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为了平定楼兰,使臣直接刺杀楼兰国王,楼兰百姓为啥不反抗?

汉朝为了平定楼兰,使臣直接刺杀楼兰国王,楼兰百姓为啥不反抗?,第1张

汉朝为了平定楼兰使臣直接刺杀楼兰国王,楼兰百姓为啥不反抗?

傅介子刺杀楼兰王,楼兰人没有为楼兰王报仇,主要是楼兰人知道自己国家弱小,所以惹不起汉朝。

更重要的是,那时候谁也没想过,傅介子也敢这么做,所以那时候所有楼兰人都傻了,从没想过反抗。

在讲傅介子的故事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故事的背景,否则我们很难了解当时的历史。

据《汉朝西域传》记载:

“鄯善国,本名楼兰,知望泥城,去阳关六千六百里,长安六千一百里。有一千五百七十户,一万四千一百口,得胜兵二千九百一十二人”。

从这段历史记载可以看出,当时楼兰国的疆域并不大,人口也很少。所以楼兰在匈奴和汉朝的夹击下,只能像秋千草一样摇摆。这样的楼兰就算弱,也还是没骨气。

当时楼兰王不知道道士在打什么主意,想站队。你站哪边都好,楼兰国站两边。汉朝一召,就派楼兰王子为质子,以示对汉朝的臣服。如果匈奴打电话来,楼兰也会派一个楼兰王子做人质。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般亲切地称之为秋千草。如果一个人是壁花,他往往会很不受欢迎。如果一个国家是壁花,它很容易被其他强大的国家摧毁。

对于楼兰国的这种行为,汉朝和匈奴都表示无语。但匈奴和汉朝的区别在于,匈奴离楼兰近,收拾楼兰更方便。当时匈奴认为楼兰虽然弱小,形成不了什么攻击力,但是如果和汉朝联合起来,借给汉朝,那影响就大了。

所以站在匈奴的立场上,匈奴一定不会让楼兰和汉朝相处。为此,匈奴人想出了一个颇具破坏性的主意。每次汉朝的使节来楼兰谈判,匈奴都派人要挟楼兰王,杀死汉朝的使节,否则匈奴就会出兵进攻。

在匈奴的绝对武力下,楼兰王只能妥协。对于一个弱小的楼兰国来说,任何妥协都是不可接受的。不杀汉朝使者,匈奴就打来了,楼兰王的命就没了。

而且为了切断楼兰与汉朝的友谊,匈奴不止一次用这一招,而是好几次。几乎每次汉朝派使节过来,匈奴都逼楼兰王杀掉汉朝的使节。

如果是一两次,楼兰王可以说是被胁迫的。但如果每次都这样,就没有意义了。显然,汉朝不会接受这样的说法。这样一来,楼兰就再也不能和汉朝做朋友了。

这就是匈奴受苦的地方。楼兰正在肆无忌惮地挑拨离间。楼兰还敢怒不敢言。更恶心的是楼兰还要依附于匈奴。

楼兰的基本情况基本是这样的。当时在汉朝,情况比较复杂。

当时,汉朝的在位皇帝是汉赵迪。由于汉昭帝即位时年龄较小,汉武帝死前,曾请霍光等人辅佐,所以霍光是当时汉朝的实际统治者。

汉昭帝时期,西域匈奴并没有停止袭扰边境,匈奴人各行其是。后来又与西域楼兰、龟兹等国联手,骚扰汉朝边境。

就这样,在双方交战的过程中,公元前85年,匈奴内乱,实力大损。之后因为内乱,匈奴人实在没能力做事了。于是接下来,匈奴派人向汉朝求和,然后汉朝恢复了与匈奴的友好关系。

这种汉朝与匈奴的和平,无异于彻底出卖楼兰这样的国家。因为这些西方国家和匈奴一起骚扰汉朝边境。现在匈奴突然和汉朝讲和了,楼兰和龟兹还没表态。如此一来,汉朝自然不能错过这个机会,一定是借机收拾他们。

但问题是,西域高,皇帝远,汉朝如何应对?如果你派大军远征,最后不一定会赢。汉武帝在位的时候,派李光礼率领大军打西域。最后损失不小,但收效十分有限。所以对于当时的汉朝来说,直接向西域派兵显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如果你坐视不理,直接错过这样的机会,似乎不太对。

而霍光的赵涵当时显然没有想好,不知道该怎么办。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已经把自己送到大元的傅介子又申请去西域,提出要刺杀龟兹王或者楼兰王。

傅杰子的提议自然很危险。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时机,结果很难预料。

尽管如此,赵涵最终还是同意了傅介子的提议。因为傅介子之前有过出使西域的经历,当时傅介子的使命是质疑楼兰和龟兹。当时的傅介子,以惊人的勇气,面对楼兰王和龟兹王,板着脸批评他,表现出一个大国使者的气度。楼兰、龟兹国见傅介子如此凶悍,都纷纷认罪,向汉朝投降。

而且傅介子在出使的时候,在龟客户机国的配合下,杀了一批匈奴使者。据报道,在匈奴杀死汉朝使者之前。就这样,傅介子顺利完成了任务,回到汉朝,他得到了提拔。汉昭帝任命傅介子为郎中,提拔他为平乐监。

虽然傅介子完成了任务,回国后得到了提拔,但是回国后,傅介子一直担心楼兰和匈奴的局势。

这是为什么呢?

