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抗高温热害干旱夺秋粮丰收

抓好抗高温热害干旱夺秋粮丰收,第1张

抓好抗高温热害干旱夺秋粮丰收

天气,今年夏天的高温干旱影响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缺水缺电,农业也受到影响。根据22日有关部门下发的紧急通知,要求做好抗高温热害、抗旱和秋粮丰收工作。此外,据专家分析,未来我国极端干旱、大范围干旱和突发性干旱发生的频率可能会增加,要做好抵御严重干旱和长时间干旱的准备。

做好抗高温热害抗旱工作,秋粮再获丰收

抵御高温热害和干旱,夺取秋粮丰收

8月22日,农业农村部、水利部、应急管理部、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出紧急通知,要求有关地区毫不放松防灾减灾工作,全力以赴打赢高温酷暑抗旱秋收攻坚战。

7月下旬以来,南方地区出现了1961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平均强度最高的高温少雨天气。旱情发展迅速,高温热害叠加,对秋粮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农业抗旱减灾形势异常严峻。

要求各级农业农村、水利、应急、气象等部门要加强应急值守,加强沟通会商,精细准确调度灾情,研判影响,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水利部门要加强对河流、湖泊、水库等水源的科学调度管理,努力保证农业灌溉用水需求;因地制宜采取应急调水、新增供水、安装临时水泵、错峰灌溉等措施。应急部门要及时启动和调整应急响应,组织开展对受灾群众的供水和生活救助。气象部门要及时向受旱地区运送作业飞机,并准备足够的增雨火箭等物资。

通知强调,有灌溉条件的地区,要实施深水降温、小水灌溉、流水散热等重点措施;在丘陵地带、“汪甜甜”、灌区末等水源缺乏地区,要通过机械、机井提水送水,抓住有利时机开展人工增雨,组织社会化专业服务队集中进行喷施叶面肥、抗旱保水剂等作业;对于受灾严重甚至绝收的地块,要及时改种红薯、杂粮等晚秋作物。

通知提出,对因高温热害导致结实率下降的中稻,通过施用穗粒肥、喷施叶面肥等方式科学增产;双季晚稻处于拔节孕穗期,需提前储备水源,及时增加孕穗期肥料的施用;南方高温区玉米要实施“一喷多促”等措施,稳定增产。同时,蔬菜、水果、茶叶等作物也要落实减灾措施。

这次干旱比以往的典型干旱严重得多

干旱

2022年7月以来,长江流域正在遭受1961年以来最严重的气象干旱,出现罕见的“主汛期抗旱”。8月6日,鄱阳湖提前进入枯水期,水位退至11.99米,成为1951年有记录以来最早的枯水期年份,比2003年至2021年的平均枯水期提前69天。“往年鄱阳湖一般在10月份进入枯水期,9月份比较少见。”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水利局局长吴说。

8月11日,水利部启动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6省市抗旱ⅳ级应急响应。水利部8月21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四川、重庆、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9省(市)受旱,246万人、35万头大牲畜受旱供水影响。

专家指出,预计未来几周,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情可能进一步持续和加重,夏秋季可能出现持续干旱。受干旱影响的地区应该做最坏的打算。

这场干旱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长江流域的所有省份,其中受灾最严重的省份是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和四川。

具体地方,据官方通报,截至8月20日16时,6月20日以来发生的干旱灾害共造成四川省除攀枝花外的20个市(州)122个县(市、区)609.4万人受灾,96.8万人因旱不得不生活救助。8月20日12时,四川省减灾委办公室启动四川省自然灾害三级应急响应。8月22日,国家减灾委、应急管理部针对四川、重庆近期严重旱情启动国家ⅳ级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察看灾情。

在重庆,当北碚最高气温达到史无前例的45℃时,8月18日,重庆市水利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8月16日,全市已有66条河流断流,25座水库干涸,2138口机电井水量不足,34个区县遭受旱灾,累计受灾人口88.9万人。三天前,重庆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决定将抗旱应急响应由ⅳ级提升至ⅲ级。

江西省气象局8月20日旱情监测数据显示,江西目前有75个县(市、区)出现中度以上气象干旱,其中22个县(市、区)出现严重干旱,35个县(市、区)出现飞镖干旱。湖北截至8月22日,共有17个市(州、直辖市、林区)85个县(市、区)657.95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1159.7万亩,其中绝收102.57万亩,直接经济损失58.22亿元。

专家:做好干旱和久旱的准备

抗旱

水利部首席预报员胡建伟8月21日指出,预计未来几天长江流域降水和来水仍然偏少,旱情仍将持续。随着中国西部秋雨的到来,长江上游的旱情将逐步得到缓解,但中下游的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等地的旱情仍不容乐观。

lasg研究员郑飞向记者指出,lasg最新的短期气候预测结果显示,8月份长江流域降水偏少两成,部分地区极端高温事件将持续,导致严重干旱;同时,预计8月份将有1-2个台风影响华南和东南沿海地区。秋季华南地区降水较常年略少,夏季干旱将大概率维持。据国家气候中心分析,今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可能出现夏秋连旱。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防汛抗旱减灾中心主任吕娟指出,考虑到土壤含水量,目前,长江中上游地区,包括川、渝、滇、黔、鄂等地的土壤处于极度缺水状态,中下游地区处于严重缺水状态。综合考虑天气和下垫面条件,未来几周,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等地旱情可能进一步持续和加重。

她进一步表示,如果后续旱情持续发展,水库群调度也可能面临一定挑战。因此,要做好“抗大旱、久旱”的战略准备。受旱地区要考虑“最坏情况”,据此提前制定从现在到下一个汛期的区域应急供水预案。她举例说,很多人可能会惊讶珠江流域也会缺水,但事实是,珠江流域上一次干旱从2020年秋冬持续到2021年底。在此期间,广东遭受了6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许多地方取水困难,咸潮上涨。2022年2月13日,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李主持召开“珠江补盐保供水”专题会议并表示,“要按照最坏的打算,往最好的方向努力。”

目前,农村受灾最严重的地区集中在灌区末段、丘陵地带和“汪甜甜”。吕娟建议,越是这样的地区,越应该做好水量调度和管理,所以首先要做好统筹安排。比如山塘里还剩多少水,能供应多久,人和庄稼每天需要多少水,哪里可以引水,假设最严重的情况发生,哪些地方应该保护,哪些地方应该废弃。针对不同的旱情,要有相应的应急供水保障预案,要告别粗放式管理,真正做到“一村一策、一库一策”。“在算水账方面,各地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78492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5
下一篇 2022-09-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