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为何极其推崇关公的“忠、义、仁、勇、信”

后世为何极其推崇关公的“忠、义、仁、勇、信”,第1张

后世为何极其推崇关公的“忠、义、仁、勇、信”

拜关公,造福,学关公,造福。

关公一生追随刘备,为“汉室复兴”征战南北,驰骋沙场,建功立业,赢得千古赞誉。他高尚的人格,优秀的品质,待人接物的风度,都闪耀着“忠、仁、勇、诚”的光芒。

当关公被曹操俘获时,尽管曹操对他很有礼貌,但关公从未改变主意。他得知刘备已经落后,毅然投奔刘备,体现了关公的“大义”。

曹操兵败华容道时,关羽立下生死军令状要捉拿曹操,但终究因为过不去心中的坎,才得以在华容道释放曹公。这个故事生动地展示了关公的“义”。

刘备兵败袁绍后,关公不顾个人安危,拿起蜡烛保护妻子和家人,无疑是“仁”的体现。此外,关公的“善待仆人”体现了他对下属的关心和同情,这是一种“仁”。

作为一名军事指挥官,关公最令人钦佩的是他的“勇敢”。七军泛滥,庞龙斩首,服从禁令,无不显示关公用兵之勇;单刀赴会,刮骨疗伤,体现了关公临危不惧、刚毅刚毅的“勇气”。关公对张辽的态度是刘备将“誓死同归于尽,不可背叛”,这是他在桃园宣誓时许下的诺言。奋力解决曹操的“白马之围”,完美诠释了他“有效报曹公去”的承诺;“华容道曹氏”是关公善良和感恩的又一次真诚行动。

正是由于关公一生经历中所体现的忠、仁、勇、诚,使他受到今人和后人的崇敬,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载体和体现,成为“忠义、坚忍、曾几何时在美”的伦理楷模,受到社会各阶层的敬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80951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7
下一篇 2022-09-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