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汝才:3次救援李自成,宴会上被处死

罗汝才:3次救援李自成,宴会上被处死,第1张

罗汝才:3次救援李自成,宴会上被处死

1642年,李自成设宴款待罗汝才,共商用兵之策。罗汝才醉酒不省人事,李自成埋伏杀死罗汝才、何一龙等人。

罗汝才,明末起义军“三十六营”首领之一,也是“十三派”首领之一。他的地位仅次于“入侵之王”高迎祥,威望很高。

罗汝才足智多谋,用兵狡诈,善于协调人际关系,有“曹操”之称。不同的是,曹操有独霸天下的野心,而罗汝才只想“过上好日子”,吃饱饭。

贫穷和温饱都解决不了。罗汝才决定发动起义,并带领他的部队越过陕西和山西。明军帮不了他。

1631年,罗汝才率军进入山西,与各路农民军会师,组成“三十六营”,成为首领之一,独自领兵作战。

“三十六营”成立时,李自成和张都没有冒头。他们只是普通的将军,无足轻重。就资历和能力而言,罗汝才此时胜过李自成和张。

在洪承畴、卢象升、曹文诏的围攻下,农民军损失惨重,被困河南。李自成埋伏在陈奇瑜山谷,被逼得走投无路,只好“假装投降”躲过一劫。

明军声势浩大,名人辈出,农民军危在旦夕。此时,高迎祥、罗汝才等“农民十三军”在荥阳召开会议,商讨作战方案。

罗汝才在1635年的“荥阳会议”中排名第二。李自成地位不高,但他的叔父、岳父高迎祥采用了他“四面出击”的策略,李自成脱颖而出。

“荥阳会议”后,罗汝才、李自成、张等。领兵讨伐凤阳。在这场战役中,明军阵亡两万,皇陵被挖掘,黄觉庙被烧毁。

当凤阳被入侵时,农民军得到了许多战利品。为了争夺“胜利果实”,李自成和张吵了起来,下属之间也发生了摩擦。

罗才从大局出发,宴请李自成和张,化解矛盾。李自成和张互相给了“面子”。虽然一起去吃饭了,但是都无法原谅对方,最后都以泪洗面。

农民内部矛盾激化,明军趁机将他们一个个分化。张被左良玉打了。高迎祥被卢象升打败,输给了汉中。

1636年,高迎祥决定效仿魏延的“伍兹谷”战略,率军进入伍兹谷,袭击Xi安。孙传庭给出了答案,这个计划行不通,高迎祥被打败并押送到首都。

高迎祥遭遇惨败,部下纷纷投奔李自成,推举他为新的“拉什王”,名义上指挥各路兵马。由此,李自成地位显赫,首屈一指。

1638年潼关之战,洪承畴从西边进攻,孙传庭从东边进攻。无法应付,李自成只带十八人逃到商洛山,元气大伤。

接下来,孙传庭出兵河南,在宝丰打败了残余的“十二”农民军。罗汝才和张都被打败了。

孙传庭打仗心狠手辣,足智多谋。明知孙传庭无“粮”,无法安置农民军;罗汝才和张也不靠谱。

孙传庭主张进攻,消灭“十二家”,不留后患。熊文灿拒绝,主张“招抚”。崇祯为了调动军队抗清,采纳了熊文灿的建议。

李自成退守商洛山,张被困谷城,罗汝才在湖北山“养老”。形势很好,明朝就是这样。

没有“粮”和“薪饷”,明朝无法有效安置这些农民军,招抚注定失败。1639年,张在谷城揭竿而起,罗汝才也随之响应。

罗汝才、张引五万人入川,攻巫山、夔州。李自成率领数千人出商洛山,投奔张。

巫山之战,夔州之战,罗汝才和张可以说是应接不暇,心惊胆战。因为,他们遇到了明军的强大势力“白干兵”和有“木兰”之称的名将秦良玉。

李自成更惨,彻底失败。她干脆跑到张跟前和好了。张假装答应,实际上是想处死李自成,吞并他的军队。

罗才从大局出发,把实情告诉了李自成,叫他赶紧跑。李自成无奈,只好躲在鱼凫山,苦苦支撑。

明军乘势进攻李自成,逐渐削弱了包围圈。罗汝才领兵增援,突袭明军后路,李自成得以突围。

罗汝才两次解救李自成,被称为“美国从前”。他非常忠诚。他不希望队友自相残杀,或者被明军打死。

1641年,张被左良玉击败,损失数万兵马。张从马上摔了下来,明军扑向他,冒着生命危险去救张。

左良玉的追求,张的连败。此时,张无奈,只好投奔李自成,虽然他们水火不容。

李自成怀恨在心,想杀了张钟弦,吞并他的部下。还是罗汝才充当了“老好人”。他把李自成的计划告诉了张,叫他赶快离开。

李自成和张都想吞并对方,甚至兵戎相见。罗茹就是那个“老好人”,极力避免内部矛盾,却吃力不讨好。

罗财威望很高,善于协调人际关系,没有得天下的野心。许多将军支持他。

“维和人员”有时不得人心,李自成和张对罗如才非常不满。罗是他们的救星,而李自成和张认为他毁了自己的好事。

张张牙舞爪,想杀了罗汝才,顺便吞并他的部下。罗才不想翻脸,就领兵走了,去找李自成。

1642年,孙传庭领兵东进,在佳县设下埋伏。李自成轻敌,被明军包围。农民军损失惨重,几乎沦为阶下囚。

李自成战败,明军冒着大雨追击,热衷于抢夺战利品,造成混乱。李自成奋起反击,双方再战。

明军缺粮,采摘未成熟的柿子充饥,士兵体力不支。即便如此,孙传庭调度得好,高杰拼命打,李自成自然被包围。

危急时刻,罗汝才引兵前来增援,从明军侧面将其击毙,并派兵马切断明军的漕运路线。

李自成、罗汝才内外夹击,明军应接不暇。孙传庭主动撤兵,退回潼关保存实力。这一战,若非罗汝才,生不如死,李自成。

郏县之战,罗汝才第三次救出李自成,荣立一等功,获得了更高的威望。所以。就算罗汝才没有得天下的野心,李自成也很害怕。

1642年,李自成设宴款待罗汝才,感谢他在嘉县之战中的救命之恩,顺便商议作战计划。

罗才忠厚,重义气,对李自成毫无防备。酒席上,罗汝才醉酒不省人事,被李自成处死。

处决罗如才肯定是有原因的。李自成告诉大家,“罗汝才偷偷向左良玉投降,何一龙也是,已经清门。”

李自成处决了罗汝才和何一龙,吞并了他们的部下,但是人心不稳,也让广大将士心寒。这是李自成败亡的重要原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78465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5
下一篇 2022-09-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