与央视春晚互动总量达110亿次,峰值每分钟8.1亿次。

也正是这种“全民抢红包”活动,让大量用户完成了微信卡绑定,并在后续使用微信的过程中,养成了微信支付的习惯。

根据去年被评为春晚的Tik Tok发布的数据报告,春晚期间Tik Tok红包互动总数达到703亿次。共有12.21亿人观看了Tik Tok春晚直播间,最多时有498.46万人一起观看。2月4日至2月11日除夕,Tik Tok发布的拜年视频累计播放量超过506亿次,获赞62亿次。

以前互联网公司在设置红包金额的时候都是硝烟弥漫。

比如去年Tik Tok宣布成为春晚互动合作伙伴后,Aauto Quicker也宣布与10家省级卫视达成合作。Aauto Quicker的APP图标很快更新了“除以21亿”的字样。有网友戏称Aauto Quicker“只比Tik Tok多一亿”。

与此同时,如何避免“临时狂欢”,提高用户留存率和转化率,成为企业必须考虑的命题。

例如,2019年,百度以9亿人民币实现百度APP红包208亿次互动。结果只有2%的用户留存率被诟病。2020年,Aauto Quicker的春晚总成本约为50亿元,但当年净亏损高达1166亿元。

目前互联网公司还是会直接或间接参与每年的红包大战。毕竟没有人愿意交出自己的用户和现金流。

然而,除了疯狂砸钱,互联网公司的红包活动背后也有自己的生意。以百度为例。2022年,其赞助的合作商家包括知乎、天眼查、58同城等多家企业。点开百度的红包入口,用户需要抽卡完成任务。比如“去天眼找VIP套餐”,成功领取后可以增加2倍的抽卡次数。

此外,Tik Tok以奥运品牌伊利命名,Aauto更快红包活动独家冠名山楂树下,新浪微博以奇瑞汽车命名,平台将设立“做任务增加退卡次数”的链接,与更多品牌进行联合营销,如Tik Tok的“看伊利闪耀视频”获得更多退卡机会。

互联网不仅会自己发红包,还会吸引广告主参与红包大战。是每个平台都会采用的游戏。

从大背景看,过去一年,互联网公司日子不好过:上网流量封顶,广告业务下滑,裁员降薪层出不穷;互联拆墙,反垄断罚单接连开出,市值大幅蒸发。

基于此,企业更应该思考新的“年味”活动,通过创新和用户体验来刺激用户的神经,吸引流量,留住用户。

-结尾-

原文链接:责任编辑:赵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8497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5-29
下一篇 2022-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