按照当时的情况,楼兰和龟兹投降是因为西域老大匈奴投降,而他们投降是因为自己弱小。这种屈服只是迫于压力,并不是真正的屈服。如果有一天匈奴重新强大起来,卷土重来,楼兰和龟兹很有可能再次倒向匈奴。

这显然是汉朝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傅介子当时就决定,一定要给楼兰和龟兹一点颜色看看,一定要达到震慑西域的效果。接着,傅介子又一次向霍光提出要去西域,借机刺杀楼兰和桂子国的国君。

霍光也是一个不拘一格的人才。听了傅介子的提议,他不在乎大国威严。在讨论了这个方案的可行性后,他直接同意了傅介子的刺杀。在演讲中扮演了赵涵之后,赵涵很快又派傅介子去了楼兰和龟兹。

这一次,傅介子在上路之前,还特意带了一些汉朝的特产和珍宝作为不时之需的诱饵,好让他能见到楼兰王。

当时的楼兰王名叫安贵,曾被匈奴挟持。安贵是个软弱的人。即使他已经是楼兰王了,他还是听命于匈奴。再加上楼兰相比龟兹更接近汉朝,所以霍光建议先给楼兰做手术。为了避免暗杀失败后被楼兰人俘虏,傅介子带了很多实力很高的护卫。

一切准备就绪后,傅杰子踏上了去楼兰的路。楼兰末年,傅介子作为汉朝使者,请求面见楼兰王。但楼兰王当时并没有见到傅介子,对傅介子的态度是敷衍了事。

如果楼兰王真的投降了汉朝,他肯定连汉朝的使者都不会见,怕他们有点不高兴。楼兰王的这种态度,说明之前所谓的“真心告白”只是一时的妥协,并没有多少诚意在里面。

傅介子看到楼兰王这样,自然更加坚定了他要杀楼兰王的心,于是傅介子先假意离开了楼兰,但在离开之前,傅介子让翻译转告楼兰王,汉朝这次派我来是为了奖励楼兰。由于见不到楼兰王,我只好把他们都带回去。

傅介子说完这些,翻译看了傅介子带来的财物,觉得不是小事。他马上告诉楼兰王,汉朝的使者带来了很多汉朝的宝物。你想见见汉朝的使者吗?

这个楼兰王也是苦家人,有着迷恋金钱的特点。得知有利可图,他立刻转变态度,要见见汉朝的使者,并设宴招待他们。

不得不说,傅杰子真有先见之明。如果他没有带很多随身物品,恐怕他连楼兰王的面都见不到。那样的话,傅介子自然没有机会刺杀楼兰王。也说明傅介子事先做了很多功课,对西域有足够的了解。

在接风宴上,得到一大笔汉代珍宝的楼兰王很高中,于是喝得酩酊大醉。楼兰王喝醉了,傅介子对楼兰王说:“我们汉献帝有些话,想私下转告你。”于是,楼兰王带着傅介子离开了宴席,在空的帐篷里遇到了傅介子。四周无人时,傅介子立即命令两个随从趁机杀死楼兰王。

傅介子杀死楼兰王后,并没有像刺客一样逃跑,而是走出帐篷,告诉在场的所有楼兰臣民,楼兰王王贵得罪了汉朝,现在已经被处死了。现在他要被任命为汉朝的新楼兰,汉军马上就要到了。不要轻举妄动,否则汉朝将血洗楼兰。

结果在场的楼兰臣民真的都被傅介子忽悠了。虽然傅介子杀了他们的国王,但是他们不敢反抗。就这样,傅介子成功暗杀了楼兰王,并以少量人手在楼兰发动政变,彻底控制了楼兰。然后傅介子回国后,凭此功劳被封为益阳侯。

这就是傅介子刺杀楼兰王的全过程。

纵观傅介子刺杀楼兰王的全过程,我们不难发现,楼兰人在傅介子遇刺后没有为楼兰王报仇,主要有两个原因。因为汉朝确实强大,楼兰不敢单独与汉朝抗衡。楼兰的百姓都担心如果杀了汉朝的使节,以后汉朝会用血来洗楼兰,自然不敢轻举妄动。

另外,最关键的一点是,当时傅介子杀死楼兰王的原因并不是为了夺取楼兰或者奴役楼兰,而是以楼兰王子的名义发动内部政变。这样看来,这不仅仅是汉朝和楼兰之间的事情,更是楼兰自己的内部问题。如果反抗,楼兰很可能会被践踏。你不反抗,楼兰就换一个王而已。

这里面什么更重要?每个楼兰人心里都有一杆秤。这样一来,他们自然无法为已经过世的楼兰王报仇,只会乖乖的接受这一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life/178126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25
下一篇 2022-09-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