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发现齐梁文物,揭开一段神奇历史

韩国发现齐梁文物,揭开一段神奇历史,第1张

韩国发现齐梁文物,揭开一段神奇历史

中国、朝鲜、日本、越南,甚至琉球都经历过南北朝。当南北两朝同时进行,国际关系混乱的时候,国家在选择盟友时会更加谨慎。纵贯历史的是纵横家的谋略,在大多数情况下,谋略的运用类似于古代和现代。所以,几千年前的国际秩序也值得我们今天深思和借鉴。

2018年,在韩国百济都城遗址,挖出了一块微不足道的残瓦。当专家擦去残瓦上的泥土时,上面出现了“追”字。

蔡斯是哪个朝代的?

韩国专家大为惊讶。“追”这个词有什么令人震惊的魔力?

据百济丐帮王陆在舒威给孝文帝的碑文记载,百济和盘踞在中国辽东、大同江以北的高句丽一样,来自中国东北。

今天,在韩国西南地区建立了立足点后,这些同宗同源的兄弟成了死对头,不断地征服对方。

高丽时期,僧人突然在《三国志》中记载了一些发生在高句丽、百济、新罗的事情。因为书中主要讲述的是佛教奇迹,所以一直被认为是野史。

然而就是这样一本不被人重视的野史,却在破瓦上解释了“追”字。

这本书记载了一座神庙的建立:

“百济王声生于大同元年,在雄州为梁帝创建了一座寺庙,取名大同寺。”

“大同元年”实际上是中国梁武帝时期的称谓。从这个记录中,可以看出百济国王在首都金雄为梁武帝建造了一座庙宇。由于梁武帝有“大同”的称号,百济王将该寺命名为“大同寺”。

梁武帝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他是古今第一个“佛皇”。他的宗教信仰令人震惊。所谓“南朝四百八十寺,烟雨中多塔多台”,指的是南朝梁武帝时期佛教的辉煌景象。

百济在朝鲜半岛,南朝的梁国在中国的南方。双方相隔千里,无路可走。为什么百济国王要为梁武帝建一座神庙?

从黄巾起义开始到隋唐建立,中国一直处于多事之秋。经历了董卓叛乱、三国争霸、五乱和南北朝对峙,让这个古老的民族历经沧桑。

在四国眼中,南朝的号召力远超北朝,甚至可以对新崛起的日本产生影响。

百济和日本又是盟友又是姻亲,所以要讨好南朝。

早在南朝刘宋时期,百济就向今天的南京派遣了使节,并获得了大量书籍、工匠和新式武器——腰弩。

百济王傅的父亲吴宁,充分展示了南朝对百济的影响超乎人们的想象。

某种程度上,朝鲜半岛是东北亚的地理中心,是日本鹰派口中的“跳板”,也是东北亚或者东亚的屏障。由于相对独立的地理结构,2000年来大陆与半岛一直保持着微妙的关系,这使得大陆与半岛的战略外交成为重中之重,而半岛往往占据朝贡体系的首位,这也印证了大陆与半岛的密切关系。

武宁王在位期间,百济多次击败高句丽,但武宁王与南朝的关系不是缓和了,而是更加密切了。从武宁陵的考古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与南朝的密切关系。

陵内整体采用南朝砖室墓风格。

武宁陵出土了用来堵住入口的墓砖。经鉴定,在墓砖侧面刻有“此为建业创始人”字样——建业是南京的古称。据此,研究机构推断陵墓的建造者是一位来自中国南京的南朝人。

墓上清晰地写着“建业”二字,表明百济与当时中国南方王朝有中央层面的交流。此前,武宁陵出土的其他古墓中,也发现有“梁关娃为师”字样的墓砖。这个“梁”大概就是南朝的梁国。

武宁王墓志铭上,一开始并不是百济王,而是梁武帝给的将军号,然后才是百济王的身份。可见,在百济眼中,南朝将军的称号比百济王还要高贵。

宁死后,百济王在扶余明继位。第二年,他被册封为梁武帝,即“百济总司令、绥东将军、百济王”。注意这里的“册封”二字,好像百济是南朝梁的诸侯,不册封国王的地位是不正当的。

南北两朝都是中国,北朝和高句丽接近,双方矛盾很多。为什么更接近北朝的百济,而不是巴结北朝,为什么巴结南方?

之前百济被袭,恳求北魏出兵。北魏考虑到高句丽的屏障作用,拒绝了它的要求。百济随后断绝朝贡,北魏派东伐军谢罪,不料被百济军击败。对此,《南齐书》不遗余力地夸大了北魏的失败,史官对北魏数十万远征军在半岛丧生的情况做了令人震惊的记录。

此后百济向南朝进贡的次数是北朝的6.6倍。结合南朝百济王册封的情况,南朝对百济王施加羁绊,指示百济王接受体制内的官职。宋、齐、梁各代都授予百济王超越前朝的官职,可以断定百济与南朝的关系正在升温。

其实,虽然有梁武帝时期军事实力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南朝文化实力,让周边国家俯首称臣。北朝虽然统治着人口众多的中原,但是因为中原老家族和南方部落的关系,当时连北朝皇帝都不自信,认为南朝才是中国的正统之地。

隋朝统一天下后,甚至贬其前代北周的音乐为“荣音”,转而称南朝梁陈的音乐为“雅乐”、“义乐”。

先秦时期的著名圣人王蒙临终前对君主傅坚说:晋朝虽隐晦于吴越,但一脉相承。...

北齐的开国皇帝高欢甚至说:“恐怕...士子会跑到萧炎(梁武帝南部)去,人物也就散了,为什么还要当国家?”

南朝的文化优越感可见一斑。

所以周边国家虽然被北朝武力逼迫,但在文化上以学习南朝为荣。

北朝虽然武力强大,让很多小国望而生畏,但在文化上却远不如南朝,很多小国都以学习南朝为荣。上面提到的百济只是其中一个景点。可见乱世中的中国也是强大的可怕,但这种强大,不仅是武力上的,文化上的,让人不由自主的向往。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类似的情况。比如宋朝虽然武力不强,但辽、金、西夏等。,他们都对宋朝文明着迷。有一次苏轼造了一个新词,三天之内就被发配到辽国首都,可见中国正统文化的强大。

因此,百济扶余明王为梁武帝建庙,体现了南朝文化在当时世界上的强大影响力,可以用无与伦比的方式来解释,这显然颠覆了传统认知。高句丽靠近北魏,百济和南朝都是隔海相望。在交通极度不发达的古代,为了让对抗局势更加稳定,为了让联盟更加强大,南北朝抱团势在必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81528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8
下一篇 2022-09-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