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野泽是怎么消失的

大野泽是怎么消失的,第1张

大野泽是怎么消失

大野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湖泊。大野泽消失了很多年,它带走了很多秘密。古代的大野泽在哪里?大野泽是在什么时期,如何形成的?怎么消失的?在人身上留下了什么印记?

大野泽古遗址在今天的巨野县北部。汉代以前叫大野,后来改为大野。

巨野屏盗碑

根据神话传说,大野泽形成于大禹治水时期。《史记》记载:大野既滞,东原平。朱,在《新华字典》中解释为“聚水之地”,意思是大禹把这里作为蓄水之地。

大禹去过巨野治水吗?当地人说,是的!巨野现在有一个非常古老的遗址——凤凰台。据说有一只凤凰落在这里帮助大禹治水。

西周大野泽呈肾形,东北-西南走向,南北三百里,东西百余里。大冶则与吉水、蒲水(古吉水、蒲水为黄河支流)相连,保持着源源不断的水源流入。春秋时期,巨野城建在大野泽西南岸。城墙三面环水。

《左传》记载:公元前481年春,艾路下西洋设狩猎场。孙氏叔叔的人抓住了一只独角兽。人们不知道这是什么动物,认为这是不祥之兆,就把它交给了掌管善泽的官员。孔子一听就收走了。子曰:“勿以我夫智。”“我穷!”孔子很难过,从此再也没有写过。

秦朝时,始皇帝东征,路过大野泽。巨野南面金山的秦王避暑洞,据说是秦始皇避暑休息的地方。秦末,昌邑(今大冶大谢集)人彭越,打着打鱼的幌子,在大冶泽当强盗。刘邦起义之初,汉高祖受项梁之命,攻打巨野县。彭越相应地起义,并帮助刘邦征服世界。之后,刘邦创造了王曦梁,建立了郭亮。首都定陶。大野泽当时属于梁的领地。

公元前114年,梁王刘武去世,梁国一分为五,在巨野昌邑建立杨珊。王无子,但国被排除在外。公元前97年,汉武帝立刘波为昌邑王。刘波死后,他的儿子刘贺继承了王位,当了27天的皇帝。至今在巨野金山仍有为刘贺修建的未完工的废坟堆。

汉武帝广广三年(公元前132年),黄河在濮阳张子大堤决口,洪水涌入巨野泽东南,侵占淮河、泗水入海。汉武帝派兵堵住缺口,久久不能封闭。武帝之叔田粉曰:“江河之决,天之事也。若不以人力逼之,未必能登天。”洪水持续了24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刘彻东游泰山归来,巡视了沮河,堵住了决口。叹:“吾山平,巨野溢”和“色桑飘,怀思满。”于是,巨野泽湖面扩大,湖底抬高。

汉献帝西平年间,黄河再次决口,洪水泛滥60余年。从蒲水、吉水到小野泽的河道随着黄河的淤积而消失。此时的大野泽,即巨野泽,成为黄河泛滥、泥沙倾泻的中心。大量黄河水沙输入,导致巨泽湖向东北扩展。东汉王景治理黄河后,黄河、边渠改道,黄河有了固定水道可循,大冶泽水源逐渐淤塞。

巨野泽的逐渐消失是一个漫长而渐进的历史过程。

923年,为了阻挡李克用军队的进攻,朱温在滑州挖了一个大堤,用黄河把它淹没了。之后唐军破坏了黄河的堤坝,汹涌的洪水再次流入巨野泽。

1944年,化州黄河决口,浑浊的泥沙浪头冲入巨野泽,致使巨野泽继续向东北方向移动,在梁山附近形成了一个梁山泊。周之后,出攻慕容燕条,渡巨野泽驻巨野。巨野县令见了毛,说:巨野居旷野中央,山川之畔。自古以来,盗贼多,难以控制。于是周太祖下令在巨野设济州,驻军剿匪。在巨野县古护城河岸边,有一座盗屏碑,高五米多,重十余吨。是为后周济州刺史任汉权所立的石碑,碑文以“文精、文绝、雕工精细”而被誉为“三碑”。黄河泛滥后,济州迁至济宁。

2019年6月,黄河在化州再次决口,淹没了蒲、曹、云,曹、蒲、云的低洼地和梁山泊被浑浊的河水灌满,是形成八百里梁山泊的重要突破口。当时韩琦曾经写过一句诗:“浩渺无涯,整船人活下去。”

北宋末年,巨野泽以南的水干涸变平,只剩下巨野泽以北的部分水面和水浒。

元末明初,梁山泊也被淤泥夷平,只剩下现在的东平湖。

(荣海生:菏泽市社科联秘书长、曹州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山东伏羲尧舜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78339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5
下一篇 2022-09-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