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族王朝统治中原,满汉两族之间的百年恩怨,康熙是如何解决的?

假山盆景2022-09-26  18

外族王朝统治中原,满汉两族之间的百年恩怨,康熙是如何解决的?

在中国历史上,明朝是汉族统治的最后一个朝代。自从崇祯皇帝自缢后,大明朝就被视为徒有虚名。明朝的俘虏虽然建立了南明,但还是挡不住满清的入侵,只持续了十八年。

但是满人入主中原并没有得到百姓的认可,因为百姓大多数是汉人,他们在汉人的思想体系中讲究一个专有名词,在儒家的观念中叫做“异邦夏国之分”。

蛮夷之分是指从服饰、礼仪、血缘、文化等方面来区分华夏和蛮夷。在古代,华夏人生活在作为文明中心的中原地区,而周边民族相对落后,所以以此来区分。同时,汉人非常注重礼仪,所以在进攻他国时需要正当的理由,否则无法赢得民众的支持。继承皇位也是如此。他一定是皇帝的正统继承人。即使他是个纨绔子弟,人民也能接受他。

如果你不能赢得人民的支持,那么这个国家将寸步难行。所以历史上那些被外族统治的朝代都会采取一些政策同化汉族或者减缓两个民族的冲突。

为此,清朝实行了两次同化政策。但从满清入侵中原的1636年到1678年,满汉之间的遗留问题在清朝持续了40年没有得到解决,直到康熙皇帝继位。

那么清朝采取了什么政策呢?那40年你为什么会失败?康熙帝是如何解决两个社区之间的问题的?

首先,清朝的第一个解决方案是顺治年间摄政王多尔衮提出的“满汉融合”。虽然说是满汉融合,但实际上是单方面将汉人同化为满人。为此,多尔衮出台了“剃发令”,强制汉人剃发留鞭,按满族服饰穿戴。

这个策略非常强硬。要知道,在汉人中自古以来就有“父母受其身、受其皮”的观念,剃光头发无异于不孝。所以这种做法只会激起民众的反抗,根本缓解不了两个社区的紧张关系。

而且“理发令”还引发了“嘉定三屠”惨案,死伤近十万人。全国各地发生了大大小小的起义活动,“反清复明”的口号由此而来。

这对清朝影响很大,用了十几年才平定了大部分叛乱。而且民间经常发生剃度令引发的反清活动。

所以多尔衮的策略不仅没有解决问题,甚至还激化了两个社区的矛盾。本来汉人是很排斥外族统治的,现在要他们违背自己的传统观念,只会适得其反。

随着时间的推移,民间的反清活动逐渐稳定,即使有一些小规模的叛乱,也没有引起清朝的重视。

直到1673年,当时的国王吴三桂发动了“三藩之乱”,才让康熙皇帝意识到满汉民族矛盾有多么隐蔽。

吴三桂,清朝大将,南明时期投靠清朝,帮助清朝对付民间起义军和南明的抵抗,立下汗马功劳。最后清朝统一后,由于没有皇权控制偏远的南方,清朝的三位将军被封为诸侯,被派去镇守云南、广东、福建三省。但在三个诸侯王中,吴三桂是领袖,因为他的影响力最大。

虽然他们能以重兵控制地方经济和军政大权,但对清朝威胁不大。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吴三桂作为清朝的将军,一个杀了明朝末代皇帝的汉奸,居然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各地人民响应他的号召,大片土地很快落入吴三桂手中。

这场历时八年的叛乱虽然最终被平定,但却让康熙皇帝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百姓中的大多数人并不服从清朝的统治。

如今一个义军就能指挥百姓,所以将来再有人举旗造反,推翻明朝也不是不可能。所以康熙皇帝不得不重视这个问题。但是汉族和满族的恩怨由来已久。怎么才能解决人心反目的问题?

