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年前,左宗棠写下黄河之滨最“受欢迎”的这副名联

150年前,左宗棠写下黄河之滨最“受欢迎”的这副名联,第1张

150年前,左宗棠写下黄河之滨最“受欢迎”的这副名联

徐来微风,黄河岸边杨柳依依,看到江面平静,山峦起伏,很容易想起清代左在黄河岸边写的一句著名对联:“山不隔中秋月;一千年后在黄河清见。”

左于同治五年九月(1866)被任命。那时他还在福州。办完手续,一路到潼关督陕西军务。那是第二年的六月。同治八年(1869年)第一次去甘肃,从平凉到定西,一路安营扎寨。直到抵达西北的第六年,同治十一年(1872年)七月,左第一次以陕甘总督的身份前往兰州,住进了真正属于他的总督衙门。也许是南方人在北方生活不舒服,所以特别注重水,也可能是他在从陕西到甘肃的路上,命令士兵沿途种柳树“生态观”。在巡抚任上不久,就命人在后花园挖池蓄水、搬石种树,并亲笔题写“饮池”,并写下“澄清你引黄河入河,归饮池”,既有观赏价值,又让周围官民满意。

左还为饮水池旁绿树环绕的“澄清亭”题词:“万山不隔中秋月,千年再见。”收稿时附题词:“同治十一年秋七月,入住署,引河入园,止于三池,以作炊用。本,毕书和两楹”。按照今年农历2022年的7月来算,有150个春秋。

这是一组句子。“每山不隔中秋月”出自黄庭坚《与黄龙卿诗三》“每山不隔中秋月,一雁可寄远书”。“一千年后我会再见到黄河清”这句话是左文祥从民间谚语中收集的。人们认为千年难得一见的“圣人出黄河清”,不是清澈的黄河,而是难得的圣人。常年生活在兰州河畔的人都知道,黄河水本来就清澈,只是上游的泥沙被春夏雨季和黄河水冲刷。当年左来的时候,也许是因为没有大雨,河水清澈,这个南方人很惊讶。这和他想象中的黄河不一样。当他想到自己肩负的重任时,他立刻把自己与这个“不寻常的形象”联系起来——“圣人出来了,黄河清”。左这不是在说我吗?

民国时期,曾在甘肃生活过一段时间的秦先生,曾为《左传》写道:“胸怀大志,口若悬河,自小浮夸。写每一篇文章的时候,都会沾沾自喜。”二十多岁了,在家里开不了锅。你住在你老婆家,他还写了一副对联:“你无半亩地,忧国忧民;读万卷书,与古人交朋友”,可以知道自己的心有多大;后来步入仕途,总自诩为“今日之明”(今天的诸葛亮),才华横溢,名扬天下。秦先生说,左西征回来后,人人都夸耀他在西北的功绩,甚至“使人反感”。左个性张扬,秋月高悬,河水清澈,自然写出了这幅伟大的对联。当然,在吹嘘之余,也有对自己即将出征的信心。当时从陕西到甘肃,战斗已经打了五六年了,“事情渐渐尘埃落定”。兰州作为下一步战略西进的大后方,需要继续树立信心,鼓舞士气,借此机会挂上这样的对联,树立“圣人走出去,黄河清走出去”的舆论导向。就在眼前,就像他在题园里说的,“石头引河入海;空用(崆峒)倚剑,势不可挡。这是他战时的策略。陈升和光武不是用鱼肚说话的吗?

左唐宗调任陕甘五年时,西北危机四伏,以前的诸侯将领都无力支撑。这时候朝廷想到了他来收拾残局。他对这样的“重担”已经打定了主意,正如他的诗中所说,“马蹄可破天山雪”,“助我国之厄运”。四年后,一场激烈的战争爆发了,他给家人写信说:“西事极贪,我必承其弊,任其难,无退之理,尽我所能。”他还说,刚来西北的时候,有人看好,有人嘲讽,他一点都不介意。“天下总有要事之人,而国家离不开陕甘,陕甘又离不开一个总督、一个秀才、几年任期,所以容易避重就轻。”正是有了这样的雄心和担当,左在西进开发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赢得了清末一角的海盐鹤庆。

唐代诗人评价左的对联,说“威武雄壮”,“不可能人人受罚”,诗人雷玄也说“左文祥的诗极其壮阔,我甚至还写过对联。”看这幅对联,可以看到千山万水,想到未来,有明月,弯腰看滔滔黄河。虽是句集,然然,不失英气与朝气。后人钦佩左文祥的功勋,尤其是他在西北留下的诸多功绩,觉得这幅题刻在黄河岸边的对联贴切苍劲,与名家范锦程相得益彰,不忍更换。从同治11年一直挂到了解放初期。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兰州办事处的谢觉哉同志有一天到了这里。他在1937年9月25日的日记中还提到,“你参观了省立花园,这是王素的所在地。它很大,有茂密的树木...亭门上挂着‘千年后我会再见到黄河清’的著名对联。”改革开放后,这幅对联的原件已经失传。根据现存于世的拓片,有关部门临摹了这幅对联,这幅对联曾挂在原总督府后花园所在的一个机关大院的一个小亭子上。我记得2010年左右路过的时候它还在。后来,在兰州建了一座新的碑林。这幅对联不仅被碑林镌刻,而且用木头制成后还挂在碑林的主体建筑上,今天游人仍可观赏。依笔者之见,这幅对联应该是兰州,乃至甘肃省,乃至黄河沿岸展示频率最高的对联。目前已知的至少还有另外5副对联,分别是前面提到的兰州碑林、皋兰山顶的兰山长廊、金城关兰州铁桥纪念馆修复左邀修桥的场景,以及马潭兰州老街牌楼上的第四副对联。第五个更有意义。

一副对联在150年后依然如此流行,也是黄河岸边的百年佳话。

来源|兰州日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81399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7
下一篇 2022-09-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