事实上,在中国历史上,有五个由外国人统治的朝代,包括清朝,他们也有自己对汉族同化的政策。

康熙皇帝可能参考了契丹的做法,把目光放在了大学者身上,因为这些大学者不仅是明朝遗民,而且在民间也有很高的声望。只要他们能放下对清朝的怨恨,获得民众的认同就会容易得多。

另一方面,这些大学者对清朝的排斥远远超过了普通人。他们既有“辨外夏”的观念,又有忠义的原则,怎么会顺从康熙的意愿呢?

为了实现自己的计划,康熙皇帝专门任命了一名博学的秀才,并下令全国各地推荐大学者到北京参加考试,择优录取。原本名单上有200人,实际到的只有143人,大部分人都表现出很不情愿,但又没有借口推脱。

至于那些著名的学者,他们被逼死了,拒绝参加清朝规定的考试,因为这对他们来说就像是叛国。

关于这件事还有另外两个记载。第一个是关于明末清初著名学者、画家、书法家傅山的。傅山经常冒充阿明王朝的信徒,所以他拒绝参加考试。但地方官员苦于康熙皇帝的强行命令,只能抬着傅山去京城。

然而到了北京,傅山以生病为由拒绝参加考试。当王公大臣来访时,他拒绝接待。

迫于无奈,康熙帝授予他不考的权限,直接授予他内阁主簿的控制权。丞相冯伯来召其入宫谢恩,傅山不肯去。最后被强行拖到午门。傅山因为拒绝向康熙行礼,在斗争中摔了一跤。

但后来傅山担心这一摔会被后人误解,以为是磕头谢恩,所以很苦恼。

至于第二段,记载的是关中大学士李治和傅山一样,以生病为由拒绝进京考试,而是被地方官员用床抬到了京城。

最后,没有办法。李治绝食,六天没有水进来,康熙皇帝只好把他放回去。至于黄宗羲、顾等大学者,直接被逼死,清官连进去都没有。

所以最后只有143人参加考试,大部分都推脱不了走过场。考试时,他们或借答题卡之机,涂写或嘲讽“清逸”。

至于专心答题的,基本都是二三流学者,因为这是他们改变命运的机会。

面对大学者的表现,康熙皇帝并没有生气,因为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现在,他不仅不会责怪他们,还会善待他们。只有这样,他才能以德服人,赢得人心。

所以康熙皇帝给了这些大学者丰厚的路费和食宿费。不仅如此,他还亲自设宴,由身居高位的大臣陪同。

虽然试卷混乱,字不押韵,但康熙皇帝还是从中录取了50人,留在翰林院。

这样,康熙皇帝的第一步是成功的一步,他所做的确实产生了效果,减少了汉人对清朝的仇恨。

比如清初的秀才颜,本来就是反清派,但迫于地方官员的压力,不得不进京赶考。如其他学者所想,他只是混日子,所以还没答完就停笔了。

但康熙皇帝准许他进入翰林院,请他给自己讲课。颜被这一举动深深感动,佩服康熙皇帝的胸怀。所以为了报答他,他为清朝效力了二十多年。

当然,仅仅依靠这些二三流的秀才根本无法实现“满汉融合”,所以康熙皇帝并没有放弃招募一流的秀才。但这些大学者都不肯踏入京城,要让他们合作就更难了。不过康熙皇帝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就是让这些大学者来写明史。

这件事的根本原因是汉人不肯承认清政府,所以康熙帝决定从根源入手,让这些大学者为前朝写史,尽量减少他们的反抗。

其实也是如此。康熙帝下这道命令的时候,那些一流的文人坐不住了。毕竟作为前朝的元老,他们自然不希望看到外国人写的明朝史书,以免真实事迹被篡改,于是开始动摇。

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这些大学者虽然没有亲自参与修史工作,但都支持他们的子侄们去明史馆,并经常在幕后给他们一些建议。

至此,这些大学者或多或少地放弃了反清立场,他们不再排斥自己的后代在清朝做官的想法,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满汉民族之间的冲突,强化了清朝的合法性。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juke.outofmemory.cn/read/179244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